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微血管功能不全和早期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谢晓春 刘胜林 +5 位作者 杨军珂 李元风 赵贵峰 胡丽华 白玉蓉 丁力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7-27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不全和早期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104例AMI接受急诊直接PCI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替罗非班)52例和对...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不全和早期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104例AMI接受急诊直接PCI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替罗非班)52例和对照组52例。比较两组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分级、计算校正TIMI计帧数(cTFC)和心肌Blush分级。采用彩色多普勒心动超声仪分别于发病后早期(<24小时即基线)、1、2、3周末连续测量、计算左心室形态、构型等多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中TIMI3级血流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组中cTF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肌Blush分级获得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左心室形态和构型变化比治疗组显著加重(P<0.05),且1周末到3周末呈进行性加重,3周末最明显。结论:AMI患者急诊直接PCI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PCI术后微血管功能不全,对左心室重构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心肌梗塞 介入治疗 微血管功能 左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减轻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心血管反应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颖 汤泓 +2 位作者 李文志 岳子勇 戚思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39-540,共2页
关键词 无痛胃镜检查术 心血管反应 利多卡因 减轻 心血管不良反应 高血压患者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苏波 李凤华 郑秀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6期575-576,共2页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PI)对甲状腺结节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3 3例甲状腺结节病变患者 ,共 48个结节进行CDPI检查 ,做半定量分析 ,与术后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甲状腺良性结节一部分无血流显示 ,显示血流的...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PI)对甲状腺结节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3 3例甲状腺结节病变患者 ,共 48个结节进行CDPI检查 ,做半定量分析 ,与术后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甲状腺良性结节一部分无血流显示 ,显示血流的则周边部血流丰富 ,内部少血流 ,甲状腺癌 10 0 %可以探查到内部血流 ,且多数分布零乱 ,走行杂乱 ,显示出与良性结节的丰富血流间细微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甲状腺结节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申克孢子丝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敬 尤刚 +1 位作者 王晓红 李若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51-452,共2页
关键词 申克孢子丝菌 随机扩增DNA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变拔针步骤减少儿科静脉输液浪费 被引量:3
5
作者 包艳杰 张英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7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静脉输液 拔针步骤 药物浪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振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
6
作者 罗荣 孙淑铭 常志杰 《护理研究》 2005年第7期1196-1197,共2页
关键词 溶栓治疗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导管振动溶栓技术 2004年2月 护理 病人 外科手术治疗 2003年 附壁血栓 取栓 72h 静脉内 静脉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手术专业化管理的初步尝试
7
作者 刘松梅 李晓焕 卢德祥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护理专业管理 腔镜手术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落回根茎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春梅 刘爽 +2 位作者 邢丹 刘冰梅 季宇彬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1期26-33,共8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博落回根、茎、叶等3个部位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初步评价了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从博落回根、茎、叶等3个部位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96种成分,但3个部位的挥发油成分...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博落回根、茎、叶等3个部位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初步评价了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从博落回根、茎、叶等3个部位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96种成分,但3个部位的挥发油成分存在极大差异。博落回叶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对枯草芽孢杆菌ATCC 663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7217、溶血性葡萄球菌ATCC 29213、青枯病菌GMI 1000、农杆菌ATCC 11158、大肠杆菌CMCC 44102、黑曲霉CMCC 98003、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的抑菌圈直径为(7.7±0.6)~(15.9±0.8)mm,MIC值为125~500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落回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抗菌活性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孕激素缓释凝胶对去势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部位修复再生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原工杰 杜新杰 沈兰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研究雌孕激素缓释凝胶对去势牙周炎大鼠牙槽骨修复再生的作用。方法:选取6月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去势组和假手术组,去势术后12周检测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和E2浓度。用0.2 mm结扎线于单侧第一磨牙牙颈部结扎,结扎4周后,建立大鼠... 目的:研究雌孕激素缓释凝胶对去势牙周炎大鼠牙槽骨修复再生的作用。方法:选取6月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去势组和假手术组,去势术后12周检测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和E2浓度。用0.2 mm结扎线于单侧第一磨牙牙颈部结扎,结扎4周后,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用Micro-CT观察骨丧失情况。移除结扎线,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生理盐水组,假手术上药组,去势生理盐水组和去势上药组。将配制好的雌孕激素缓释凝胶和生理盐水分别注入大鼠牙周袋内,治疗8周后,进行Micro-CT分析和HE组织学染色。结果:去势大鼠骨密度降低,血清钙、磷浓度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E2浓度降低。牙周结扎后,假手术组牙槽骨有水平吸收,去势组牙槽骨不仅水平方向上的吸收,垂直方向上也同样有吸收,牙槽嵴高度降低明显,根分叉暴露。雌孕激素缓释凝胶联合应用后,牙槽骨骨密度(BMD)升高、骨小梁数量(Tb.n)增加、骨小梁分离度(Tb.Th)增加、骨小梁连接数(Tb.Pf)增多,破骨细胞减少,新骨形成。结论:雌孕激素缓释凝胶能够促进去势大鼠牙槽骨吸收部位的修复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 牙周炎 雌孕激素 缓释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