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与超声在肝细胞癌TACE联合RFA治疗后的应用
1
作者 吕亚会 敬子洋 +2 位作者 朱鹏飞 王冰 张浩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3期201-208,共8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超声在肝细胞癌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黑龙江省医院收治的96例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TACE联合RFA治疗,根据病灶大小...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超声在肝细胞癌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黑龙江省医院收治的96例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TACE联合RFA治疗,根据病灶大小的不同分为大病灶组(48例,肿瘤直径>3 cm)和小病灶组(48例,肿瘤直径≤3 cm)。采用MRI、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病灶改善情况进行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影像学结果差异,将DSA结果作为金标准,探析MRI、超声在肝细胞癌预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超声PI值[(15.21±1.85)dB]高于小病灶组[(10.14±1.06)dB],MRI ADC值[(1.09±0.18)×10^(-3) mm^(2)/s]、DSA ICratio值(0.55±0.19)均低于小病灶组[(1.31±0.21)×10^(-3) mm^(2)/s、0.71±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病灶组中MRI的确诊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92%、96.77%、100.00%、100.00%、94.44%,高于超声的(68.75%、70.97%、64.71%、78.57%、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病灶组中MRI的确诊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92.31%、95.46%、96.00%、91.30%,高于超声的(60.42%、57.69%、63.64%、65.22%、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细胞癌TACE联合RFA治疗后超声、MRI均能达到较显著的检出效果,但MRI的确诊率、特异度、灵敏度高;两种检查方式在肝细胞癌治疗后影像检查中各有一定优劣势,可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家庭背景等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宜的影像学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超声 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 射频消融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