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2007年水稻稻瘟病生产调研及建议 被引量:19
1
作者 支庚银 张国民 +6 位作者 雷材林 辛爱华 陈平 马军韬 肖佳雷 刘迎雪 任洋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4期68-70,共3页
通过对2007年黑龙江省水稻生产进行调研分析,指出黑龙江省的稻瘟病发生呈现由北向南、由东向西发展的趋势;发生较重的品种有龙粳17、吉特639等10个品种(系);黑龙江省发生稻瘟病的面积为174 000.00万hm2,绝产面积为15 565.86 hm2,分别占... 通过对2007年黑龙江省水稻生产进行调研分析,指出黑龙江省的稻瘟病发生呈现由北向南、由东向西发展的趋势;发生较重的品种有龙粳17、吉特639等10个品种(系);黑龙江省发生稻瘟病的面积为174 000.00万hm2,绝产面积为15 565.86 hm2,分别占黑龙江省推广总面积的7.4%和0.67%。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因稻瘟病而造成的减产幅度为2.06%,损失稻谷3.29亿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7年 黑龙江省 稻瘟病 发生面积 绝产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稻草还田对土壤养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单提波 杨玲 +3 位作者 慕永红 王安东 孔宇 隋阳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56-1758,共3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寒地稻草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还田量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增加还田量利于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还田量4.5t/hm2和还田量9.0 t/hm2的处理在水稻产量、有效穗...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寒地稻草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还田量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增加还田量利于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还田量4.5t/hm2和还田量9.0 t/hm2的处理在水稻产量、有效穗数、千粒重等方面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还田量4.5t/hm2并配施纯氮45 kg/hm2的处理除外)。在寒地稻草还田中以还田量9.0 t/hm2并配施纯氮135 kg/hm2的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水稻 稻草还田 土壤养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旱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孙桂芳 李建君 +1 位作者 杨绍华 杨玲 《北方水稻》 CAS 2011年第2期67-70,共4页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和旱灾的日趋严重,水资源短缺正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培育抗旱栽培稻品种并实现水稻旱种,不但可较大程度地节约水资源,且有利于稳产增产、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故栽培稻的抗旱性研究作为稻作科...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和旱灾的日趋严重,水资源短缺正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培育抗旱栽培稻品种并实现水稻旱种,不但可较大程度地节约水资源,且有利于稳产增产、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故栽培稻的抗旱性研究作为稻作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显得愈来愈重要。本文从水稻抗旱性鉴定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分子标记研究三方面分别概述,并对今后水稻抗旱性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旱性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绿通含腐植酸水溶肥在水稻上的应用试验总结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坤友 姜永久 《北方水稻》 CAS 2013年第1期64-66,共3页
2012年在水稻育苗阶段应用普绿通含腐植酸水溶肥进行试验,同时,在本田做喷施对比。结果表明:普绿通含腐植酸水溶肥可以提高秧苗的自身免疫力,秧苗抗病性增强,苗期没有发生立枯病,插秧后秧苗返青良好,分蘖量增加,而且相对低廉的成本给农... 2012年在水稻育苗阶段应用普绿通含腐植酸水溶肥进行试验,同时,在本田做喷施对比。结果表明:普绿通含腐植酸水溶肥可以提高秧苗的自身免疫力,秧苗抗病性增强,苗期没有发生立枯病,插秧后秧苗返青良好,分蘖量增加,而且相对低廉的成本给农户带来较多效益。本田喷施对比,水稻增产133.4kg/667m2,增产率18.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普绿通含腐植酸水溶肥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滴灌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21
5
作者 牟红军 王立娜 林建民 《大豆科技》 2010年第3期51-53,共3页
采用大区条田种植,以垦丰16为材料,研究大豆在大垄垄上行间覆膜配合滴灌技术栽培的增产效果及各生育时期植株形态指标及实测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大垄垄上行间覆膜配合滴灌技术对大豆的营养生长有促进作用。在产量因素构成上,结荚层数较... 采用大区条田种植,以垦丰16为材料,研究大豆在大垄垄上行间覆膜配合滴灌技术栽培的增产效果及各生育时期植株形态指标及实测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大垄垄上行间覆膜配合滴灌技术对大豆的营养生长有促进作用。在产量因素构成上,结荚层数较对照高0.6层,株粒数较对照多5.1粒,空瘪率较对照低0.1%,百粒重较对照高1.8g,亩产较对照增产25.4%。在投入上要比对照高125.3元/亩,在效益上要比对照增加31.1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垄上行间覆膜 滴灌技术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德权 《北方水稻》 CAS 2014年第1期28-29,共2页
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对水稻纹枯病发病程度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属中等偏重发生,对产量影响大,空育131病情指数最高,为26.15,产量损失最高,为28.29%。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忠良 刘海英 +5 位作者 董文军 姜灏 武洪涛 于艳敏 张书利 徐振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50-54,59,共6页
为明确建三江农场七星农场草甸白浆土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氮的适宜比例,设置以单施化肥(M0)、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的30%(M30)、50%(M50)、100%(M100)和不施氮肥(CK)为对照5个施肥处理,比较分析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为明确建三江农场七星农场草甸白浆土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氮的适宜比例,设置以单施化肥(M0)、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的30%(M30)、50%(M50)、100%(M100)和不施氮肥(CK)为对照5个施肥处理,比较分析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有机等氮部分替代化肥比例的增加,有机无机配施表现为不同生育期植株含氮量不断降低,常规化肥M0处理与M30处理间植株含氮量差异不显著,有机无机配施处理有效穗显著下降,穗粒数下降,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呈上升趋势,有机无机配施处理产量随之降低,与M0处理相比,M30处理产量提高7.87%,有机无机配施处理秸秆吸氮量、籽粒吸氮量和总吸氮量显著降低,有机无机配施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显著降低,M30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比M0处理提高2.26%,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34.85%。因此,有机氮替代30%化肥氮提高了水稻产量,促进了水稻对氮素的吸收,提高氮素利用效率,30%为适宜的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 水稻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发生规律与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任淑娟 《北方水稻》 CAS 2007年第6期50-51,共2页
通过7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防治纹枯病的最好时期应在7月上中旬;防治效果以爱苗防效最高,其次为百菌清和纹曲宁;产量性状以爱苗、纹曲宁、百菌清较好。
关键词 纹枯病 发生规律 防治药剂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对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延军 闫大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3期54-54,56,共2页
多效唑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可以抑制大豆茎杆伸长、增加大豆茎粗、降低空瘪率、增加大豆百粒重,大豆盛花期喷施15%多效唑450g/hm2增产136.5kg/hm2,增产率为5.0%;大豆盛花期喷施15%多效唑300g/hm2增产111.0kg/h... 多效唑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可以抑制大豆茎杆伸长、增加大豆茎粗、降低空瘪率、增加大豆百粒重,大豆盛花期喷施15%多效唑450g/hm2增产136.5kg/hm2,增产率为5.0%;大豆盛花期喷施15%多效唑300g/hm2增产111.0kg/hm2,增产率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大豆 农艺性状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品种空育131的现状及合理栽培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毕金凤 刘丽 辛明强 《现代化农业》 2007年第6期1-2,共2页
关键词 空育131 水稻品种 栽培区域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种植面积 抗逆性强 低温冷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凉地区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崇文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8期19-19,共1页
笔者针对290农场种植有机水稻的实际情况,探究了冷凉地区应该使用什么方式对水稻病虫害以及草害进行综合防治,进而从化学、物理以及生物等角度提出了一些防治方案,望冷凉地区水稻种植户能够将此作为参考,推动水稻产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 有机水稻 病虫草害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种衣剂苗床应用试验
12
作者 陈德权 《北方水稻》 CAS 2013年第6期28-30,共3页
对5种种衣剂在苗床上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0.25%戊唑醇悬浮种衣剂(药种比2 000 ml/100 kg种子)、6.25%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药种比200 ml/100 kg种子)可有效防治水稻立枯病,秧苗素质高,对水稻及周围生物均安全。
关键词 水稻 种衣剂 立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大豆食心虫最佳施药时期研究
13
作者 张延军 杨丽美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5期72-73,共2页
采用小区对比设计,分析防治大豆食心虫的最佳时期,结果表明,8月10日喷施速克毙防治效果好于8月19日;适时喷施速克毙可以降低大豆空瘪率;8月10日、8月19日两次喷施速克毙与8月10日一次喷施速克毙增产效果基本相同,增产率分别为4.52%和4.3... 采用小区对比设计,分析防治大豆食心虫的最佳时期,结果表明,8月10日喷施速克毙防治效果好于8月19日;适时喷施速克毙可以降低大豆空瘪率;8月10日、8月19日两次喷施速克毙与8月10日一次喷施速克毙增产效果基本相同,增产率分别为4.52%和4.32%,8月19日一次喷施速克毙增产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克毙 大豆 食心虫 施药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落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绍华 杨玲 +1 位作者 李建君 单提波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1年第3期112-114,共3页
为了阐明落粒性的机理,综述了水稻落粒生理基础与形态解剖学特征、水稻落粒性的遗传与QTL/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水稻 落粒性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水稻早穗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5
作者 刘崇文 《农技服务》 2016年第2期50-50,共1页
水稻早穗是水稻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现象,它受到品种、外界环境、栽培条件等多重影响。本文从水稻品种、秧田及本田管理等方面简要概括了水稻早穗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 水稻 早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制剂拌种对大豆的促生作用及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延彬 王士强 +1 位作者 赵海红 张兴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15-18,共4页
在盆载、田间栽培条件下,开展了4种生物制剂(Y1、Y2、Y4和Y5)拌种对大豆促生作用、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Y1、Y2、Y4和Y5的拌种量分别为1.5%、1.5%、2%、2%时,对大豆苗期促生作用较好。另一方面,4种生物制剂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干物质... 在盆载、田间栽培条件下,开展了4种生物制剂(Y1、Y2、Y4和Y5)拌种对大豆促生作用、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Y1、Y2、Y4和Y5的拌种量分别为1.5%、1.5%、2%、2%时,对大豆苗期促生作用较好。另一方面,4种生物制剂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干物质积累和大豆株高的增加。在VC~R1期,其中Y4处理对株高作用最强,Y1和Y2处理次之;其中Y1和Y2处理明显促进了干物质积累,Y4和Y5处理次之。综合分析表明,Y1和Y2拌种,促进植株生长,提高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剂 大豆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病害效果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建东 任淑娟 《北方水稻》 CAS 2007年第4期36-38,共3页
通过对几种药剂的防病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0.4%低聚糖菌剂150~200 ml/667 m2可有效地防治水稻稻瘟病、叶鞘腐败病和水稻纹枯病等病害。
关键词 0.4%低聚糖菌剂 生物防病 稻瘟病 叶鞘腐败病 纹枯病 防效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化瑞霖水稻配方肥应用试验总结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志海 《北方水稻》 CAS 2012年第1期71-72,共2页
2010年引进大化瑞霖水稻配方肥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配方肥可促进水稻长势旺盛,增加水稻分蘖和穗数,水稻增产35.32 kg/667 m2,增效139.932元/667 m2。
关键词 水稻 大化瑞霖配方肥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多效唑对谷子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邵彦宾 李冕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7期130-131,共2页
采用大区对比设计,分析多效唑对谷子部分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可以抑制谷子茎秆伸长,增加谷子茎粗,起到降低株高的作用;喷施多效唑5 g/亩比对照增产13.1 kg,增产率为4.20%;喷施多效唑10 g/亩比对照增产12.3 kg,增产率... 采用大区对比设计,分析多效唑对谷子部分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可以抑制谷子茎秆伸长,增加谷子茎粗,起到降低株高的作用;喷施多效唑5 g/亩比对照增产13.1 kg,增产率为4.20%;喷施多效唑10 g/亩比对照增产12.3 kg,增产率为3.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多效唑 生物学性状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高产栽培模式实验的总结报告
20
作者 朱红伟 王刚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7期235-236,共2页
大豆是黑龙江垦区主栽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农垦总局组织实施了高产创建活动,为大豆的增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大豆的单产水平,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栽培模式,积累大豆生产经验。2011年,七星研发中心根据... 大豆是黑龙江垦区主栽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农垦总局组织实施了高产创建活动,为大豆的增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大豆的单产水平,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栽培模式,积累大豆生产经验。2011年,七星研发中心根据农垦总局和七星分公司的有关要求,继续进行小区高产实验。现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模式 大豆 总结报告 实验 农垦总局 黑龙江垦区 国民经济 单产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