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甜高粱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3
1
作者 阴秀卿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9年第1期43-45,共3页
甜高粱以茎秆含糖量高和多汁的生物学特性成为普通高粱的一个变种,植株高大、繁茂,茎秆粗壮多糖汁,牲畜喜食,适于青饲和做青贮饲料。茎秆汁液中的糖发酵加工后能生产酒精,现被开发利用,成为世人瞩目的生物能源之一。如何开发利用... 甜高粱以茎秆含糖量高和多汁的生物学特性成为普通高粱的一个变种,植株高大、繁茂,茎秆粗壮多糖汁,牲畜喜食,适于青饲和做青贮饲料。茎秆汁液中的糖发酵加工后能生产酒精,现被开发利用,成为世人瞩目的生物能源之一。如何开发利用甜高粱欧美许多国家都已列入研究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甜高梁 品种资源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稻种资源在黑龙江省育种、生产上的利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辛爱华 丛万彪 +5 位作者 张国民 刘迎雪 左辛 赵杨 马军韬 任洋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年第9期39-41,58,共4页
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龙江在利用国外稻种资源进行水稻优质育种及生产直接利用中取得的成就。利用日本的水稻品种富士光育成了"龙盾101"、"垦稻10号"、"北稻2号"、"北稻3号"、"东农422&... 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龙江在利用国外稻种资源进行水稻优质育种及生产直接利用中取得的成就。利用日本的水稻品种富士光育成了"龙盾101"、"垦稻10号"、"北稻2号"、"北稻3号"、"东农422"、"系选1号、垦稻12"、"龙粳19"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新品种。利用国外其他稻种资源育成优质水稻主栽品种有"合江19"、"合江23"、"龙粳8号"、"龙粳12"、"龙粳14"、"绥粳3号"等。生产上直接利用推广认定新品种有"空育131"、"莎莎尼"、"上育397"、"上育418"、"藤系138"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国外资源 育种 生产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小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魏淑红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0-72,共3页
对黑龙江省的239份小豆地方品种资源材料的粒色、粒形、生长习性、株高、分枝、生育期及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等性状进行农艺性状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该省小豆种质资源主要以红色籽粒、中粒类型、中熟品种为主。
关键词 小豆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鉴定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标准品种品质评价
4
作者 于光华 王乐凯 +7 位作者 付滨孝 赵乃新 王立新 高振军 程爱华 张月学 闫文义 陈义纯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3-17,共5页
多年来,我省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标准品种,主要从产量、熟期和生态类型等方面考虑设置的,这在过去对我省小麦育种和生产都起到了积极推动和指导作用。而从现在起,把小麦的主要品质指标做为设置标准品种的重要依据,势在必行;它将对... 多年来,我省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标准品种,主要从产量、熟期和生态类型等方面考虑设置的,这在过去对我省小麦育种和生产都起到了积极推动和指导作用。而从现在起,把小麦的主要品质指标做为设置标准品种的重要依据,势在必行;它将对今后我省小麦品质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八个标准品种两年品质分析结果.明确了这八个品种分别为中筋小麦和低筋小麦。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在两个试验的标准品种中加入强筋小麦。本文还指出了今后我省小麦育种的主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品质 区域试验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甜高粱栽培技术
5
作者 刘景松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8年第10期22-23,共2页
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甜高粱产业开发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能源作物。黑龙江省是甜高粱生产的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为适应甜高粱产业的发展,使甜高粱生产获得高产稳产,现将甜高粱生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关键词 栽培技术 黑龙江省 产业开发 甜高粱 能源危机 能源作物 种植面积 高产稳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龙辐麦12品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广金 兰静 +3 位作者 孙岩 刁艳玲 黄景华 孙光祖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3-45,共3页
为了给农场(户)和制粉企业提供龙辐麦12较全面的品质信息,作者研究了龙辐麦12的籽粒、磨粉、蛋白质品质、粉质仪参数和拉伸仪参数等性状。结果表明,龙辐麦12的容重、硬度、角质率、出粉率和籽粒与面粉颜色等品质均优于参照的优质小麦品... 为了给农场(户)和制粉企业提供龙辐麦12较全面的品质信息,作者研究了龙辐麦12的籽粒、磨粉、蛋白质品质、粉质仪参数和拉伸仪参数等性状。结果表明,龙辐麦12的容重、硬度、角质率、出粉率和籽粒与面粉颜色等品质均优于参照的优质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面团粉质仪与拉伸仪特性以及烘焙特性等11项品质指标中,除形成时间较参照的优质品种短1min以及最大抗延阻力小42EU外,其余指标皆高于参照的优质品种。分析了2000年~2002年103个点次龙辐麦12及其参照优质品种的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异。结果表明,龙辐麦12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稳定时间均高于参照优质品种(除克丰6号的湿面筋含量之外),而且蛋白质含量、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小于各参照品种。表明该品种品质优异且品质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 磨粉品质 蛋白质 面团流变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淀粉品质改良途径及糯性小麦种质创新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海滨 李集临 +7 位作者 徐香玲 张春利 宋庆杰 张延滨 辛文利 肖志敏 孙连发 郭文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3期1-3,共3页
利用生化标记和选择性回交等手段进行糯质目的基因定向导入与跟踪,采用组培和小麦×玉米杂交诱导单倍体等生物技术,建立糯性小麦高效选择体系,创造糯性小麦新种质和面条麦品种,评价糯性小麦新种质在面条麦育种中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创新研究 小麦种质 改良途径 淀粉品质 糯性小麦 选择性回交 小麦×玉米 目的基因 生化标记 生物技术 利用价值 新种质 单倍体 面条 导入 组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豆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亚芝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4-96,共3页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小豆产量与产量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小豆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单荚粒数和主茎分枝数。
关键词 小豆 产量 产量性状 单株粒数 单株荚数 单株粒重 百粒重 单荚粒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选育小麦易位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孙光祖 陈义纯 +4 位作者 张月学 尚志敏 王广金 阎文义 唐凤兰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6,共6页
辐射处理六倍体小黑麦黑杂266×普通小麦克79F3-392的F0种子,通过一定的选育程序,选出了龙辐麦4号,龙辐10946和龙辐10877 3个易位系,经Giemsa-C带技术鉴定,其易位形式分别为6BS/6RL,2AS/2RL和7RL/7AL。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 辐射处理六倍体小黑麦黑杂266×普通小麦克79F3-392的F0种子,通过一定的选育程序,选出了龙辐麦4号,龙辐10946和龙辐10877 3个易位系,经Giemsa-C带技术鉴定,其易位形式分别为6BS/6RL,2AS/2RL和7RL/7AL。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分析表明,3个易位系和黑杂266具有共同的特征酶带。试验证明,3个易位系具备双亲的优良特征特性,其中龙辐麦4号已由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育种 辐射 易位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与杂交结合提高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优质亚基转化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宏纪 孙岩 +1 位作者 程爱华 吴玉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21-326,共6页
本文利用核质互作与辐射处理研究了促进优质HMW GS基因的转化。结果表明 ,不同组合处理间F1籽粒优质亚基 (Glu D15+1 0 )的转化存在差异 ,辐射处理的多以杂合型出现。F2 分离群体中 ,反交及反交结合辐射处理的抽穗期明显倾向于早熟的亲... 本文利用核质互作与辐射处理研究了促进优质HMW GS基因的转化。结果表明 ,不同组合处理间F1籽粒优质亚基 (Glu D15+1 0 )的转化存在差异 ,辐射处理的多以杂合型出现。F2 分离群体中 ,反交及反交结合辐射处理的抽穗期明显倾向于早熟的亲本 ,细胞质与辐射具有促进抽穗期的作用。F3 植株Glu D15+1 0亚基的表达频率 ,不论是哪种组合 ,反交时 5+1 0亚基的表达频率高于正交 ;无论正交还是反交 ,辐射处理提高了 5+1 0亚基的表达频率 ,而且在不同组合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核质互作 核辐射 HMW-GS 小麦 麦谷蛋白 亚基转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根腐病小麦突变体的诱发和离体筛选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光祖 陈义纯 +7 位作者 张月学 王广金 唐凤兰 阎文义 李忠杰 张景春 朱秀廷 卢海涛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4,共4页
利用辐射与离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在37份材料上进行了离体筛选。研究了辐射对离体培养的影响和毒素的筛选效果,初步建立了诱发突变和离体筛选体系。获得了三个抗根腐病的小麦突变系。
关键词 小麦 根腐病 突变体 诱发 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辐射后代性状变异与选择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绍滨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8-22,共5页
采用不同剂量的们^(60)Co—γ射线,照射不同熟期类型的谷子品种,以探讨各类型品种对辐照的敏感性和后代性状变异的选择效应。结果看出,早、中熟类型品种对辐照剂量有较强的承受能力,晚熟类型品种表现次之。经几个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估... 采用不同剂量的们^(60)Co—γ射线,照射不同熟期类型的谷子品种,以探讨各类型品种对辐照的敏感性和后代性状变异的选择效应。结果看出,早、中熟类型品种对辐照剂量有较强的承受能力,晚熟类型品种表现次之。经几个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估算结果表明,株高和穗长的遗传力较高,在早代选择最佳。单株粒重的遗传因素较为复杂,在高世代选择的效果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辐射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加速我省优质麦育种进程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志敏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0-50,共1页
如何加速我省优质麦育种进程肖志敏(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建国以来,我省小麦育种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粮食市场的放开,我省小麦品质差,缺乏市场竞争能力的问题已越来越突出。为此,加速我... 如何加速我省优质麦育种进程肖志敏(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建国以来,我省小麦育种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粮食市场的放开,我省小麦品质差,缺乏市场竞争能力的问题已越来越突出。为此,加速我省优质麦育种进程,不但是提高小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不同部位的子粒性状与株高整齐度的研究
14
作者 王黎明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6-47,共2页
高粱不同部位的子粒性状与株高整齐度的研究王黎明(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株高在高粱育种中历来是一个重要性状,如何选育出株高整齐一致的亲本及杂交种极为重要。但影响株高的因素很多,为进一步明确几个因素对株高的影响,... 高粱不同部位的子粒性状与株高整齐度的研究王黎明(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株高在高粱育种中历来是一个重要性状,如何选育出株高整齐一致的亲本及杂交种极为重要。但影响株高的因素很多,为进一步明确几个因素对株高的影响,本文试图对不同部位子粒的株高、穗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株高整齐度 子粒性状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MMYT小麦在我国的产量和品质表现 被引量:22
15
作者 吴振录 张勇 +9 位作者 何中虎 樊哲儒 辛文利 邵立刚 李元清 杨文雄 魏亦勤 马晓刚 潘超 刘艳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4-39,共6页
为了研究近年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育成的小麦品种的产量、品质等性状及其在我国春麦区的表现,选用新引进的10个CIMMYT小麦新品种和我国15个主栽春小麦品种,在国内9个试点进行了两年联合多点试验。结果表明,CIMMYT小麦新品种... 为了研究近年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育成的小麦品种的产量、品质等性状及其在我国春麦区的表现,选用新引进的10个CIMMYT小麦新品种和我国15个主栽春小麦品种,在国内9个试点进行了两年联合多点试验。结果表明,CIMMYT小麦新品种对我国中西部地区适应性较好,在产量和品质方面总体表现较我国品种好,其中大多数品种具有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沉淀值较高,对叶锈病抗性突出。今后在继续提高产量的同时,应把改良我国小麦的加工品质和抗病性作为重点,开展对CIMMYT小麦种质的直接和间接利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产量 品质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诱变新品种龙辐麦18的选育及其主要特征特性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张宏纪 刁艳玲 +7 位作者 孙连发 孙岩 刘东军 郭强 兰静 黄景华 杨淑萍 孙光祖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3-247,共5页
比较了航天诱变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龙辐麦18与亲本龙94-4083在植物学特征和主要农艺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龙辐麦18生育期较其亲本长2d,株高高5.1~5.4cm,产量构成因子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较亲本增产5.3%~6.4%,且... 比较了航天诱变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龙辐麦18与亲本龙94-4083在植物学特征和主要农艺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龙辐麦18生育期较其亲本长2d,株高高5.1~5.4cm,产量构成因子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较亲本增产5.3%~6.4%,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龙辐麦18不仅保留了亲本龙94-4083的主要优良品质,而且增大了抗延阻力和面团面积。在龙辐麦18DNA的RAPD分子标记检测中,60个引物的多态率为6.7%,与其亲本在OPAQ-6、OPP-4、OPP-2和OPK-154对引物扩增产物上存在多个位点的变异;在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标记中,发现龙辐麦18具有1条1151bp的特异谱带,该谱带对应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为GluA3e,这可能是龙辐麦18较其亲本具有更大抗延阻力和面团面积的原因之一。龙辐麦18与亲本主要特征特性的对比研究充分证明了航天诱变育种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诱变 小麦 蛋白组分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强筋春小麦新品种--龙辐麦17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宏纪 王广金 +8 位作者 刘录祥 刁艳玲 孙岩 郭强 闫文义 刘东君 黄景华 商博 孙光祖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6-176,共1页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黑龙江省农科院 作物育种研究所 强筋 优质 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科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密西根州大豆的生产与科研
18
作者 齐宁 林红 +1 位作者 来永才 刘广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0-102,共3页
关键词 大豆生产 科研 美国 黑龙江省农科院 作物育种研究所 国际合作项目 中期检查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赤霉菌粗毒素的制备和活性测定及其在抗病性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凤兰 李忠杰 +2 位作者 张景春 朱秀庭 郭梅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6-9,共4页
本文报道了小麦赤霉菌粗毒素的制备和活性测定。赤霉菌粗毒素对小麦胚根生长,离体麦穗病变和胚根浸出液的电导率都有明显影响,而且与品种抗病性密切相关。测定这些变化可以简便迅速地鉴定品种的抗病性。
关键词 小麦 赤霉菌粗毒素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谷28选育和应用
20
作者 李景春 王绍滨 陈丽华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4-48,共5页
谷子在我省是一个粮草兼用的作物,在旱地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力搞好谷子生产,对振兴农牧业,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提高中、低产地区的粮食产量水平。
关键词 谷子 选育 龙谷28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