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黑龙江省小麦品质育种的商榷 被引量:5
1
作者 祁适雨 陈薇薇 王立新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5-11,共7页
春小麦是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历年播种面积达3000万亩,平均单产较解放前提高3.4倍。过去,我省小麦品质在国内外享有较高信誉;建国后,在长期“先吃饱,后吃好”的粮食政策指导下,小麦营养品质、加工品质、烘焙品质等普遍下降;
关键词 小麦 品质育种 黑龙江 春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冬小麦育种中几个策略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连发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7年第4期26-27,共2页
黑龙江省冬小麦育种中几个策略问题的探讨孙连发(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度地区,是我国东北春麦区的主产区,每年小麦播种面积在130万hm2左右。“单产不高,总产不稳”仍是目前我省小麦生产的主要问题。... 黑龙江省冬小麦育种中几个策略问题的探讨孙连发(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度地区,是我国东北春麦区的主产区,每年小麦播种面积在130万hm2左右。“单产不高,总产不稳”仍是目前我省小麦生产的主要问题。与春小麦相比,冬小麦具有产量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冬小麦 杂交育种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小麦诱变育种成就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阎文义 《麦类作物》 CSCD 1999年第2期4-6,共3页
本文总结了黑 龙江省小麦诱变 育种的成就。15 年间共育成了 8 个 小麦新品种,占同期 全省推广品种总数的 13.1% ,累计种植面积 100 多万 hm 2 ;诱变育种手段多样化。有6 0 Co - γ射线、快中 子照射、3 2 P... 本文总结了黑 龙江省小麦诱变 育种的成就。15 年间共育成了 8 个 小麦新品种,占同期 全省推广品种总数的 13.1% ,累计种植面积 100 多万 hm 2 ;诱变育种手段多样化。有6 0 Co - γ射线、快中 子照射、3 2 P内 照射、辐射与组织培 养结合等;诱变对 象多样化。有 F0 种子处理、 F1 种子处理, 纯系种子 处理、组织培养中幼穗、幼胚及成熟胚处理等。育种方法上有辐射与杂交育种相结合、辐射与远缘杂 交育种相结合、辐射与生物技术育种、纯系诱变育种 等;对小麦诱变育种中的诱变因素、诱变 环境及不同诱变 处理对 象的诱变 效果进行 了研究; 获得了 优质、抗 根腐病、赤霉病、病毒病、白粉病 突变 系,丰富 了种质 资源。并对小麦诱变育种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诱变育种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宋庆杰 肖志敏 +4 位作者 辛文利 孙连发 张延滨 张春利 赵海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年第5期21-23,29,共4页
小麦赤霉病是黑龙江省一种重要病害 ,近年来在小麦生产上危害越来越大。针对该病在黑龙江省的危害特点、流行规律以及对小麦赤霉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
关键词 黑龙江 小麦 赤霉病 流行规律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超强面筋小麦的育种策略和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延滨 辛文利 +3 位作者 张春利 赵海滨 宋庆杰 肖志敏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根据黑龙江省的生态条件和我国强筋小麦的主要用途,提出了在黑龙江省培育和种植超强筋小麦及利用生化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进行连续选择性回交等选育超强筋小麦的方法,分析了超强筋小麦的HMW-GS组成。
关键词 超强筋小麦 育种策略 回交 辅助选择 面筋 生态条件 HMW-GS 黑龙江 中国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饲料高粱的育种研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育松 刘淑芳 +2 位作者 王黎明 焦少杰 申忠宝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年第5期27-29,共3页
论述了饲料高粱在黑龙江省的研究情况及其作为优质青贮饲料在我省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育种 黑龙江 饲料高粱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稻种资源在黑龙江省育种、生产上的利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辛爱华 丛万彪 +5 位作者 张国民 刘迎雪 左辛 赵杨 马军韬 任洋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年第9期39-41,58,共4页
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龙江在利用国外稻种资源进行水稻优质育种及生产直接利用中取得的成就。利用日本的水稻品种富士光育成了"龙盾101"、"垦稻10号"、"北稻2号"、"北稻3号"、"东农422&... 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龙江在利用国外稻种资源进行水稻优质育种及生产直接利用中取得的成就。利用日本的水稻品种富士光育成了"龙盾101"、"垦稻10号"、"北稻2号"、"北稻3号"、"东农422"、"系选1号、垦稻12"、"龙粳19"等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新品种。利用国外其他稻种资源育成优质水稻主栽品种有"合江19"、"合江23"、"龙粳8号"、"龙粳12"、"龙粳14"、"绥粳3号"等。生产上直接利用推广认定新品种有"空育131"、"莎莎尼"、"上育397"、"上育418"、"藤系138"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国外资源 育种 生产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小麦育种中墨麦资源利用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连发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9年第5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黑龙江 小麦 育种利用 黑麦资源 性状表现 利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小麦品种品质类型划分及其与优质麦育种和生产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肖志敏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8年第5期45-48,共4页
春小麦是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些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水稻等作物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上黑龙江省最大主栽品种加工品质较差,导致地产小麦大量积压,河南、山东和内蒙的大量面粉及小麦涌进黑龙江,小麦年种植面积也由... 春小麦是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些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水稻等作物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上黑龙江省最大主栽品种加工品质较差,导致地产小麦大量积压,河南、山东和内蒙的大量面粉及小麦涌进黑龙江,小麦年种植面积也由原来200万hm2以上降至到目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品质类型 育种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如何开展黑龙江省与CIMMYT小麦穿梭育种的几点看法
10
作者 肖志敏 祁适雨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1-36,共6页
自1987年10月中国农科院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简称 CIMMYT)签定为期六年的小麦穿梭育种合作项目以来,笔者作为该项目的执行人员,分别于1988年4~5月和9~10月两次在 CIMMYT 参加了小麦穿梭育种合作研究。现就如何开展黑龙江省... 自1987年10月中国农科院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简称 CIMMYT)签定为期六年的小麦穿梭育种合作项目以来,笔者作为该项目的执行人员,分别于1988年4~5月和9~10月两次在 CIMMYT 参加了小麦穿梭育种合作研究。现就如何开展黑龙江省与 CIMMYT 小麦穿梭育种浅淡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穿梭育种 CIMMYT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高粱育种基础材料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应用
11
作者 申忠宝 焦少杰 +2 位作者 王黎明 阴秀卿 朱振新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9年第6期16-19,共4页
利用FOXBASE+ 关系数据库系统软件,结合我省高粱育种工作的实际需要,对高粱基础材料分别建立亲本材料管理系统和杂交种管理系统,实现对基础材料保存、信息查询、应用和数据处理。
关键词 高粱 亲本材料 杂交种 数据库管理系统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高异黄酮新种质创新利用Ⅰ异黄酮含量及与籽粒相关性状的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来永才 李炜 +3 位作者 王庆祥 李霞辉 齐宁 林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416,共3页
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黑龙江省247份野生和栽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分析以及大豆异黄酮含量和籽粒相关性状的分析,初步明确了:野生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分布范围(416.2~6808.2μg/mL);野生大豆异黄酮平均含量高于栽培大豆;大豆... 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黑龙江省247份野生和栽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分析以及大豆异黄酮含量和籽粒相关性状的分析,初步明确了:野生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分布范围(416.2~6808.2μg/mL);野生大豆异黄酮平均含量高于栽培大豆;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和籽粒大小呈显著负相关(r=-0.9648^**);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和籽粒颜色也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异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病害分布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玉全 李祥羽 +5 位作者 徐鹏飞 李文滨 赵世君 张大勇 韩英鹏 张淑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6年第6期34-35,共2页
2002-200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宾县、牡丹江、绥化、佳木斯、黑河等地均有细菌性斑点病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在哈尔滨、牡丹江、绥化、佳木斯发病较重。针对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的细菌性病害情况,通过对采集到的620份细菌病害叶片上的病... 2002-200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宾县、牡丹江、绥化、佳木斯、黑河等地均有细菌性斑点病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在哈尔滨、牡丹江、绥化、佳木斯发病较重。针对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的细菌性病害情况,通过对采集到的620份细菌病害叶片上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进行大豆回接致病性验证,形态特征、染色反应以及生理生化鉴定,确定有38个菌株为由丁香假单胞杆菌引起的大豆细菌性斑点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细菌斑点病 分离鉴定 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玉米在黑龙江省的研究与利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德全 梁孝莉 +3 位作者 李绥艳 马延华 许艳彬 白喜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3年第3期28-29,共2页
阐述了黑龙江省高油玉米的研究与利用现状,以及高油玉米在畜牧业的利用优势,提出黑龙江省如何发展粮饲兼用和青贮专用高油玉米及青贮高油玉米的品种布局。
关键词 高油玉米 黑龙江 研究利用 现状 品种布局 试种 畜牧业 粮饲兼用品种 青贮专用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高异黄酮新种质创新利用研究Ⅱ异黄酮含量与大豆品质相关性的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炜 来永才 +3 位作者 毕远林 李霞辉 齐宁 林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9-321,共3页
通过对225份黑龙江省野生和栽培大豆资源的异黄酮、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检测,分析异黄酮含量和蛋白质及脂肪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野生大豆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野生大豆的异黄酮G... 通过对225份黑龙江省野生和栽培大豆资源的异黄酮、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检测,分析异黄酮含量和蛋白质及脂肪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野生大豆脂肪含量与异黄酮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野生大豆的异黄酮G/D(染料木甙/大豆甙)平均值略高于栽培大豆的异黄酮G/D,异黄酮G/D比值最大值出现在栽培大豆样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黄酮含量 蛋白质含量 脂肪含量 G/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小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淑红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0-72,共3页
对黑龙江省的239份小豆地方品种资源材料的粒色、粒形、生长习性、株高、分枝、生育期及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等性状进行农艺性状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该省小豆种质资源主要以红色籽粒、中粒类型、中熟品种为主。
关键词 小豆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鉴定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菜豆品种资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亚芝 魏淑红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4-26,共3页
本文对300份黑龙江省菜豆地方品种进行了10个性状的系统分类及变异系数和相关系数的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菜豆品种以茎直立型、中熟、花斑和白色粒为主栽品种。在丰产选择中,相关分析结果证明,构成产量性状主要是单株结荚数,其次是... 本文对300份黑龙江省菜豆地方品种进行了10个性状的系统分类及变异系数和相关系数的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菜豆品种以茎直立型、中熟、花斑和白色粒为主栽品种。在丰产选择中,相关分析结果证明,构成产量性状主要是单株结荚数,其次是单荚粒数。在利用上,选择单株结荚性强的材料,可获得较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品种 资源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小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淑红 孟宪欣 董晓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4年第5期19-20,39,共3页
对我省的 2 39份小豆地方品种资源材料的粒色、粒形、生长习性、株高、分枝、生育期及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等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 ,为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 黑龙江 小豆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立 被引量:14
19
作者 严洪冬 张月学 +4 位作者 唐凤兰 张弘强 李道明 刘杰淋 姜艳喜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1期21-22,共2页
利用Visualfoxpro6.0数据库管理和应用软件开发系统,结合我省品种资源库的种质保存实际情况,对保存的小麦、水稻、玉米等十类农作物种质资源分别建立管理系统,实现对种质资源的保存、信息检索查询和应用,为农作物育种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农作物育种 种质保存 源库 品种资源 小麦 玉米 源数据库 信息检索 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小麦抗黄矮病研究初报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庆杰 《麦类作物》 CSCD 1999年第3期32-34,共3页
通过人工接种,对黑龙江省部分小麦主栽品种和1825份材料在田间进行抗、耐大麦黄矮病毒(BYDV)的鉴定与筛选。三年试验结果表明:主栽品种全部感病,而通过生物技术导入抗病基因后选育的32个品系抗病性均表现较好,对其接种... 通过人工接种,对黑龙江省部分小麦主栽品种和1825份材料在田间进行抗、耐大麦黄矮病毒(BYDV)的鉴定与筛选。三年试验结果表明:主栽品种全部感病,而通过生物技术导入抗病基因后选育的32个品系抗病性均表现较好,对其接种BYDV病毒不同株系后用ELISA检测病毒OD值,发现这批材料已具备了水平抗性,说明用基因导入的手段培育抗病品种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黄矮病 抗性 鉴定 病毒病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