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香稻品种现状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聂守军 高世伟 +4 位作者 刘晴 刘宇强 刘宝海 景玉良 隋喜友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61,共4页
对黑龙江省审定通过的22个香稻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每穗粒数有利于提高香稻品种产量,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较小;没有香稻品种品质达到国标一级,应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和增加胶稠度长度来提高食味口感。这... 对黑龙江省审定通过的22个香稻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每穗粒数有利于提高香稻品种产量,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较小;没有香稻品种品质达到国标一级,应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和增加胶稠度长度来提高食味口感。这些香稻品种主要是以五优稻1号、绥粳4号为亲本育成的品种,五优稻1号衍生品种占36.0%,绥粳4号衍生品种占59.0%,说明黑龙江省香稻遗传基因狭窄,应拓宽香稻种质资源,丰富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稻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达标率 系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质含量相关QTL间的上位效应和QE互作效应 被引量:29
2
作者 单大鹏 朱荣胜 +4 位作者 陈立君 齐照明 刘春燕 胡国华 陈庆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7,共7页
利用Charleston×东农594重组自交系构建的SSR遗传图谱及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对2002—2006连续5年的大豆蛋白质含量进行QTL定位,并作加性效应,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共检测到10个控制蛋白质含量的QTL,分别位... 利用Charleston×东农594重组自交系构建的SSR遗传图谱及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对2002—2006连续5年的大豆蛋白质含量进行QTL定位,并作加性效应,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共检测到10个控制蛋白质含量的QTL,分别位于第B2、C2、D1a、E和N连锁群,其中1个表现为遗传正效应,9个表现为遗传负效应,另检测到15对影响蛋白质含量的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的QTL,解释该性状总变异的13.75%。环境互作检测中,发现9个QTL与环境存在互作,贡献率达到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蛋白质含量 混合线性模型 QTL与环境互作效应 上位互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定位5个地点大豆蛋白质含量QTL 被引量:10
3
作者 单大鹏 刘春燕 +3 位作者 蒋洪蔚 董晓慧 陈庆山 胡国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4,共6页
利用CIM和MIM法,对大豆Charleston×东农594的154个重组自交系在5个不同地点进行蛋白质含量测定和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25个QTL,分别位于A1、B1、C2、D1a、D1b、E、J、L和N连锁群上。用CIM法定位了20个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用MI... 利用CIM和MIM法,对大豆Charleston×东农594的154个重组自交系在5个不同地点进行蛋白质含量测定和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25个QTL,分别位于A1、B1、C2、D1a、D1b、E、J、L和N连锁群上。用CIM法定位了20个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用MIM法定位了9个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在C2连锁群上多次定位的ProC2-4,标记区间为Sat_092-Satt460,与前人找到的QTL位点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蛋白质含量 QTL 多个环境 复合区间作图法 多重区间作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空间诱变突变体的RAPD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赵曦 王广金 +5 位作者 李铁 刘丽艳 谭巍巍 陆杰 付亚书 刘昭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2-776,共5页
本研究应用RAPD技术在分子水平进行大豆空间诱变突变体的差异性分析,为大豆空间诱变育种提供理论基础。首次应用RAPD标记对大豆空间诱变的12个品系及4个原始对照种进行多态性分析。随机选用的70个RAPD引物对原始对照种及12个空间诱变品... 本研究应用RAPD技术在分子水平进行大豆空间诱变突变体的差异性分析,为大豆空间诱变育种提供理论基础。首次应用RAPD标记对大豆空间诱变的12个品系及4个原始对照种进行多态性分析。随机选用的70个RAPD引物对原始对照种及12个空间诱变品系进行扩增,共获得247条DNA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39条,总多态性位点比率为15.8%,品系间多态性位比率在1.43%-10%之间,扩增片段长度在250-2100bp之间。因此,通过空间诱变能够在DNA水平上导致大豆遗传物质变异,并且RAPD是一种研究植物空间诱变材料的较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空间诱变 RAPD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魏宇 孙中华 杨琳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51,共4页
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为出发点,在释义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的基础上,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三农”需具备的基本素质体系,进而探究如何建立一条常态化的,教育对象精准、教育方式精准、教育内容精准的优化培育路径,为新时期进一步推... 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为出发点,在释义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的基础上,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三农”需具备的基本素质体系,进而探究如何建立一条常态化的,教育对象精准、教育方式精准、教育内容精准的优化培育路径,为新时期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新型职业农民 职业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绥粳12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聂守军 张广彬 +3 位作者 谢树鹏 史冬梅 刘宝海 隋喜友 《中国稻米》 2010年第1期67-68,共2页
绥粳12号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育成的水稻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抗倒伏等特点,区域试验平均单产8 905.1kg/hm2,比对照增产9.4%,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 654.1 kg/hm2,比对照龙稻2号增产11.5%。2009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 绥粳12号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育成的水稻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抗倒伏等特点,区域试验平均单产8 905.1kg/hm2,比对照增产9.4%,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 654.1 kg/hm2,比对照龙稻2号增产11.5%。2009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本文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绥粳12 早熟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龄诊断施肥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聂守军 史冬梅 +1 位作者 谢树鹏 刘静 《北方水稻》 CAS 2009年第1期38-39,70,共3页
叶龄诊断施肥方法根据水稻品种、生育期、特征特性等来确定不同施肥量与施肥时期,且根据叶龄进展及叶片长势来判断水稻生育进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为进一步掌握此项技术,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肥量为纯N116.8 kg/hm2时,产量可达8 54... 叶龄诊断施肥方法根据水稻品种、生育期、特征特性等来确定不同施肥量与施肥时期,且根据叶龄进展及叶片长势来判断水稻生育进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为进一步掌握此项技术,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肥量为纯N116.8 kg/hm2时,产量可达8 540.9㎏/hm2,比纯N为70.0、93.4、140.1 kg/hm2的处理分别增产8.2%、4.4%、3.5%;叶龄诊断法比常规施肥法增产4.0%;在施肥量为纯N116.8 kg/hm2时,叶龄诊断法产量最高达到8 717.3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龄诊断 氮肥 产量 绥粳8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绥粳10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聂守军 张广彬 +1 位作者 谢树鹏 刘宝海 《中国稻米》 2008年第4期39-40,共2页
绥粳10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利用系谱法经过多年选择培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等特点。多点异地鉴定试验平均单产8 461.0 kg/hm2,比对照东农416增产10.7%;预备试验平均单产8233.6 kg/hm2,比对照东农416增产11.7%... 绥粳10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利用系谱法经过多年选择培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等特点。多点异地鉴定试验平均单产8 461.0 kg/hm2,比对照东农416增产10.7%;预备试验平均单产8233.6 kg/hm2,比对照东农416增产11.7%;区域试验平均单产8 130.1 kg/hm2,比对照东农416增产11.9%;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 341.1 kg/hm2,比对照东农416平均增产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绥粳10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水稻核心种质绥粳3号的创新与利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聂守军 张广彬 +3 位作者 高世伟 谢树鹏 刘宝海 史冬梅 《北方水稻》 CAS 2012年第1期31-33,共3页
绥粳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1990年从农垦水稻所引入藤系138为母本、以垦87-239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普法选育而成。并先后以龙粳10、上育397、垦稻10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育成了绥粳8、9、10、11、12、13号等水稻新品种,其表... 绥粳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1990年从农垦水稻所引入藤系138为母本、以垦87-239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普法选育而成。并先后以龙粳10、上育397、垦稻10为母本,绥粳3号为父本育成了绥粳8、9、10、11、12、13号等水稻新品种,其表现为高产、优质、抗病性好、适宜性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核心种质 绥粳3号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薰衣草栽培技术 被引量:6
10
作者 韩继龙 《现代园艺》 2010年第6期38-39,共2页
薰衣草(Iavandula angustifolia)为唇形花科薰衣草属多年生常绿耐寒亚灌木,别名香水植物,灵香草、香草、黄香草。原产地中海沿岸及大洋洲列岛。叶茎花全株浓香,其香味浓郁而柔和无刺激感、无毒副作用,被广泛的应用于薰茶、医药、... 薰衣草(Iavandula angustifolia)为唇形花科薰衣草属多年生常绿耐寒亚灌木,别名香水植物,灵香草、香草、黄香草。原产地中海沿岸及大洋洲列岛。叶茎花全株浓香,其香味浓郁而柔和无刺激感、无毒副作用,被广泛的应用于薰茶、医药、化妆、洗涤、食品。适合花盆或庭院栽培,叶形花色优美典雅,其香味有清脑明目,使人有舒适感,还有驱蚊蝇逐虫蚁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院栽培 薰衣草 技术 地中海沿岸 灵香草 唇形花科 毒副作用 多年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绥粳8号的高产机理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树鹏 张广彬 聂守军 《中国稻米》 2009年第2期57-59,共3页
绥粳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选育的水稻新品种,于2007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等特点,在黑龙江省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本研究通过对绥粳8号的高产性状分析,提出... 绥粳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选育的水稻新品种,于2007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等特点,在黑龙江省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本研究通过对绥粳8号的高产性状分析,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绥粳8号 高产机理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精确施氮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翠玲 《中国稻米》 2013年第3期39-40,共2页
以适合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的垦鉴稻6号(穗数型品种)和绥粳4号(穗重型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裂区设计方法,精确定量研究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需肥规律、氮肥利用率、肥料配比及施肥时期,确定了最佳施氮水平和施氮技术。结果表明,... 以适合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的垦鉴稻6号(穗数型品种)和绥粳4号(穗重型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裂区设计方法,精确定量研究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需肥规律、氮肥利用率、肥料配比及施肥时期,确定了最佳施氮水平和施氮技术。结果表明,穗数型品种以中肥区、前后期氮肥比例7∶3时产量最高,为9 083.3 kg/hm2,比对照增产58.5%;穗重型品种以低肥区、前后期氮肥比例7∶3时产量最高,为8 750.2 kg/hm2,比对照增产5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品种类型 精确施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水稻不同类型品种栽培密度精确定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福金 魏中华 +1 位作者 高存启 王翠玲 《北方水稻》 CAS 2011年第5期17-20,共4页
对寒地水稻穗数型品种空育131和穗重型品种龙粳26号进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穗数型品种行距30 cm比24 cm产量高,以行距30 cm、穴距13.3 cm产量最高。穗重型品种行距24 cm比30 cm产量高,以行距24 cm、穴距13.3 cm产量最高。
关键词 寒地 品种类型 密度 精确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绥农35的选育与示范推广 被引量:8
14
作者 付春旭 姜成喜 +5 位作者 付亚书 景玉良 王金星 姜世波 张维耀 吕德昌 《大豆科技》 2013年第3期31-33,共3页
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在2011年育成了适应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的大豆新品种绥农35,经过大面积示范推广,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的特性,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大豆 优质 绥农35 选育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掌温室栽培中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继龙 《中国林副特产》 2010年第3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防治方法 温室栽培 红掌 病虫害 草本花卉 天南星科 周年开花 花烛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稻新品种绥粳2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成 聂守军 +4 位作者 刘晴 高世伟 刘宇强 常汇琳 王宝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163-165,共3页
绥粳20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利用系谱法经过多年选择培育而成的糯稻新品种,具有高产、多抗、广适等特点,2017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07032,填补了目前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缺少高产、多抗... 绥粳20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利用系谱法经过多年选择培育而成的糯稻新品种,具有高产、多抗、广适等特点,2017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07032,填补了目前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缺少高产、多抗、广适糯稻品种的空缺,推广前景很大。本文从品种来源、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3个方面对绥粳20进行了介绍,以期促进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绥粳20 选育 栽培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肥比例对水稻产量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史冬梅 孙中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4期34-36,共3页
通过对基蘖穗肥不同施入比例,探讨了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肥量处理B2(N为116.5kg/hm2)与基蘖穗肥施入比例A2(6∶4)时,公顷产量最高达到8188.7kg,比B2(N为116.5kg/hm2)×A1(基蘖穗肥比例7∶3)、B2(N为116.5kg/h... 通过对基蘖穗肥不同施入比例,探讨了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肥量处理B2(N为116.5kg/hm2)与基蘖穗肥施入比例A2(6∶4)时,公顷产量最高达到8188.7kg,比B2(N为116.5kg/hm2)×A1(基蘖穗肥比例7∶3)、B2(N为116.5kg/hm2)×A3(基蘖穗肥比例5∶5)、B2(N为116.5kg/hm2)×A4(基蘖穗肥比例4∶6)分别增产10.6%、11.7%、12.5%;比在同一基蘖穗肥施入比例A2(基蘖穗肥比例6∶4)×B1(N为93.4kg/hm2)、A2(基蘖穗肥比例6∶4)×B3(N为140kg/hm2)分别增产4.4%、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基蘖穗肥 比例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植密度与施肥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石绍河 陈维元 +4 位作者 姜成喜 付亚书 姜世波 景玉良 符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6期66-67,共2页
试验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设计,研究不同肥料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大豆新品种绥农30产量的影响,建立了产量与种植密度和肥料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绥农30高产栽培的施肥方案为密度33.28万株/hm2,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钾施用量分别为16... 试验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设计,研究不同肥料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大豆新品种绥农30产量的影响,建立了产量与种植密度和肥料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绥农30高产栽培的施肥方案为密度33.28万株/hm2,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钾施用量分别为165.90、75.93、90.93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施肥 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派安防治马铃薯真菌病害试验
19
作者 尹作全 沈德茹 +1 位作者 于洪涛 张子丰 《现代化农业》 2011年第2期1-2,共2页
验证了美派安喷种、拌种、田间喷雾等方法施药,对马铃薯的黑痣病、晚疫病等真菌病害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美派安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治效果良好,能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和烂种率3%~15%,而且能提高产量3%~7%。
关键词 美派安 黑痣病 晚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名贵切花品种——红掌
20
作者 韩继龙 《农村百事通》 2010年第17期30-30,共1页
红掌又名安祖花、火鹤花、花烛等.为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附生性草本花卉。内质根发达,无茎。叶柄长,集中着生于根茎处:叶片从根茎抽出,具长柄,单生,心脏形,鲜绿色,叶脉凹陷。肉穗花序.圆柱状,直立。花单朵,从根颈中部抽出... 红掌又名安祖花、火鹤花、花烛等.为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附生性草本花卉。内质根发达,无茎。叶柄长,集中着生于根茎处:叶片从根茎抽出,具长柄,单生,心脏形,鲜绿色,叶脉凹陷。肉穗花序.圆柱状,直立。花单朵,从根颈中部抽出.蜡质佛焰苞如手掌.鲜红色.故名“红掌”。周年开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掌 切花品种 草本花卉 天南星科 周年开花 花烛属 安祖花 火鹤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