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麻单倍体抗逆基因的转化 被引量:9
1
作者 康庆华 许修宏 +4 位作者 李柱钢 徐涵 关凤芝 刘文萍 张利国 《中国麻业科学》 2006年第6期291-296,共6页
为提高亚麻抗逆性,尽快获得转基因纯系亚麻,本研究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将抗盐和低温胁迫基因HY15CS导入单倍体亚麻,结果获得抗性再生植株24株,从15株生长健壮的再生植株中PCR检测到3株阳性植株,阳性率20%;同时进行了不同方法的... 为提高亚麻抗逆性,尽快获得转基因纯系亚麻,本研究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将抗盐和低温胁迫基因HY15CS导入单倍体亚麻,结果获得抗性再生植株24株,从15株生长健壮的再生植株中PCR检测到3株阳性植株,阳性率20%;同时进行了不同方法的单倍体检测技术的研究,确定DAPI染色可以做为快速鉴定植物体倍性常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单倍体 HY15CS 转基因 DAPI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作物茬口对重茬和连作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薛庆喜 宦立海 +3 位作者 张玉春 宫学凯 杨军 陈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6年第6期20-22,60,共4页
2004年在沈阳军区直属农场局龙镇第一副食品生产基地开展了作物茬口对重茬和连作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苜蓿茬和玉米茬上重茬2年大豆的产量和3年连作大豆产量分别为2 359.52、247.0和2 052.0 kg/hm2;以苜蓿茬... 2004年在沈阳军区直属农场局龙镇第一副食品生产基地开展了作物茬口对重茬和连作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苜蓿茬和玉米茬上重茬2年大豆的产量和3年连作大豆产量分别为2 359.52、247.0和2 052.0 kg/hm2;以苜蓿茬上重茬大豆产量为最高,分别比玉米茬上重茬大豆产量高112.5 kg/hm2、增产5.0%、差异不显著,比3年连作大豆产量高307.5kg/hm2、显著增产14.99%;玉米茬上重茬大豆产量比3年连作大豆产量高195.0 kg/hm2、增产9.5%、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大豆重茬和连作 苜蓿茬 玉米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AS-ELISA法同时检测多种马铃薯病毒 被引量:27
3
作者 白艳菊 李学湛 +3 位作者 吕典秋 何云霞 张儒喜 朱财 《中国马铃薯》 2000年第3期143-144,共2页
报道了使用多价血清同时检测多种马铃薯病毒的快速DAS ELISA法。实验分别用快速DAS ELISA法和常规DAS ELISA法检测PVX、PVY、PVS、PVM、PLRV5种主要马铃薯病毒进行比较 ,二者阳性率和灵敏度基本相同 ,但快速法比常规法操作简便、节省时... 报道了使用多价血清同时检测多种马铃薯病毒的快速DAS ELISA法。实验分别用快速DAS ELISA法和常规DAS ELISA法检测PVX、PVY、PVS、PVM、PLRV5种主要马铃薯病毒进行比较 ,二者阳性率和灵敏度基本相同 ,但快速法比常规法操作简便、节省时间、节省材料 ,且快速法重复性好 ,结果可靠 ,表明快速DAS ELISA法是一种直观、实用、快速、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 ,适合种薯生产中大量样品的多种主要马铃薯病毒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S-ELISA 马铃薯 病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DNA导入大豆其后代的同工酶酶谱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卢翠华 雷勃钧 +2 位作者 李希臣 钱华 吕云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7-170,共4页
采用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通过外源DNA导入法所获的大豆变异后代,进行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酶谱分析。其结果是酶谱谱带清晰,变异后代与亲本的谱带有明显差异,并与该材料的表型性状相一致。因此,我们认为可以用同工酶分析... 采用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通过外源DNA导入法所获的大豆变异后代,进行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酶谱分析。其结果是酶谱谱带清晰,变异后代与亲本的谱带有明显差异,并与该材料的表型性状相一致。因此,我们认为可以用同工酶分析法做为鉴定外源DNA导入大豆的生化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外源DNA 过氧化物酶 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力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旱育 稀植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野生大豆DNA导入栽培大豆其后代过氧化物酶酶谱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卢翠华 雷勃钧 +2 位作者 李希臣 钱华 吕云波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0-11,共2页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利用花粉管通道途径,导入外源DNA所获大豆变异后代,进行过氧化物酶酶谱分析。结果表明:变异后代与亲本的谱带间有明显差异,后代含有供体的谱带,这说明了外源DNA片段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利用花粉管通道途径,导入外源DNA所获大豆变异后代,进行过氧化物酶酶谱分析。结果表明:变异后代与亲本的谱带间有明显差异,后代含有供体的谱带,这说明了外源DNA片段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并在后代中得到了表达。因此,我们认为可以用同工酶酶谱分析的结果作为鉴定外源DNA导入大豆的生化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外源DNA 导入 半野生大豆 栽培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工厂化生产——无基质定时气雾栽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南相日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0年第1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马铃薯 生物技术 脱毒种薯 无基质气雾 栽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醇溶蛋白的提取和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白艳菊 朱永军 +3 位作者 代英杰 李学湛 何云霞 吕典秋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1年第1期34-35,38,共3页
玉米蛋白粉中所含蛋白质主要是玉米醇溶蛋白。近年来随着对玉米醇溶蛋白研究的深入 ,它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本文着重介绍了玉米醇溶蛋白的几种提取方法 ,同时根据它独具的特性 ,在涂膜剂、可食性薄膜、粘结剂。
关键词 玉米 醇溶蛋白 涂膜剂 可食性薄膜 渐释性制剂 粘结剂 提取工艺 食品工业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化学诱变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俐俐 雷勃钧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82-83,100,共3页
化学诱变育种是通过化学诱变育成农作物品种的新方法。概述了化学诱变的原理及其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大豆 化学诱变 诱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抗生素诱导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云霞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0年第4期29-30,共2页
选用黑龙江省几个马铃薯主栽品种和特殊用途品种为试验材料 ,应用链霉素、细胞分裂素分别进行诱导结薯试验 ,筛选出品种。
关键词 链霉素 诱导效果 马铃薯 抗生素 脱毒原原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增产精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荣广 于世选 +4 位作者 李敏 鞠金荣 吕广库 叶淑芝 吴运玲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7年第4期36-37,共2页
玉米增产精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赵荣广于世选李敏(黑龙江省农科院生物中心)(穆棱县农科所)鞠金荣吕广库叶淑芝吴运玲(萝北县农科所)(桦南县农科所)(虎林县农科所)(林口县农科所)玉米增产精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 玉米增产精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赵荣广于世选李敏(黑龙江省农科院生物中心)(穆棱县农科所)鞠金荣吕广库叶淑芝吴运玲(萝北县农科所)(桦南县农科所)(虎林县农科所)(林口县农科所)玉米增产精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引进国外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其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玉米增产精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浸苏达盐渍土开发种稻的育秧技术
12
作者 刘丽艳 吕晓波 +3 位作者 刘文萍 陈力 南相日 吕云波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3-44,共2页
冷浸苏达盐渍土开发种稻的育秧技术刘丽艳,吕晓波,刘文萍,陈力,南相日,吕云波(黑龙江省农科院生物中心)全世界盐碱地面积达9.6×108公顷,我省占433.3公顷,现有盐碱地耕地面积10500万公顷。这些盐碱土耕地... 冷浸苏达盐渍土开发种稻的育秧技术刘丽艳,吕晓波,刘文萍,陈力,南相日,吕云波(黑龙江省农科院生物中心)全世界盐碱地面积达9.6×108公顷,我省占433.3公顷,现有盐碱地耕地面积10500万公顷。这些盐碱土耕地的土壤pH值高,一般在pH8~9,合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培 育秧 冷浸苏达盐渍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雾法生产的种薯大小及绿化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13
作者 南相日 刘文萍 韩玉琴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年第6期14-16,共3页
对汽雾法生产的种薯在窖中的储藏条件以及田间栽培中的生产潜力进行了探讨.10 g以上的小种薯在产量上与生产用薯相差不大,绿化处理15 d后储藏的种薯比干燥后直接储藏的种薯可增产15%,而且还延长了储藏时间;结合绿化处理和甲霜灵锰锌浸... 对汽雾法生产的种薯在窖中的储藏条件以及田间栽培中的生产潜力进行了探讨.10 g以上的小种薯在产量上与生产用薯相差不大,绿化处理15 d后储藏的种薯比干燥后直接储藏的种薯可增产15%,而且还延长了储藏时间;结合绿化处理和甲霜灵锰锌浸种处理可抑制储藏中的种薯腐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种薯 绿化处理 马铃薯 无茎质汽雾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