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黑龙江省1986-2000年大豆育种研究成就与展望 |
栾晓燕
杜维广
满为群
陈怡
张桂茹
刘鑫磊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8
|
|
2
|
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的大豆品种对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赵迺新
李淑贞
|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89 |
4
|
|
3
|
黑龙江省栽培大豆品种蛋白质和球蛋白含量的分析 |
陈霞
李淑贞
赵乃新
许显滨
徐永华
赵伟
|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8 |
2
|
|
4
|
黑龙江省旱作大豆的栽培问题 |
胡立成
董丽华
李铭丰
|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8 |
0 |
|
5
|
不同抗性大豆品种(系)接种灰斑病1、7号生理小种后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的研究 |
吴俊江
刘丽君
高明杰
夏凯
王德刚
郭强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8
|
|
6
|
不同抗性大豆品种(系)感染SMV后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研究 |
栾晓燕
陈怡
杜维广
张桂茹
满为群
谷秀芝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0
|
|
7
|
扁茎大豆光合生理特性及种质改良研究Ⅱ.中国扁茎大豆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特性 |
张桂茹
杜维广
满为群
栾晓燕
陈怡
|
《大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7
|
|
8
|
大豆转化系数的研究 Ⅰ、转化系数及产量间的相关分析 |
杜维广
张桂茹
栾晓燕
薛庆喜
王彬如
|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5
|
|
9
|
重茬条件下黑农37大豆高产综合技术数学模型研究 |
胡立成
林蔚刚
董丽华
丁希明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3
|
|
10
|
大豆对两个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的抗性遗传研究 |
陈怡
栾晓燕
黄承运
谷秀芝
杜维广
张桂茹
满为群
王彬如
|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1 |
12
|
|
11
|
大豆生育阶段研究——Ⅱ.大豆鼓粒期长度遗传 |
栾晓燕
杜维广
满为群
张桂茹
陈怡
谷秀芝
王彬如
黄承运
|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2
|
|
12
|
大豆施肥技术及植株营养指标的研究 |
陈霞
丁希明
王而力
|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89 |
3
|
|
13
|
大豆叶调位运动的研究 Ⅱ.大豆种质(品种)间叶向变化 |
胡立成
丁希明
姚远
董丽华
王以芝
林蔚刚
李铭丰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4
|
我 国菜用大豆研究概况 |
吴俊江
刘丽君
高明杰
|
《大豆通报》
|
1999 |
22
|
|
15
|
大豆两垄一沟栽培法研究 |
胡立成
丁希明
林蔚刚
姚远
董丽华
王以芝
郭宇虹
石长富
邓显春
张铁军
刘茂武
于永春
丁建华
张德贵
|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16
|
^(15)N示踪技术在大豆研究领域的应用概况 |
于佰双
|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7
|
美国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
刘忠堂
薛庆喜
|
《大豆通报》
|
2000 |
7
|
|
18
|
早熟菜用大豆淮哈豆1号的选育 |
杨加银
王培英
徐海斌
李铭丰
张复宁
郭玉虹
董德建
|
《上海蔬菜》
|
2003 |
0 |
|
19
|
转ipt基因大豆感染SM V1号的生理特性变化 |
刘丽君
吴俊江
高明杰
汪清胤
黄永芬
夏凯
李文华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4
|
|
20
|
“绿色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的性能及产品开发新动向 |
赵贵兴
王家军
陈霞
孙子重
李波
马启慧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