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1
作者 栾岚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10期136-139,共4页
文章分析了黑龙江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现状和取得成果。通过点与面相结合、实地观测与调查研究分析相结合、微观研究与宏观分析评价相结合,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灌区以及不同区域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合理性分析,为确定水资源... 文章分析了黑龙江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现状和取得成果。通过点与面相结合、实地观测与调查研究分析相结合、微观研究与宏观分析评价相结合,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灌区以及不同区域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合理性分析,为确定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灌溉试验站网 合理性分析 对策与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田灌溉发展规划的分析论述
2
作者 栾岚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文章分析了科学编制农田灌溉发展规划,在水土资源平衡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全省农业战略布局、种植业发展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要求等,按"以水定灌、有进有退"的要求提出未来灌溉发展能力。
关键词 灌溉规划 发展目标 资源支撑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典型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长荣 赵汉哲 王瀚琦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2年第10期112-115,共4页
参考我国其他省份在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黑龙江省自然地理特点,以龙凤山灌区信息化建设为例,提出“三测、三网、一平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框架,在耦合水雨情监测、水质养分及重金属信息采集、量水测水管理、... 参考我国其他省份在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黑龙江省自然地理特点,以龙凤山灌区信息化建设为例,提出“三测、三网、一平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框架,在耦合水雨情监测、水质养分及重金属信息采集、量水测水管理、水费计收等模块系统基础上,设计了适宜龙凤山灌区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信息采集及时,操作界面人性化,通用性和运行效果良好,可为推进黑龙江省灌区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灌区现代化 管理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利用水利工程保障生态流量改善水环境的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长荣 赵汉哲 王瀚琦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3年第1期158-160,共3页
了解冰封枯水期水环境污染物情况及有机污染物质的降解规律,对于预测河流水质现状和防治河流污染非常重要,利用水利工程进行调解生态流量,对水生态环境起到积极改善的良好作用。
关键词 生态流量 冰封枯水期 水利工程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排涝模数计算方法比较研究
5
作者 尤李俊 王少丽 +2 位作者 刘长荣 范力军 李宗良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8期80-88,共9页
【目的】探究径流深与排涝模数计算方法的差异性,确定合理的农田排水工程规模。【方法】基于历史降水资料、排涝泵站运行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计算三江平原绥滨县蜿蜒河涝区实际径流深(RO),采用综合加权法和SCS-CN方法计算了涝区理... 【目的】探究径流深与排涝模数计算方法的差异性,确定合理的农田排水工程规模。【方法】基于历史降水资料、排涝泵站运行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计算三江平原绥滨县蜿蜒河涝区实际径流深(RO),采用综合加权法和SCS-CN方法计算了涝区理论径流深(R_(GM)、R_(SCS)),在此基础上,用经验公式法和平均排除法计算区域排涝模数(Q_(E)、Q_(A)),比较分析径流深与排涝模数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结果】在同一年份同一重现期下,降水历时越长实际径流深越大;同一降水历时同一重现期下,实际径流深随着年份的推移而减小;实际径流深和排涝模数与理论径流深和排涝模数存在偏差。大降水情况时,R_(GM)>R_(SCS)>R_(O);小降水情况时,R_(SCS)<R_(GM)<R_(O)。根据实际和理论径流深计算出的排涝模数规律与径流深规律相同;大降水情况下,1日降水历时Q_(A)>Q_(E);3日降水历时Q_(A)<Q_(E)。【结论】考虑了前期土壤状况的SCS-CN方法更适宜平原涝区径流深计算,但需要选择适宜的CN值。引入迟缓-槽蓄系数的平均排除法更能反映出大流域的调蓄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经济增速缓慢的地区,对于大面积滞蓄条件较好的平原涝区选择更长的排涝历时时,采用加入槽蓄-迟缓系数的平均排除法计算排涝模数更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涝模数 径流深 综合加权法 SCS-CN方法 经验公式法 平均排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龙山灌区“数字孪生灌区”建设成效与发展研究
6
作者 栾岚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11期90-93,共4页
文章分析了青龙山灌区“数字孪生灌区”建设与成效,进一步研究探索可发展可创新的新模式,通过构建来水预报、需水预测、配水预演、水量调度全流程分析模型,优化水量分配与调度方案,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打造具有龙江特色的“管... 文章分析了青龙山灌区“数字孪生灌区”建设与成效,进一步研究探索可发展可创新的新模式,通过构建来水预报、需水预测、配水预演、水量调度全流程分析模型,优化水量分配与调度方案,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打造具有龙江特色的“管用、实用、好用”数字孪生灌区,有效推进数字孪生灌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灌区 建设成效 典型经验 发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7-2019年三江平原降雨洪涝特征分析——以绥滨县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尤李俊 王少丽 +4 位作者 刘长荣 张兴波 樊林生 陶园 彭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49,共10页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因洪涝频发直接影响了区域农业生产,带来了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利用绥滨县1957-2019年逐日降雨量资料和近40年涝灾发生情况,采用线性倾向估计、P-Ⅲ型频率曲线和M-K突变检验分析了降雨量特征值和各...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因洪涝频发直接影响了区域农业生产,带来了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利用绥滨县1957-2019年逐日降雨量资料和近40年涝灾发生情况,采用线性倾向估计、P-Ⅲ型频率曲线和M-K突变检验分析了降雨量特征值和各量级雨日的变化趋势与突变情况,将P-Ⅲ型频率曲线分析结果与涝灾发生情况相结合探究绥滨县涝灾发生频率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957-2019年绥滨县年降雨量和最大1 d降雨量均呈增加趋势,且无突变;最大3 d降雨量呈减少趋势,在1981和1997年发生了突变。小雨和大雨雨日呈减少趋势,中雨和暴雨雨日呈增多趋势,小雨雨日的突变年份为2011和2016年,其余量级雨日均未发生突变。由于县域内地势低平、夏季雨量大、江水顶托及治涝工程不完善等因素,导致涝灾发生率较高,近40年内涝灾发生率为67.5%,其中大型涝灾发生率为30%。将大型涝灾发生率按年代划分,前10年发生率为50%,中间10年为30%,后20年均为20%,1990-2019年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是该时段涝灾发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农田防洪除涝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洪涝特征 降雨量 雨日 涝灾发生率 绥滨县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治理工程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于婷 鞠鑫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2年第9期174-178,共5页
为研究方正县蚂蚁河治理工程对蚂蚁河三角洲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程度,文章从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物种/种群、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安全、社会因素6个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占地面积较小,对影响评价区... 为研究方正县蚂蚁河治理工程对蚂蚁河三角洲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程度,文章从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物种/种群、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安全、社会因素6个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占地面积较小,对影响评价区内景观美学价值影响较小,不会造成该区域内生物群落分割和破碎,对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及生长环境影响不显著,不会造成生物物种的大量减少,没有外来物种及有害生物入侵的可能性,该工程完工后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蚂蚁河治理工程对湿地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BI)为58.0,属中低度影响,表明工程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治理 蚂蚁河 生物多样性 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堤防工程防汛抢险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高胜勇 石艳春 李学文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2年第7期153-155,共3页
堤防工程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建设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在后续的防汛抢险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堤防工程本身存在的建筑问题以及抢险技术应用不当导致水利工程事故的发生,对堤防沿岸及上下游的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 堤防工程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建设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在后续的防汛抢险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堤防工程本身存在的建筑问题以及抢险技术应用不当导致水利工程事故的发生,对堤防沿岸及上下游的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给国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堤防工程险情、成因及后果进行简述,并对如何恰当应用防汛抢险技术给出合理性对策,以期为后续加固堤防工程、优化防汛抢险技术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堤防工程 防汛抢险技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肇源县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技术框架与建设布局
10
作者 崔丽安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3年第6期185-188,共4页
数字孪生灌区建设是智慧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灌区建设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是新阶段灌区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开展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撑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形势的必然... 数字孪生灌区建设是智慧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灌区建设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是新阶段灌区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开展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撑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灌区现代化的内生需求。文章以黑龙江省肇源县中心灌区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建设为研究内容,结合灌区实际与区域特点,完成了中心灌区数字孪生先行先试的建设任务、技术构架及建设布局,为推动灌区水利科技创新提升、提高水利资源综合效益、减轻水灾害损失、提高生态效益,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提供了技术体系和可行方案,为黑龙江省水利数字孪生建设提供可借鉴方案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灌 先行先试 信息化监测 信息化管理 四预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莲花下游梯级开发SWOT分析
11
作者 张鹏飞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3年第7期174-176,共3页
水能资源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梯级开发可将河流的水能开发和水资源充分挖掘,最大程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对河流也本身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文章基于牡丹江莲花下游梯级开发背景,利用SWOT法对梯级开发... 水能资源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梯级开发可将河流的水能开发和水资源充分挖掘,最大程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对河流也本身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文章基于牡丹江莲花下游梯级开发背景,利用SWOT法对梯级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4个方面进行分析,以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原则,为今后牡丹江下游梯级开发提供一定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开 SWOT 战略措施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