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穴株数对寒地水稻性状及产量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闵凡华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1年第2期99-102,共4页
为探索寒地水稻的最适宜插秧穴株数,采用小区对比试验设计,对5个水稻品种的4个插秧穴株数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寒地水稻同一品种不同处理之间的生育期无差异,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穴株数越多的处理综合发病率越高;各处理之间...
为探索寒地水稻的最适宜插秧穴株数,采用小区对比试验设计,对5个水稻品种的4个插秧穴株数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寒地水稻同一品种不同处理之间的生育期无差异,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穴株数越多的处理综合发病率越高;各处理之间的产量构成因子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变化规律不明显;空育131、三江1号、龙粳26、龙粳29、垦稻15最适插秧穴株数分别为9株、9株、5株、3株、3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穴株数
产量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垦殖与自然恢复黑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何萍萍
于镇华
+4 位作者
王银锁
金剑
刘居东
李树学
王光华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11年第3期361-365,共5页
对比研究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区中黑土自然恢复(NR)及垦殖中不施肥(NoF)、施化肥(CF)和化肥配施有机肥(CF+M)处理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季节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黑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季节性变化明显,所...
对比研究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区中黑土自然恢复(NR)及垦殖中不施肥(NoF)、施化肥(CF)和化肥配施有机肥(CF+M)处理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季节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黑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季节性变化明显,所有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峰值均出现在早春,自然恢复较垦殖处理提高了黑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对土壤酶活性研究发现,除垦殖处理的转化酶活性季节性变化较小外,其他处理酶活性季节性变化显著。NR处理促进了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磷酸酶活性的提高,而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不大。垦殖处理下施肥较不施肥处理土壤酶活性高,但单施化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垦殖
自然恢复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量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工厂化育秧与手动播种器育秧对比效果研究
3
作者
王豪利
郭栓
《北方水稻》
CAS
2009年第6期33-34,共2页
通过试验将水稻工厂化育秧与手动播种器育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工厂化育秧工作效率高,平均每小时可完成375盘的播种任务,5~6h可完成1栋棚的育秧任务,而常规育秧方法每栋棚摆盘、播种各需1d。两者相比,工厂化育秧可提高工作效率4...
通过试验将水稻工厂化育秧与手动播种器育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工厂化育秧工作效率高,平均每小时可完成375盘的播种任务,5~6h可完成1栋棚的育秧任务,而常规育秧方法每栋棚摆盘、播种各需1d。两者相比,工厂化育秧可提高工作效率4~5倍。并且使水稻实粒数增加15粒/穗,产量增幅达到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育秧
常规育秧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穴株数对寒地水稻性状及产量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闵凡华
机构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前锋农场
科技园区
出处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1年第2期99-102,共4页
文摘
为探索寒地水稻的最适宜插秧穴株数,采用小区对比试验设计,对5个水稻品种的4个插秧穴株数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寒地水稻同一品种不同处理之间的生育期无差异,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穴株数越多的处理综合发病率越高;各处理之间的产量构成因子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变化规律不明显;空育131、三江1号、龙粳26、龙粳29、垦稻15最适插秧穴株数分别为9株、9株、5株、3株、3株。
关键词
寒地水稻
穴株数
产量
性状
Keywords
cold rice
hole strains
yield
character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垦殖与自然恢复黑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何萍萍
于镇华
王银锁
金剑
刘居东
李树学
王光华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前锋农场
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
出处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11年第3期361-36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099)
国家科技大学支撑计划项目(2009BADB3B06)
文摘
对比研究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区中黑土自然恢复(NR)及垦殖中不施肥(NoF)、施化肥(CF)和化肥配施有机肥(CF+M)处理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季节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黑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季节性变化明显,所有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峰值均出现在早春,自然恢复较垦殖处理提高了黑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对土壤酶活性研究发现,除垦殖处理的转化酶活性季节性变化较小外,其他处理酶活性季节性变化显著。NR处理促进了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磷酸酶活性的提高,而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不大。垦殖处理下施肥较不施肥处理土壤酶活性高,但单施化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黑土
垦殖
自然恢复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量碳
Keywords
black soil
cultivation
natural restoration
soil enzyme activity
microbial biomass C
分类号
S154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工厂化育秧与手动播种器育秧对比效果研究
3
作者
王豪利
郭栓
机构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前锋农场
水稻办
出处
《北方水稻》
CAS
2009年第6期33-34,共2页
文摘
通过试验将水稻工厂化育秧与手动播种器育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工厂化育秧工作效率高,平均每小时可完成375盘的播种任务,5~6h可完成1栋棚的育秧任务,而常规育秧方法每栋棚摆盘、播种各需1d。两者相比,工厂化育秧可提高工作效率4~5倍。并且使水稻实粒数增加15粒/穗,产量增幅达到2.8%。
关键词
工厂化育秧
常规育秧
水稻
Keywords
Rice
Industrialized seedling nurturing
Conventional seedling raising
Comparative trial
分类号
S223.13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穴株数对寒地水稻性状及产量影响
闵凡华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垦殖与自然恢复黑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
何萍萍
于镇华
王银锁
金剑
刘居东
李树学
王光华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稻工厂化育秧与手动播种器育秧对比效果研究
王豪利
郭栓
《北方水稻》
CAS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