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建三江分局水田机械化发展因素及对策
1
作者 张才民 西亮 段建军 《现代化农业》 2002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 水田机械化 影响因素 本田标准化改造 科技示范 服务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黑龙江农垦水稻高产攻关典型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矫江 霍立君 +1 位作者 姜孝义 那永光 《北方水稻》 CAS 2008年第1期6-9,共4页
黑龙江农垦水稻高产攻关出现了小面积折合稻谷产量超过14.7t/hm2的高产典型。从品种、土壤、栽培技术和气候条件等方面,采取与其它地区高产典型对比的方法,分析了寒地气候条件下出现这种高产典型的原因。分析了产量构成各项指标的特点... 黑龙江农垦水稻高产攻关出现了小面积折合稻谷产量超过14.7t/hm2的高产典型。从品种、土壤、栽培技术和气候条件等方面,采取与其它地区高产典型对比的方法,分析了寒地气候条件下出现这种高产典型的原因。分析了产量构成各项指标的特点及高产攻关研究的现实意义。指出综合栽培技术应该是高产攻关研究的要点。提高我国水稻单产,不仅要重视生产技术创新,还要重视生产机制创新。黑龙江农垦总局大面积水稻获得高产经验值得深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垦水稻 寒地 高产攻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超高产水稻品种茎蘖发育动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洛育 孙世臣 +4 位作者 张凤鸣 李彩凤 尹春佳 白良明 姜辉 《农学学报》 2014年第5期1-4,共4页
为探讨黑龙江省超高产水稻品种的茎蘖发育动态优势,以黑龙江省的3个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龙稻5号’和‘龙粳14’为试验材料,分别用相同生育期的普通品种‘藤系138’、‘龙稻3号’和‘合江19’作为对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计,... 为探讨黑龙江省超高产水稻品种的茎蘖发育动态优势,以黑龙江省的3个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龙稻5号’和‘龙粳14’为试验材料,分别用相同生育期的普通品种‘藤系138’、‘龙稻3号’和‘合江19’作为对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计,对黑龙江省超高产水稻品种的茎蘖发育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高产品种相比较普通品种的优势在于,达到最高茎蘖数后,无效分蘖消亡速度慢,最终成穗率均高;产量与茎蘖各性状的相关关系均未达到显著状态,其中产量与最高茎蘖数、茎蘖增长速率、茎蘖消亡速率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有效分蘖数、最终成穗率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产 水稻 茎蘖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三江分局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包强 于仙琴 +3 位作者 戚风芹 杨文 张振河 吴文东 《现代化农业》 1997年第10期15-16,共2页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种植红小豆,选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麦茬或玉米茬;以垦引1号为主栽品种,以大上红、大红袍等为搭配品种;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取种肥和种下10~12cm深施肥的方法;70cm垄距,垄上穴播精点...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种植红小豆,选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麦茬或玉米茬;以垦引1号为主栽品种,以大上红、大红袍等为搭配品种;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取种肥和种下10~12cm深施肥的方法;70cm垄距,垄上穴播精点;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收获,即可获得较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小豆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田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5
作者 刘海刚 王利明 +1 位作者 董金秋 黄立功 《现代化农业》 2003年第7期8-9,共2页
关键词 黑龙江 大豆田 害虫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大豆蚜虫 大豆食心虫 大豆蓟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三江分局履带式拖拉机更新的机型选择
6
作者 段建军 吴洪阳 张广勤 《现代化农业》 1997年第8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拖拉机 履带式拖拉机 更新 机型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改革与农业现代化
7
作者 张杰 刘柏臣 曲宝臣 《现代化农业》 2001年第12期27-30,共4页
关键词 黑龙江 国营农场 农场改革 农业现代化 双层经营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工程造林为龙头 加快建三江分局绿色通道建设步伐
8
作者 彭司虎 田路成 《现代化农业》 2005年第2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建三江分局 农场 绿色通道建设 农垦总局 中国 垦区 工程造林 控制面积 乌苏里江 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三江分局旱田喷灌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9
作者 贺颖 陈琪 《现代化农业》 2002年第6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建三江分局 旱田 喷灌 发展现状 问题 喷灌机 水源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黑生101在建三江地区的试验与示范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钰平 张合予 张永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0年第4期37-38,共2页
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黑生 1 0 1是利用生物技术育成的第一个大豆品种 ,1 999年参加了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创新工程中专题生物技术育种成果开发示范 ,在建三江地区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中七星农场试种示范两年 ,不但品质优良且产量也具... 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黑生 1 0 1是利用生物技术育成的第一个大豆品种 ,1 999年参加了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创新工程中专题生物技术育种成果开发示范 ,在建三江地区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中七星农场试种示范两年 ,不但品质优良且产量也具明显优势。在面临我国加入 WTO后农产品优质低成本的市场要求形势下 ,黑生 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黑生101 建三江 示范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生态环境优势 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建三江垦区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11
作者 张国宝 张碧岩 《现代化农业》 2002年第9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建三江垦区 畜牧业 规划 龙头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示范振兴建三江畜牧业
12
作者 郑文 梁红军 扬瑞明 《现代化农业》 1999年第2期23-24,共2页
介绍建三江分局加大领导力度,狠抓科技示范,全面推进畜牧业发展的工作态势,1997年全分局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实现畜牧业增加值1.35亿元,完成奶牛单位4.15万个,比1996年分别增长6.1%和5.9%。
关键词 科技示范 振兴 畜牧业 三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三江6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红 范业春 +3 位作者 林秀华 段晓明 刘传琴 王瑞雪 《北方水稻》 CAS 2016年第1期55-55,60,共2页
三江6号是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以龙粳17为母本、中作香粳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为香稻,分蘖力强,株型收敛,株高94 cm左右,穗长19.5 c... 三江6号是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以龙粳17为母本、中作香粳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为香稻,分蘖力强,株型收敛,株高94 cm左右,穗长19.5 cm左右,穗粒数109.7粒/穗左右,千粒重24.8 g左右,综合性状优良,2015年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三江6号 选育 产量表现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草甸白浆土水田氮肥优化研究及应用——以前进农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秋菊 李鹏绯 +2 位作者 刘峰 焦峰 姜辉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0-37,共8页
为草甸白浆土水稻科学施氮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在三江平原草甸白浆土上开展了氮肥用量研究的多点试验,根据施肥量—水稻产量对应关系提出草甸白浆土水稻优化施肥技术,并在大面积生产上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得出:草甸白浆土上水稻产量与施... 为草甸白浆土水稻科学施氮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在三江平原草甸白浆土上开展了氮肥用量研究的多点试验,根据施肥量—水稻产量对应关系提出草甸白浆土水稻优化施肥技术,并在大面积生产上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得出:草甸白浆土上水稻产量与施氮量呈2次曲线关系,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施氮量为101.50 kg·hm^-2,可得到最高理论产量为8 279.70 kg·hm^-2;施氮量超过101.50 kg·hm^-2后产量则下降;施肥量为97.56 kg·hm^-2,水稻理论产量7 909.43 kg·hm^-2,水稻可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水稻产量与氮素累积量呈2次函数关系,随施氮量增加,植株氮素含量增加,但氮素累积量降低,水稻产量降低与水稻生物产量降低有关。大面积示范证明,草甸白浆土氮素最佳推荐氮肥用量符合农业生产实际,施氮量为100 kg·hm^-2可以达到高产兼高效的生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甸白浆土 水稻 氮肥 优化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优质水稻品种——三江1号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凤艳 林秀华 +3 位作者 吴红 刘春晖 冯雷 朱宏 《现代化农业》 2006年第12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水稻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三江 优质 早熟 黑龙江省 农业科研所 农垦总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三江一号不同移栽规格对比试验研究
16
作者 林秀华 范业春 +1 位作者 吴红 段晓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10期36-38,共3页
针对极早熟品种三江一号,进行不同行距、穴距、穴株数对比试验分析,明确了不同移栽规格条件下,其生育期、经济性状及产量、抗病性、茎蘖动态等群体指标。
关键词 水稻 三江一号 行穴距 穴株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和氮素处理对寒地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田亚芹 冯利平 +3 位作者 邹海平 张祖建 朱化敏 苗宇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6864-6871,共8页
为了探讨不同水分和氮素处理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水稻品种空育131、龙粳21为试验材料,于2010—2011年度在黑龙江建三江进行水分、氮素处理大田试验,水分为雨养、间歇灌溉、水层灌溉3个水平,氮素为不施氮、常规施氮(112—1... 为了探讨不同水分和氮素处理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水稻品种空育131、龙粳21为试验材料,于2010—2011年度在黑龙江建三江进行水分、氮素处理大田试验,水分为雨养、间歇灌溉、水层灌溉3个水平,氮素为不施氮、常规施氮(112—135 kg/hm2)、高氮(142—173 kg/hm2)3个水平。结果表明:与水层灌溉相比,雨养水稻生育期缩短1—5 d,生长指标明显降低,产量显著降低,间歇灌溉水稻生育期、生长指标与其相似,产量差异不显著。与常规施氮相比,不施氮生育期缩短2—5 d,高氮条件下延长2—4 d;施氮量增加,生长指标增大,产量显著增加;低氮条件下,水分不足的限制作用明显,高氮能一定程度弥补水分的限制,促进水稻生长。增加施氮量及灌溉水平可以显著地提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在试验条件下,水氮互作效应不显著。间歇灌溉及高氮管理具有较好的增产效应及资源利用率,研究可为寒地水稻生产进行水氮科学管理、实现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和氮素 生长发育 产量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齿外啮倾斜式宽窄行插秧机分插机构的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允慧 迟立军 +2 位作者 赵匀 徐洪广 朱艺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13,共6页
依据水稻宽窄行种植农艺要求,利用交错轴斜齿轮传动机构,设计了一种倾斜式宽窄行分插机构;在保证育秧方式和秧箱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了宽窄行插秧。针对倾斜式分插机构取秧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直取式栽植臂方案。对分插机构进行了机理分析... 依据水稻宽窄行种植农艺要求,利用交错轴斜齿轮传动机构,设计了一种倾斜式宽窄行分插机构;在保证育秧方式和秧箱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了宽窄行插秧。针对倾斜式分插机构取秧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直取式栽植臂方案。对分插机构进行了机理分析,采用矩阵法对秧针位姿改变带来的一系列变动进行理论分析,完成了交错轴斜齿轮倾斜式宽窄行分插机构的相关计算,得到机构最优倾斜角γ=9.89°;栽植臂水平调整角度δ1=6.79°;秧针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δ2=γ=9.89°;利用虚拟试验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设计 模型 宽窄行 分插机构 交错轴斜齿轮机构 直取式 栽植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优质米生产技术总结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利 《北方水稻》 CAS 2001年第S1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生产技术 优质米品种 水稻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 优质米生产 温度控制 稻谷水分 总氮量 硫酸钾 立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哈阳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立权 孙东伟 周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1,13,共3页
介绍了黑龙江省四大灌区之一的查哈阳灌区在黑龙江省率先进行水价改革、组建灌区用水者协会的实践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灌区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灌区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 灌区 改革 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