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大庆7个酿酒葡萄品种果实及其葡萄酒的品质分析
1
作者 宋晨龙 吕珊珊 +4 位作者 杨荣倩 胡禧熙 张晓雯 唐艳斌 朱磊 《中国果树》 2025年第3期53-61,共9页
对黑龙江省大庆市栽培的山欧杂交新品种齐酿1号和从北美引进的6个酿酒葡萄品种的成熟果实及其葡萄酒进行了品质分析,并与山葡萄品种双红、双丰和山欧杂交品种哈桑及其葡萄酒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山葡萄品种相比,齐酿1号和北美引进品种... 对黑龙江省大庆市栽培的山欧杂交新品种齐酿1号和从北美引进的6个酿酒葡萄品种的成熟果实及其葡萄酒进行了品质分析,并与山葡萄品种双红、双丰和山欧杂交品种哈桑及其葡萄酒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山葡萄品种相比,齐酿1号和北美引进品种的果粒大且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可滴定酸含量低,而山葡萄品种果实存在明显的低糖高酸问题;虽然山葡萄酒酚类物质含量较高,但齐酿1号和北美引进品种的葡萄酒具有较高的酒精度和较低的总酸含量,总体上品质优于山葡萄酒。因此,齐酿1号和北美引进品种具有在黑龙江地区酿造优质干型葡萄酒的潜力,研究结果可为齐酿1号和北美引进品种在黑龙江地区的应用推广和酿造工艺的改进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果实 葡萄酒 品质分析 黑龙江 大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色处理对鲜食黄糯玉米真空包装加工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朱丹 徐瑞航 +4 位作者 朱立斌 刘亚梅 牛广财 魏文毅 张玙璠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3-79,共7页
为探究护色处理对鲜食黄糯玉米真空包装加工效果的影响,以黄糯619鲜食玉米为原料,以色差值△E、黄蓝值b^(*)值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鲜食黄糯玉米真空包装加工中的最佳护色条件。结果表明:鲜食黄糯玉米的最佳... 为探究护色处理对鲜食黄糯玉米真空包装加工效果的影响,以黄糯619鲜食玉米为原料,以色差值△E、黄蓝值b^(*)值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鲜食黄糯玉米真空包装加工中的最佳护色条件。结果表明:鲜食黄糯玉米的最佳护色条件:Vc浓度为5 g·L^(-1)(质量浓度)、EDTA-2Na浓度为0.25 g·L^(-1)(质量浓度)、护色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真空包装加工后的鲜食黄糯玉米△E值为16.88、b*值为35.91、感官评分为93.1分,加工后的鲜食黄糯玉米籽粒呈金黄色,色泽均一明亮。综上,研究结果能够为鲜食黄糯玉米真空包装加工中的护色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黄糯玉米 护色 真空包装加工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加工处理对鲜食糯玉米淀粉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徐瑞航 朱立斌 +4 位作者 朱丹 魏文毅 牛广财 赵晨雨 张玙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3,共7页
为探究真空加工处理对鲜食糯玉米淀粉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以黄糯619和黑宝两个鲜食糯玉米品种为原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快速黏度分析仪等研究真空加工处理对鲜食糯玉米淀粉微观... 为探究真空加工处理对鲜食糯玉米淀粉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以黄糯619和黑宝两个鲜食糯玉米品种为原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快速黏度分析仪等研究真空加工处理对鲜食糯玉米淀粉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加工处理使黄糯619和黑宝2种鲜食糯玉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显著升高(P<0.05),分别由5.39%和6.26%升高至8.52%和9.71%,支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P<0.05),分别由94.61%和93.74%降低至91.48%和90.29%,淀粉颗粒破坏严重,淀粉的晶体类型和官能团结构没有改变,但相对结晶度分别降低了9.62%和9.41%;真空加工处理后,2种鲜食糯玉米淀粉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止温度和糊化焓值显著下降(P<0.05),淀粉的糊化温度、峰值黏度、最终黏度、衰减值、回生值显著下降(P<0.05),表明淀粉更容易发生糊化,抗老化能力增强。此外,真空加工处理使鲜食糯玉米淀粉的抗性淀粉(RS)转变为快消化淀粉(RDS)和慢消化淀粉(SDS),说明真空加工处理能够提高鲜食糯玉米淀粉的消化速率。本实验结果可以为鲜食糯玉米真空加工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真空加工处理 淀粉 结构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麦胚黄酮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良玉 曹荣安 +1 位作者 于伟 贾鹏禹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47,共6页
以麦胚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麦胚总黄酮的工艺技术参数,研究超声波功率、液料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SAS8.2统计分析系统对二次旋转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优化结果显示... 以麦胚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麦胚总黄酮的工艺技术参数,研究超声波功率、液料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SAS8.2统计分析系统对二次旋转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优化结果显示:超声功率346 W、液料比29:1、超声温度61.6℃、超声时间31.2 min时,麦胚总黄酮的提取率达到73%±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胚黄酮 响应面法 超声波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薯渣制备可食性内包装膜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卞雪 曹龙奎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0,61,共5页
以马铃薯薯渣为原料,卡拉胶和海藻酸钠为成膜剂,甘油为增塑剂,硬脂酸为脂肪类物质,以抗拉强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马铃薯薯渣可食性内包装膜的最佳配方:卡拉胶2.0%,海藻酸钠1.5%,硬脂酸1.0%,甘油1 mL,可食性内包装膜... 以马铃薯薯渣为原料,卡拉胶和海藻酸钠为成膜剂,甘油为增塑剂,硬脂酸为脂肪类物质,以抗拉强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马铃薯薯渣可食性内包装膜的最佳配方:卡拉胶2.0%,海藻酸钠1.5%,硬脂酸1.0%,甘油1 mL,可食性内包装膜抗拉强度可达9.12 MPa,且具有表面光滑、溶解速度快、吸水率低等特点。此种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营养价值高,可以替代塑料膜,用于食品粉料包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薯渣 可食性 内包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析法分离纯化纳豆激酶的技术参数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郭希娟 张桂芳 刘远洋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5-57,共3页
采用柱层析技术对盐析后的纳豆激酶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以确定层析分离纳豆激酶的技术参数。对比了Sephadex G-50及Sephadex G-7凝胶层析分离纳豆激酶的效果,并进行了不同pH值条件下的层析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pH值为6.4时,经Sephadex ... 采用柱层析技术对盐析后的纳豆激酶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以确定层析分离纳豆激酶的技术参数。对比了Sephadex G-50及Sephadex G-7凝胶层析分离纳豆激酶的效果,并进行了不同pH值条件下的层析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pH值为6.4时,经Sephadex G-75凝胶层析及SP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后,能够得到较高纯度的纳豆激酶,使纳豆激酶纯化了9.2倍,回收率为51.5%。SDS-PAGE电泳显示所得纳豆激酶为单一蛋白带,其分子质量为28k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液 纳豆激酶 分离 纯化 凝胶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腺肋花楸保健功能与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思溥 朱丹 +4 位作者 宁志雪 朱立斌 牛广财 魏文毅 苗欣月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65-73,共9页
2018年黑果腺肋花楸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作为新食品原料,这些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由于其独特的风味和极高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前景。针对黑果腺肋花楸的化学成分、保健... 2018年黑果腺肋花楸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作为新食品原料,这些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由于其独特的风味和极高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前景。针对黑果腺肋花楸的化学成分、保健作用及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黑果腺肋花楸的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腺肋花楸 保健作用 加工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GI超微高粱粉的制备及其体外模拟消化能力研究
8
作者 金丽梅 郭怡诺 +3 位作者 王聪颖 宋佳伟 刘玉环 闫浩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6-60,71,共6页
为降低超微高粱粉的预估血糖生成指数(eGI),采取高压蒸煮(压热)、老化及添加盐类物质等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以eGI为指标,先筛选盐的种类及其添加方式,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其制备工艺,并进行色度分析和感官评价。结果... 为降低超微高粱粉的预估血糖生成指数(eGI),采取高压蒸煮(压热)、老化及添加盐类物质等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以eGI为指标,先筛选盐的种类及其添加方式,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其制备工艺,并进行色度分析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最佳盐类物质为CaCl_(2),在蒸煮压热前添加;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CaCl_(2)添加量0.75%(以高梁米质量计)、压热时间50 min、老化时间96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超微高粱粉的eGI为48.02,超微高粱粉亮度降低,颜色偏向红黄色,感官评分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老化 淀粉水解率 超微粉碎 eG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果冻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瑞航 朱立斌 +3 位作者 朱丹 刘亚梅 牛广财 魏文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60-66,共7页
为探究葡萄果冻最佳加工工艺,以葡萄为主要原料,用卡拉胶和魔芋胶(质量比2∶1)配成复合凝胶剂,制作一款赋有葡萄风味的果冻。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探究糖酸比、葡萄汁添加量、氯化钾添加量、复合凝胶剂添加量对葡萄果... 为探究葡萄果冻最佳加工工艺,以葡萄为主要原料,用卡拉胶和魔芋胶(质量比2∶1)配成复合凝胶剂,制作一款赋有葡萄风味的果冻。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探究糖酸比、葡萄汁添加量、氯化钾添加量、复合凝胶剂添加量对葡萄果冻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果冻最佳配方为糖酸比40∶1、葡萄汁添加量15%、氯化钾添加量0.08%、复合凝胶剂添加量1.8%,在此配方下制作的葡萄果冻析水率为2.31%,下垂度为35.64%,感官评分为92.8分,质地均匀,口感细腻,具有弹性,颜色呈粉红色且均匀一致,赋有葡萄的独特风味。该实验结果能够为葡萄果冻的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果冻 工艺优化 果冻配方 感官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蔓越莓食品研究现状和热点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晨雨 朱丹 +4 位作者 朱立斌 杨天佑 牛广财 魏文毅 张玙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94-103,共10页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了2013~2023年CNKI总库中收录的蔓越莓食品领域相关研究文献,并进行下一步分析。通过筛选得到中英文文献共计444篇,使用CiteSpace软件从年度发文量、发文期刊、国家、作者及其机构以及关键词共现、聚类、突...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了2013~2023年CNKI总库中收录的蔓越莓食品领域相关研究文献,并进行下一步分析。通过筛选得到中英文文献共计444篇,使用CiteSpace软件从年度发文量、发文期刊、国家、作者及其机构以及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词等角度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结果显示:2013~2023年发文量总体呈稳定趋势,平均年度发文量约为40篇。发文量最高的期刊是Food Chemistry(25篇),约占文献总数的6%,其次是Food&Function(22篇)和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篇)。美国、波兰、加拿大的发文量在发文国家中排行前3。发文最多的作者是来自美国Ocean Spray公司的研究人员Christina Khoo(17篇)。从CNKI数据库中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分别是蔓越莓、原花青素、蔓越莓果汁、生物活性成分、尿路感染、抗氧化性能、肠道微生物群和加工工艺、保健功能等,蔓越莓食品领域文献研究热点多集中在蔓越莓成分及功能研究和探讨蔓越莓果汁等新型加工制品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等方面。本文对CNKI数据库中文献进行了的综合分析,可为我国蔓越莓食品行业科研人员从事相关研究指明方向,对预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供数据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越莓 食品 文献计量分析 研究热点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3种小浆果果皮酚类含量、抗氧化活性和花色苷特征的比较分析
11
作者 朱磊 刘云婷 +4 位作者 王媛媛 胡禧熙 王明洁 张超 姜泽宇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38-247,共10页
以我国北方3种特色小浆果(燕山葡萄、红豆越橘和龙葵)的果皮为实验材料,比较分析它们的酚类总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分别表征其花色苷的特征。结果表明,红豆越橘的总酚含量最高,燕山葡萄次之,龙葵最低,但龙... 以我国北方3种特色小浆果(燕山葡萄、红豆越橘和龙葵)的果皮为实验材料,比较分析它们的酚类总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分别表征其花色苷的特征。结果表明,红豆越橘的总酚含量最高,燕山葡萄次之,龙葵最低,但龙葵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燕山葡萄和红豆越橘。从3种小浆果果皮中共鉴定出61种花色苷化合物,燕山葡萄的花色苷种类最丰富,其花色苷总含量分别是红豆越橘和龙葵的17倍和52倍。3种小浆果在花色苷组成上具有共同特点,均含有6种花色素的单糖苷和双糖苷以及酰基化花色苷,且糖基主要为己糖基,酰基主要为p-香豆酰基。但三者花色苷的组成差异仍然明显,燕山葡萄、红豆越橘和龙葵分别以锦葵素(89.22%)、矢车菊素(93.48%)和矮牵牛素(55.55%)为主,这导致燕山葡萄和龙葵的花色苷以三羟基化衍生物(94.58%和65.76%)为主,甲基化程度高(97.25%和81.83%),而红豆越橘中双羟基花色苷(93.73%)和非甲基花色苷(94.63%)占绝对优势;燕山葡萄和红豆越橘的酰基化程度低(4.92%和4.78%),相反龙葵酰基化程度高(81.48%);与红豆越橘和龙葵中检测出己糖基、戊糖基和芸香糖基不同,燕山葡萄中只检测到了己糖基,燕山葡萄和龙葵以花色素双糖苷为主(86.91%和85.67%),红豆越橘以花色素单糖苷为主(91.92%);在燕山葡萄中,鉴定到一类痕量拟为花色素三己糖苷的花色苷。本研究结果丰富了这3种北方小浆果花色苷的特征数据,可为它们在食品、药品等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特征 酚类含量 体外抗氧化活性 中国北方小浆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小米淀粉及小米粉的糊化特性 被引量:42
12
作者 冷雪 曹龙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60-66,共7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研究NaCl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及pH值对小米淀粉和小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并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及显著性分析,将小米淀粉和小米粉的糊化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同测试条件...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研究NaCl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及pH值对小米淀粉和小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并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及显著性分析,将小米淀粉和小米粉的糊化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同测试条件下,小米淀粉的糊化温度(包括糊化起始温度T_O、峰值温度T_P、糊化终止温度T_C)比小米粉糊化温度低(2.65±0.87)℃;糊化热焓值(△H)比小米粉高(2.51±0.32)J/g;添加NaCl的小米淀粉及小米粉的糊化温度比添加蔗糖的糊化温度高(4.30±1.24)℃。酸性条件抑制小米淀粉的糊化作用,碱的存在则促进体系糊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淀粉 小米粉 糊化特性 差示扫描量热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波协同法水解玉米皮渣制备还原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莉莉 康丽君 +4 位作者 寇芳 王维浩 李文杰 尹婧 曹龙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9-203,209,共6页
为提高湿法加工玉米淀粉过程产生的玉米皮渣中还原糖的得率,实验以玉米皮渣为原料,研究超声微波协同法提取功能糖的最优工艺条件,对硫酸浓度、降解时间、微波功率和料液比4个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实验,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中心组合实验... 为提高湿法加工玉米淀粉过程产生的玉米皮渣中还原糖的得率,实验以玉米皮渣为原料,研究超声微波协同法提取功能糖的最优工艺条件,对硫酸浓度、降解时间、微波功率和料液比4个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实验,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中心组合实验,以还原糖含量为指标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降解的最优工艺参数,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水解产物的组分。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硫酸浓度3%、降解时间60 min、微波功率500 W、料液比1∶28(g/m L),还原糖含量为65.82%,比未经超声微波作用降解液中还原糖含量高出20.72%。降解液经HPLC分析后发现含5种还原糖,分别为D-葡萄糖相对含量为17.04%,D-木糖相对含量49.06%,D-半乳糖相对含量2.64%,L-阿拉伯糖相对含量30.13%,D-果糖相对含量为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皮渣 酸降解 响应面法 超声-微波协同作用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黄色素的微胶囊化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曹龙奎 李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5-49,共5页
以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玉米黄色素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β-环糊精为壁材,通过乳化、均质、喷雾干燥等工艺,制备了微胶囊玉米黄色素,并对产品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黄色素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 以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玉米黄色素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β-环糊精为壁材,通过乳化、均质、喷雾干燥等工艺,制备了微胶囊玉米黄色素,并对产品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黄色素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β-环糊精比值为1∶1、固形物含量为20%、芯壁比为1∶10,产品包埋率达88.6%。玉米黄色素对光、热、pH和金属离子的稳定性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黄色素 喷雾干燥 微胶囊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渣可食性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潘旭琳 卞雪 曹龙奎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4-37,共4页
以豆渣为基材,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为成膜剂,甘油为增塑剂,研究了成膜剂和增塑剂对膜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了可食性膜的配方。结果表明,豆渣的添加量为2.0 g,羧甲基纤维素为1.4 g,海藻酸钠为1.0 g,甘油为1 mL时,可食性复... 以豆渣为基材,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为成膜剂,甘油为增塑剂,研究了成膜剂和增塑剂对膜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了可食性膜的配方。结果表明,豆渣的添加量为2.0 g,羧甲基纤维素为1.4 g,海藻酸钠为1.0 g,甘油为1 mL时,可食性复合膜的综合性能良好。豆渣可食性膜的研究,既实现了废物利用,又保护了环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可食性膜 性能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黄色素防治白内障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曹龙奎 孟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95-597,共3页
目的:观察玉米黄色素对大鼠白内障的防治作用。方法:用半乳糖诱发大鼠白内障,喂饲玉米黄色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观察了大鼠眼晶体混浊度、测定了眼晶体内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MDA(丙二醛)水平。由实验可知,模型组在实验第30d时,已... 目的:观察玉米黄色素对大鼠白内障的防治作用。方法:用半乳糖诱发大鼠白内障,喂饲玉米黄色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观察了大鼠眼晶体混浊度、测定了眼晶体内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MDA(丙二醛)水平。由实验可知,模型组在实验第30d时,已经有81.25%的眼晶体是Ⅲ期白内障,玉米黄色素各组在实验第30d时没有眼晶体发生Ⅲ期白内障,而发生Ⅱ期白内障的眼晶体仅为31.25%和43.75%,结果表明,玉米黄色素能有效地延缓受试大鼠白内障进展,降低眼晶体混浊度。生化指标也显示,玉米黄色素各组与模型组相比,眼晶状体SOD活力显著升高了40.55%~50.02%,MDA含量显著降低了31.84%~38.89%,说明玉米黄色素能提高眼晶体SOD的含量,降低眼晶体MDA的含量,即减轻眼晶体脂质过氧化损伤。结论:玉米黄色素具有保护晶体抗氧化防御体系的功能,能延缓和控制白内障的形成,对早期白内障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玉米黄色素 半乳糖 SOD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酒贮藏期间非酶褐变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朱丹 颜飞翔 +4 位作者 朱立斌 闫公昕 牛广财 宁志雪 魏文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36-341,共6页
为研究沙棘酒在室温贮藏期间与非酶褐变有关的主要物质的变化及其与褐变之间的关系,通过测定其在贮藏过程中褐变度、总酚、5-羟甲基糠醛(5-HMF)、抗坏血酸(V_(C))、还原糖、总酸和溶解氧等指标变化,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影响... 为研究沙棘酒在室温贮藏期间与非酶褐变有关的主要物质的变化及其与褐变之间的关系,通过测定其在贮藏过程中褐变度、总酚、5-羟甲基糠醛(5-HMF)、抗坏血酸(V_(C))、还原糖、总酸和溶解氧等指标变化,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影响沙棘酒贮藏过程中非酶褐变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在25℃下,随贮藏时间延长,沙棘酒褐变度逐渐增大,总酚含量和V_(C)含量逐渐减少,5-HMF含量逐渐增加,总酸含量逐渐下降,还原糖含量和溶解氧的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其中,5-HMF对沙棘酒褐变度起到的直接作用最强,5-HMF与总酚的交互作用是影响沙棘酒非酶褐变度的第一决定因素,是沙棘酒室温贮藏过程中非酶褐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酒 贮藏 非酶褐变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UDP-糖基转移酶家族的全基因组表征、进化和表达分析
18
作者 王媛媛 刘云清 +5 位作者 徐晶宇 刘云婷 胡禧熙 张超 姜泽宇 朱磊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34-146,共13页
为了全面掌握葡萄糖基转移酶(VvUGT)家族基因的基本信息,筛选调控山葡萄花色苷生物合成的候选UGT基因,本研究通过VvUGT的全基因组鉴定、理化性质测定、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与基序表征对VvUGT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GEO... 为了全面掌握葡萄糖基转移酶(VvUGT)家族基因的基本信息,筛选调控山葡萄花色苷生物合成的候选UGT基因,本研究通过VvUGT的全基因组鉴定、理化性质测定、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与基序表征对VvUGT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GEO数据库芯片平台(GSE36128)进行VvUGT的表达分析,选择不同遗传背景的3个葡萄品种(‘左山一’‘左红一’和‘赤霞珠’)果皮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对果实转色过程中花色苷和VvUGT表达的分析,初步筛选参与山葡萄花色苷积累的VvUGT。结果表明,葡萄UGT家族有230个成员,分为16个组(A~P组),蛋白成员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其基因分布在除chr10外的18条染色体上,该家族基因的内含子个数在1~6之间,所有基因均含有PSPG结构;组织表达分析表明VvUGT在欧亚种葡萄‘Corvina’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和时空特异性;花色苷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葡萄果皮花色苷的含量和糖基化成分组成差异明显,转录组分析表明在果皮转色过程中呈现高表达水平的85个VvUGT基因表达模式在葡萄品种和生长时期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Vitvi15g01073.t01、Vitvi15g01643.t01和Vitvi17g00753.t01(5GT)可能在山葡萄花色苷生物合成中发挥作用。本研究提供了VvUGT基因家族的完整信息,筛选出可能参与山葡萄花色苷生物合成的UGT基因,揭示了其在葡萄皮糖基化中的潜在作用,可为进一步研究候选基因在山葡萄花色苷合成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为山葡萄品种改良及提升山葡萄酒色泽稳定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尿苷二磷酸糖基转移酶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羧甲基玉米淀粉/PVA复合膜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曹龙奎 周睿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共4页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先醚化后交联改性工艺合成了交联羧甲基玉米淀粉(CCMS)。通过改性淀粉与聚乙烯醇(PVA)溶液共混反应,并辅以增塑剂、增强剂、交联剂及疏水化改性剂等加工助剂制备了性能优异的CCMS/PVA复合膜。研究了复合膜制备过...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先醚化后交联改性工艺合成了交联羧甲基玉米淀粉(CCMS)。通过改性淀粉与聚乙烯醇(PVA)溶液共混反应,并辅以增塑剂、增强剂、交联剂及疏水化改性剂等加工助剂制备了性能优异的CCMS/PVA复合膜。研究了复合膜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薄膜耐水性能、透光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交联羧甲基玉米淀粉与PVA的质量比为7∶3,甘油用量为10%(质量分数),复合交联剂用量3.3%(质量分数),疏水化改性剂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PPE)用量为1.5%(质量分数),溶液pH为10,反应温度88℃,反应时间35min时,淀粉膜的拉伸强度为40.5MPa,断裂伸长率为311%,透光率为82%,吸水率最小为3.6%(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羧甲基淀粉 聚乙烯醇 复合膜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小豆种皮色素提取及膜分离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金丽梅 隋世有 +3 位作者 任梦雅 白静 牛广财 李志江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9-155,共7页
以水为溶剂对红小豆种皮中的红色素进行浸提,采用压力驱动的膜技术(微滤、纳滤等)优化红小豆种皮色素分离工艺。结果表明,红小豆种皮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m红小豆种皮∶V水)1∶30(g/mL)、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90 min,此时浸提... 以水为溶剂对红小豆种皮中的红色素进行浸提,采用压力驱动的膜技术(微滤、纳滤等)优化红小豆种皮色素分离工艺。结果表明,红小豆种皮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m红小豆种皮∶V水)1∶30(g/mL)、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90 min,此时浸提液的色价为7.53;优化的膜分离工艺为微滤(0.22μm)和纳滤膜(NF245)相结合,微滤压力0.075 MPa,膜通量12.47 L/(m 2·h),色素透过率为87.16%;纳滤操作的最佳压力为0.3 MPa,稳定通量为16.06 L/(m 2·h),截留液中色素质量浓度提高至810.19 mg/L,总酚、糖和蛋白质浓度进一步降低。纯化后的红豆皮花色苷冻干粉中花色苷含量为(145.80±0.17)mg/g,色价为58.08±0.09,为纯化前的2.4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小豆 色素 提取 膜分离 微滤 纳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