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抗根腐病生物与生态防治策略研究进展
1
作者 梁文卫 毕影东 +5 位作者 樊超 刘建新 刘淼 杨光 邸树峰 徐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15-123,共9页
大豆根腐病作为制约全球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土传病害,长期依赖化学农药的防治模式,已引发病原菌抗药性攀升、土壤微生态失衡等系列问题,传统农业措施如轮作周期长、深耕成本高,难以满足现代生产需求。生物防治与生态调控的协同策... 大豆根腐病作为制约全球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土传病害,长期依赖化学农药的防治模式,已引发病原菌抗药性攀升、土壤微生态失衡等系列问题,传统农业措施如轮作周期长、深耕成本高,难以满足现代生产需求。生物防治与生态调控的协同策略成为绿色防控的核心方向。为了解析大豆根腐病绿色防控机制,推动防控策略从化学依赖向“多菌协同-生境重塑”转型,系统综述了“病原菌抑制-免疫激活-微生态修复”的三维协同机制:生物防治菌剂(如芽孢杆菌分泌抗生素、木霉菌重寄生作用)直接抑制病原菌生长;植物免疫激发子(如壳寡糖、蛋白类激发子)通过MAPK和水杨酸信号通路激活防御酶系统;生态调控措施(轮作、有机肥配施)重构根际微生态,提升有益菌群丰度。多维度协同可使大豆根腐病发病率降低30%~45%,同步提升蛋白质含量2.0%~3.2%,在黑龙江省绥化等大豆主产区已形成可复制的防控模式。生防菌剂与生态调控通过“生物杀灭-生态排斥”双重屏障抑制病原菌,同时通过激活植物免疫系统与优化微生态环境可实现“短期控病-长期提质”。未来研究可围绕微生物组定向调控、智能传感精准施用及多学科交叉技术创新,构建“预防-抑制-修复”一体化精准防控体系,助力全球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生物防治 生态调控 根际微生物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