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海峰 张宇 +4 位作者 唐立新 张宇1 李杨 耿宏伟 任洋 《农业展望》 2019年第3期55-59,共5页
针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节本增效、协同创新、全面自主运维的信息化需求,科研管理部门与信息技术部门联合,采用Java、 Hibernate框架、 Ajax等技术自主研发科研管理系统,实现科研数据信息化管理、科研流程信息化、数据安全共享... 针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节本增效、协同创新、全面自主运维的信息化需求,科研管理部门与信息技术部门联合,采用Java、 Hibernate框架、 Ajax等技术自主研发科研管理系统,实现科研数据信息化管理、科研流程信息化、数据安全共享、全面自主运维的目标,提升省级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管理系统 系统建设 HIBERNATE 信息化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育种现状分析及育种方向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申惠波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131-133,共3页
分析了2001~2010年黑龙江省大豆品种推广应用现状,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是黑龙江省大豆品种选育数量最多的单位,品种类型全面、黑龙江省各积温带都有适应品种,且品种在黑龙江省推广面积最大、科研水平高、科研人员能力强,是黑龙江省最大... 分析了2001~2010年黑龙江省大豆品种推广应用现状,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是黑龙江省大豆品种选育数量最多的单位,品种类型全面、黑龙江省各积温带都有适应品种,且品种在黑龙江省推广面积最大、科研水平高、科研人员能力强,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大豆育种单位。同时对黑龙江省大豆育种工作提出加强大豆种质资源创新与引进,加强高油、高蛋白和高产大豆品种选育,加强大豆抗性育种和加强特用大豆育种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大豆品种 现状分析 育种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育种现状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申惠波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140-144,共5页
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生产第一大省,但受气候影响,玉米品种呈现多、乱、杂现象,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近几年玉米品种审定和推广调查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是黑龙江省玉米品种选育数量最多的单位,其科研水平高、科研人员能力强,... 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生产第一大省,但受气候影响,玉米品种呈现多、乱、杂现象,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近几年玉米品种审定和推广调查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是黑龙江省玉米品种选育数量最多的单位,其科研水平高、科研人员能力强,玉米品种类型全面、黑龙江省各积温带都有适应品种,且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推广面积最大。同时,对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工作提出整合玉米育种资源、加强资源材料创新、加强耐密品种选育和加强高新育种技术研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玉米品种 现状分析 育种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评估与分析
4
作者 滕险峰 李波 +1 位作者 申惠波 刘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5期134-136,共3页
"十五"以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科技创新能力及服务"三农"能力上有了较大提高,对推动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全院25个研究所的农业部"十五"综合科研能力评估的基本数... "十五"以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科技创新能力及服务"三农"能力上有了较大提高,对推动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全院25个研究所的农业部"十五"综合科研能力评估的基本数据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估分析。分析发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十五"以来的综合科研能力有了较大进步,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评估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思路浅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期117-119,共3页
文章研究了新时期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的新模式,通过分析科研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机构分工、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及档案管理等方面,探索了科研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 现代农业科研院 科研管理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研信息系统安全运维对策与展望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宇 王晓楠 +4 位作者 唐立新 张有智 任洋 张海峰 李杨 《农业展望》 2020年第2期93-97,106,共6页
门户网站、科研信息系统、物联网等技术已经成为农业科研创新和技术宣传服务的主要信息技术途径和手段,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农业科研信息系统安全性问题却愈加凸显。针对农业科研领域信息系统的安全运维问题,总... 门户网站、科研信息系统、物联网等技术已经成为农业科研创新和技术宣传服务的主要信息技术途径和手段,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农业科研信息系统安全性问题却愈加凸显。针对农业科研领域信息系统的安全运维问题,总结了农业科研信息系统的运维特点和主要网络威胁形式,揭示了黑客的主要攻击手段,从技术层面上剖析了黑客的攻击原理。最后,从农业科研信息系统的网络架构设计、门户网站防护和农业物联网系统安全等方面提出了主要的网络安全对策,指出在未来的农业科研信息系统安全运维工作中,政府和电信部门的职责、数据加密技术对提升农业科研信息系统安全性的作用,以及农业物联网设施的系统安全工作将会成为农业科研信息系统安全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 系统安全 信息技术 农业物联网 网络安全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和低温与农业技术对策 被引量:5
7
作者 聂希安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3-35,共3页
干旱、低温是我省农业生产上两大障碍因素,直接左右着我省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干旱年年都有,低温冷害则间隔出现,两者同时出现就会造成粮食总产大幅度下降。据各地有关部门预测,1991年农业气候特点是春季严重干旱,将直接影响一次播种... 干旱、低温是我省农业生产上两大障碍因素,直接左右着我省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干旱年年都有,低温冷害则间隔出现,两者同时出现就会造成粮食总产大幅度下降。据各地有关部门预测,1991年农业气候特点是春季严重干旱,将直接影响一次播种保全苗,夏季时有低温出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低温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专用中耕培土犁的应用及增产效果 被引量:12
8
作者 高中超 刘峰 +4 位作者 王秋菊 姜辉 张劲松 姚春雨 高盼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49-54,共6页
中耕培土是马铃薯生产的关键耕作技术,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传统的中耕培土犁培土效果达不到当前生产作业要求,限制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为解决该问题,该研究根据马铃薯生产现状,应用自主研发马铃薯专用中耕培土犁,并以传统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是马铃薯生产的关键耕作技术,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传统的中耕培土犁培土效果达不到当前生产作业要求,限制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为解决该问题,该研究根据马铃薯生产现状,应用自主研发马铃薯专用中耕培土犁,并以传统中耕培土犁为对照,开展不同垄距培土犁培土效果对比试验,设置垄距为65、70、80和90 cm,分别在马铃薯苗期及现蕾期进行2次培土,探讨马铃薯专用培土犁的最佳培土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马铃薯专用中耕培土犁培土,垄体明显增大,垄体土壤质量高于对照21.7%~33.4%,有利于马铃薯生育期地下干物质的积累,提高马铃薯匍匐茎数;有利于地下薯块的增长,大、中薯块茎产量增加,小薯块茎所占比率有所减少;马铃薯产量两年平均为38 215.0~43 131.2 kg/hm^2,比对照提高1.1%~7.3%,商品薯产量为33 788.9~39 346.7 kg/hm^2,比对照提高4.1%~11.2%,青薯产量为670.7~834.3 kg/hm^2,比对照降低18.7%~28.8%;其中垄距为80 cm培土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青薯产量最低,均值分别为43 131.2和670.7 kg/hm^2,为马铃薯专用中耕培犁的最佳培土模式。该研究可为马铃薯生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机械化 品质控制 马铃薯 专用培土犁 培土模式 垄距 培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稻田连续深耕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水稻产量大田试验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秋菊 高中超 +7 位作者 张劲松 常本超 姜辉 孙兵 郭中原 贾会彬 焦峰 刘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6-132,共7页
为了明确深耕对水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影响,该文在黑土型水稻土上开展深耕研究,应用自主研发的水田深翻犁,开展深翻、浅翻与旋耕大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浅翻和深翻可以降低土壤固相比率和容重,与旋耕相比,土壤固相比率降低幅度分... 为了明确深耕对水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影响,该文在黑土型水稻土上开展深耕研究,应用自主研发的水田深翻犁,开展深翻、浅翻与旋耕大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浅翻和深翻可以降低土壤固相比率和容重,与旋耕相比,土壤固相比率降低幅度分别为0.74%~4.80%和1.86%~3.90%;>1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下降0.09 g/cm^3和0.08 g/cm^3,>20~30 cm土层深翻处理土壤容重比旋耕下降0.03 g/cm^3;>10~20 cm土层土壤的通气系数和饱和透水系数浅翻处理比旋耕分别提高4.04倍和2.71倍,深翻提高4.42倍和2.14倍;>20~30 cm深翻比旋耕提高1.86倍和2.87倍,2年趋势一致;深翻可使土壤养分指标在各层趋于平均化;深耕可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根系的生长量与根长增加幅度为6.53%~16.33%和10.81%~21.62%,深翻好于浅翻;深耕提高水稻产量,2015年浅翻和深翻处理水稻实测产量分别比旋耕增产6.91%和9.81%,2016年增产6.59%和7.84%,2年增产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耕作 有机质 深耕 理化性质 根系 养分累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松球鳞片多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波 包怡红 +1 位作者 高锋 王振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65,69,共4页
本文研究了红松松球鳞片多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并采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分析了其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红松松球鳞片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略弱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二者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713.94μ... 本文研究了红松松球鳞片多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并采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分析了其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红松松球鳞片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略弱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二者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713.94μg/m L和623.73μg/m L;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明显不及阳性对照阿卡波糖,二者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902.91μg/m L和865.96μg/m L。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红松松球鳞片多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均为非竞争性抑制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松球鳞片 多酚 Α-淀粉酶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低湿地水田土壤理化特性及暗管排水效果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秋菊 刘峰 +7 位作者 常本超 韩东来 隋玉刚 杨兴玉 陈海龙 新家宪 刘艳霞 焦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38-143,共6页
低湿土壤渍涝问题是限制农业生产的瓶颈问题,为改良低湿土壤渍涝问题,该文研究低湿地水田草甸沼泽土土壤特性,并探讨利用暗管排水进行低湿地排水及种植水稻的效果。结果表明,草甸沼泽土土壤质地黏重、各层土壤黏粒质量分数在40%以上;有... 低湿土壤渍涝问题是限制农业生产的瓶颈问题,为改良低湿土壤渍涝问题,该文研究低湿地水田草甸沼泽土土壤特性,并探讨利用暗管排水进行低湿地排水及种植水稻的效果。结果表明,草甸沼泽土土壤质地黏重、各层土壤黏粒质量分数在40%以上;有效孔隙低,在6.40%~7.81%之间,通气、透水性差,母质层几乎不透气、透水,土体容气度为5.55%~16.08%;含水率高,自然状态达到40%以上;土壤容重低,耕层为0.93 g/cm3,母质层1.30 g/cm3;硬度低,液性指数在0.38~0.61之间,整体处于可塑状态,机械承载力差;草甸沼泽土上设置暗管可以改善土壤的透水性,随距暗管距离不同,土壤排水效果有差异,距离暗管越近,土壤排水效果越好,水分降低的越明显;同样排水晒田后,暗管处理土壤表层状态呈干裂状态,对照(无暗管排水区)则仍呈湿润状态;从水稻产量看,有暗管的处理水稻产量比无暗管处理增产8.06%。研究可为低湿地水田合理利用及改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理化特性 排水 暗管 产量 三江平原 水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土培肥犁改良瘠薄土壤的效果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秋菊 刘峰 +8 位作者 高中超 姚春雨 张劲松 常本超 高盼 张春峰 贾会彬 焦峰 姜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7-33,共7页
研究根据心土培肥的改土技术要求研制出心土培肥犁,并分别在瘠薄黑土和碳酸盐草甸黑钙土上开展大面积机械改土试验,明确自主研发的心土培肥犁改土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及对作物产量的效果,为其广泛应用到低产土壤改良提供机械及技术支... 研究根据心土培肥的改土技术要求研制出心土培肥犁,并分别在瘠薄黑土和碳酸盐草甸黑钙土上开展大面积机械改土试验,明确自主研发的心土培肥犁改土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及对作物产量的效果,为其广泛应用到低产土壤改良提供机械及技术支持。试验设深松、心土培肥和常规对照耕作,采用大田对比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心土培肥和深松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对土壤理、化性质,对作物产量及产量性状影响后效不完全一致;心土培肥降低土壤抗剪强度后效明显,碳酸盐草甸黑钙土〉10~30 cm土层土壤抗剪强度比对照降低6.65~12.16 k Pa,黑土比对照降低8.20~11.31 k Pa,碳酸盐草甸黑钙土改土后效果明显,黑土改土后效长,心土培肥改土效果优于深松;土壤容质量和硬度趋势同上;心土培肥提高土壤透气系数为2.78~14.28倍,饱和导水率为2.38~11.62倍;深松和心土培肥可提高下层土水分消耗比例,〉30~60 cm土层耗水量为心土培肥区〉深松区〉对照区,心土培肥耗水量比照高10%;心土培肥处理可提高土壤磷含量和供磷强度,〉20~30 cm和〉30~40 cm土层土壤供磷强度比对照分别提高4.19~5.17倍和4.96~17倍,碳酸盐草甸黑钙土高于黑土;心土培肥可提高玉米产量,碳酸盐草甸黑钙土上心土培肥增产幅度为6.82%~18.01%,黑土增产幅度为6.45%~11.18%,平均增产效果碳酸盐草甸黑钙土〉薄层黑土,但黑土持续增产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农业机械 作物 心土培肥犁 碳酸盐草甸黑钙土 薄层黑土 理化性质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纯化红松松球鳞片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波 包怡红 +1 位作者 高锋 王振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51-255,共5页
通过吸附和解吸实验,从树脂ADS-7、S-8、NKA-9、NKA-Ⅱ、HPD600、AB-8、X-5、D101、D3520中筛选出了适合纯化红松松球鳞片多酚的大孔树脂,并确定纯化工艺参数。结果显示,AB-8树脂为吸附分离红松松球鳞片多酚类物质的优良材料,纯化工艺... 通过吸附和解吸实验,从树脂ADS-7、S-8、NKA-9、NKA-Ⅱ、HPD600、AB-8、X-5、D101、D3520中筛选出了适合纯化红松松球鳞片多酚的大孔树脂,并确定纯化工艺参数。结果显示,AB-8树脂为吸附分离红松松球鳞片多酚类物质的优良材料,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体积为0.3BV,上样浓度为1.5mg/mL,上样后静态吸附3h,水洗3BV,洗脱剂为9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1.6BV。在此条件下,多酚的纯度由12.51%提高到35.07%。同时对纯化前后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红松松球鳞片多酚经纯化后还原Fe3+的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都强于粗提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纯化 红松松球鳞片 多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深施改良苏打碱土理化性质长期效应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秋菊 刘峰 +4 位作者 常本超 新家宪 刘艳霞 姜辉 焦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盐渍土是中国重要耕地土壤,由于土壤中盐基离子含量高,影响植物生育,为此改良盐渍土意义重大。该研究以黑龙江省苏打碱土为供试土壤,采用土层置换犁将稻壳埋于20~30cm土层中,以单独的机械耕作不埋稻壳为对照,田间作业8 a后再次调查土壤... 盐渍土是中国重要耕地土壤,由于土壤中盐基离子含量高,影响植物生育,为此改良盐渍土意义重大。该研究以黑龙江省苏打碱土为供试土壤,采用土层置换犁将稻壳埋于20~30cm土层中,以单独的机械耕作不埋稻壳为对照,田间作业8 a后再次调查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结果:土壤有机碳、速效氮、磷、钾含量与对照比有增加趋势,各层土壤pH值降低0.37~0.41,Na^+降低40.68~212.35 mg/kg;土壤固相率约40%,与对照比下降了3.68%~8.86%,土壤总孔隙度增加到57.38%~60.58%之间,有效孔隙比例大,占总孔隙的22.7%~26.8%,对照有效孔隙占总孔隙的19.0%~23.7%;土壤通气、透水性分别是对照的10~121 5倍和118~173 5倍,0~30 cm土层水库容量高于对照18.58 mm;速效水库容高于对照10.71 mm;稻壳深施持续后效长,改善苏打碱土比单一机械耕作有效,是适合盐渍土改良的一项技术,而且可以通过机械手段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土壤 盐分 苏打碱土 稻壳 深施 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phadexLH-20纯化红松松球鳞片多酚及其体外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波 包怡红 +1 位作者 高锋 王振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7-61,共5页
为了得到高纯度红松松球鳞片多酚样品和初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采用葡萄糖凝胶LH-20对红松松球鳞片多酚的初级纯化物进行二次精制,得到了纯度为95.86%的多酚样品。该多酚样品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IC50... 为了得到高纯度红松松球鳞片多酚样品和初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采用葡萄糖凝胶LH-20对红松松球鳞片多酚的初级纯化物进行二次精制,得到了纯度为95.86%的多酚样品。该多酚样品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IC50分别为20.48、86.59μg/mL和0.45mg/mL;对铁离子(Fe3+)和铜离子(Cu2+)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其还原铁离子(Fe3+)能力与V C相近,还原铜离子(Cu2+)能力略低于V C;对亚铁离子具有一定的螯合作用,其IC50为2.14mg/mL;对卵黄脂质过氧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0.33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松球鳞片 多酚 葡萄糖凝胶LH-20 体外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化草甸土和黑土型水田土壤连续深耕改土效果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秋菊 刘峰 +6 位作者 焦峰 孙兵 郭中原 常本超 张劲松 高中超 姜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52-158,共7页
为明确深耕在不同类型水田土壤上的改土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该研究应用自主研发水田深耕犁,在黑土和盐化草甸土上开展深翻、浅翻与旋耕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深耕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存在差异:1)黑土深... 为明确深耕在不同类型水田土壤上的改土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该研究应用自主研发水田深耕犁,在黑土和盐化草甸土上开展深翻、浅翻与旋耕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深耕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影响存在差异:1)黑土深翻区增产7.28%~8.37%,浅翻区增产6.02%~7.72%,盐化草甸土深翻区和浅翻区与旋耕相比第1年水稻产量差异不大;第2年减产9.96%~11.03%;2)翻耕促进黑土土壤养分均一化,耕作层土壤养分降低不明显,土层间养分含量差异变小,盐化草甸土深耕后造成表层养分浓度降低,0~20 cm土层浅翻区和深翻区土壤有机质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4.57和6.68 g/kg,全氮分别下降0.24和0.29 g/kg,碱解氮0~10 cm土层分别比对照降低2.31和11.52 mg/kg,pH值明显增加,0~30cm土层交换性Na+浓度增加;3)与对照相比,浅翻和深翻降低了黑土下层土固相比率、容重,提高土壤通气、透水性,>10~20 cm土层土壤固相比率比对照分别降低4.23%和3.23%,土壤容重下降0.09 g/cm3和0.08 g/cm3,通气系数分别提高3.04倍和3.42倍,透水系数提高1.71倍和1.14倍;>20~30 cm土层深翻区土壤固相比率降低1.86%,通气系数和饱和透水系数比对照提高0.86倍和1.87倍;盐化草甸土浅翻区和深翻区均有增加下层土固相率和容重,降低通气、透水性的趋势。盐化草甸土水田不适合深耕,黑土型水田土壤深耕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作物 物理性质 水田 深耕 化学性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立体休闲技术改土增产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秋菊 刘峰 +5 位作者 高中超 贾会彬 张劲松 张春峰 常本超 姜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0-106,共7页
为了打破犁底层障碍,消减连作障碍,分别在轮作和连作的黑土上采用分层深耕犁将0~20 cm耕层土与>20~40 cm下层土进行转换,以达到休闲表层土壤的目的。采用大区对比法连续2年调查改土后效果。结果表明:第1年、第2年立体休闲处理较对照... 为了打破犁底层障碍,消减连作障碍,分别在轮作和连作的黑土上采用分层深耕犁将0~20 cm耕层土与>20~40 cm下层土进行转换,以达到休闲表层土壤的目的。采用大区对比法连续2年调查改土后效果。结果表明:第1年、第2年立体休闲处理较对照组未改土,0~40 cm土层土壤平均容重分别降低0.05、0.11 g/cm^3;通气系数分别提高14.97×10^(-2)、16.69×10^(-2) cm/s;而饱和导水率较对照组第1年降低了3.14×10^(-3) cm/s,第2年提高了10.95×10^(-3) cm/s;抗剪强度较对照组第1年降低了0.72 kPa,第2年提高了0.82 kPa;土壤平均含水率提高分别提高4.07%、4.95%;温度分别提高0.78、0.13℃。立体休闲后表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降低、下层土土壤肥力增加。在轮作条件下,立体休闲后第1年马铃薯和甜菜分别减产5.63%和3.06%;第2年玉米和马铃薯分别增产5.20%和27.00%。在大豆连作条件下,立体休闲区植株干质量平均比对照提高7.63~7.82%;根干质量提高7.61%~13.41%;根长增加4.42%~6.26%;单株荚数增加18.83%~20.71%;株粒数增加幅度为32.43%~37.21%;根瘤数每株增加1.46~5.15个;产量比对照增加3.09%~2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作物 物理性质 产量 黑土 立体休闲 连作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田残留除草剂氯嘧磺隆在土壤空间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中超 匡恩俊 +4 位作者 黄春艳 马星竹 张喜林 周宝库 刘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3,共4页
分别在有除草剂污染的豆田土壤和无除草剂污染的正茬土壤分层采集土壤样本,在盆栽条件下种植甜菜,鉴定农药残留。结果表明:大豆田土壤中残留的氯嘧磺隆主要分布在0—20cm土层中,残留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其中0~10cm土层... 分别在有除草剂污染的豆田土壤和无除草剂污染的正茬土壤分层采集土壤样本,在盆栽条件下种植甜菜,鉴定农药残留。结果表明:大豆田土壤中残留的氯嘧磺隆主要分布在0—20cm土层中,残留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其中0~10cm土层植株生长到4叶期全部死亡,表明该层残留农药最多;10~20cm土层对甜菜生长产生严重抑制,表现为株高降低37%,鲜重降低31.7%;20cm以下土层的甜菜正常生长,该层氯嘧磺隆的残留量对下茬作物无明显影响。通过对特定指示作物甜菜苗期生长发育的研究揭示了豆田除草剂氯嘧磺隆在不同深度的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消除残留除草剂药害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嘧磺隆 残留 土壤 甜菜生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松球鳞片多酚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波 包怡红 王振宇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115,共5页
采用溶剂法提取红松松球鳞片多酚,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级数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红松松球鳞片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7%、液料比27∶1(V∶m)、提... 采用溶剂法提取红松松球鳞片多酚,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级数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红松松球鳞片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7%、液料比27∶1(V∶m)、提取时间4h、提取温度80℃。该条件下,多酚得率为(17.76±0.81)mg/g,与预测值非常接近,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红松松球鳞片多酚的提取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松球鳞片 多酚 乙醇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不同稻田土壤化学性质演变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秋菊 焦峰 +5 位作者 刘峰 常本超 姜辉 姜宇 米刚 周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6期118-122,共5页
[目的]明确三江地区不同类型稻田土壤化学性质演变特征。[方法]以三江平原地区主要种稻土壤草甸土、草甸黑土、白浆土为调查对象,采集0~40年不同种稻年限的土壤样本,开展不同种稻年限水田土壤化学性质演变规律的研究。[结果]不同类型... [目的]明确三江地区不同类型稻田土壤化学性质演变特征。[方法]以三江平原地区主要种稻土壤草甸土、草甸黑土、白浆土为调查对象,采集0~40年不同种稻年限的土壤样本,开展不同种稻年限水田土壤化学性质演变规律的研究。[结果]不同类型土壤种稻后,土壤化学性质演变规律存在异同;3类土壤耕层有机碳含量随种稻年限增加均呈上升趋势;草甸土心土层和犁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种稻后上升,白浆土犁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种稻后上升,随种稻年限延长无变化,心土层有机碳含量种稻后下降;草甸黑土心土层和犁底层有机碳含量种稻后无增加趋势;草甸土和草甸黑土土壤中还原性物质总量种稻后在各层均增加,随种稻年限增加有上升趋势,白浆土土壤中还原物质含量在耕层和犁底层随种稻年限增加呈上升趋势;草甸土种稻后各层土壤Fe^(2+)、Mn^(2+)含量均增加,在种稻10年后向下移动,可达到心土层;草甸黑土种稻后各层土壤Fe^(2+)含量增加,Mn^(2+)仅在耕层有增加趋势;白浆土Fe^(2+)、Mn^(2+)含量在耕层和犁底层增加,在种稻10年后向下移动至犁底层。[结论]3类土壤在种稻过程中已具有向水稻土形成的一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土壤类型 年限 化学性质 演变特征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