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五常优质稻区2008—2022年水稻育种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洪儒 杨传铭 +7 位作者 赵北平 张喜娟 肖明纲 杨贤莉 张擘 王立志 孙中义 姜树坤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4,共8页
受独特的地理与气候等因素共同作用,五常大米香气芬馥、口感优异,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本文汇总了2008—2022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五常试验基地15年水稻区域试验、生产试验960份(次)数据,涵盖了品种(系)产量及农艺性状等信... 受独特的地理与气候等因素共同作用,五常大米香气芬馥、口感优异,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本文汇总了2008—2022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五常试验基地15年水稻区域试验、生产试验960份(次)数据,涵盖了品种(系)产量及农艺性状等信息,研究分析了5个组别(第一积温带早熟组、第一积温带晚熟组、第一积温带早熟香稻组、第一积温带晚熟香稻组和第一积温带晚糯稻组)参试水稻品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年早熟和晚熟品系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得益于千粒重和每穗实粒数的增加,但是其有效穗数、耐冷性和株高均呈下降趋势。早熟香稻品系的产量及农艺性状演变规律与早熟品系相似,但产量略低;晚熟香稻品系的产量及农艺性状演变规律也基本与晚熟品系相同;与晚熟品系相比,糯稻品系除千粒重和株高呈下降趋势外,其余产量及农艺性状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本研究结果可为五常地区水稻育种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区域试验 生产试验 育种趋势 五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学分析水稻耐盐碱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猷红 唐傲 +5 位作者 董文军 孟英 张喜娟 刘凯 王南博 冷春旭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共8页
盐碱胁迫是制约全球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耐盐碱水稻品种成为水稻育种热点,然而水稻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是一个多信号通路参与的复杂调控网络,受多种因素制约,导致对水稻耐盐碱分子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突破性的品种还未出现。近年... 盐碱胁迫是制约全球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耐盐碱水稻品种成为水稻育种热点,然而水稻对盐碱胁迫的响应是一个多信号通路参与的复杂调控网络,受多种因素制约,导致对水稻耐盐碱分子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突破性的品种还未出现。近年来,随着高通量多组学测序方法的不断创新,以高灵敏度和大规模为特点的组学分析技术开始大量应用于水稻盐碱胁迫分析。通过分析整合多组学数据,对水稻响应盐碱胁迫和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有更清晰完整的理解。本文综述水稻盐碱胁迫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多角度系统揭示水稻盐碱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和调控通路,有效提高筛选鉴定关键耐盐碱基因的准确性,精准阐释关键基因的表达模式和代谢通路,以期通过整合多组学数据,加快水稻对盐碱胁迫响应机制的破解,为培育耐盐碱水稻品种奠定理论基础,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改良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胁迫 多组学分析 水稻 耐盐碱基因 耐盐碱性 多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