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系)节水抗旱栽培下的抗倒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书强 薛菁芳 +4 位作者 杜晓东 周通 杨丽敏 赵海新 蔡永盛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58,共8页
倒伏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的一个因素。通过常规灌溉和节水抗旱栽培模式下与水稻抗倒性密切相关的性状指标的变化,探讨了黑龙江省各积温带水稻主栽品种(系)的抗倒性。结果表明,节水抗旱处理使部分品种(系)的倒伏指数减小,倒2节带鞘... 倒伏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的一个因素。通过常规灌溉和节水抗旱栽培模式下与水稻抗倒性密切相关的性状指标的变化,探讨了黑龙江省各积温带水稻主栽品种(系)的抗倒性。结果表明,节水抗旱处理使部分品种(系)的倒伏指数减小,倒2节带鞘抗折力增加,节间干物质量增加,节间横切面积减少,茎壁增厚;抗倒性、抗旱力指数和实测产量等指标表现均较高的品种(系)第一积温带有龙稻16和龙稻24,第二积温带有绥粳4号、绥粳17、绥粳18、北稻7号、绥锦089290,第三积温带有绥粳15、龙粳56、龙粳51、龙粳58、龙粳20、龙交08119、龙丰12500、龙粳3100和龙粳1424,第四积温带有龙粳24、龙粳1525、龙交13S6,第五积温带有龙粳4344。通过对倒伏性状的调查研究,了解各积温带主栽品种(系)的抗倒性情况,可为黑龙江省水稻节水抗旱栽培和抗倒伏种质的研究与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水稻 节水抗旱 抗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粳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3
2
作者 潘国君 郭俊祥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128,共5页
黑龙江是我国粳稻生产大省,总产量、商品量、商品率、商品调出量和人均生产稻谷量全国第一,这主要源自水稻新品种的不断更新换代。近年来,黑龙江省粳稻育种取得了长足发展,创建了寒地早粳稻“一早三抗”半直立穗新株型育种理论和技术体... 黑龙江是我国粳稻生产大省,总产量、商品量、商品率、商品调出量和人均生产稻谷量全国第一,这主要源自水稻新品种的不断更新换代。近年来,黑龙江省粳稻育种取得了长足发展,创建了寒地早粳稻“一早三抗”半直立穗新株型育种理论和技术体系,培育出以龙粳31为代表的一批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结束了日本品种空育131独霸我国寒地早粳稻生产10多年的历史,2020年以龙粳31为代表的“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龙粳新品种”被评为国家“十三五”十大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标志着我国寒地早粳稻育种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产量、抗性、适应性、应用面积等均超过国内外同类稻区的著名品种,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本文针对黑龙江粳稻育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寒地 育种 抗寒 抗倒伏 株型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规模化水田机械化生产过程节水试验研究
3
作者 陈书强 蔡永盛 +4 位作者 薛菁芳 杜晓东 杨丽敏 赵海新 周通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7期103-107,共5页
为了明确规模化水田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节水技术与标准,研究水田的泡田、插秧环节以及不同耕整地方式下的节水效果与成本效益情况。结果表明,机械化作业泡田封闭期的适宜水层高度为10 cm,既能节约用水又兼顾了杂草防除,效果较好,产量最... 为了明确规模化水田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节水技术与标准,研究水田的泡田、插秧环节以及不同耕整地方式下的节水效果与成本效益情况。结果表明,机械化作业泡田封闭期的适宜水层高度为10 cm,既能节约用水又兼顾了杂草防除,效果较好,产量最高。插秧作业水层高度以1 cm处理(花达水)插秧质量较好,秧苗漏插率较低,产量较高且节约用水。从节约用水和兼顾整地成本方面来看,春泡田打浆方式比秋翻春旋耙方式要好,但极易发生倒伏;从高产创建来看,秋翻春旋耙方式明显优于春泡田打浆方式,为了降低整地成本,可以将秋翻春旋耙改为秋翻春耙或春翻春耙,减少1次旋地费用,同时可以获得较深耕层,有利于防倒伏,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泡田 插秧 耕整地方式 秋翻春旋耙 春泡田打浆 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