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4%2甲·双氟·唑悬乳剂对黑龙江省春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效评价
1
作者 李广雨 黄元炬 +2 位作者 张苏新 王春 王芊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37-42,共6页
为明确44%2甲·双氟·唑悬乳剂对东北地区春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最佳用量及对小麦的安全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连续两年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4%2甲·双氟·唑悬乳剂有效成分用量211.5~352... 为明确44%2甲·双氟·唑悬乳剂对东北地区春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最佳用量及对小麦的安全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连续两年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4%2甲·双氟·唑悬乳剂有效成分用量211.5~352.5 mL·hm^(-2)在小麦平均叶龄4叶期,尚未拔节,阔叶杂草2叶期至4叶期,二次稀释后茎叶喷雾,对小麦田藜、反枝苋、卷茎蓼、苍耳、龙葵防效良好。施药后30 d杂草总草株数防效2023年为84.3%~90.9%,2024年为84.7%~93.5%;鲜重防效2023年为85.1%~92.2%,2024年为86.2%~94.9%,整体综合防效较好至良好;药后14和28 d对小麦安全性观察,各处理区小麦叶色、株高及生长状态均正常,未见对其他生物及周边作物产生影响;与空白对照相比增产显著,2023年增产率为49.14%~66.00%,2024年为52.75%~68.74%。综合用药成本及防效考虑,推荐有效成分用量为282.0~352.5 mL·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4氯异辛酯 双氟磺草胺 唑草酮 小麦 阔叶杂草 防除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田苘麻田间发生动态
2
作者 贾金蓉 耿志同 +4 位作者 王月超 李欣怡 孙明雨 马红 谷维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21,共6页
随着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黑龙江省大豆田苘麻的危害也显著加重。掌握苘麻在大豆田中的发生规律,抓住防除苘麻的关键时期,可以更好地制定科学有效的综合防除策略。本研究通过田间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初步分析了苘麻的田间发生动态。结... 随着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黑龙江省大豆田苘麻的危害也显著加重。掌握苘麻在大豆田中的发生规律,抓住防除苘麻的关键时期,可以更好地制定科学有效的综合防除策略。本研究通过田间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初步分析了苘麻的田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拔除处理的苘麻种群数量达79.0株/m^(2),显著高于不拔除处理的苘麻累计出苗数18株/m^(2),且不拔除处理苘麻累计出苗数比其最高值33.8株/m^(2)减少了46.75%。5月下旬到9月初苘麻的株高及鲜重变化曲线呈S形,即表现“慢快慢”的基本规律。大豆播种后10~20 d为苘麻出苗高峰期,6月中旬到7月中旬为苘麻快速生长期,7月下旬苘麻进入开花结实期,8月中旬苘麻种子逐渐成熟,9月初苘麻种子大部分成熟。单株苘麻的生物量和结籽量随着出苗时间的推迟而降低。5月下旬到7月上旬出苗的苘麻均能开花结实完成整个生长繁殖过程,且出苗越早的苘麻开花期越长,苘麻蒴果的平均直径更大,单蒴果平均种子数更多,结实能力更强。7月中旬以后出苗的苘麻不能开花无生殖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苘麻 出苗 株高 鲜重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稻稻曲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季宏平 张匀华 +2 位作者 王芊 孟庆林 李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26,共3页
经 2年田间抗性鉴定明确 ,不同水稻品种 (系 )稻曲病发病程度不同 ,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系 )有牡粘 3号、岛光、龙盾 90 -5 4 7、雪光、牡 84 0、哈 97-893、牡 19等 2 0份 ;较为感病的品种有组培 2 0、88-11、秋田 2号等 10份。田间药... 经 2年田间抗性鉴定明确 ,不同水稻品种 (系 )稻曲病发病程度不同 ,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系 )有牡粘 3号、岛光、龙盾 90 -5 4 7、雪光、牡 84 0、哈 97-893、牡 19等 2 0份 ;较为感病的品种有组培 2 0、88-11、秋田 2号等 10份。田间药剂防治试验明确 ,在水稻孕穗期 ,喷施 30 %琥胶肥酸铜和 1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 5kg/hm2 ,防治稻曲病效果达 90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水稻 稻曲病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对大豆食心虫抗性评价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克勤 李新民 +1 位作者 刘春来 刘兴龙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3-157,共5页
对120份大豆品种进行大豆食心虫的抗性评价,鉴定筛选出高抗材料8份,分别为黑农40、垦农4、垦农5、合丰25、垦丰8、垦农18、垦鉴豆3和合丰39。并对大豆品种抗虫性与荚皮总糖、纤维含量、籽粒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对120份大豆品种进行大豆食心虫的抗性评价,鉴定筛选出高抗材料8份,分别为黑农40、垦农4、垦农5、合丰25、垦丰8、垦农18、垦鉴豆3和合丰39。并对大豆品种抗虫性与荚皮总糖、纤维含量、籽粒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荚皮的总糖、大豆种子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和大豆品种的抗虫性没有明显相关,而大豆荚皮的纤维素含量与其呈显著正相关。对大豆荚皮结构与抗虫性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抗虫品种(东农8004、黑农40)果皮略厚,表皮角质层明显,皮下厚壁细胞排列肾密,壁加厚明显,细胞较小,东农8004厚壁细胞为1~3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品种 大豆食心虫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条件下黑龙江几种主要农业害鼠昼夜活动节律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丛林 刘晓辉 +1 位作者 张健旭 曹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58,共5页
采用自动记录装置测试了黑龙江地区6种主要农业害鼠的昼夜活动节律和活动强度。结果表明,达乌尔黄鼠为昼行性鼠种,中午时段出现明显的活动间歇期以避开强烈的日晒;莫氏田鼠为昼夜活动型鼠种,日夜活动强度差异不显著,与其生活于草滩底部... 采用自动记录装置测试了黑龙江地区6种主要农业害鼠的昼夜活动节律和活动强度。结果表明,达乌尔黄鼠为昼行性鼠种,中午时段出现明显的活动间歇期以避开强烈的日晒;莫氏田鼠为昼夜活动型鼠种,日夜活动强度差异不显著,与其生活于草滩底部营食草根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大仓鼠、小家鼠、褐家鼠和黑线姬鼠都为夜行性鼠种,其中以小家鼠和黑线姬鼠最为典型,而大仓鼠和褐家鼠在日间都具有相当强度的活动,褐家鼠则是供试鼠种中唯一在各个时段都有活动的夜行鼠种。6种供试鼠种的主要活动特征与前人研究的结果基本相符,但其活动节律与其他研究结果存在活动高峰时间、活动强度等差异,表现出这些鼠种与黑龙江地区特定气候条件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活动节律 达乌尔黄鼠 莫氏田鼠 大仓鼠 小家鼠 褐家鼠 黑线姬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黑龙江省春小麦抗白粉病基因检测及其组成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文林 张宏纪 +4 位作者 孙岩 刘东军 杨淑萍 张睿 孟庆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7,共9页
为了解黑龙江省春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组成及分布规律,本研究利用已开发的Pm2、Pm3b、Pm4、Pm8、Pm13和Pm21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对黑龙江省推广的123份小麦品种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123份小麦品种中分布4种抗白粉病基因,其中Pm... 为了解黑龙江省春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组成及分布规律,本研究利用已开发的Pm2、Pm3b、Pm4、Pm8、Pm13和Pm21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对黑龙江省推广的123份小麦品种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123份小麦品种中分布4种抗白粉病基因,其中Pm2、Pm3和Pm13分布频率较高,分别为95.1%、95.1%和94.3%,Pm8分布频率较低,仅为0.01%,且不存在抗白粉病基因Pm4和Pm21;黑龙江省春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组合共有7种类型,其中Pm2/Pm3b/Pm13类型所占比例最高,为88.6%,其次为Pm2/Pm3b、Pm2/Pm13和Pm3b/Pm13,所占比例分别为3.3%、2.4%和2.4%,Pm2和Pm2/Pm3b/Pm8/Pm13所占比例最低,为0.8%。本试验结果明确了建国后黑龙江省春小麦品种抗白粉病基因的组成和分布频率,为高效开展小麦抗白粉病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白粉病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田间发生动态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邵天玉 刘兴龙 +6 位作者 刘春来 王爽 杨帆 夏吉星 王克勤 时新瑞 杨晓贺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5期65-66,共2页
为探明双斑长跗萤叶甲在黑龙江省的发生动态。2012年和2013年采用田间网捕和定点方法调查了黑龙江省哈尔滨、佳木斯和牡丹江3个地区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田间发生情况。结果表明:2012年和2013年3个地区双斑长跗萤叶甲发生趋势一致,表现... 为探明双斑长跗萤叶甲在黑龙江省的发生动态。2012年和2013年采用田间网捕和定点方法调查了黑龙江省哈尔滨、佳木斯和牡丹江3个地区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田间发生情况。结果表明:2012年和2013年3个地区双斑长跗萤叶甲发生趋势一致,表现为6月底、7月初成虫开始为害,8月中下旬种群数量达到高峰期,危害株率达80%~100%.百株虫量迭625头,9月中上旬开始消退。其中哈尔滨地区发生最为严重,但扩散现象并不明显,高粱田危害相对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长跗萤叶甲 发生动态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西瓜主要病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4
8
作者 梅丽艳 王喜庆 +3 位作者 贾云鹤 付永凯 王家有 张岩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172-174,共3页
西瓜和甜瓜是黑龙江省重要经济作物之一,而西甜瓜病害对其生产威胁严重,尤其是一些主要病害严重影响西瓜产量和质量 [1-7] 。近期,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对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露地和保护地进行了西瓜病害发生... 西瓜和甜瓜是黑龙江省重要经济作物之一,而西甜瓜病害对其生产威胁严重,尤其是一些主要病害严重影响西瓜产量和质量 [1-7] 。近期,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对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露地和保护地进行了西瓜病害发生情况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发生普遍或危害较重的病害是西瓜炭疽病、西瓜叶枯病、西瓜枯萎病、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西瓜疫病。应该加强这几种发生普遍或危害严重的西瓜病害的防治工作,以减少产量损失,提高经济效益。要加强田间管理,正确识别病害症状,及时对症下药。因此,对这几种病害症状及其防治措施分别进行归纳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症状 重要经济作物 病害发生情况 西瓜炭疽病 西瓜枯萎病 西瓜疫病 西瓜叶枯病 保护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中药资源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丛克强 郭玉莲 +1 位作者 王宇 罗婵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1-9,共9页
黑龙江省的中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相比其他中药强省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全面推进中药资源产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黑龙江省中药资源产业化的加速发展,从黑龙江省中药资源的概况入手,分析了其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 黑龙江省的中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相比其他中药强省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全面推进中药资源产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黑龙江省中药资源产业化的加速发展,从黑龙江省中药资源的概况入手,分析了其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黑龙江中药资源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推动中药材种植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中药材加工能力建设、促进中药材企业做大做强以及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中药 资源 产业发展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春 王芊 +2 位作者 黄元炬 张岩 王家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41-44,共4页
稻瘟病是遍布于世界各水稻种植区的第一大水稻病害,而采用化学药剂防控仍是当前稻瘟病治理的重要措施。本文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17年在黑龙江省主要水稻种植区采集分离的穗颈瘟样本中40株代表性单孢菌株对稻瘟灵的敏感性。结果表... 稻瘟病是遍布于世界各水稻种植区的第一大水稻病害,而采用化学药剂防控仍是当前稻瘟病治理的重要措施。本文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17年在黑龙江省主要水稻种植区采集分离的穗颈瘟样本中40株代表性单孢菌株对稻瘟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稻瘟灵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1.7455~3.4395mg·L^-1,菌株的EC50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97倍,各试验菌株对供试稻瘟灵皆表现为敏感菌株。抗药性分析预示稻瘟灵在黑龙江省尚未产生抗药性,仍可以在水稻生产上继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稻瘟灵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除草剂药害类型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春艳 郭玉莲 +4 位作者 姜威 王宇 罗婵 丛克强 张玉磊 《现代化农业》 2022年第7期5-8,共4页
概述了黑龙江省除草剂药害发生的类型及防控措施,旨在为未来农业生产中安全合理地使用除草剂,有效防控和避免除草剂药害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除草剂药害 类型 防控措施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向日葵田杂草调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宇 黄春艳 +1 位作者 朴德万 黄元炬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29-32,共4页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向日葵田杂草发生危害情况,于2009年和2012年对该地区向日葵田进行了杂草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向日葵田杂草有22科62种。2a发生频率均在50%以上的杂草有8种,分别为稗草、反枝苋、藜、本氏蓼、苍耳、狗尾草...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向日葵田杂草发生危害情况,于2009年和2012年对该地区向日葵田进行了杂草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向日葵田杂草有22科62种。2a发生频率均在50%以上的杂草有8种,分别为稗草、反枝苋、藜、本氏蓼、苍耳、狗尾草、金狗尾草和苣荬菜,这8种杂草可视为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向日葵田的主要优势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田 杂草调查 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草腐菌产业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谷维 张荣芳 《食用菌》 CAS 2021年第2期68-70,共3页
分析黑龙江省草腐菌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产业发展优势,提出今后产业发展的建议,为黑龙江省草腐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草腐菌 黑龙江 产业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亚洲飞蝗发生状况及生长积温和取食量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邵天玉 刘兴龙 +4 位作者 刘春来 杨帆 王爽 夏吉星 王克勤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8期64-65,共2页
为预测亚洲飞蝗的发生期和判断其危害程度,对其生长积温和取食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至五龄的蝗虫生长积温和取食量分别为351.13、306.79、340.92、399.00、470.24℃和5.46、8.91、14.40、27.44、56.32g;最佳防治时期为取食量小的... 为预测亚洲飞蝗的发生期和判断其危害程度,对其生长积温和取食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至五龄的蝗虫生长积温和取食量分别为351.13、306.79、340.92、399.00、470.24℃和5.46、8.91、14.40、27.44、56.32g;最佳防治时期为取食量小的一、二龄期;亚洲飞蝗的卵在-29.9℃可以成功越冬,在翌年继续发生;2011年,亚洲飞蝗在黑龙江省没有大面积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飞蝗 生长积温 取食量 卵成功越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的监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凯 《中国马铃薯》 2010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是国际检疫性害虫,在黑龙江省毗邻的国家和地区已有发现,因此对它施行监测和防范其入侵是保护我省马铃薯产业的重要工作。本文简要的描述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的分布、传播、基本特性及防治方法,并在2008年对黑龙江省设... 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是国际检疫性害虫,在黑龙江省毗邻的国家和地区已有发现,因此对它施行监测和防范其入侵是保护我省马铃薯产业的重要工作。本文简要的描述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的分布、传播、基本特性及防治方法,并在2008年对黑龙江省设8个地点对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施行监测,结果没有发现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和疑似虫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甲虫 监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梅丽艳 李志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12期61-64,共4页
为深入系统地研究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病害的发病规律,对黑龙江省该病主要致病菌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生长和孢子萌发温度为25~35℃,弯孢菌产孢适宜温度是25~30℃,其中30℃... 为深入系统地研究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病害的发病规律,对黑龙江省该病主要致病菌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生长和孢子萌发温度为25~35℃,弯孢菌产孢适宜温度是25~30℃,其中30℃时菌落直径最大、孢子萌发率最高,产孢量为高峰(为产孢高峰)。在25℃条件下,相对湿度96%以上孢子开始萌发,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萌发率也明显增加,分生孢子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病原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以pH6~8菌丝生长最适宜、产孢量最大;孢子萌发的适宜pH范围是5~8,最适pH为7。光照对菌丝体无显著影响,光暗交替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光线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新月弯孢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耕地轮作休耕中的除草剂相关问题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春艳 郭玉莲 王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124-126,共3页
论述了黑龙江省农药使用的现状和问题、除草剂使用的变化趋势及发展理念,提出了耕地轮作休耕中除草剂使用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耕地 轮作休耕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小种生理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石凤梅 马立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2期63-65,共3页
为明确黑龙江省不同玉米种植区域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频率及变化趋势,进而应用抗性品种进行生态学防治病,采用常规鉴别寄主鉴定技术,对采自2009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的45份玉米大斑病病菌菌株的生理小种进行分化。结果表明:在供试菌株... 为明确黑龙江省不同玉米种植区域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频率及变化趋势,进而应用抗性品种进行生态学防治病,采用常规鉴别寄主鉴定技术,对采自2009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的45份玉米大斑病病菌菌株的生理小种进行分化。结果表明:在供试菌株中鉴定出0、1、2、12、13和23N共6个生理小种。0号和1号生理小种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5.72%和31.25%,并在黑龙江省各地广泛存在,因此0号和1号生理小种是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的优势小种。表明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呈现复杂化,并不断有新小种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玉米大斑病 生理小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种植玉米品种对四种病害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春来 杨帆 +4 位作者 王爽 刘亮 蒋希峰 刘宇 李新民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47-52,共6页
为指导玉米抗性品种的合理布局,以玉米大斑病、茎腐病、灰斑病和穗腐病为靶标病害,采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供试玉米品种进行了2年的重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同一病害抗性差异明显。经2年重复抗性鉴定,筛选出对玉米大斑... 为指导玉米抗性品种的合理布局,以玉米大斑病、茎腐病、灰斑病和穗腐病为靶标病害,采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供试玉米品种进行了2年的重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同一病害抗性差异明显。经2年重复抗性鉴定,筛选出对玉米大斑病和茎腐病均表现出中抗以上品种19份,其中富尔1号、福园2号、龙单38、北单3号和金庆707为多抗品种;在对大斑病和茎腐病均表现中抗以上的基础上,筛选出兼抗穗腐病玉米品种18份,兼抗灰斑病玉米品种5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积温带 抗性鉴定 兼抗品种 多抗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稻田萤蔺对吡嘧磺隆的抗性监测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春 王芊 +2 位作者 黄元炬 王宇 蒋希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44-49,共6页
为促进黑龙江稻区萤蔺的抗药性治理,采用整株剂量反应测定黑龙江省18个萤蔺种群对吡嘧磺隆的抗药性水平,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测试了9种替代药剂对萤蔺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8个种群中有4个种群(Sj6、Sj7、Sj8和Sj11)对吡嘧磺隆产生了抗... 为促进黑龙江稻区萤蔺的抗药性治理,采用整株剂量反应测定黑龙江省18个萤蔺种群对吡嘧磺隆的抗药性水平,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测试了9种替代药剂对萤蔺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8个种群中有4个种群(Sj6、Sj7、Sj8和Sj11)对吡嘧磺隆产生了抗性,抗性指数分别为7.48,13.60,11.42和10.41,其余13个种群为敏感种群,抗性指数为2.03~3.16;盆栽和田间药剂筛选结果发现6种药剂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好于对照药剂10%吡嘧磺隆,其中33%嗪吡嘧磺隆、25%双环磺草酮和460 g·L^(-1)2甲·灭草松对萤蔺的盆栽和田间药后30 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到90%以上。说明,黑龙江省稻区部分萤蔺种群对吡嘧磺隆产生了中等水平以下抗性,推荐在水稻生产中选用33%嗪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和460 g·L^(-1)2甲·灭草松可溶液剂等药剂防除稻田萤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蔺 吡嘧磺隆 杂草抗性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