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北部大豆田杂草调查 被引量:27
1
作者 黄春艳 陈铁保 +1 位作者 王宇 孙宝宏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1-345,共5页
来用与传统的五点取样法不同的倒置“W”9点采样法,对黑龙江省北部豆麦轮作区大豆田杂草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大豆田杂草有17科41种。其中阔叶杂草14科35种,占85.4%,禾本科4种占9.8%,鸭跖... 来用与传统的五点取样法不同的倒置“W”9点采样法,对黑龙江省北部豆麦轮作区大豆田杂草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大豆田杂草有17科41种。其中阔叶杂草14科35种,占85.4%,禾本科4种占9.8%,鸭跖草科1种,木贼科1种,各占2.4%。相对多度达10以上的杂草依次为,稗草、鸭跖草、问荆、铁苋菜、香薷、反枝苋,藜、卷茎蓼、苍耳等 9种。其中前7种相对多度达20以上,可视为当地大豆田的优势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田杂草 倒置“W”9点采样法 种群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部地区大豆田杂草种群演变趋势及其化学防除 被引量:24
2
作者 黄春艳 陈铁保 +1 位作者 王宇 孙宝宏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5-259,共5页
根据1982、1992 和 1997 年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主要种植区杂草的调查结果,明确了该地区大豆田杂草种群及群落演变趋势及影响种群演变的因素。介绍了大豆田除草的关键时期、常用除草剂种类及其使用技术。
关键词 大豆田 杂草种群 演变趋势 化学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对优质大豆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宇 黄春艳 +3 位作者 丛林 黄元巨 朴德万 陈铁保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0-312,共3页
选用土壤处理剂豆磺隆、乙草胺 ,茎叶处理剂普施特、虎威、拿捕净等 5种除草剂 ,以及黑龙江省优质高蛋白大豆品种黑农 35号和东农 4 2号 ,高油大豆黑农 4 1号等 3个大豆品种 ,研究除草剂对优质大豆品种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5种除... 选用土壤处理剂豆磺隆、乙草胺 ,茎叶处理剂普施特、虎威、拿捕净等 5种除草剂 ,以及黑龙江省优质高蛋白大豆品种黑农 35号和东农 4 2号 ,高油大豆黑农 4 1号等 3个大豆品种 ,研究除草剂对优质大豆品种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5种除草剂正常施用剂量和加倍剂量处理 ,优质大豆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会有一定的增减 ,但方差分析表明和不施药对照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优质大豆 品质 土壤处理剂 茎叶处理剂 施用剂量 加倍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蚧轮枝菌毒素防治温室白粉虱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克勤 李新民 +1 位作者 刘春来 许国庆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45,共2页
从俄罗斯全俄植保所引入的蜡蚧轮枝菌Tri BA81 ,经发酵培养 ,萃取得到代谢产物粗毒素 ,并将粗毒素用于防治温室白粉虱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提取物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 2 %和 4%粗毒素液对温室内白粉虱成虫平均死亡率分别为 96 4 6 %... 从俄罗斯全俄植保所引入的蜡蚧轮枝菌Tri BA81 ,经发酵培养 ,萃取得到代谢产物粗毒素 ,并将粗毒素用于防治温室白粉虱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提取物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 2 %和 4%粗毒素液对温室内白粉虱成虫平均死亡率分别为 96 4 6 %和 1 0 0 % ,1 %和 2 %粗毒素液对保护地成虫的平均防治效果为 81 75 %和 84 1 7%。对若虫的防治效果也能达到 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粗毒素 温室白粉虱 蔬菜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对大豆食心虫滞育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杜俊岭 赵晓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7-18,共2页
本文报道了大豆食心虫幼虫在不同的光周期处理对滞育的影响。在该虫发育期间,室内室内25℃,湿度80%左右时,每天光照时间16小时以上则可不产生滞育;15小时以下则全部滞育。本研究解决了室内连续多代饲养和为试验提供虫源的方法问题。
关键词 大豆食心虫 光周期 滞育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疫霉根腐病防治研究初报 被引量:3
6
作者 吴炳芝 段文学 孙毅民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9-311,共3页
应用药剂拌种是目前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经室内外试验筛选出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效果较好的药剂是 :瑞毒霉锰锌 5 8%WP和克露 72 %WP。该两种药剂按种子量的 0 .3%分别拌大豆种子 ,其防治效果均达到 85 %以上 ,增产 1... 应用药剂拌种是目前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经室内外试验筛选出防治大豆疫霉根腐病效果较好的药剂是 :瑞毒霉锰锌 5 8%WP和克露 72 %WP。该两种药剂按种子量的 0 .3%分别拌大豆种子 ,其防治效果均达到 85 %以上 ,增产 12 %以上 ,并且对大豆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疫霉根腐病 药剂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大豆食心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晓丽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7-80,共4页
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下列防治方法 ,可以有效控制大豆食心虫的危害。 (1)应用性诱剂诱杀大豆食心虫雄蛾 ,可以降低大豆虫食率 4 3%。 (2 )释放螟黄赤眼蜂寄生大豆食心虫卵 ,可以降低大豆虫食率 4 6 % - - 6 9%。 (3)释放辐射不育大豆食... 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下列防治方法 ,可以有效控制大豆食心虫的危害。 (1)应用性诱剂诱杀大豆食心虫雄蛾 ,可以降低大豆虫食率 4 3%。 (2 )释放螟黄赤眼蜂寄生大豆食心虫卵 ,可以降低大豆虫食率 4 6 % - - 6 9%。 (3)释放辐射不育大豆食心虫雄蛾干扰交配 ,可以降低大豆虫食率 87%。将上述方法用于大豆食心虫的综合防治 ,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 ,保护天敌 ,并逐渐增加天敌数量 ,压低大豆食心虫虫口密度 ,达到生态调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食心虫 性诱剂 赤眼蜂 辐射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废弃物松树皮对大豆孢囊线虫病防治效果及大豆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新民 王克勤 +3 位作者 刘春来 徐伟钧 郭启华 王德刚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4-146,共3页
利用林木加工废弃物松树皮粉作为土壤处理剂的盆栽和田间研究结果表明 ,松树皮粉剂处理土壤后 ,减轻了大豆孢囊线虫对大豆根系的侵染与为害 ,根系寄生孢囊数和土壤孢囊量明显降低 ,对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 4 6 .88%。同时 ,... 利用林木加工废弃物松树皮粉作为土壤处理剂的盆栽和田间研究结果表明 ,松树皮粉剂处理土壤后 ,减轻了大豆孢囊线虫对大豆根系的侵染与为害 ,根系寄生孢囊数和土壤孢囊量明显降低 ,对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 4 6 .88%。同时 ,促进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大豆根瘤菌的侵染和根瘤着生、大豆根瘤数、根瘤重和植株干物重显著增加 ,具有防病增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皮粉剂 生长发育 大豆 孢囊线虫病 防治效果 土壤处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两次施药技术防除稻田藨草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子丰 韩逄春 +1 位作者 王义明 权明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6-48,共3页
1994~ 1 997年试验、示范证明 :采用两次施药技术防除稻田多年生扁秆草和日本草 ,可达到早期防除的目的 ,并能有效地控制根茎和块茎的形成 ,防效显著 ,施药方法简单 。
关键词 扁秆BAIO草 日本BAIO草 稻田 2次施药 化学除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新药剂防治大豆害虫效果及其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季宏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8-80,共3页
几年来应用几种新药剂防治大豆食心虫和蚜虫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10 %溴氟菊酯EC、2 .5 %功夫EC防治效果较高 ,其次为 10 %绿保王EC、5 %大豆喷施灵WP、30 %神箭EC ,在生产中 ,建议以高效低毒 10 %溴氟菊酯EC为主 。
关键词 大豆食心虫 大豆蚜虫 防效 杀虫剂 药效试验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草清防除玉米田苘麻示范试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子丰 高士才 《现代化农业》 2012年第2期4-4,共1页
苘麻为锦葵科苘麻属,又名白麻,通称青麻、野苎麻、八角乌、孔麻,果实也有叫麻果的。苘麻茎枝叶表面长有细柔毛,药液很难黏附,苗后喷雾除草剂对其防除效果很差。近年苘麻在吉林、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蔓延,已经成为优势种群杂草。
关键词 防除效果 苘麻 示范试验 玉米田 阔草清 玉米主产区 黑龙江省 优势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食心虫防治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炳芝 《大豆通报》 2001年第3期9-9,共1页
研究结果证明 :熏蒸片剂的研制成功 ,改过去喷药防治为撒施熏蒸片剂防治。其使用方法简便易行 :在大豆食心虫成虫盛发期 ,将熏蒸片剂 50片均匀地撒在 667m2 豆田中即可。防治效果可达 86 0 %~ 94 4 % ,不仅提高大豆的产量而且还提高... 研究结果证明 :熏蒸片剂的研制成功 ,改过去喷药防治为撒施熏蒸片剂防治。其使用方法简便易行 :在大豆食心虫成虫盛发期 ,将熏蒸片剂 50片均匀地撒在 667m2 豆田中即可。防治效果可达 86 0 %~ 94 4 % ,不仅提高大豆的产量而且还提高大豆的品质和等级。对人安全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为大豆食心虫的防治增添了一个新的农药剂型 ,在防治方法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防治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食心虫 熏蒸片剂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蚜威防治大豆蚜虫试验报告
13
作者 吴炳芝 孙毅民 +2 位作者 李春富 孙风生 李敏 《大豆通报》 2001年第2期10-10,共1页
试验结果证明 :1 5%唑蚜威乳油对大豆安全无不良影响。该药剂具有较强的内吸和双向传导作用 ,防治大豆蚜虫效果高 ,且药效持效期较长 ,是防治大豆蚜虫的一种较理想的药剂。 667m2 用药量 4g~ 5g为宜。
关键词 大豆蚜虫 唑蚜威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14
作者 刘春来 《西北园艺(蔬菜)》 2008年第3期35-36,共2页
1 症状特点 辣椒疫病在辣椒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但以成株期受害较重。苗期发病,表现为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有的茎基部呈黑褐色,严重时全株枯死,又称苗期猝倒病。成株期发病,尤以茎基部受害最为严重,最常见的症状为分权... 1 症状特点 辣椒疫病在辣椒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但以成株期受害较重。苗期发病,表现为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有的茎基部呈黑褐色,严重时全株枯死,又称苗期猝倒病。成株期发病,尤以茎基部受害最为严重,最常见的症状为分权处变为黑褐色或黑色。病斑初为水浸状,后出现环绕表皮扩展的褐色或黑色条斑,病部明显缢缩,造成地上部折倒。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3cm,边缘黄绿色,中央暗褐色,湿度大时可见白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病 综合防治技术 苗期猝倒病 症状特点 成株期 褐色 生育期 地上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