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于艳敏 来永才 +2 位作者 闫平 牟凤臣 武洪涛 《农学学报》 2019年第2期7-10,共4页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水稻品种及种质资源的水稻纹枯病发生情况,探讨其抗性类型,采用田间小区常规种植,对55份水稻品种及种质资源进行了水稻纹枯病田间调查。结果表明:55份水稻品种及种质资源均有不同程度的水稻纹枯病发生,平均...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水稻品种及种质资源的水稻纹枯病发生情况,探讨其抗性类型,采用田间小区常规种植,对55份水稻品种及种质资源进行了水稻纹枯病田间调查。结果表明:55份水稻品种及种质资源均有不同程度的水稻纹枯病发生,平均田间病丛率为58.4%,变幅25.2%~100.0%,平均病情指数52.2,其中仅‘松粘4号’表现为抗性‘,‘松538’、‘松粳19’、‘松粘1号’、‘松粳28’、‘松粳48’、‘松536’、‘松粳3号’、‘松粳15’、‘98131’、‘松粳10号’、‘J36’、‘J39’、‘J42’共13份表现为中抗,抗性品种占1.8%,中抗品种占23.6%,总体抗感比14: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黑龙江省 第一积温带 抗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肥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董文军 马瑞 +13 位作者 李玉明 田树刚 来永才 孟英 罗春华 王连敏 杨忠良 唐傲 张喜娟 冷春旭 刘猷红 王立志 陈磊 董德建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40-44,57,共6页
为了更好地评价新型肥料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的施用效果,利用大田区域联合试验的方法,通过将新型复合肥与常规肥料进行对比,研究新型复合肥的施用对不同积温带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处理较常规对照在佳木斯增... 为了更好地评价新型肥料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的施用效果,利用大田区域联合试验的方法,通过将新型复合肥与常规肥料进行对比,研究新型复合肥的施用对不同积温带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处理较常规对照在佳木斯增产4.08%,在哈尔滨减产7.49%,且差异显著,在二九一农场减产5.18%。由于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下降引起减产,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导致增产。在成熟期,施用新型复合肥使佳木斯的干物质增加5.15%,而哈尔滨和二九一农场的干物质分别下降4.95%和3.89%。与常规对照相比,复合肥处理使佳木斯的氮肥偏生产力增加4.08%,而哈尔滨和二九一农场的氮肥偏生产力分别降低7.49%和5.18%。表明,该新型复合肥在黑龙江省不同水稻种植区域的应用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复合肥 黑龙江省 水稻生产 干物质 产量 氮肥偏生产力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三系杂交粳稻生育期遗传规律的研究
3
作者 赵北平 郑福余 +3 位作者 周劲松 李坤 高洪儒 于艳敏 《中国稻米》 2014年第5期57-59,共3页
对黑龙江省49(7×7)个三系杂交粳稻组合的亲本和F1代生育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1代生育期受父本、母本共同影响,并且均为正相关,但生育期较长的亲本对F1的影响要大于生育期较短的亲本;F1代生育期均比双亲中生育期较短的亲本和双... 对黑龙江省49(7×7)个三系杂交粳稻组合的亲本和F1代生育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1代生育期受父本、母本共同影响,并且均为正相关,但生育期较长的亲本对F1的影响要大于生育期较短的亲本;F1代生育期均比双亲中生育期较短的亲本和双亲平均生育期长;当父母本生育期差异小于8 d时,F1代生育期可以超越生育期长的亲本,但当父母本生育期差异大于8 d时,F1代生育期介于父母本平均值和生育期较长的亲本之间,并且接近于生育期较长的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三系杂交粳稻 亲本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异常气候对黑龙江省水稻的危害及对策
4
作者 刘会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9期123-126,共4页
分析了近年来黑龙江水稻生产遭受的低温等异常气候侵害,总结了引起稻瘟病、倒伏,成熟度下降、空瘪率增高等危害症状,并提出通过品种的选择以及采取栽培技术的调控等对策达到减少损失、稳产的目的。
关键词 气候 稻瘟病 低温冷害 早霜 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产量对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的响应 被引量:38
5
作者 钱春荣 于洋 +5 位作者 宫秀杰 姜宇博 赵杨 王俊河 杨忠良 张卫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64-1874,共11页
明确不同年代春玉米生产力对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的响应特征及其趋势,对高产高效的耐密品种选育和密植抗倒栽培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意义。本文以黑龙江近50年来第一积温带大面积种植的8个典型春玉米品种为材料,于2009和2010年... 明确不同年代春玉米生产力对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的响应特征及其趋势,对高产高效的耐密品种选育和密植抗倒栽培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意义。本文以黑龙江近50年来第一积温带大面积种植的8个典型春玉米品种为材料,于2009和2010年进行密度和施肥的田间试验,比较不同年代主栽品种生产力演变特征。结果显示,黑龙江省1970s—2000s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单株生产力与群体产量均明显提高,平均增幅分别为每10年16.96g和790kghm–2;植株空秆率和倒伏率显著下降,株高、穗位、单株叶面积、穗粒数、千粒重显著提高。随着密度的提高,各年代玉米的单株产量呈显著下降趋势,群体产量呈抛物线形上升,群体最高产量的理论密度增幅为每10年3507株hm–2;空秆率显著提高,但倒伏率仅1970s和1980s的品种呈递增趋势;株高、单株叶面积、棒三叶面积、穗粒数与千粒重均呈现下降趋势,穗位随密度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各年代品种株高、穗位、单株叶面积和千粒重随氮肥水平提高呈增加趋势。在150~450kghm–2的施氮水平范围,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各年代品种增产效果不明显。各主要指标在年代、密度和氮肥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对照东北玉米现有的品种特性、种植密度和施肥现状表明,选育耐密品种和实施密植抗倒栽培的增产潜力大,在现在的施肥水平上进一步提高种植密度是东北春玉米高产增效耕作栽培的技术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 粮食安全 玉米品种 年代差异 高产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系杂交粳稻亲本对杂交组合稻米品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北平 郑福余 +3 位作者 周劲松 高洪儒 宋丽娟 于艳敏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68,71,共4页
利用黑龙江省10个三系杂交粳稻不育系与10个恢复系配制100个杂交组合,分析了亲本对杂交组合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整精米率、胶稠度、蛋白质含量性状的母本变异系数大... 利用黑龙江省10个三系杂交粳稻不育系与10个恢复系配制100个杂交组合,分析了亲本对杂交组合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整精米率、胶稠度、蛋白质含量性状的母本变异系数大于总体变异系数,杂交组合的性状表现主要受母本影响;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性状的父本变异系数大于总体变异系数,杂交组合的垩白粒率性状表现受父本和环境的共同影响。分析得出,整精米率、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主要受母本影响,垩白度主要受环境影响,而直链淀粉含量同时受双亲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三系杂交粳稻 亲本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粳20和松08378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的高产优质群体探讨
7
作者 高洪儒 闫平 +4 位作者 张君 赵北平 宋丽娟 武洪涛 于艳敏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71,76,共7页
以水稻新品种松粳20和松08378为材料,探讨了其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适宜的高产优质群体构成指标。结果表明,松粳20和松08378均以24丛/m2、5苗/丛为最佳配置,可获得较高产量;产量与株距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基本苗数相关不显著;不同株距... 以水稻新品种松粳20和松08378为材料,探讨了其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适宜的高产优质群体构成指标。结果表明,松粳20和松08378均以24丛/m2、5苗/丛为最佳配置,可获得较高产量;产量与株距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基本苗数相关不显著;不同株距和基本苗数处理对水稻穗部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产 优质 群体 松粳20 松08378 第一积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品种分析及评价
8
作者 高洪儒 赵北平 +5 位作者 张君 宋丽娟 武洪涛 于艳敏 张书利 杨忠良 《中国种业》 2011年第S2期27-28,共2页
通过对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2008-2010年区试品种进行分析得出:晚熟组区试品种选育工作重点是保持产量优势、提高整精米率、降低直链淀粉含量,选育高抗病、抗病品种;早熟组选育重点应放在保持糙米率优势,降低垩白率与垩白度,增加高抗、抗... 通过对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2008-2010年区试品种进行分析得出:晚熟组区试品种选育工作重点是保持产量优势、提高整精米率、降低直链淀粉含量,选育高抗病、抗病品种;早熟组选育重点应放在保持糙米率优势,降低垩白率与垩白度,增加高抗、抗性品种进入试验;晚熟组香稻控制参加试验品种数量,提高糙米率、整精米率,选择抗性好品种;早熟组香稻要保持产量增幅,提高糙米率、整精米率,选择抗性好品种。对育种者提出的建议是不要一味地追求参加试验的数量而要真正拿出产量好、品质优、抗性好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区试 品种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粳系列水稻品种发芽特性研究
9
作者 赵北平 孙海乔 +3 位作者 高洪儒 于艳敏 宋丽娟 李坤 《北方水稻》 CAS 2015年第3期10-13,共4页
试验选用黑龙江省农科院五常水稻研究所选育并现阶段大量种植的17个品种进行发芽试验,在确定水稻种子能发芽的前提下,调查数据分析得出参试的17个品种在发芽速度、出根速度、芽长、根长、根数、根形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充分体现了不同... 试验选用黑龙江省农科院五常水稻研究所选育并现阶段大量种植的17个品种进行发芽试验,在确定水稻种子能发芽的前提下,调查数据分析得出参试的17个品种在发芽速度、出根速度、芽长、根长、根数、根形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充分体现了不同品种间发芽特性的差异。根据不同品种的差异,在生产上要采取不同的育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发芽试验 发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香味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艳敏 王永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115-117,共3页
香味是水稻的重要品质性状之一。介绍了水稻香味的化学成分、基因定位及香味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育种研究和应用加以展望。
关键词 水稻 香味 2-乙酰基-1-吡咯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水稻二化螟测报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辉军 宋延君 周劲松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6期138-139,共2页
水稻二化螟是北方寒地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对水稻产量影响严重,为此,我们在五常地区进行了二化螟测报技术的研究,在掌握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测报方法,为二化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并科学及时... 水稻二化螟是北方寒地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对水稻产量影响严重,为此,我们在五常地区进行了二化螟测报技术的研究,在掌握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测报方法,为二化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并科学及时指导防治工作,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二化螟 防治技术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东北冷凉区水稻秧苗根系形态建成与解剖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2
12
作者 周劲松 闫平 +3 位作者 张伟明 郑福余 程效义 陈温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2-81,共10页
在黑龙江省早春水稻旱育苗背景下,研究了稻田土壤育苗基质中添加生物炭对秧苗根系形态建成与解剖结构的影响,以明确生物炭在东北冷凉地区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潜力和价值。以东北稻田土壤为育苗基质,添加0、5.0%、10.0%、15.0%、20.0%(w/w)... 在黑龙江省早春水稻旱育苗背景下,研究了稻田土壤育苗基质中添加生物炭对秧苗根系形态建成与解剖结构的影响,以明确生物炭在东北冷凉地区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潜力和价值。以东北稻田土壤为育苗基质,添加0、5.0%、10.0%、15.0%、20.0%(w/w)的生物炭,进行保护地旱育水稻秧苗。出苗后30 d测定秧苗根系形态建成和解剖结构等性状,分析生物炭对水稻秧苗根系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稻田土壤育苗基质中添加5.0%生物炭时,水稻秧苗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等明显增加;生物炭添加量为10.0%时,各项根系形态指标达到最高值;生物炭添加量超过10.0%时,根系形态指标下降。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细根增加。同时,添加5.0%生物炭时,根半径、根截面积、根表皮厚度、根皮层厚度、皮层腔面积、根导管数量及导管面积等性状指标也相应增加。生物炭添加量为5.0%~10.0%时,根解剖结构各项性状指标达到最大值。当生物炭添加量超过10.0%时,根系解剖结构性状指标也有下降趋势。根系增粗主要源于根表皮及皮层发育良好。在东北冷凉地区进行保护地水稻旱育苗,基质中添加适量生物炭(5.0%~10.0%)有利于秧苗根系的伸长及增粗,形成发达根系,提高秧苗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水稻 根系形态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灌溉对寒地水稻群体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艳敏 武洪涛 +5 位作者 张书利 赵北平 宋丽娟 高洪儒 杨忠良 李坤 《中国稻米》 2014年第4期69-70,73,共3页
试验研究了浅湿干灌溉、间歇灌溉、好气灌溉等3种大田节水灌溉方式对水稻群体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灌溉延迟了水稻分蘖进程,分蘖数较常规灌溉不同程度增加,增幅为27~54茎/m2;水稻成穗率较常规灌溉有所提高,增幅分别为3.2... 试验研究了浅湿干灌溉、间歇灌溉、好气灌溉等3种大田节水灌溉方式对水稻群体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灌溉延迟了水稻分蘖进程,分蘖数较常规灌溉不同程度增加,增幅为27~54茎/m2;水稻成穗率较常规灌溉有所提高,增幅分别为3.2%、13.9%和12.8%;水稻根干质量和根冠比均高于常规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寒地 水稻 群体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水稻核心种质‘松93-8’的创建与利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闫平 牟凤臣 +4 位作者 武洪涛 于艳敏 张书利 徐振华 周劲松 《农学学报》 2015年第8期5-11,共7页
为了验证‘松93-8’是优质水稻核心种质,以便发挥该资源在优质水稻新品种培育中的作用,以‘松93-8’作为亲本配置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择,对水稻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1年间育成水稻新品种23个,育成的新... 为了验证‘松93-8’是优质水稻核心种质,以便发挥该资源在优质水稻新品种培育中的作用,以‘松93-8’作为亲本配置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择,对水稻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1年间育成水稻新品种23个,育成的新品种具有熟期早、米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强等特点,累计推广种植201.3万hm^2;育成的新品种生育期与株高、穗长、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水稻穗颈瘟呈极显著负相关;整精米率与糙米率、垩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食味值与糙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呈正相关,与垩白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呈负相关。表明‘松93-8’遗传力、配合力强,是遗传基础广泛的优质水稻核心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93—8’ 核心种质 水稻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配比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闫平 牟凤臣 +4 位作者 张书利 于艳敏 武洪涛 周劲松 甄报祥 《北方水稻》 CAS 2014年第6期20-22,36,共4页
在相同施氮水平下,研究了基肥、蘖肥、穗肥、粒肥的不同配比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配比对水稻分蘖、成穗率、株高、干物质积累、每穗粒数、结实率、产量等方面的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并在不同品种上表现... 在相同施氮水平下,研究了基肥、蘖肥、穗肥、粒肥的不同配比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配比对水稻分蘖、成穗率、株高、干物质积累、每穗粒数、结实率、产量等方面的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并在不同品种上表现不一致,耐肥高产品种当穗粒肥比例达到总氮量的40%时有利于高产的形成,而基蘖肥比例达到总氮量的70%时更适合优质水稻品种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配比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R13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于艳敏 赵北平 +2 位作者 高洪儒 武洪涛 于淼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1期3-4,7,共3页
测定了生防菌R13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抑菌率、菌丝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菌核萌发与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防菌R13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率为67.8%,可以导致正常的纹枯病菌丝体发生扭曲、变形、原生质外溢,经生防菌R1... 测定了生防菌R13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抑菌率、菌丝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菌核萌发与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防菌R13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率为67.8%,可以导致正常的纹枯病菌丝体发生扭曲、变形、原生质外溢,经生防菌R13处理后的菌丝萌发指数为34.6,并且明显延迟了菌核的形成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菌R13 水稻纹枯病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对水稻幼苗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忠良 刘海英 +3 位作者 刘会 徐振华 陶永庆 黄翠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26-31,共6页
为明确氮素对不同蛋白质含量水稻幼苗的影响,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对4个稻米蛋白质含量有差异的粳稻品种幼苗进行诱导处理,研究了水稻幼苗在0.05mol·L^(-1) KNO3处理下,各品种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差异,以及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 为明确氮素对不同蛋白质含量水稻幼苗的影响,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对4个稻米蛋白质含量有差异的粳稻品种幼苗进行诱导处理,研究了水稻幼苗在0.05mol·L^(-1) KNO3处理下,各品种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差异,以及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和NR基因(OsNR1)、GS基因(OsGs1^(-1))表达差异。结果表明:经0.05mol·L^(-1) KNO3处理后各品种地上部和根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叶片和根中硝态氮(NO_3^--N)和铵态氮(NH_4^+-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叶片中NR和G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随着氮素处理时间的增加,OsNR1基因相对表达量增加,在处理2h时达到最大值,而后呈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在氮素处理前期,OsGs1^(-1)的表达量变化不大,而在处理8h时,OsGs1^(-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增加,此时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是处理前的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水平 硝酸还原酶 谷氨酰胺合成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水稻新品种五优稻4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洪儒 赵北平 +4 位作者 张君 宋丽娟 武洪涛 于艳敏 张书利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期154-155,共2页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稻米消费水平逐渐减少,而对稻米品质及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关键词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新品种 稻米品质 粮食总产量 粮食作物 消费水平 生活水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松粳12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牟凤臣 闫平 +5 位作者 武洪涛 于艳敏 高洪儒 赵北平 宋丽娟 张书利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140-141,共2页
松粳1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于1994年以长粒优质粳稻松93—8为母本,以耐逆抗病材料通306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是集优质、抗病和高产等优良性状于一体的优良品种,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及吉林平原区广泛种植。
关键词 系谱法选育 优质粳稻 抗病材料 水稻新品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技术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常市稻米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洪儒 周其春 +1 位作者 张君 赵北平 《福建稻麦科技》 2014年第1期84-85,共2页
分析了五常市优质稻米形成和稻米产业发展的优势在于优质品种、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水资源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栽培历史悠久、科研推广实力雄厚和政府支持等。
关键词 五常市 稻米产业 优势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