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南瓜疫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付洪冰 赵曦 崔崇士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2-26,共5页
试验利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南瓜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19个菌株的ITS rDNA进行扩增,然后利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扩增产物,分析各菌株间的DNA限制性片段多态性。运用ITS通用引物在所有供试南瓜疫病菌菌株上均可扩增到一... 试验利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南瓜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19个菌株的ITS rDNA进行扩增,然后利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扩增产物,分析各菌株间的DNA限制性片段多态性。运用ITS通用引物在所有供试南瓜疫病菌菌株上均可扩增到一条长为575bp的特异DNA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聚类分析,将黑龙江省南瓜疫病菌可划分为4种病原型。运用一对ITS通用引物扩增供试菌株得到20个ITS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占95%。供试菌株在遗传上有相似性,差异也非常明显,表明南瓜疫病菌群体内部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疫病 南瓜疫病菌 ITS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外源DNA导入的适宜时期与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燕 王玉富 +6 位作者 关凤芝 路颖 王殿奎 张福修 卢翠华 周思君 雷勃钧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15,共3页
本试验以国外引入的高纤品种及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品种为材料,首先进行了授粉时间的研究,试验结果可以看出:7:30-8:30为完全授粉时间,然后进行了DNA导入时间和导入方法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亚麻开花当天,11;点30分前后为... 本试验以国外引入的高纤品种及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品种为材料,首先进行了授粉时间的研究,试验结果可以看出:7:30-8:30为完全授粉时间,然后进行了DNA导入时间和导入方法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亚麻开花当天,11;点30分前后为较适宜的时期,以花柱基部切割滴注为较适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花粉管通道 外源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生理分化研究进展
3
作者 付洪冰 张俊华 +1 位作者 刘琦 崔崇士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71-274,共4页
文章综述了南瓜疫病菌生理分化的研究进展,包括传统的鉴别寄主技术到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展望今后南瓜疫病菌的主要研究方向与前景,为今后南瓜抗疫病育种研究奠定理论和应用基础。
关键词 南瓜疫病菌 生理分化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少侧根突变体MT10的双向电泳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白月 王珣 郝再彬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41-443,共3页
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水稻少侧根突变系MT10及其野生型IR8的根系全蛋白质组,建立二者间的差异表达图谱,得到了11个差异点,其中只在MT10中表达的蛋白点有2个,只在IR8中表达的蛋白点有4个,两者间有明显差异的蛋白点有5个。
关键词 双向电泳 少侧根水稻突变体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浸苏打盐渍土开发种稻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陈力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4-4,共1页
冷浸苏打盐渍土的特点是: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土壤冷浆,供肥力弱,根际层含盐量>0.1%.pH 值8~10,盐分组成中以苏打为主,并与碳酸盐草甸土成复区分布,是世界上改良难度大的低产土壤。1991~1993年,我们承担省科委下达的,位于黑龙江... 冷浸苏打盐渍土的特点是: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土壤冷浆,供肥力弱,根际层含盐量>0.1%.pH 值8~10,盐分组成中以苏打为主,并与碳酸盐草甸土成复区分布,是世界上改良难度大的低产土壤。1991~1993年,我们承担省科委下达的,位于黑龙江省北伟47~48°的高寒地区依安县“冷浸盐渍土开发种稻技术研究”课题,日前已通过省内外专家的鉴定。三年来千亩种稻示范区平均亩产504公斤,推广4万亩平均亩产达到471.3公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十分可观,比试验前三年亩增产151.3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 冷浸田 水稻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