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工业大麻生产机械化现状及研发建议 被引量:2
1
作者 曹海峰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2期74-76,134,共4页
工业大麻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纤维型农作物,在纺织、医药、日化、建筑等领域有较多应用。黑龙江省是我国工业大麻主产区,现存在工业大麻生产中机械化水平低的问题。该文论述了发展工业大麻产业的意义,阐述了国内外工业大麻生产机械化现... 工业大麻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纤维型农作物,在纺织、医药、日化、建筑等领域有较多应用。黑龙江省是我国工业大麻主产区,现存在工业大麻生产中机械化水平低的问题。该文论述了发展工业大麻产业的意义,阐述了国内外工业大麻生产机械化现状,从中查找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针对我国工业大麻机械化生产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黑龙江省工业大麻机械化发展趋势及研发建议,为促进工业大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工业大麻 生产机械化 研发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
作者 崔佳鹏 徐宏杨 公衍峰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2期38-45,共8页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低空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逐渐增多。该文介绍了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组成及平台类型(如多旋翼和固定翼无人机)、传感器的类型及特点,探讨了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在作物长势监测、产量估测、病虫草害监测和作物倒伏状...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低空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逐渐增多。该文介绍了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组成及平台类型(如多旋翼和固定翼无人机)、传感器的类型及特点,探讨了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在作物长势监测、产量估测、病虫草害监测和作物倒伏状态监测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传感器适应性、多源数据融合、飞行组网和数据管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系统分析和总结,旨在为未来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并促进该领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无人机 低空遥感 研究现状 应用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盘耙使用调整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贾彪 张晓青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4期98-101,共4页
该文详细阐述了圆盘耙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重点探讨了圆盘耙在使用过程中的调整方法,包括耙片偏角调整、耙深调整、耙组间距调整等,分析了不同调整方式对作业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际案例和试验数据,论证了... 该文详细阐述了圆盘耙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重点探讨了圆盘耙在使用过程中的调整方法,包括耙片偏角调整、耙深调整、耙组间距调整等,分析了不同调整方式对作业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际案例和试验数据,论证了正确调整圆盘耙对于提高土壤耕作质量、促进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同时,对圆盘耙的维护保养和常见故障排除也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盘耙 使用调整 作业质量 维护保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碎混灭茬耙研究现状与展望
4
作者 张晓青 王志远 +4 位作者 高勇 李洪婷 李厚贵 袁玉龙 贾彪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1期59-63,共5页
系统梳理高速碎混灭茬耙设备类型及工作原理,评述了其发展轨迹与现实应用状况。通过深入分析关键技术,探讨了性能优化的理论与方法,揭示了高速碎混灭茬耙改进的可行途径。此外,评估了高速碎混灭茬耙在农业领域的实际投入与生态效益、经... 系统梳理高速碎混灭茬耙设备类型及工作原理,评述了其发展轨迹与现实应用状况。通过深入分析关键技术,探讨了性能优化的理论与方法,揭示了高速碎混灭茬耙改进的可行途径。此外,评估了高速碎混灭茬耙在农业领域的实际投入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之间的紧密关联,指出了其显著的应用优势与推广价值。总体上,不仅综合了理论分析与实际应用的互动关系,而且展望了高速碎混灭茬耙未来发展方向,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混灭茬耙 性能优化 关键技术 农业应用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种植机发展现状与智能化研究方向
5
作者 杨楠 张晓青 +2 位作者 王德明 张晓伟 王志远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8期104-107,共4页
为提高马铃薯种植的作业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研究智能化马铃薯种植机械具有重要意义。将智能化设备集成到马铃薯种植机械中,能够实现播种过程的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分析及精准作业调控。智能化设备与马铃薯种植机械的结合,不仅... 为提高马铃薯种植的作业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研究智能化马铃薯种植机械具有重要意义。将智能化设备集成到马铃薯种植机械中,能够实现播种过程的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分析及精准作业调控。智能化设备与马铃薯种植机械的结合,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还为解决传统种植模式中的低效、高劳动强度等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未来,进一步推广智能化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将推动农业机械向更高效、精准、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种植机 智能化 精准作业 数据采集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耕整地机械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兴国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6期86-88,共3页
耕整地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推动耕整地机械的发展、提高耕整地机械的使用效率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农机使用率达到了90%以上,但小型、闲置居多,不能很好地合理利用。该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耕整地机械存... 耕整地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推动耕整地机械的发展、提高耕整地机械的使用效率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农机使用率达到了90%以上,但小型、闲置居多,不能很好地合理利用。该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耕整地机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耕整地机械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整地 耕整地机械 使用率 发展现状 未来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播种机动力离合装置设计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海峰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8期31-33,共3页
播种机动力离合装置是播种机根据需要随时将动力断开或啮合的一种离合装置,现有的动力离合装置存在拆装复杂、维修保养难、离合间隙不能调整等问题。该文对现有装置进行优化,设计了一种播种机动力离合装置,对装置的整体结构形式、关键... 播种机动力离合装置是播种机根据需要随时将动力断开或啮合的一种离合装置,现有的动力离合装置存在拆装复杂、维修保养难、离合间隙不能调整等问题。该文对现有装置进行优化,设计了一种播种机动力离合装置,对装置的整体结构形式、关键部件结构组成、安装方式及工作原理等进行了详细介绍,装置采用了外置弹簧压力自动调整、调节丝杆长度控制离合间隙、外置安装等结构形式优化设计,使该装置利于维修、保养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合 动力 播种机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交替灌溉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光合特性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赵黎明 段绍彪 +3 位作者 项洪涛 郑殿峰 冯乃杰 沈雪峰 《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8,共15页
为探明干湿交替灌溉与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 PGRs)对水稻光合特性、内源激素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与大田相结合方式,以龙粳31为试验材料,设置轻干湿交替灌溉(MI)和重干湿交替灌溉(HI)2种灌溉处理,于分蘖盛期和剑... 为探明干湿交替灌溉与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 PGRs)对水稻光合特性、内源激素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与大田相结合方式,以龙粳31为试验材料,设置轻干湿交替灌溉(MI)和重干湿交替灌溉(HI)2种灌溉处理,于分蘖盛期和剑叶展叶期喷施已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iethylaminoethylcaproate,DA)、6-苄氨基腺嘌呤(6-benzylaminoadenine,BA)和BA(分蘖盛期)+DA(剑叶展叶期)3种PGRs,并设置清水对照,探究干湿交替灌溉、PGRs及互作下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内源激素及产量差异。结果表明,与HI相比, MI显著增加了抽穗后叶面积、叶面积指数、SPAD值及净光合速率,提高了剑叶与籽粒IAA、GA3和ZR含量,降低了ABA含量,增加了干物质积累及茎鞘物质转运能力,并在改善节间性状基础上增加了结实率、每穗粒数及粒重,增产5.30%(盆栽)和5.11%(大田)。与CK相比,喷施BA+DA显著提高了抽穗后剑叶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及茎鞘物质转运能力,提高了剑叶与籽粒IAA、GA3和ZR含量,增加了千粒重、结实率、收获指数、每穗粒数和粒重,增产6.60%(盆栽)和6.05%(大田),其次是BA。干湿交替灌溉与PGRs互作对叶面积指数、内源激素含量、每穗粒数及千粒重存在显著影响,其中MI×(BA+DA)处理更有助于维持抽穗后绿叶功能持续期,提高叶片SPAD值、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增强干物质积累及茎鞘物质转运能力,提高叶片与籽粒IAA、GA3和ZR含量,促进同化物向籽粒输出,并在稳定穗数基础上增加了千粒重、每穗粒数和粒重,提高了结实率和收获指数,实现产量较其他处理及CK增幅3.17%~12.57%(盆栽)和3.14%~11.55%(大田),而HI×(BA+DA)处理可实现MI×CK产量效果。综上所述,干湿交替灌溉配合喷施BA+DA可作为本区域水稻高产高效生产环节中的一种节水化控栽培组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干湿交替灌溉 植物生长调节剂 光合特性 内源激素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工业大麻收获机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红元 谢洪昌 +2 位作者 王晨平 石素海 王海礁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6期89-91,共3页
随着大麻产业的发展和合法化,对于高效、可持续的大麻生产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小型工业大麻收获机的研究进展,基于大麻收获机的意义和发展背景,着重分析了传统大麻手工收获存在的问题,如劳动密集、效率低下等,概述了... 随着大麻产业的发展和合法化,对于高效、可持续的大麻生产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小型工业大麻收获机的研究进展,基于大麻收获机的意义和发展背景,着重分析了传统大麻手工收获存在的问题,如劳动密集、效率低下等,概述了小型工业大麻收获机的设计原理和技术特点,随后对目前小型工业大麻收获机应用特点即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包括其优缺点和适用场景。最后展望小型工业大麻收获机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难题和发展方向,以期为大麻生产技术的进步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工业大麻收获机 大麻生产技术 自动化 效率 机械结构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期低温胁迫下烯效唑对红小豆抗寒生理及产量的调控作用
10
作者 梁晓艳 项洪涛 +3 位作者 齐德强 李琬 赵世宏 杜吉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为探究花期低温胁迫及喷施烯效唑(S3307)对红小豆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龙小豆和天津红为试验材料,在盆栽条件下,于初花期预喷S3307并连续5d低温(均温15℃)处理,测定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产量。结果表明:随低温胁迫... 为探究花期低温胁迫及喷施烯效唑(S3307)对红小豆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龙小豆和天津红为试验材料,在盆栽条件下,于初花期预喷S3307并连续5d低温(均温15℃)处理,测定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产量。结果表明:随低温胁迫时间延长,红小豆叶片活性氧积累和膜脂过氧化加剧;喷施S3307能够显著缓解低温胁迫下红小豆叶片的氧化损伤,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同时增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此外,S3307处理使低温胁迫导致的产量损失降低5.05%~66.48%。综上,S3307在低温胁迫下对小豆的生理特性和产量具有积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小豆 低温胁迫 S3307 抗寒生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水稻种子持续萌发及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赵黎明 段绍彪 +6 位作者 项洪涛 赵卉林 史金华 许益澄 刘智楷 谭镇林 黄钧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4,共9页
为了揭示不同盐浓度胁迫下水稻种子持续性萌发规律及其播后幼苗光合特性的变化。以粤禾丝苗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盐浓度(0、40、80、120、160、200mmol/L),于发芽盒中进行持续性盐胁迫萌发试验,研究盐胁迫对种子持续萌发的萌发势、萌发率... 为了揭示不同盐浓度胁迫下水稻种子持续性萌发规律及其播后幼苗光合特性的变化。以粤禾丝苗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盐浓度(0、40、80、120、160、200mmol/L),于发芽盒中进行持续性盐胁迫萌发试验,研究盐胁迫对种子持续萌发的萌发势、萌发率及萌发种子阴干播种后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萌发降低了萌发势和萌发率,降幅均随持续萌发次数增加而增加;盐浓度的增加导致第1、3批次试验的每日最大萌发率降低,第1批次试验的每日萌发率峰值出现时间延迟,而第2批次试验中处理间差异较大。萌发势随盐浓度增加而降低,萌发率在40mmol/L盐处理下呈现增加趋势,增幅随持续萌发次数增加而降低,≥80mmol/L则抑制种子萌发。在萌发动态上,种子萌发随时间变化均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其中理论最大萌发率(K)和最大萌发速率(V_(max))随着盐浓度增加而降低,而达到最大萌发速率的时间(T_(0))和萌发周期(T_(max))均随着盐浓度增加而增加。与0mmol/L相比,40mmol/L盐浓度胁迫能够提高第1批次种子的出苗率,增加幼苗株高和地上部生物量,其中地上部生物量增幅为3.54%~6.05%;而在第2、3批次试验中,低盐胁迫已经失去对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优势。在光合特性上,盐胁迫会导致水稻幼苗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但降幅强度因叶龄期和萌发批次不同而异。综上所述,低盐胁迫能够促进水稻种子持续萌发及播后幼苗生长,而高盐胁迫抑制种子持续萌发、幼苗生长及叶片光合特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水稻 种子萌发 幼苗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全量还田联合整地机试验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彪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1期47-50,共4页
按照技术指标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绥化分院研制的1GJH-350秸秆全量还田联合整机耕作深度、深松深度、秸秆(根茬)粉碎合格率、秸秆(根茬)碎混均匀度等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对照试验标准即可判定整机作业质量是否合格。试验得出... 按照技术指标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绥化分院研制的1GJH-350秸秆全量还田联合整机耕作深度、深松深度、秸秆(根茬)粉碎合格率、秸秆(根茬)碎混均匀度等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对照试验标准即可判定整机作业质量是否合格。试验得出,秸秆全量还田联合整地机作业后秸秆粉碎合格率大于85%,秸秆粉碎长度小于75 mm,其他指标符合《秸秆还田机作业质量》(NY/T 500—2002)中的规定。机具在秸秆粉碎、整地方面表现良好,能够满足大部分农业种植对土壤环境的需求,具体的测试结果、对照试验标准可对整机的设计做出评估,并提出改进方案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机 整地机 作业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走式秸秆细粉还田联合整地机的设计与试验
13
作者 赵举文 张晓伟 张印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76-282,共7页
针对秸秆全量还田机械需要多次作业,作业效率低,粉碎效果差,秸秆还田后影响作物种子发芽、生根和生长等问题,结合玉米秸秆还田机械现况,设计了一种多功能自走式秸秆细粉还田联合整地机。该机采用自走式结构,作业时,前端捡拾器将秸秆捡起... 针对秸秆全量还田机械需要多次作业,作业效率低,粉碎效果差,秸秆还田后影响作物种子发芽、生根和生长等问题,结合玉米秸秆还田机械现况,设计了一种多功能自走式秸秆细粉还田联合整地机。该机采用自走式结构,作业时,前端捡拾器将秸秆捡起,并通过输送装置送到粉碎装置内,由旋转刀片将秸秆粉碎,粉碎装置叶片产生的风力将粉碎后的秸秆通过分料盘将其均匀抛撒至动力底盘与联合整地机之间,联合整地机将土粉碎扬起与撒落的粉碎秸秆混拌,再经后方的起垄铧起垄,完成整个作业过程。为获得理想的作业效果,采用Pro/e对捡拾器和粉碎装置进行结构建模,并对捡拾装置进行运动分析,结合试验确定结构运动参数。该机进地作业一次可完成秸秆捡拾、输送、粉碎、抛撒和秸秆二次碎混旋耕起垄作业。通过优化设计,秸秆切碎长度在40 mm以下的达91%以上;秸秆切碎宽度在10 mm以下的达92%以上;秸秆漏切率在1.47%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地机 秸秆粉碎 细粉还田 捡拾器 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纤维初加工柔性梳理机的设计与试验
14
作者 谢洪昌 曹海峰 +1 位作者 高勇 王晨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42,共8页
针对麻纤维初加工人工梳理普遍存在用工量大、效率低、管理成本高、安全性低等问题,结合麻纤维初加工梳理的技术要求和人工梳理的技术特点,设计了一种麻纤维初加工柔性梳理机。同时,重点介绍了梳理机的结构组成、关键部件结构参数和各... 针对麻纤维初加工人工梳理普遍存在用工量大、效率低、管理成本高、安全性低等问题,结合麻纤维初加工梳理的技术要求和人工梳理的技术特点,设计了一种麻纤维初加工柔性梳理机。同时,重点介绍了梳理机的结构组成、关键部件结构参数和各部件位置关系,利用Solid Works建立仿真梳理模型,分析了纤维梳理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和风压对纤维评价指标的影响关系,利用Simulation插件对梳理辊进行模态分析,分析了外部激振频率和固有频率的关系,排除共振破坏。以纤维含杂率、复制率、损失率、光泽度和柔顺度为试验评价指标进行梳理试验,分析梳理辊的不同转速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关系,得出梳理辊转速最佳取值范围为0.4~0.6 r/s。试验结果表明,初加工柔性梳理机满足麻纤维初加工梳理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纤维 梳理机 初加工 梳理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寒地水稻常见叶部病害识别
15
作者 崔佳鹏 徐宏扬 付亚萍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33-242,共10页
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对于水稻病害识别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在寒地水稻病斑位置识别方面。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轻量级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建立了一个包含5种常见寒地水稻叶部病害图像的数据集,并构建了病害分类和病斑目标检测网络模型;将图像... 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对于水稻病害识别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在寒地水稻病斑位置识别方面。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轻量级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建立了一个包含5种常见寒地水稻叶部病害图像的数据集,并构建了病害分类和病斑目标检测网络模型;将图像分类网络嵌入YOLOv3目标检测网络中,并对模型的特征提取部分进行了优化,采用转置卷积和空洞卷积进行上采样和下采样;最后,对比了改进后的YOLOv3模型与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病害分类模型在各项指标上均表现出色,平均召回率、平均精度、平均F1-Score和总体准确率分别为93.64%、93.74%、93.77%和93.64%。改进后的YOLOv3模型在病斑检测方面也表现出色,平均检测精度(mAP)达到89.79%,检测率(DR)达到94.94%,检测速度达到64.9 f/s,综合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YOLOv3算法,为水稻病害的准确快速识别提供了新途径,对水稻病害的监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病斑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目标检测 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盘耙应用现状与展望
16
作者 贾彪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5期103-106,共4页
为提升圆盘耙作业效率、降低能耗及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参考,助力现代农业装备的高效化绿色化发展,该文深入讨论了圆盘耙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对圆盘耙组成分类、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的分析,结... 为提升圆盘耙作业效率、降低能耗及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参考,助力现代农业装备的高效化绿色化发展,该文深入讨论了圆盘耙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对圆盘耙组成分类、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的分析,结合当前农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阐述了圆盘耙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土壤质量、通过技术变革实现可持续农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对圆盘耙未来的技术创新、智能化、多功能集成化等方面的变革进行展望。为圆盘耙的设计改进、加工优化等技术升级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盘耙 应用现状 耕作机械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粉碎处理技术能耗分析与优化
17
作者 王海礁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10期74-77,共4页
玉米秸秆粉碎处理环节能耗偏高,影响资源化利用效率,文章研究了玉米秸秆物料特性及粉碎设备类型性能差异,分析了刀具结构、物料含水率和进料速度对粉碎能耗的影响,探讨了转速参数、预处理工艺和设备结构优化降低能耗的技术路径,提出节... 玉米秸秆粉碎处理环节能耗偏高,影响资源化利用效率,文章研究了玉米秸秆物料特性及粉碎设备类型性能差异,分析了刀具结构、物料含水率和进料速度对粉碎能耗的影响,探讨了转速参数、预处理工艺和设备结构优化降低能耗的技术路径,提出节能型粉碎处理方案,以降低单位能耗,提升粉碎效率,为秸秆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低碳节能实践提供技术支撑和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粉碎处理 能耗分析 节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GL-350灭茬旋耕碎土联合整地机性能试验
18
作者 高勇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9期14-17,39,共5页
本文针对1GL-350灭茬旋耕碎土联合整地机的试验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分析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提出了全面的试验指标体系,包括根茬粉碎合格率、碎土率等指标。研究设计了详细的性能试验方案,涵盖试验条件、设备准备、试验步... 本文针对1GL-350灭茬旋耕碎土联合整地机的试验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分析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提出了全面的试验指标体系,包括根茬粉碎合格率、碎土率等指标。研究设计了详细的性能试验方案,涵盖试验条件、设备准备、试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试验方法能够有效评估灭茬旋耕碎土联合整地机的性能,为优化设备设计和提高作业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果对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整地机 试验方法 作业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播种机传动系统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19
作者 公衍峰 公续淇 +2 位作者 刘伟光 张媛媛 许国振 《现代化农业》 2025年第10期91-93,共3页
深入阐述了大豆播种机传动系统发展现状,分析了地轮驱动、电机驱动、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驱动三种传动方式的技术特点,剖析了传动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材料与新工艺应用推广、智能化发展、模块化设计等应对对策,总结了研究结论,展望了... 深入阐述了大豆播种机传动系统发展现状,分析了地轮驱动、电机驱动、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驱动三种传动方式的技术特点,剖析了传动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材料与新工艺应用推广、智能化发展、模块化设计等应对对策,总结了研究结论,展望了未来智能化深度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播种机 传动系统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穗兼收型玉米机收获机械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20
作者 崔佳鹏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第5期27-29,共3页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稳步提升,玉米秸秆所带来的问题不断浮现,如何能够在完成玉米果穗机械化收获的同时兼顾玉米秸秆的相关机械化处理,是未来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重点针对现阶段国内外玉米收获机的研究状况与趋势...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稳步提升,玉米秸秆所带来的问题不断浮现,如何能够在完成玉米果穗机械化收获的同时兼顾玉米秸秆的相关机械化处理,是未来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重点针对现阶段国内外玉米收获机的研究状况与趋势进行综述,并针对未来玉米收获技术提出若干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机 茎穗兼收 研究动态 技术设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