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米霉素在德州驴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江波涛 刘雪松 +10 位作者 张艳 薛沾枚 李莉 吴宪 张鹏宇 王宇 徐婷婷 朱中华 孟维珊 王爽 史同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6-70,共5页
旨在探讨加米霉素在德州驴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将12头健康德州驴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静脉和皮下注射6 mg/kg加米霉素,在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液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样品中加米霉素浓度,通过Winnonlin软件对药-时数据... 旨在探讨加米霉素在德州驴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将12头健康德州驴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静脉和皮下注射6 mg/kg加米霉素,在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液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样品中加米霉素浓度,通过Winnonlin软件对药-时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静脉注射加米霉素后,消除半衰期(T_(1/2β))为(33.19±3.25)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last))为(6.98±2.19)μg·h/mL,平均滞留时间(MRT)为(27.89±3.21)h,清除率(CL)为(0.71±0.12)L/h·kg。皮下注射加米霉素后,达峰时间(T_(max))为(0.75±0.22)h,达峰浓度(C_(max))为(0.63±0.12)μg/mL,T 1/2β为(45.7±5.78)h,AUC_(0-last)为(6.84±1.89)μg·h/mL,MRT为(35.94±5.81)h,CL为(0.83±0.09)L/h·kg,绝对生物利用度(F)为98.53%。试验结果表明,对德州驴静脉或皮下注射加米霉素后,药物在驴体内的消除半衰期长,平均滞留时间长,并且皮下注射的绝对生物利用度高,在临床上推荐使用皮下注射对驴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米霉素 德州驴 药物代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奶牛蹄病发生情况调查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3
2
作者 薛沾枚 张备 +6 位作者 黄丹 张艳 刘雪松 孟维珊 张国华 金振华 冯万宇 《湖南畜牧兽医》 2023年第4期13-15,共3页
奶牛蹄病是奶牛常见疾病,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危害奶牛健康,给奶牛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为了解黑龙江奶牛蹄病情况,对存栏量100头以上养殖规模的养殖场共1783头奶牛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奶牛发生蹄病率为17.84%,其中疣性皮炎、腐... 奶牛蹄病是奶牛常见疾病,严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危害奶牛健康,给奶牛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为了解黑龙江奶牛蹄病情况,对存栏量100头以上养殖规模的养殖场共1783头奶牛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奶牛发生蹄病率为17.84%,其中疣性皮炎、腐蹄病、蹄叶病、蹄底溃疡与变形蹄的发生率分别为8.97%、4.71%、2.36%、1.46%和0.34%,奶牛在3~4岁患奶牛蹄病率为11.95%,根据奶牛蹄病的发生情况特点,制定蹄病预防管理措施,以期降低奶牛蹄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奶牛 蹄病 调查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莎豆营养成分和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艳 薛沾枚 +5 位作者 刘雪松 孟维珊 张建胜 陈国旺 南景东 钟鹏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60,共5页
油莎豆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油脂、蛋白质、淀粉、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矿物质等。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促进肠道健康、抗炎抑菌、抗氧化、降糖和降血压方面均可发挥一定作用。同时,油莎豆作为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近年来也... 油莎豆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油脂、蛋白质、淀粉、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矿物质等。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促进肠道健康、抗炎抑菌、抗氧化、降糖和降血压方面均可发挥一定作用。同时,油莎豆作为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近年来也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中。文章深入探讨油莎豆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营养成分 生物学功能 畜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兔球虫与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断与治疗
4
作者 曹禹 李烨 +4 位作者 尹珺伊 刘秋瑾 白长胜 王欢 田秋丰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2期17-20,共4页
为明确引起齐齐哈尔地区某兔养殖企业出现大量兔死亡原因,试验采用临床剖检、寄生虫分离鉴定方法和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对病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病死兔出现严重腹泻症状,肠道胀气,肠系膜水肿充血;肝脏呈暗红色,质地变硬,边缘锐利,可见明... 为明确引起齐齐哈尔地区某兔养殖企业出现大量兔死亡原因,试验采用临床剖检、寄生虫分离鉴定方法和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对病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病死兔出现严重腹泻症状,肠道胀气,肠系膜水肿充血;肝脏呈暗红色,质地变硬,边缘锐利,可见明显的坏死;排泄物中发现大量球虫卵囊。将球虫卵囊孢子化培养后在显微镜下共观察到6种形态特征不一致的球虫卵囊。病原菌为奇异变形杆菌,该菌株对常用药物均有耐药性。说明造成齐齐哈尔某养兔场发生严重腹泻和大批死亡的病因为6种球虫混合感染后继发异变形杆菌促进病情发展,引起大批兔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虫 奇异变形杆菌 病原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提取液对驴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研究
5
作者 吴涛 韩华 +7 位作者 刘雪松 李莉 吴宪 陈亮 徐婷婷 兰世捷 张艳 江波涛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13-14,17,共3页
为了研究黄芩提取液对驴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影响,选择2株多重耐药的驴源大肠杆菌作为试验对象,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黄芩提取液对2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亚抑菌浓度(1/2 MIC)的黄芩提取液分别与2株大肠杆菌共... 为了研究黄芩提取液对驴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影响,选择2株多重耐药的驴源大肠杆菌作为试验对象,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黄芩提取液对2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亚抑菌浓度(1/2 MIC)的黄芩提取液分别与2株大肠杆菌共同孵育24 h,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荧光定量PCR法以及药敏试验检测,评估处理前后大肠杆菌的耐药质粒携带情况、主动外排泵基因表达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经过黄芩提取液处理后,2株大肠杆菌中的均表现出质粒条带消除情况;2株大肠杆菌主动外排泵基因表达量降低,药物敏感性增加。结果表明,黄芩提取液对驴源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均具有良好的耐药性消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驴源 黄芩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致驴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6
作者 韩华 吴涛 +8 位作者 王宁宁 刘雪松 李莉 吴宪 陈亮 徐婷婷 兰世捷 张艳 江波涛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24-26,共3页
某地区规模化养驴场出现驴腹泻现象,对该场病死驴的肝脏及肠道内容物进行样本采集,并开展细菌分离培养。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分离的菌株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病死驴的肝脏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通过16S rRNA测序确认该... 某地区规模化养驴场出现驴腹泻现象,对该场病死驴的肝脏及肠道内容物进行样本采集,并开展细菌分离培养。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分离的菌株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病死驴的肝脏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通过16S rRNA测序确认该菌株为大肠杆菌。小鼠致病性试验显示该菌株具有致病性;毒力基因筛查结果表明,该株携带STa和K88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大肠杆菌对4种抗菌药物敏感,但对另外4种抗菌药物则表现出耐药性。本研究成功分离并鉴定出1株驴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并对其毒力基因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防治由该菌株引起的驴腹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大肠杆菌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生化汤处方药材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艳 孟维珊 +8 位作者 陈曦 刘雪松 薛沾枚 王爽 杨旭东 罗天瑶 张军 江波涛 钟鹏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4期12-16,共5页
中兽药学研究已在我国传承5000年,形成独特的中兽医药理论体系,拥有扎实的基础与大量的临床应用实践,不仅具有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兼有营养和药用等优点,而且具有作用范围广、整体性和有效成分多等特点。如何将有效成... 中兽药学研究已在我国传承5000年,形成独特的中兽医药理论体系,拥有扎实的基础与大量的临床应用实践,不仅具有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兼有营养和药用等优点,而且具有作用范围广、整体性和有效成分多等特点。如何将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是行业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发展的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如酶法提取、益生性产酶菌发酵降解中药等绿色环保提取工艺为提取、分离有效成分提供新途径。几千年来,中药方剂在保障我国畜牧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直沿用至今,尤其在国家饲料端禁抗政策出台后,中草药在兽医临床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生化汤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之功效。笔者查阅大量文献与典籍对生化汤处方药材进行详细阐述,为传统生化汤经典方剂的改良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汤 当归 川穹 桃仁 炮姜 炙甘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槐花散处方药材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艳 孟维珊 +8 位作者 刘雪松 薛沾枚 罗天瑶 王爽 陈曦 杨旭东 张馨 邱景会 钟鹏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5期1-4,共4页
我国养殖业逐步从数量型过渡为质量型,农业农村部逐步出台系列政策予以支持。中兽药以其安全、低残留、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在养殖业中脱颖而出,顺应畜牧业健康、绿色发展的要求。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药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 我国养殖业逐步从数量型过渡为质量型,农业农村部逐步出台系列政策予以支持。中兽药以其安全、低残留、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在养殖业中脱颖而出,顺应畜牧业健康、绿色发展的要求。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药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方法更加丰富,形成鲜明的特点,包括重视整体、注重“平”与“和”、强调个体化、突出“治未病”和使用简便等。传统中药方剂对于畜禽疾病有特殊的疗效,槐花散具有良好的清肠止血、疏风理气功效。通过查阅典籍与文献对槐花散处方中药材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和提取工艺研究进行综述,为槐花散的药效及工艺改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花散 炒槐花 炒侧柏叶 荆芥炭 炒枳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乳康方剂指纹图谱建立及刺桐碱含量测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雪松 张艳 +8 位作者 薛沾枚 钟鹏 邱景会 孟维珊 李伟 汤继龙 杨庆稳 谭素雯 史同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132,共10页
为建立乳康方剂中药提取液(王不留行、甘草、蒲公英、黄芪、连翘和当归)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提取液中刺桐碱含量,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乳康方剂的质量。本试验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年版)绘制10... 为建立乳康方剂中药提取液(王不留行、甘草、蒲公英、黄芪、连翘和当归)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提取液中刺桐碱含量,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乳康方剂的质量。本试验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年版)绘制10批次乳康方剂提取液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确认共有峰;应用SPSS 26.0软件的聚类分析以及SIMCA 14.1软件的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10批次乳康方剂提取液指纹图谱进行质量评价,筛选引起组间差异的标志物;使用本试验所建立刺桐碱HPLC检测方法检测不同批次乳康方剂提取液中刺桐碱含量。结果显示,10批次乳康方剂提取液中共有28个共有峰,相似度介于0.903~0.938;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均可将10批乳康方剂提取液分为3类,且分类结果一致;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出可导致组间差异的9个共有峰;使用所建立的刺桐碱HPLC检测方法测得10批次乳康方剂提取液中刺桐碱平均含量为0.0189 mg/mL。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操作简便、检测结果准确,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可为自拟乳康方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乳 中药 指纹图谱 刺桐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莎豆粕和中药复合发酵物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抗氧化、免疫功能和精液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雪松 张艳 +9 位作者 孟维珊 王爽 薛沾枚 陈曦 杨旭东 海龙 陈国旺 南景东 张建胜 钟鹏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8,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油莎豆粕和中药复合发酵物、油莎豆粕和发酵油莎豆粕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性能、精液质量等指标的影响。将72只日龄相近,体重相近的健康公羊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3个试验组和1个...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油莎豆粕和中药复合发酵物、油莎豆粕和发酵油莎豆粕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性能、精液质量等指标的影响。将72只日龄相近,体重相近的健康公羊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油莎豆粕和中药复合发酵物(1%FCEMH)、3%油莎豆粕(3%CEM)和3%发酵油莎豆粕(3%FCEM),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试验期为70 d,其中预试验期5 d,正式试验期65 d。结果表明,试验组羊末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FCEMH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1%FCEMH组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1%FCEMH组羊血清IgM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中丙二醛数量呈下降趋势;1%FCEMH组具有提高羊精液量、精子顶体完整率和精浆中睾酮含量,降低精子畸形率的趋势。在羊饲粮中添加油莎豆粕和中药复合发酵物,可提高公羊增重、养分消化和降低料重比,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抗氧化、免疫性能和精液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 公羊 生长性能 精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归芪益母汤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雪松 张艳 +8 位作者 薛沾枚 孟维珊 陈曦 王爽 杨旭东 罗天瑶 姚爽 张国华 钟鹏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畜禽归芪益母汤为中兽药传统方剂,由黄芪、当归和益母草组成。归芪益母汤中的黄芪和当归具有养血安神、补气生血的作用,可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益母草则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提高了动物的生长性能、... 畜禽归芪益母汤为中兽药传统方剂,由黄芪、当归和益母草组成。归芪益母汤中的黄芪和当归具有养血安神、补气生血的作用,可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益母草则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提高了动物的生长性能、生产性能、免疫性能,以及调节奶牛的瘤胃环境。畜禽归芪益母汤因其优良的效果被广泛应用。该文就畜禽归芪益母汤提高动物生长性能、生产性能、免疫及抗病性能,以及调节瘤胃环境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归芪益母汤 生长性能 免疫性能 抗氧化 调节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莎豆粕与中药复合物的固态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12
作者 薛沾枚 张艳 +11 位作者 刘雪松 孟维珊 王爽 杨旭东 陈曦 张备 南景东 张建胜 张国华 陈国旺 海龙 钟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58-7370,共13页
本试验旨在优化油莎豆粕与中药复合物固态发酵工艺条件。采用贝莱斯芽孢杆菌对油莎豆粕和中药复合物进行固态发酵,以多糖和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发酵温度、料液比、接种量、发酵时间、碳酸钙(CaCO_(3))添加量、油莎豆粕... 本试验旨在优化油莎豆粕与中药复合物固态发酵工艺条件。采用贝莱斯芽孢杆菌对油莎豆粕和中药复合物进行固态发酵,以多糖和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发酵温度、料液比、接种量、发酵时间、碳酸钙(CaCO_(3))添加量、油莎豆粕与中药添加比进行初步优化,再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3个显著(P<0.05)影响油莎豆粕与中药复合物中多糖和蛋白质提取率的因素,结合最陡爬坡试验确定最大响应值,运用Box-Behnken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0℃、料液比1.0∶2.0 g/mL、接种量2%、发酵时间41 h、CaCO_(3)添加量0.002 g/mL、油莎豆粕与中药添加比1.0∶2.5 g/g;与未发酵前相比,油莎豆粕与中药复合物中多糖和蛋白质提取率分别提高了2.65倍与2.14倍。由此可见,优化后的固态发酵工艺条件可有效提高油莎豆粕与中药复合物中多糖和蛋白质提取率,为油莎豆粕与中药复合物在畜牧业中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酵 工艺优化 油莎豆粕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芪益母汤酶解提取物对小鼠生长性能、免疫抗氧化功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3
作者 刘雪松 张艳 +5 位作者 孟维珊 薛沾枚 陈曦 王爽 杨旭东 钟鹏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99-104,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归芪益母汤酶解提取物对小鼠生长性能、免疫抗氧化功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周龄ICR小鼠100只,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A1、A2、A3、A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A1、A2、A3、A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0... 试验旨在研究归芪益母汤酶解提取物对小鼠生长性能、免疫抗氧化功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周龄ICR小鼠100只,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A1、A2、A3、A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A1、A2、A3、A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0、500、750、1 000 mg/kg归芪益母汤酶解提取物,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小鼠,预试期3 d,正试期28 d。试验期间,测定小鼠的生长性能、免疫抗氧化功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3、A4组小鼠末重、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A3、A4组小鼠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葡萄糖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A2、A3、A4组小鼠血清中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A2、A3、A4组小鼠肝脏匀浆液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含量显著上升(P<0.05),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在日粮中添加归芪益母汤酶解提取物可显著提高小鼠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抗氧化功能,有益于机体的脂类代谢。基于饲喂成本考虑,建议在日粮中添加750 mg/kg的归芪益母汤酶解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芪益母汤组方 生长性能 免疫 抗氧化 血清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归芪益母汤防治牛气血两虚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14
作者 刘雪松 孟维珊 +5 位作者 张艳 薛沾枚 王爽 张国华 姚爽 钟鹏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101,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传统中兽药归芪益母汤防治牛气血两虚的物质作用基础和具体作用机制。试验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传统中兽药方剂归芪益母汤的有效活性成分及相应靶点,通过网络药理学获得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建立... 试验旨在研究传统中兽药归芪益母汤防治牛气血两虚的物质作用基础和具体作用机制。试验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传统中兽药方剂归芪益母汤的有效活性成分及相应靶点,通过网络药理学获得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建立靶点蛋白互作网络。根据度值筛选出核心靶点及主要活性成分,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获得前10信号通路。试验应用Cytoscape 3.8.2软件建立归芪益母汤防治牛气血两虚的主要活性成分-核心靶点-前10信号通路网络,应用Autodock 1.5.7软件将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共筛选得到归芪益母汤主要有效活性成分11个,核心靶点16个;通过GO功能分析,共获得117个GO条目,通过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92条信号通路。在主要活性成分-核心靶点-前10信号通路网络图中,平均相邻节点数为5.78,网络中心度为0.18;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能均小于-7 kcal/mol。研究表明,传统中兽药归芪益母汤发挥防治牛气血两虚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及多有效活性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归芪益母汤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固态发酵独活茎叶工艺的优化
15
作者 白长胜 刘雪松 +2 位作者 孟维珊 钟鹏 史同瑞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2-66,共5页
试验旨在优化益生菌固态发酵独活茎叶工艺,提高独活茎叶中蛇床子素的含量。试验采用解淀粉芽孢杆菌SSYB发酵独活茎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固态发酵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前后独活茎叶中蛇床子素的含量... 试验旨在优化益生菌固态发酵独活茎叶工艺,提高独活茎叶中蛇床子素的含量。试验采用解淀粉芽孢杆菌SSYB发酵独活茎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固态发酵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前后独活茎叶中蛇床子素的含量。结果显示,优化的独活茎叶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72 h、发酵温度37℃、接种量5%、含水量65%。在该条件下,独活茎叶中蛇床子素含量为1.81 mg/g,比发酵前极显著提高了45.97%(P<0.01)。研究表明,通过优化解淀粉芽孢杆菌SSYB固态发酵独活茎叶的工艺,提高了独活茎叶中蛇床子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茎叶 蛇床子素 发酵工艺 正交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黄芪茎叶饲喂肉羊应用效果试验
16
作者 张艳 冯万宇 +8 位作者 孟维珊 薛沾枚 刘雪松 王岩 尹珺伊 郝彩虹 金振华 王丽坤 周庆民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8期84-87,共4页
为考察发酵黄芪茎叶饲喂肉羊的应用效果,将挑选的黄芪茎叶揉碎与黄豆粉、麦麸、玉米面、解淀粉芽孢杆菌等混合发酵,替代50%的粗饲料饲喂肉羊,粗饲料成本从360元/t降为340元/t,粗饲料成本减少了20元/t,降低了5.56%;通过对356只小尾寒羊9... 为考察发酵黄芪茎叶饲喂肉羊的应用效果,将挑选的黄芪茎叶揉碎与黄豆粉、麦麸、玉米面、解淀粉芽孢杆菌等混合发酵,替代50%的粗饲料饲喂肉羊,粗饲料成本从360元/t降为340元/t,粗饲料成本减少了20元/t,降低了5.56%;通过对356只小尾寒羊90 d的饲喂,试验组羊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羊增加了0.02 kg,提高了8.7%,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整个试验期间,试验组羊发病率比对照组羊减少了6.74%;试验组羊净收入比对照组羊多36.55元/只,增加经济效益10.53%。说明发酵黄芪茎叶饲喂肉羊可以降低肉羊饲料成本,提高肉羊饲料利用率,增加肉羊增重,增强肉羊机体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黄芪茎叶 肉羊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畜禽归芪益母汤酶解提取工艺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雪松 薛沾枚 +8 位作者 杨庆稳 张艳 孟维珊 王爽 陈曦 杨旭东 罗天瑶 朱庆贺 钟鹏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5-135,共11页
为了掌握传统中兽药畜禽归芪益母汤最佳纤维素酶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优化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包括酶解时间、温度、pH值,并测定优化后畜禽归芪益母汤酶解提取液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阿魏酸质量浓度。结果表明,畜禽归... 为了掌握传统中兽药畜禽归芪益母汤最佳纤维素酶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优化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包括酶解时间、温度、pH值,并测定优化后畜禽归芪益母汤酶解提取液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阿魏酸质量浓度。结果表明,畜禽归芪益母汤最佳纤维素酶酶解工艺为温度50℃、pH值为5.0的条件下提取9 h,提取后酶解液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质量浓度为0.217 mg/mL,阿魏酸质量浓度为0.122 mg/mL,与模型预测值相近。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纤维素酶酶解提取的畜禽归芪益母汤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阿魏酸质量浓度分别提升48.63%和6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归芪益母汤 响应面法 中药酶解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试验探究北五味子靶向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雪松 张艳 +9 位作者 薛沾枚 孟维珊 史同瑞 李伟 张国华 杨昊天 姚爽 李桂丽 王爽 钟鹏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4-84,共11页
为确定北五味子对动物抗炎的作用机制及效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北五味子发挥抗炎作用的有效成分、核心靶点和重要通路。利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分析北五味子抗炎活性及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长栲利素A、脱... 为确定北五味子对动物抗炎的作用机制及效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北五味子发挥抗炎作用的有效成分、核心靶点和重要通路。利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分析北五味子抗炎活性及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长栲利素A、脱氧三尖杉醋碱和当归酰基戈米辛O等8种成分为北五味子发挥抗炎作用有效活性成分,Pik3ca、Akt1、Map2k1等25个靶点为核心靶点,PI3K/Akt信号通路为重要通路。动物模型试验表明,北五味子可有效增加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体重、结肠长度,降低结肠重量和肠重指数,调节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间平衡,有效抑制结肠炎小鼠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 网络药理学 动物模型 抗炎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发酵对乳康方剂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薛沾枚 刘雪松 +8 位作者 张艳 张备 孟维珊 张国华 王岩 钟鹏 邱景会 汤继龙 史同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40-2549,共10页
【目的】探究贝莱斯芽孢杆菌发酵对自拟乳康方剂中主要药物活性成分王不留行黄酮苷、咖啡酸和芦丁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试验建立测定乳康方剂中药中王不留行黄酮苷、咖啡酸和芦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考察该方法的线... 【目的】探究贝莱斯芽孢杆菌发酵对自拟乳康方剂中主要药物活性成分王不留行黄酮苷、咖啡酸和芦丁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试验建立测定乳康方剂中药中王不留行黄酮苷、咖啡酸和芦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考察该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以乳康方剂中药王不留行、蒲公英、黄芪、当归、甘草药粉为主要成分占30%,黄豆粉占10%、CaCO 3占0.2%、超纯水占59.8%,配制发酵中药培养基,发酵组接种2%(v/w)贝莱斯芽孢杆菌种子液混合均匀后发酵,发酵后加入2倍量水,反复文火煎煮,过滤为待测样;HPLC测定发酵与非发酵乳康方剂中药水煎提取液中的王不留行黄酮苷、咖啡酸和芦丁含量。【结果】建立的测定乳康方剂中王不留行黄酮苷、咖啡酸和芦丁含量的HPLC方法分别在0.01~0.5、5~120和10~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建立的方法经考察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均良好。在相同物理提取条件下,经贝莱斯芽孢杆菌发酵的乳康方剂中药提取液中王不留行黄酮苷、咖啡酸和芦丁含量分别为4.99、6.86和5.81 mg/mL,非发酵的乳康方剂中药提取液中王不留行黄酮苷、咖啡酸和芦丁含量分别为3.70、3.01和3.27 mg/mL,二者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贝莱斯芽孢杆菌适用于发酵乳康方剂中药,与非发酵水煎提取相比提取效果更佳,有利于王不留行黄酮苷、咖啡酸和芦丁药效活性成分释放。【结论】贝莱斯芽孢杆菌发酵乳康方剂中药能显著提高主要有效成分含量,为乳康方剂中药成分高效提取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泌乳 中药 发酵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MS分析板芪清肺组方发酵代谢差异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艳 刘雪松 +8 位作者 薛沾枚 杨昊天 张国华 张备 李莉 冯万宇 王志强 钟鹏 史同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243-4251,共9页
【目的】试验从代谢组学水平探讨贝莱斯芽孢杆菌发酵板芪清肺组方中药材的代谢差异。【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和代谢途径分析探讨板芪清肺... 【目的】试验从代谢组学水平探讨贝莱斯芽孢杆菌发酵板芪清肺组方中药材的代谢差异。【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和代谢途径分析探讨板芪清肺组方中药材粉末和经贝莱斯芽孢杆菌固态发酵的板芪清肺组方药材差异代谢产物和代谢通路。【结果】发酵板芪清肺颗粒组方组(Enzyme组)和未发酵板芪清肺颗粒组方对照组(Water组)在正离子模式下共筛选出34624个差异代谢产物,在负离子模式下共筛选出15762个差异代谢产物。将差异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鉴定出的差异代谢物可分为203类,正、负离子模式组间关系PCA图的区分效果良好;发酵后主要上调差异代谢物包括雌马酚、二乙酸乙二醇酯、香草乙二醇、D-鸟氨酸、喹雌酚、胆固醇和乙酰胆碱等,下调差异代谢产物包括黄曲霉素、芥酸、肉豆蔻酸和黄嘌呤等;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到27条显著差异代谢通路,包括近端小管碳酸氢盐回收、精氨酸生物合成、组氨酸和嘌呤衍生生物碱的生物合成、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苯丙烷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等。【结论】板芪清肺组方发酵后差异代谢产物脂类、酮类等氨基酸显著增加,酸类氨基酸显著降低,涉及到多种氨基酸生物合成和嘌呤代谢等途径,为板芪清肺组方发酵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芪清肺组方 发酵 LC-MS/MS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