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年黑龙江省云水资源人工增雨潜力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牛忠清 张苗苗 +1 位作者 安英玉 张惠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251-253,共3页
黑龙江省年平均降水量390-660 mm,历年有效降水不均,分布差异较大,区域性显著,一般东部多、西部少,西部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以上气候特点决定了黑龙江省有必要从空中云水资源中开发获取较多的降水,弥补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等方面的缺水... 黑龙江省年平均降水量390-660 mm,历年有效降水不均,分布差异较大,区域性显著,一般东部多、西部少,西部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以上气候特点决定了黑龙江省有必要从空中云水资源中开发获取较多的降水,弥补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等方面的缺水现状。鉴于以上原因,需对云水资源潜力进行评估,在此依据CWR-PEP方法对2013年黑龙江省云水资源人工增雨潜力进行评估,结果认为2013年黑龙江省云水资源人工增雨潜力共约为1.295亿t,具有较大的人工增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水资源 CWR-PEP方法 增雨潜力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MODIS云产品的黑龙江省2015年人工增雨潜力研究
2
作者 赵丽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1期171-175,221,共6页
[目的]研究2015年黑龙江省人工增雨潜力的时空分布。[方法]利用再分析资料计算降水转化率,并通过结合MODIS卫星云产品,从人工增雨的微物理条件出发进一步研究了黑龙江省2015年春季和秋季的增雨潜力。[结果]在春季的松嫩平原大部分地区... [目的]研究2015年黑龙江省人工增雨潜力的时空分布。[方法]利用再分析资料计算降水转化率,并通过结合MODIS卫星云产品,从人工增雨的微物理条件出发进一步研究了黑龙江省2015年春季和秋季的增雨潜力。[结果]在春季的松嫩平原大部分地区以及秋季的松嫩平原与三江平原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均较小,存在一定的增雨潜力;春季,松嫩平原北部和三江平原中部存在适宜进行暖云催化增雨的区域;秋季,从松嫩平原北部至三江平原西侧存在许多适宜暖云催化增雨的区域,同时在松嫩平原北部与三江平原西侧的局部地区存在适宜冷云催化增雨的区域。[结论]该研究可为科学合理开展人工增雨规划及作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潜力 降水转化率 MODIS 云微物理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5年来黑龙江省冰雹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凯 王恒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216-219,共4页
利用1960~2014年黑龙江省80个气象观测站的降雹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降雹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冰雹集中出现在4月下旬~10月上旬,5月上旬~7月上旬和9月中旬冰雹发生最为频繁,降雹持续时间多在10 min以内,集中发生... 利用1960~2014年黑龙江省80个气象观测站的降雹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降雹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冰雹集中出现在4月下旬~10月上旬,5月上旬~7月上旬和9月中旬冰雹发生最为频繁,降雹持续时间多在10 min以内,集中发生在白天时段;黑龙江省冰雹多发生在大、小兴安岭山麓、小兴安岭山脉迎风坡、松花江和兴凯湖沿岸;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省降雹呈现显著减少趋势;1991年为全省雹日变化的转折点,1991年以后全省站点降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以冰雹易发区降雹减少最多。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防雹作业,建议加强冰雹及灾情的收集工作,提高冰雹预报和预警指挥能力,积极开展防雹效果评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时空分布特征 防雹对策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空中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苗苗 张云峰 +1 位作者 王会山 郑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5169-15171,共3页
应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台站1960~2007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和自然降水效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气可降水量分布区域差异较大,总体上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分布趋势;自然降水率分布存在明显的差... 应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台站1960~2007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和自然降水效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气可降水量分布区域差异较大,总体上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分布趋势;自然降水率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山脉及其南端年平均降水效率相对较高,大庆、齐齐哈尔南部、绥化南部较小;全省年大气可降水量存在不规则波动,年际变化不大;年大气可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占全年的78.2%;大气可降水量的月际变化呈单峰结构,全年的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全年的8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可降水量 降水效率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季降水年际、年代际变化的区域差别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苗苗 郑凯 牛忠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194-198,共5页
采用REOF法对黑龙江省5-9月降水异常进行了分区,分析了不同分区内降水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降水异常可分为西南部、东部和西北部3个分区;西南部旱涝事件交替频繁,西北部强的旱涝事件发生概率最小,20世纪70年代末-8... 采用REOF法对黑龙江省5-9月降水异常进行了分区,分析了不同分区内降水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降水异常可分为西南部、东部和西北部3个分区;西南部旱涝事件交替频繁,西北部强的旱涝事件发生概率最小,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南部和西北部降水减少趋势显著,其他时段内降水无显著变化趋势,不同分区内降水变化存在阶段性特征;3个降水异常分区降水均存在不同尺度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西南部降水准11年尺度的周期变化和东部三江平原2-4年尺度周期信号在整个时域中均有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REOF 年际变化 年代际变化 区域差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地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丽斌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30-35,共6页
为了科学防灾减灾,服务农业,通过研究哈尔滨地区暴雨天气易发期、触发雷雨大风对流性强天气的主要因素,使用2007-2017年哈尔滨气象站的历史冰雹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哈尔滨地区冰雹的气候特征,归纳冰雹发生的天气形势、雷达回波... 为了科学防灾减灾,服务农业,通过研究哈尔滨地区暴雨天气易发期、触发雷雨大风对流性强天气的主要因素,使用2007-2017年哈尔滨气象站的历史冰雹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哈尔滨地区冰雹的气候特征,归纳冰雹发生的天气形势、雷达回波和大气层结特征,总结冰雹预测的物理量判别指标,为进一步提高哈尔滨地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监测预警能力提供保障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监测预警 防雹作业指标 暴雨触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主要野生浆果植物资源简介
7
作者 张光 高原 《林业勘查设计》 2011年第3期100-101,共2页
通过实地走访探查的方法,研究和介绍了黑龙江省主要野生食用浆果的分布、生长规律、外观形状、采摘季节、食用价值和营养成分等情况。
关键词 野生 浆果 果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块化设计的数字雷达人工增雨作业指挥系统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红斌 方德贤 +3 位作者 侯国成 张殿刚 陈农 濮文耀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75-1382,共8页
以计算机模块化设计为基础,将火箭人工增雨流动作业决策指挥系统分为6个模块:(1)雷达产品的自动生成,(2)增雨潜力分析和车辆调度,(3)云状自动识别,(4)作业条件判断与参数输出,(5)再作业自动判别,(6)作业结束判断。最后以这些模块作为系... 以计算机模块化设计为基础,将火箭人工增雨流动作业决策指挥系统分为6个模块:(1)雷达产品的自动生成,(2)增雨潜力分析和车辆调度,(3)云状自动识别,(4)作业条件判断与参数输出,(5)再作业自动判别,(6)作业结束判断。最后以这些模块作为系统的框架,利用概率分布函数自动判别回波的移向移速;采用SHY95算法和BL算法,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方法自动识别云状。通过人工影响天气最新研究成果、雷达图像和地理信息图像叠加、雷达产品二次开发等综合技术集成,实现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火箭增雨流动作业的科学决策指挥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雨指挥系统 数字雷达 模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波段移动全相参多普勒雷达应用及与C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对比
9
作者 吴迎旭 周一 安应玉 《林业勘查设计》 2011年第2期-,共5页
根据2010年8月10日12时至8月12日12时在呼兰地区连续48小时观测得到的移动x波段全相参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数据,讨论了该移动雷达在两个方面的应用情况:一是根据移动雷达观测150km范围内得到的回波进行全方位跟踪、识别;二是对该移动雷... 根据2010年8月10日12时至8月12日12时在呼兰地区连续48小时观测得到的移动x波段全相参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数据,讨论了该移动雷达在两个方面的应用情况:一是根据移动雷达观测150km范围内得到的回波进行全方位跟踪、识别;二是对该移动雷达观测结果在强度场、速度场以及回波高度、回波位置与距离30km的c波段3830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其各方面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X波段全相参多普勒天气雷达 C波段3830新一代天气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潮形成过程及其造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丽娟 杜岩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4期42-,共1页
0引言寒潮指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h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48h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72h内气温连续下降12℃以上,并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的天气。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往往引发多... 0引言寒潮指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h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48h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72h内气温连续下降12℃以上,并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的天气。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往往引发多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一方面是影响人们和牲畜的正常生活,另一方面却也可以调节空气湿度,维持生态平衡,如冻死一些害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过程 空气湿度 气象灾害 极地高压 人类生产生活 锋区 冬半年 灾害性天气 暖平流 大风降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雨滴谱观测的图像自动识别方法 被引量:24
11
作者 安英玉 金凤岭 +1 位作者 张云峰 祖雪梅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8-193,共6页
该文介绍了地面雨滴谱观测方法的研究,通过增大取样面积、增加辅助观测手段,改进了传统的滤纸取样法,设计出图像自动识别软件应用到雨滴谱资料的处理中,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增加观测的样本数,以获得稳定的雨滴谱资料,而且有利于资料... 该文介绍了地面雨滴谱观测方法的研究,通过增大取样面积、增加辅助观测手段,改进了传统的滤纸取样法,设计出图像自动识别软件应用到雨滴谱资料的处理中,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增加观测的样本数,以获得稳定的雨滴谱资料,而且有利于资料的相互配合与分析。对其图像的位置变化、形状改变、滴谱重叠等情况进行验证以及对计算结果进行误差分析,雨滴谱资料中的单个滴谱图像位置变化和形状变化对图像识别后的结果没有影响,自动图像处理程序运行结果稳定可靠。程序在处理不粘连的滴谱资料时敏感性较好,对于大滴溅散而形成的很多溅散滴时,会处理成很多单独的小雨滴,同时也说明无法解决溅散问题。在雨滴重叠问题上该程序智能程度不高,不能真正鉴别是否存在重叠现象,无法将重叠的雨滴分离开来,往往会将重叠在一起的雨滴视为一个滴,从而带来观测雨滴数量减少的现象。从雨滴谱资料处理误差分析上看,斑迹直径在3~18mm时相对误差小于6%,对于直径小于4mm雨滴误差完全控制在6%以内,且在处理小滴时误差更小。该方法在地面雨滴谱观测及资料处理中准确度高、性能稳定、实用性强,为雨滴谱资料的处理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可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雨滴谱 图像自动识别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炮防雹作业决策指挥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凤岭 张云峰 +1 位作者 翟国辉 安英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2-117,共6页
从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实际出发,利用现有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卫星遥感等探测手段,依托先进的通讯设备和网络技术,对黑龙江省冰雹的发生、发展、演变、冰雹路径以及雷达回波特征等进行研究,研制了人工防雹作业指挥系统,实现冰雹... 从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实际出发,利用现有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卫星遥感等探测手段,依托先进的通讯设备和网络技术,对黑龙江省冰雹的发生、发展、演变、冰雹路径以及雷达回波特征等进行研究,研制了人工防雹作业指挥系统,实现冰雹天气预警、空域电话录音、指挥高炮科学作业、作业数据存储和作业情况宏观调控等多项功能,提高了高炮防雹作业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预警 防雹作业 决策指挥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强冰雹雷达回波特征 被引量:11
13
作者 麻服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8-92,I0002,共6页
利用哈尔滨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C回波资料,对2003年6月18日发生在哈尔滨阿城市、五常县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冰雹云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强度场CAPPI资料作VCS和强度场与速度场作对比分析、在RHI径向速度场上对垂直风场的宏观推... 利用哈尔滨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C回波资料,对2003年6月18日发生在哈尔滨阿城市、五常县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冰雹云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强度场CAPPI资料作VCS和强度场与速度场作对比分析、在RHI径向速度场上对垂直风场的宏观推断等方法分析。发现虚假回波的出现与冰雹云相关,将虚假回波中的旁瓣回波在PPI上体现为“尖端回波”,在RHI上体现为“尖顶回波”和“三体散射”回波,可作为识别冰雹云的判据;另外可根据RHI径向速度场变化宏观推断垂直风切变。得到使用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强冰雹云和识别虚假回波的方法,对0~2小时的冰雹临近预报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天气雷达 探测冰雹 回波特征 虚假回波 垂直风切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龙湿地周边地区近50年干湿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苗苗 牛忠清 郑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261-266,共6页
应用扎龙湿地周边5个测站1961-2010年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扎龙湿地的干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扎龙湿地年平均气温为3.9℃,平均气温突变年份为1986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气温显著升高,近50年升温速率0.42℃/10a,年平均气温存在2-8、1... 应用扎龙湿地周边5个测站1961-2010年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扎龙湿地的干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扎龙湿地年平均气温为3.9℃,平均气温突变年份为1986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气温显著升高,近50年升温速率0.42℃/10a,年平均气温存在2-8、10-30年的周期变化;扎龙湿地年平均降水量为412.3 mm,富裕站的降水存在减少趋势,其他4站的降水有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变化存在3个转折点,分别位于1966、1982和1998年,扎龙湿地周边地区降水量存在2-8、10和20-30年的周期变化;干燥指数存在增大(变干)趋势,其中林甸站干湿变化最为平稳,泰来站干湿变化最为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龙湿地 干湿特征 周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林区一次飞机增雨作业的条件识别和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凯 张苗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0期167-170,共4页
应用GRAPES模式预报资料、卫星云特征参量产品、L波段探空数据、雷达资料等,对2015年6月6日大兴安岭林区一次飞机增雨作业过程进行条件判别并初步分析了作业效果。结果表明,GRAPES模式对云宏观场的模拟效果较好,云带范围、云顶高度、云... 应用GRAPES模式预报资料、卫星云特征参量产品、L波段探空数据、雷达资料等,对2015年6月6日大兴安岭林区一次飞机增雨作业过程进行条件判别并初步分析了作业效果。结果表明,GRAPES模式对云宏观场的模拟效果较好,云带范围、云顶高度、云顶温度、发展趋势与实况基本一致,垂直累积过冷水含量及其水凝物的预报为作业条件的识别提供了重要参考;作业后影响区内降水回波面积增大、回波增强,云层增厚,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雨作业 条件识别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降雹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16
作者 安英玉 张剑侠 陆英状 《农技服务》 2011年第12期1705-1706,共2页
利用气象探空资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并结合天气学原理和诊断方法,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次降雹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同时雷达回波强度、有界弱回波区、风暴顶辐散等对强对流天气有较好的指... 利用气象探空资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并结合天气学原理和诊断方法,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次降雹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同时雷达回波强度、有界弱回波区、风暴顶辐散等对强对流天气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雷达 物理量场 冰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涡内部中尺度变形场的多普勒雷达观测和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会山 张云峰 +2 位作者 王承伟 安英玉 徐玥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3-38,I0002,I0003,共8页
2005年4月20日,哈尔滨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到东北冷涡内部具有中尺度的变形场结构,即在雷达速度图上,存在两负两正且互为准对称的现象。在变形场中通常会引起锋生效应,而雷达观测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可以及时发现这种中尺度的变形场。本文... 2005年4月20日,哈尔滨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到东北冷涡内部具有中尺度的变形场结构,即在雷达速度图上,存在两负两正且互为准对称的现象。在变形场中通常会引起锋生效应,而雷达观测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可以及时发现这种中尺度的变形场。本文应用实时雷达资料,配合卫星云图及常规资料场,对该次过程进行分析。说明变形场在冷涡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天气雷达 速度场 变形场 锋生 东北冷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兴安岭近地层湍流能谱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鹏飞 范广洲 +3 位作者 曲哲 刘星光 王寅钧 袁潮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4-383,共10页
利用小兴安岭南麓五营地区涡动相关系统的观测资料,分析不同大气稳定度条件的湍流速度谱、温度谱、湿度谱、协谱及局地各向同性特征。结果表明:三维速度(u、v、w)谱和垂直速度(w)与水平纵向速度(u)、温度(θ)的协谱(uw、θw)的谱峰均随... 利用小兴安岭南麓五营地区涡动相关系统的观测资料,分析不同大气稳定度条件的湍流速度谱、温度谱、湿度谱、协谱及局地各向同性特征。结果表明:三维速度(u、v、w)谱和垂直速度(w)与水平纵向速度(u)、温度(θ)的协谱(uw、θw)的谱峰均随稳定度的增加而向高频端移动。湍流速度(u、v、w)谱、温度(θ)谱和湿度(q)谱在惯性副区均满足-2/3定律。uw协谱、θw协谱和垂直速度(w)与湿度(q)的协谱(qw)在惯性副区并不完全遵循-4/3定律,尤其是uw协谱的拟合斜率更接近-1。水平方向湍流谱峰波长范围为130~1820 m,垂直范围为49~113 m。温度谱谱峰波长范围为149~260 m,湿度谱谱峰波长范围为198~455 m。uw协谱谱峰波长范围为228~455 m,θw协谱谱峰波长范围为172~260 m,qw协谱谱峰波长范围为172~346 m。v谱在惯性副区基本满足局地各向同性,w谱在惯性副区不满足局地各向同性,可能与森林下垫面对垂直方向湍流大涡的破碎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下垫面 湍流谱 湍流协谱 局地各向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降雹过程的物理量特征分析
19
作者 张剑侠 王桂平 安英玉 《农技服务》 2012年第2期222-223,237,共3页
利用气象探空资料和物理量场资料并结合天气学原理和诊断方法,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1次降雹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同时SI指数、K指数、比湿、垂直风切变、假相当位温对强对流天气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关键词 冰雹 比湿 假相当位温 物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
20
作者 王悦 文玲 《农技服务》 2015年第7期145-145,共1页
农业生产是在自然多变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进行的,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因而,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掌握当地的气候知识与气候预报信息。气象服务可满足农业生产的这一需要,更能有效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 农业生产是在自然多变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进行的,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因而,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掌握当地的气候知识与气候预报信息。气象服务可满足农业生产的这一需要,更能有效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气象服务 现状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