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只征不转”征地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凤德 李敬茹 +1 位作者 于晋轲 原平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0-42,共3页
国家建设集体土地征收一般实行"又征又转"的征地政策,黄河下游"十三五"防洪工程淤区征地将采用"只征不转"模式。通过对"又征又转"和"只征不转"两种征地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认为黄河下... 国家建设集体土地征收一般实行"又征又转"的征地政策,黄河下游"十三五"防洪工程淤区征地将采用"只征不转"模式。通过对"又征又转"和"只征不转"两种征地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认为黄河下游防洪工程采用"只征不转"征地模式是征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方式 又征又转 只征不转 防洪工程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干堤防加高培厚工程土工格栅加筋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永森 郭丰华 +2 位作者 原晓军 王远明 邱流潮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3-108,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土工格栅在加高培厚堤防工程中的加固作用,以松花江干流第九标段典型堤防断面为例,运用有限元法对加高培厚堤防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的开挖和加筋形式对堤防稳定性和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提出的加高培厚堤防的优... 为了深入研究土工格栅在加高培厚堤防工程中的加固作用,以松花江干流第九标段典型堤防断面为例,运用有限元法对加高培厚堤防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的开挖和加筋形式对堤防稳定性和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提出的加高培厚堤防的优化方案,经过加筋处理后,堤防坡比优化为1∶1.37,安全系数从1.08提升至1.63,土地使用面积减小了36.9%,单位长度加高培厚工程所需土方量减少约20 m3;开挖台阶和加筋都可减小沉降,加筋相比开挖台阶作用更明显,共同使用效果最好;加筋位置越靠近堤防底部,降低堤防差异沉降的效果越明显,加筋层数多比加筋层数少的效果好,在实际工程中,并不是越多越好,应综合考虑经济及工程效益,合理选择加筋处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高培厚 土工格栅 加筋 沉降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笼网垫护坡结构抗冲刷性能水槽模型试验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远明 张桂荣 +3 位作者 李登华 假冬冬 张家胜 杨学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4-98,共5页
石笼网垫护坡结构在河流岸坡生态防护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网垫结构技术参数对其护坡效果影响较大,不同网垫厚度、隔板间距及网垫内碎石填充情况等都会对其抗冲刷性能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室内大型水槽模型试验,研究确定不同厚度、不同隔... 石笼网垫护坡结构在河流岸坡生态防护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网垫结构技术参数对其护坡效果影响较大,不同网垫厚度、隔板间距及网垫内碎石填充情况等都会对其抗冲刷性能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室内大型水槽模型试验,研究确定不同厚度、不同隔板距离、不同逊径颗粒含量下石笼网垫护坡结构破坏的临界流速,揭示不同水流冲刷作用下网垫结构的变形过程与破坏规律。通过临界流速定义石笼网垫护坡结构抗冲刷性能,以此确定石笼网垫护坡结构设计的最优参数。水槽冲刷试验结果表明:逊径配比对石笼网垫的抗冲刷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建议网垫内填石的逊径配比不超过15%;隔板间距较小时,填石间可移动孔隙较小,易形成整体稳定结构,故在施工工艺可行的条件下,减少隔板间距可提高填石的稳定性和石笼网垫的抗冲性;为保证填石的相对稳定,石笼网垫应保证至少有2层填石,考虑填充率的因素,最优厚度应为网垫内部填石中值粒径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笼网垫 抗冲性能 临界流速 逊径配比 水槽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水数值模拟的三维动态可视化方法 被引量:15
4
作者 耿敬 张洋 +2 位作者 李明伟 耿贺松 王远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79-1185,共7页
针对洪水淹没的灾害评估与应急决策管理等问题,本文结合GIS技术与Mike21软件,设计了基于Mike21计算数据的GIS洪水淹没三维动态可视化方法。基于GIS构建研究区段数字地形,建立Mike21二维洪水数学模型,确定糙率与边界条件;模拟典型工况下... 针对洪水淹没的灾害评估与应急决策管理等问题,本文结合GIS技术与Mike21软件,设计了基于Mike21计算数据的GIS洪水淹没三维动态可视化方法。基于GIS构建研究区段数字地形,建立Mike21二维洪水数学模型,确定糙率与边界条件;模拟典型工况下的来洪情况,计算洪水淹没范围、历时、水深、水位和流速等要素;通过可视化数据的提取与建筑物实体参数化建模,对研究区域三维场景融合,并采用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相互调用机制,实现淹没过程的动态模拟与实时信息查询。以依兰航电枢纽区段为例,设计开发了依兰航电枢纽区段洪水淹没三维动态可视化系统,能够较好地将Mike21数值模拟结果与GIS的数字地形模型进行耦合,实现洪水淹没三维可视化,为研究区段防洪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淹没 MIKE21 数值模拟 GIS 场景融合 动态仿真 可视化 航电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浪林不同林木布置模式对河道水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远明 韩宇 +3 位作者 杨学春 王立海 刘晓东 苏安双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5-241,共7页
针对真实防浪林中水体流动特征研究难度较大的问题,通过在防浪明渠中布置非淹没刚性植被模拟防浪林.基于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来流条件下交错形式布置和平行形式布置这两种不同形式防浪林的阻力特征.通过设计植被阻力... 针对真实防浪林中水体流动特征研究难度较大的问题,通过在防浪明渠中布置非淹没刚性植被模拟防浪林.基于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来流条件下交错形式布置和平行形式布置这两种不同形式防浪林的阻力特征.通过设计植被阻力测量装置,对不同植被布置形式下植被对水流造成的阻力进行了直接的测量.研究结果表明:植被后涡旋的尺度越大,测力计显示的植被后水流阻力越大,并初步建立了不同来流条件下流量与采样斑块上植被对水流阻力所产生的影响的定量关系模型.结果显示,交错形式布置的防浪林对水流的阻力比平行形式布置的防浪林更大,且随着来流流量的增加,交错形式布置的防浪林消能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浪林 布置形式 数值模拟 流速分布 阻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去噪的ARMA堤坝水平位移预测模型 被引量:8
6
作者 张鹏 王甜 王远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259-261,287,共4页
堤坝位移监测数据可以被视为非平稳时间序列,但是因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位移的测值常含有随机误差。在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去噪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基本步骤是:采用小波分解与重构法去噪,将信号分解到... 堤坝位移监测数据可以被视为非平稳时间序列,但是因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位移的测值常含有随机误差。在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去噪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基本步骤是:采用小波分解与重构法去噪,将信号分解到不同的频带上,再直接提取有用信号的频带进行重构,减小测值中的随机误差;进一步对去噪后不平稳的位移时间序列差分建立预测模型。工程实例计算分析表明,基于小波去噪所建立的模型位移预测结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的模型位移预测结果,可以用于短期内堤坝水平位移预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去噪 小波分解 ARMA模型 水平位移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ow-3D的堤防堵口水力条件数值模拟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兵 张凤德 贺昌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80,86,共5页
为了研究极端洪水条件下某河道砂性堤防溃口快速封堵技术,选取典型堤段,基于FLOW-3D对具有实际地形的堤防溃口水流运动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不同口门宽度及堤防内侧不同水位条件下的口门区域水位、水位场分布、流速及流速场分布等水力... 为了研究极端洪水条件下某河道砂性堤防溃口快速封堵技术,选取典型堤段,基于FLOW-3D对具有实际地形的堤防溃口水流运动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不同口门宽度及堤防内侧不同水位条件下的口门区域水位、水位场分布、流速及流速场分布等水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溃口内外水位差和口门宽度均对溃口分流量、口门断面平均流速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口门束窄,溃口前水位逐渐抬高,口门断面流速先增后减;口门底部和下堤头前局部流速较大。总结该河道堤防溃口水流运动特性和规律,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堵口材料和施工工艺的选取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堵口 水力条件 三维数值模拟 Flow-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冲刷作用下石笼网生态护坡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桂荣 张家胜 +1 位作者 王远明 邵勇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119,共8页
与传统护坡相比,生态护坡强调在满足岸坡稳定性的同时达到修复生态、保护环境的目的。概括了河流岸坡生态护坡的内涵和特点,总结了常用于河流岸坡的生态护坡技术,重点介绍了石笼网生态护坡作为一种柔性护坡方式在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在... 与传统护坡相比,生态护坡强调在满足岸坡稳定性的同时达到修复生态、保护环境的目的。概括了河流岸坡生态护坡的内涵和特点,总结了常用于河流岸坡的生态护坡技术,重点介绍了石笼网生态护坡作为一种柔性护坡方式在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对已有理论和试验的分析,阐明了影响石笼网结构护坡性能的主要设计参数。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石笼网结构抗冲刷特性研究、石笼网填石料级配、厚度与抗冲流速关系的研究及石笼网与植被的结合试验研究。通过对石笼网结构的深入研究,以获取更多的理论支撑,进一步优化石笼网结构的设计,更好地指导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岸坡 生态护坡技术 石笼网结构 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汛背景下寒区某堤防渗流模拟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戴长雷 李洋 +3 位作者 陈末 王远明 于淼 李爽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9-82,38,共5页
通过分析寒区堤防渗流影响因素,在百年一遇洪水位情景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构建渗流模型,并利用Geo-studio软件中的SEEP/W模块求解,进而对凌汛期、非凌汛期典型堤防断面进行渗流模拟。结果表明,区别于非凌汛堤防渗流路径主要经过堤基底层... 通过分析寒区堤防渗流影响因素,在百年一遇洪水位情景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构建渗流模型,并利用Geo-studio软件中的SEEP/W模块求解,进而对凌汛期、非凌汛期典型堤防断面进行渗流模拟。结果表明,区别于非凌汛堤防渗流路径主要经过堤基底层,凌汛期渗流路径受冻结壳影响,堤防的渗流路径主要经过冻结壳上层的砂土(3)区;凌汛期堤防渗流最大速度较非凌汛期有较大幅度提升,易引起管涌、崩塌;凌汛期堤防最大坡降亦有所增大,超过了工程允许坡降值。可见凌汛期堤防不稳定性较高,应加强凌汛期堤防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 凌汛 堤防 渗流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嫩江佰大街防浪林消浪机理物理实验研究
10
作者 王远明 张方煜 +2 位作者 杨学春 王立海 董增川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1-127,共7页
【目的】以嫩江佰大街堤防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因素对嫩江干流防浪林消浪效果的影响以及合理设计防浪林优化布局。【方法】根据重力相似准则,通过合理的比尺缩放将研究区防浪林缩小至实验室水槽中,构建合适的防浪林物理模型,模拟防浪林... 【目的】以嫩江佰大街堤防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因素对嫩江干流防浪林消浪效果的影响以及合理设计防浪林优化布局。【方法】根据重力相似准则,通过合理的比尺缩放将研究区防浪林缩小至实验室水槽中,构建合适的防浪林物理模型,模拟防浪林植被与波浪的作用过程。其中波浪由造波机生成,防浪林采用模型树模拟。物理模型的实施方案,主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即通过单因素变化的方法,选取防浪林林带宽度、排列方式、密度、树型、滩地波高作为消浪影响因素,进行分组实验,模拟某一因素变化下,防浪林消浪效果的变化,确定各个影响因素对防浪林消浪效果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综合一些较为复杂的影响因素,提出防浪林优化设计方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防浪林树型条件下,30~40 m的防浪林林带宽度的消浪系数在30%以上,继续增大防浪林林带宽度,消浪系数增加并不显著。考虑到经济合理等因素,40 m的防浪林带宽度较为合理;等边三角形的排列方式的防浪林消浪效果相对较优,并且能满足更大的行株距,更适于防浪林生长的光照条件。植被密度的增加能够提高消浪系数,但当防浪林密度大于0.17株/m^2时,消浪系数提高不显著,当防浪林密度采用0.17株/m^2时能够充分的保证行株距,更有利于林带的生长。同时防浪林树冠部分的消浪效果最佳,并且当波高处于树冠位置时,波高越大,消浪效果越好。【结论】因此,在合理的树型条件下,研究区防浪林林带宽度采用40 m,排列方式为等边三角形,密度为0.17株/m^2左右时为防浪林优化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浪林 消浪机理 物理实验 嫩江佰大街堤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砂土岸坡三维加筋生态护坡结构力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晓春 王远明 +2 位作者 张桂荣 李登华 张家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91-95,共5页
加筋生态护坡是土工织物与植草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护坡形式,在保证工程生态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态护坡的强度,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黑龙江同抚堤防工程粉砂土岸坡防护工程为例,开展了三维加筋生态护坡结构的现场原位测试与加筋土体力学... 加筋生态护坡是土工织物与植草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护坡形式,在保证工程生态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态护坡的强度,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黑龙江同抚堤防工程粉砂土岸坡防护工程为例,开展了三维加筋生态护坡结构的现场原位测试与加筋土体力学特性室内试验研究,揭示了该护坡技术固土护坡力学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对比纯植被护坡和遮阳网表层覆盖护坡方式,三维加筋生态护坡结构对土体加筋作用最为有效。土工网可以帮助植被根系在岸坡表层形成良好的加筋层,而植被根系则帮助土工网与岸坡土体更紧密地结合。加筋生态结构效果主要表现为增加了土体黏聚力,但对内摩擦角影响不大;一个生长周期内草本型植被根系加筋区域集中在地面以下20cm左右的深度;土体含水率和含根量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有明显影响,随着土体中含根量和含水率的增加,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即对于高羊茅这类抗剪型根系,其加固土体时存在最佳含根量和含水率使其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生态护坡 三维土工网垫 植被根系 抗剪强度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多层结构堤基土体渗透变形机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凤德 杨云超 +2 位作者 荣冠 张璐 李响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0-84,共5页
针对某多层结构堤基渗透稳定性问题,采用基于离散元理论的颗粒流方法,建立堤基概化颗粒模型并进行渗流模拟,研究多层结构堤基渗透变形发展过程及颗粒流失量、孔隙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上覆粘土,下部为级配不良中砂和级配... 针对某多层结构堤基渗透稳定性问题,采用基于离散元理论的颗粒流方法,建立堤基概化颗粒模型并进行渗流模拟,研究多层结构堤基渗透变形发展过程及颗粒流失量、孔隙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上覆粘土,下部为级配不良中砂和级配不良细砾的土层结构,发生渗透破坏时土体颗粒流失主要发生在中砂层,渗漏通道表现为由渗流出口逐渐向上游发展,由于流失量持续增大,造成该土层逐渐被掏空并导致上覆粘土层塌陷破坏;细砾石层颗粒流失量较小且趋于稳定,不会演变为管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方法 堤基 多层结构 渗透变形 管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凝砂砾石坝防渗措施及应力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凤德 李秀文 +1 位作者 彭云枫 王万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4-200,共7页
由于胶凝砂砾石材料抗渗性能较差,采用其筑坝时需专门设计防渗措施进行坝体挡水。本文对胶凝砂砾石坝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措施,及新提出的高强度胶凝砂砾石面板和高强度胶凝砂砾石面板下铺设复合土工膜两种新型防渗措施进行渗流分析、考... 由于胶凝砂砾石材料抗渗性能较差,采用其筑坝时需专门设计防渗措施进行坝体挡水。本文对胶凝砂砾石坝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措施,及新提出的高强度胶凝砂砾石面板和高强度胶凝砂砾石面板下铺设复合土工膜两种新型防渗措施进行渗流分析、考虑渗流作用的应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效果较好,高强度胶凝砂砾石面板防渗效果较差;钢筋混凝土面板主应力最大、坝趾应力集中较为明显,高强度胶凝砂砾石面板和高强度胶凝砂砾石面板下铺设复合土工膜应力分布较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砂砾石坝 防渗措施 渗流分析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面结合方法的洪水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卓越 张丽丽 +3 位作者 殷峻暹 李文龙 雷冠军 宋洋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42,共6页
目前对于大面积流域的洪水预测研究还仅仅停留在时间的预测上,对于详细地点的预测研究不足,而点面结合的研究方法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相互论证预报的合理性及完整性。采用可公度法对东北地区进行洪水预测,不仅对整个东北地区洪水发生年... 目前对于大面积流域的洪水预测研究还仅仅停留在时间的预测上,对于详细地点的预测研究不足,而点面结合的研究方法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相互论证预报的合理性及完整性。采用可公度法对东北地区进行洪水预测,不仅对整个东北地区洪水发生年份进行了预测,对于具体详细地点的预测,通过采用点面结合的预测方法来提高预测的精度。面预测验证了2013年洪水的必然性,且预测了2017年的东北洪水。点预测中由于空间分布的差异性,用四个代表性的站点对东北地区的来水情况进行丰平枯的辅助定性预测,除一个站点没有显著年份外,其他三个站点均显示2017年为极丰。综合判断2017年东北洪水有极大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公度 点面结合 东北地区 洪水预测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性土改性效果干湿循环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小川 苏安双 +3 位作者 王远明 于沭 常俊德 李兆宇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2-207,共6页
现行水利工程上主要采用掺入改性剂消除分散性土的分散性,但在部分工程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消除分散性土的分散性,提高分散性土的性能,以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实际中,从改性剂对分散性土改性效果方面进行研究。选取掺入量为4%粉煤灰、1... 现行水利工程上主要采用掺入改性剂消除分散性土的分散性,但在部分工程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消除分散性土的分散性,提高分散性土的性能,以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实际中,从改性剂对分散性土改性效果方面进行研究。选取掺入量为4%粉煤灰、1%生石灰及1%水泥的组合改性剂,采用干湿循环模型试验研究组合改性剂对分散性土的改性效果,并通过25次干湿循环试验分析改性后分散性土的工程耐久性能。试验揭示了干湿循环下分散性土及其改性土坡面降雨冲刷破坏形态及干燥裂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分散性土在干湿循环下性能优于分散性土,改性土相对流失减少率主要集中在40%~60%之间,最大可达到74.92%。组合改性剂能够消除分散性土的分散性,提高其抗冲刷能力,且具有良好的工程耐久性。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为分散性土改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循环 组合改性剂 降雨冲刷 干燥裂化 龟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式防洪系统力学性能及渗漏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守开 李慧敏 +4 位作者 王远明 郭磊 丁泽霖 汪伦焰 孙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83-89,共7页
移动式防洪系统是一种具备高安全性的标准化防洪方法,但在中国的城市防洪系统应用还不多,对其技术性能的研究不足是制约因素之一。该文依托某市的移动式防洪墙工程,设计移动式防洪墙综合试验基地,蓄水试验以及立柱加卸载试验,研究了移... 移动式防洪系统是一种具备高安全性的标准化防洪方法,但在中国的城市防洪系统应用还不多,对其技术性能的研究不足是制约因素之一。该文依托某市的移动式防洪墙工程,设计移动式防洪墙综合试验基地,蓄水试验以及立柱加卸载试验,研究了移动式防洪系统的预埋件安装方法、受力性能和渗漏特性。结果表明,预埋件的直接安装法与预留槽孔法均能满足施工工艺和正常运行要求,但前者优于后者;蓄水后,移动式防洪墙存在渗漏现象,其与水位呈现指数的变化规律,当水位超过1.5 m时渗漏量会快速增大,达到1.7 m时渗漏量可达300 L/h;立柱加卸载(0~100 k N)过程中,首先会引起混凝土塑性变形,进而导致立柱产生残余位移,其受力过程表明立柱、预埋件与基座混凝土体系的破坏过程应是由预埋件两侧混凝土逐渐向迎水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 应变 力学性能 移动式防洪系统 预埋件安装 渗漏特性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体复合地基在加高培厚堤防差异沉降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侯英伟 彭泽豹 +1 位作者 徐文鹏 王远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0-164,共5页
桩体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式,在提高地基承载力及控制沉降中广泛应用。针对加高培厚堤防的差异沉降控制,结合实际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定量分析了不同桩数、桩径、布桩位置对差异沉降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桩体复合地... 桩体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式,在提高地基承载力及控制沉降中广泛应用。针对加高培厚堤防的差异沉降控制,结合实际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定量分析了不同桩数、桩径、布桩位置对差异沉降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桩体复合地基能有效控制加高培厚堤防的沉降,合理布设情况下差异沉降缓解百分比可达近50%。桩体最优布设位置在老堤背水坡中点垂线处,而且桩数较之桩径对差异沉降控制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高培厚堤防 差异沉降 桩体复合地基 控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合土垫层在加培堤不均匀沉降控制中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兰滔 郎东明 王远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5-169,174,共6页
针对新老堤身压缩性的差异所造成的加高培厚堤防(加培堤)在新老结合面附近产生的路面纵向开裂问题,以加培堤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室内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三合土(生石灰、砂和黏土)垫层在堤身沉降控制中的效果,得到了新老堤... 针对新老堤身压缩性的差异所造成的加高培厚堤防(加培堤)在新老结合面附近产生的路面纵向开裂问题,以加培堤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室内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三合土(生石灰、砂和黏土)垫层在堤身沉降控制中的效果,得到了新老堤身在不同压缩模量组合下所对应的最优质量配合比。研究表明:三合土垫层可以减小30%的沉降。研究结果可为加培堤不均匀沉降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 沉降控制 三合土 有限元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系桩的竖向承载力试验研究
19
作者 兰滔 顾长才 王远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7-82,共6页
针对桩在近海滩涂中下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根系桩,给出了其施工工艺。以根系桩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室内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根系桩的竖向承载力,对比分析了根系桩与圆桩及锚刺桩的承载力差异,给出了根系桩在江苏盐城市的斗龙港和川东闸... 针对桩在近海滩涂中下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根系桩,给出了其施工工艺。以根系桩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室内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根系桩的竖向承载力,对比分析了根系桩与圆桩及锚刺桩的承载力差异,给出了根系桩在江苏盐城市的斗龙港和川东闸的海平面高程观测中的应用实例。结果表明:根系桩比圆桩和锚刺桩的竖向承载力高,施工可行,简单实用。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软基处理、河道防冲刷、边坡加固等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模型试验 滩涂 沉降 竖向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