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黑土区水土保持研究进展
1
作者 石长金 许靖华 勇丽波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5年第1期13-15,共3页
为保护黑土资源、耕地资源,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结合黑土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水土资源保护开发等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开展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试验研究。针对黑土区的特殊性,提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应遵循的理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 为保护黑土资源、耕地资源,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结合黑土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水土资源保护开发等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开展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试验研究。针对黑土区的特殊性,提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应遵循的理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模型和水土流失方程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坡耕地垄向区田技术、水保耕作体系,黑土区林草临界覆盖度、造林立地指数,侵蚀沟和"四荒"治理技术模式;重点推荐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和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研究所取得的模式及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 水土保持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低山丘陵区土地资源评价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黑龙江省东部红旗流域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立新 陈英智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5-87,共3页
在综合调查和实地勘查的基础上,对东北低山丘陵区有代表性的红旗流域土地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根据流域发展和生态建设的要求,调整了其土地利用结构。确定了该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工程规模,并计算了其效益。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低山丘陵区 土地资源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黑龙江 东部地区 红旗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土壤流失方程的研究 被引量:257
3
作者 张宪奎 许靖华 +2 位作者 卢秀琴 邓育江 高德武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9,18,共10页
通过对7年大量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黑龙江省土壤流失方程(简称方程)A=RKLSCP。并确定了方程中诸因子的求算方法和数值及黑龙江省土壤允许流失量,为方程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数据;还进行了方程的验证,其方程计算值与实测值准确率... 通过对7年大量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黑龙江省土壤流失方程(简称方程)A=RKLSCP。并确定了方程中诸因子的求算方法和数值及黑龙江省土壤允许流失量,为方程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数据;还进行了方程的验证,其方程计算值与实测值准确率在90%以上,证明方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可靠性。该方程的建立,为监测预报水土流失及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了一整套的科学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流失方程 降雨 侵蚀力 R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山区风电场工程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8
4
作者 史彦林 贾洪纪 +4 位作者 张利 单洪伟 严尔梅 鞠伟 周宁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23,共3页
结合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验收技术评估工作实践,对黑龙江省山区风电场水土流失特点、防治分区、措施布设进行了分析、探讨。风电场工程建设周期短、扰动强度差异显著、植被破坏点多面广、植被恢复难度大,具有点线面侵蚀并存、... 结合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验收技术评估工作实践,对黑龙江省山区风电场水土流失特点、防治分区、措施布设进行了分析、探讨。风电场工程建设周期短、扰动强度差异显著、植被破坏点多面广、植被恢复难度大,具有点线面侵蚀并存、风蚀与水蚀共存的水土流失特点;运输道路区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是防治和监测的重点部位。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为风电机组区、运输道路区、输电线路区、升压站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并有针对性地布设了水土保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 风电场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 IS技术的黑龙江省典型土壤有效土层厚度调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解运杰 刘凤飞 +1 位作者 白建宏 孙雪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51-253,共3页
东北典型黑土层厚度一直是诸多生态学者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在水利部《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潜在危险程度研究》技术框架下,通过土层厚度影响因子归类调查法,在G IS环境下建立黑龙江省典型土壤土层厚度的评估数据库,系统分析了全省... 东北典型黑土层厚度一直是诸多生态学者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在水利部《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潜在危险程度研究》技术框架下,通过土层厚度影响因子归类调查法,在G IS环境下建立黑龙江省典型土壤土层厚度的评估数据库,系统分析了全省典型土壤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厚度量级指标,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典型土壤 有效土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区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调查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白建宏 王玉玺 +1 位作者 刘凤飞 解运杰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6-17,共2页
依据黑龙江省第一、二、三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资料 ,利用GPS等技术手段 ,通过开展外业调查及内业分析研究 ,对全省典型黑土区 11个县 (市 )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潜在危险度 典型黑土区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黑土区水土流失动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平 孙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1,共4页
为了解不同时期黑龙江省黑土区水土流失状况及其演变动态,根据历史调查资料、小流域原位勘察结果及同期遥感调查数据,分别对1950,1980和2000年黑龙江省黑土区50a来不同空间尺度水土流失状况、特征、成因及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该... 为了解不同时期黑龙江省黑土区水土流失状况及其演变动态,根据历史调查资料、小流域原位勘察结果及同期遥感调查数据,分别对1950,1980和2000年黑龙江省黑土区50a来不同空间尺度水土流失状况、特征、成因及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水土流失面积50a来净增了2.08×104 km2,水蚀是造成该区水土流失主要形式。(2)1950—1980年20a间年均水土流失面积为411.9km2,比1980—2000年年均值高出25.5km2。(3)50a来该区侵蚀沟数量增加98 832条,2000年侵蚀沟面积所占比例比1950年增加了172.4%,沟壑密度增加2.83倍。该区水土流失呈持续恶化态势,不合理人类活动、政策导向和黑土质量退化是导致该区水土流失程度动态变异主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动态变化 人类活动 黑龙江省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黑土地区水土流失危害及其治理途径 被引量:10
8
作者 谢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61-64,44,共5页
该文对黑土区基本情况作了介绍,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其原因,并通过系统诊断探索水土保持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说明了水土保持在黑土地区低产田改造中的作用,提出了保持水土,改造低产农田的措施。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危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土壤侵蚀的垂直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玉玺 刘凤飞 +1 位作者 樊华 解运杰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4年第3期3-4,共2页
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对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水土流失是制约黑龙江省乃至中国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综合分析土壤侵蚀的垂直分布规律,对研究和治理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黑龙江 土壤侵蚀 垂直分布规律 粮食安全 水土流失 粮食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矿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探讨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平 许靖华 陈生永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8年第5期21-23,共3页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丰富,全省现有矿产地1 122处,矿山企业7 605个,采矿占用的土地总面积1 023.04km2,有水土流失总面积869.59 km2,除厂区外,其它均为强度以上侵蚀区,平均侵蚀模数14 700 t/(km2.a)。采矿业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水土流...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丰富,全省现有矿产地1 122处,矿山企业7 605个,采矿占用的土地总面积1 023.04km2,有水土流失总面积869.59 km2,除厂区外,其它均为强度以上侵蚀区,平均侵蚀模数14 700 t/(km2.a)。采矿业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水土流失,破坏侵占土地资源,引发地面塌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造成土地荒漠化、石漠化。矿山废弃物对土地和地表水与地下水等环境资源形成污染。矿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对策:建立预防监督机制、加强水土保持监测、注重工程治理措施及其配置,并将矿区分为黏土类、石矿类、煤矿类和金属矿类,结合各类矿区立地条件特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水土流失 综合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英杰 陈棣 李连玉 《防护林科技》 2008年第5期98-100,共3页
文章从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对该区荒漠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基于RS数据分析得知:1984年黑龙江省西部风蚀荒漠化面积为7 666.42 km2,到1995年扩展到8 760.72 km2,11年增加风蚀荒漠化面积1 094.3 km2,平均每年以近100 km2速度向外扩展;... 文章从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对该区荒漠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基于RS数据分析得知:1984年黑龙江省西部风蚀荒漠化面积为7 666.42 km2,到1995年扩展到8 760.72 km2,11年增加风蚀荒漠化面积1 094.3 km2,平均每年以近100 km2速度向外扩展;到2000年发展到10 028.28 km2,仅5年就扩延1 267.56 km2,平均每年以253.5 km2速度向外扩大,扩展速度为前11年的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西部 荒漠化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垄作区田在黑龙江省坡耕地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尹家峰 邓育江 田质荣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3-25,共3页
针对黑龙江省坡耕地沟垄耕作在保持水土方面存在的问题,采用天然降雨和人工模拟降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改垄作为垄作区田的有关技术及垄作区田的蓄水保土及其增产效益。结果表明,在传统垄作基础上,利用L=165.49θ-0.4... 针对黑龙江省坡耕地沟垄耕作在保持水土方面存在的问题,采用天然降雨和人工模拟降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改垄作为垄作区田的有关技术及垄作区田的蓄水保土及其增产效益。结果表明,在传统垄作基础上,利用L=165.49θ-0.47确定的最佳土间距值修筑垄作区田,可使垄向坡度在5°以下的坡耕地承受10年一遇、历时30分的特征降雨量37mm;与传统的垄作相比,垄作区田可减少径流量36%以上、减少冲刷量65%以上,农作物平均增产17%左右。改垄作为垄作区出投资少,效益显著,方法简便,应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坡耕地 沟垄耕作 垄作区田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四荒”的类型、划分标准及分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温是 李永林 +2 位作者 陈生永 勇丽波 刘忠臣 《中国水土保持》 1997年第5期22-24,共3页
目前,国内关于“四荒”的涵义及分类尚无统一标准,分类划级十分混乱,同一类型各地命名也不尽相同,从而给“四荒”的统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也影响了“四荒”资源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开发利用.对“四荒”土地资源类型进行确定与分级,是科学... 目前,国内关于“四荒”的涵义及分类尚无统一标准,分类划级十分混乱,同一类型各地命名也不尽相同,从而给“四荒”的统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也影响了“四荒”资源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开发利用.对“四荒”土地资源类型进行确定与分级,是科学、合理、有效治理开发“四荒”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在对全省“四荒”资源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颁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提出的荒地类型,结合我省具体情况,经过全面分析筛选,确定“四荒”的研究对象为:荒山、荒丘、荒沟、荒滩(“四荒”也包括荒地、荒坡、荒沙、荒草和荒水等),并对“四荒”资源进行了类型划分和适宜性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荒地 荒坡 荒丘 荒滩 类型 划分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山丘区分布范围确定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志学 刘凤飞 孙雪文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4年第5期48-48,F0003,共2页
黑龙江省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坡耕地较多,侵蚀严重,且多集中于山丘区中。依靠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黑龙江省的DEM,确定了黑龙江省山丘区分布范围,为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山丘区 分布范围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区埂带植物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英智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2年第1期7-9,共3页
地埂植物带及梯田埂植物带在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标本兼治的作用,因而被广泛应用。科学合理地选择优良的埂带植物是提高东北黑土区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的重要措施。选用短梗刺五加、长梗刺五加、蓝靛果和... 地埂植物带及梯田埂植物带在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标本兼治的作用,因而被广泛应用。科学合理地选择优良的埂带植物是提高东北黑土区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的重要措施。选用短梗刺五加、长梗刺五加、蓝靛果和芦笋等4种固埂经济植物,测定其在固埂防冲,减少地埂及梯田埂上水土流失及其经济效益。其中短梗刺五加水土保持效益最为突出,可在东北黑土区的地埂植物带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蓝靛果适应性较强,是一种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同时兼备很高的经济效益,可以在黑土区作为埂带植物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埂带植物 水土保持 东北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黑龙江省西部荒漠化范围界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雪文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4年第1期21-22,共2页
以湿润指数为指标,利用GIS的扩充模块结合气象水文资料计算出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和亚湿润区域,界定黑龙江省西部荒漠化范围。并初步探究了GIS相应算法的精度。
关键词 湿润指教 荒漠化 黑龙江省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几种常用水保树种适地适树的初步研究
17
作者 周江红 许靖华 曲德双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6年第2期125-127,共3页
通过在黑龙江省的东部森林石质低山丘陵区水蚀区、中部漫川漫岗水蚀区设立标准样地,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对黑龙江省几种常用水保树种建立了树高导向曲线方程,并编制了长白落叶松、樟子松、兴安落叶松及小黑杨等常用树种的立地指数表,为... 通过在黑龙江省的东部森林石质低山丘陵区水蚀区、中部漫川漫岗水蚀区设立标准样地,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对黑龙江省几种常用水保树种建立了树高导向曲线方程,并编制了长白落叶松、樟子松、兴安落叶松及小黑杨等常用树种的立地指数表,为今后造林工作中正确选择树种和预测林木生长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表3,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地适树 指数表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林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水土流失与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日新 石长金 丁洪军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3年第1期22-23,共2页
生态旅游是一项新兴产业 ,在其开发、建设和经营中 ,由于规划滞后、法规不健全、管理保护不利、追求近期利益、边开发边破坏等现象经常发生 ,引起景观破坏、环境下降、水土流失、资源损失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生态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是一项新兴产业 ,在其开发、建设和经营中 ,由于规划滞后、法规不健全、管理保护不利、追求近期利益、边开发边破坏等现象经常发生 ,引起景观破坏、环境下降、水土流失、资源损失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生态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发展生态旅游业过程中 ,要依据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科学编制规划 ,制定相关法规制度 ,坚持保护优先、防治并重原则 ,搞好宣传教育 ,提高广大游客及开发建设单位的生态意识 ,从根本上杜绝对生态旅游区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生态旅游 发展 水土流失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经济灌木—胡枝子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绪军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3年第4期39-40,共2页
胡枝子是一种优良的水土保持经济灌木 ,通过对黑龙江省当地产胡枝子属的不同品种、外地引种、本省不同产地胡枝子品种以及不同管理措施对胡枝子生长影响等方面的对比研究 ,提出了黑龙江省应以五大连池野生的胡枝子作为水土保持推广和选... 胡枝子是一种优良的水土保持经济灌木 ,通过对黑龙江省当地产胡枝子属的不同品种、外地引种、本省不同产地胡枝子品种以及不同管理措施对胡枝子生长影响等方面的对比研究 ,提出了黑龙江省应以五大连池野生的胡枝子作为水土保持推广和选择优良品种的基础材料。此对比试验为该经济灌木的推广使用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枝子 经济灌木 水土保持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山丘区坡耕地最小侵蚀坡度研究
20
作者 吕志学 刘凤飞 孙雪文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3年第6期8-9,共2页
黑龙江省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黑土层的流失将给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重大隐患,严重影响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提高黑龙江省山丘区坡耕地的粮食产量,对确保我... 黑龙江省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黑土层的流失将给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重大隐患,严重影响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提高黑龙江省山丘区坡耕地的粮食产量,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明确黑龙江省山丘区容许土壤流失量等指标的基础上,运用黑龙江省土壤流失方程,研究确定了黑龙江省山丘区耕地最小侵蚀坡度,在此基础上,依靠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综合运用GIS数据库合成、分析、统计查询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得出了黑龙江省山丘区坡耕地侵蚀面积,为后续分类治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 坡耕地 最小侵蚀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