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共识机制的电力物联网群组密钥管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龙 刘勇 李晓坤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37,共6页
随着电力物联网的建设,终端接入数量的大量增加,实现低延迟和提供实时服务是传统电力物联网面临的两大挑战。虽然在电力物联网系统中已经有一些加密方案被设计来促进安全通信,但是现有的方案通常不支持匿名和灵活的密钥管理。文中基于... 随着电力物联网的建设,终端接入数量的大量增加,实现低延迟和提供实时服务是传统电力物联网面临的两大挑战。虽然在电力物联网系统中已经有一些加密方案被设计来促进安全通信,但是现有的方案通常不支持匿名和灵活的密钥管理。文中基于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在电力物联网系统中保证了分散节点在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一致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能电网系统互认证和密钥方案,基于区块链共识机制的特性,所提方案可以支持高效的条件匿名和密钥管理,对终端(TA)与数据聚合器(DA)之间安全私有通信和密钥管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密钥更新和撤销算法。对所提出方案的存储成本及时间成本进行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与其他文献分别提出的三个密钥管理认证方案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存储成本及时间成本有明显优势。最后,进行了安全和效率之间的讨论分析,对未来电力物联网建设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密钥管理 身份认证 通信安全 电力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泛在电力物联网群组密钥管理算法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清源 刘瑞佳 +1 位作者 王健 李晓坤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8-56,共9页
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传输的可信任性与安全性开始成为其在关键领域中应用的基本前提。然而大多数现有的方案不适用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环境。文中在分布式密钥管理与边缘计算的框架下,提出了一种群组密钥加密算法。这种算法... 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传输的可信任性与安全性开始成为其在关键领域中应用的基本前提。然而大多数现有的方案不适用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环境。文中在分布式密钥管理与边缘计算的框架下,提出了一种群组密钥加密算法。这种算法通过使用基于相同主题的节点群组构建算法构建分组,并且通过使用基于群组密钥管理的密钥分配算法等算法,减少了随着分组内节点增减而产生的重新派生新密钥以及节点之间传递密钥所需的系统开销,密钥生成节点无需和所有物联网节点建立通信链路。文中还对方案的性能指标进行了评价,证明了文中提出的密钥管理算法可提高设备性能,降低功耗,适用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各种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电力物联网 群组密钥 边缘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TC技术在智慧电网分布式能源调控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林艺 李晓坤 +3 位作者 陈虹旭 徐秦成 李菲 孙怡然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2-138,共7页
智慧电网在智慧城市占据核心地位,分布式能源更是智慧电网发展的主要构成。为了保证分布式能源发电与用户用电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构建一套完整的分布式能源监控网络已成为必然,而传统无线通信技术无法满足海量通信以及远距离传输的需求... 智慧电网在智慧城市占据核心地位,分布式能源更是智慧电网发展的主要构成。为了保证分布式能源发电与用户用电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构建一套完整的分布式能源监控网络已成为必然,而传统无线通信技术无法满足海量通信以及远距离传输的需求,此时迫切需要采用另一种安全可信、接入灵活、可实现双向实时交互的通信方式来承载大规模监控设备的接入。由于5G应用场景之一的mMTC拥有更高的频谱效率和海量连通性,因此文章探讨mMTC技术在智慧电网分布式能源调控中的应用,利用该技术支持大规模连接、低功耗及远距离传输的特点,弥补传统技术在连接数量上的不足,破除传统技术在传输距离上的局限,保证了数据传输过程的稳定性,同时为智慧电网中设备检测、信息采集和计量自动化等重要环节,提供了全新智慧电网与物联网技术融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TC 智慧电网 NOMA非正交多址技术 LoRa远距离无线电 CS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RLLC技术在智慧电网控制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唐昊洋 李晓坤 +3 位作者 陈虹旭 黄逸群 刘清源 徐龙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5-80,共6页
针对智慧电网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智慧电网在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并提出URLLC技术的超可靠和低延迟特性可减少智慧电网时延,增加其可靠性,并为特高压电网的建设提供支持的观点。文中通过对Polar编码的信道极化进行分析,对比其他编码方法,总... 针对智慧电网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智慧电网在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并提出URLLC技术的超可靠和低延迟特性可减少智慧电网时延,增加其可靠性,并为特高压电网的建设提供支持的观点。文中通过对Polar编码的信道极化进行分析,对比其他编码方法,总结出更适合智慧电网的Polar编码的译码方法,即分布式CRC-Polar码。该方案不仅可减少电网下行通道时延,还能增加URLLC技术的可靠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LLC 智慧电网 特高压电网 Polar编码 分布式CRC-Polar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步态识别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胡靖雯 李晓坤 +3 位作者 陈虹旭 徐秦成 黄逸群 林艺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9-73,共5页
步态识别是一种非侵入性生物识别技术,可用于在监控系统中识别身份。然而协变量因素如视角、服装、携带物等使步态识别性能下降,其中视角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因素。卷积神经网络(CNN)是最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之一,具有拟合复杂非线性函数... 步态识别是一种非侵入性生物识别技术,可用于在监控系统中识别身份。然而协变量因素如视角、服装、携带物等使步态识别性能下降,其中视角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因素。卷积神经网络(CNN)是最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之一,具有拟合复杂非线性函数的能力。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多层CNN的步态识别方法。该方法使用CNN直接从低级输入原始数据(即步态能量图(GEI)),自主学习步态特征,利用四重损失函数对网络进行端到端的训练。应用上述方法在具有挑战性的CASIA-B数据集上进行步态识别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单视角和交叉视角的条件下识别精度分别达到93.78%和91.68%,对降低步态识别性能的几种因素具有鲁棒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交叉视角 步态能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ockChain的电子公文交换加密方法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晓坤 邵娜 +3 位作者 刘清源 杨婧宇 陈虹旭 郑永亮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7-43,共7页
电子公文交换系统,需要信息管理领域和类似于区块链中资源交换机制的相互协作,以此优化电子公文的管理机制。为了实现此目标论文提出了一种授权系统,以便利用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进行公文处理。所提出的系统可实现更可靠的监控管理... 电子公文交换系统,需要信息管理领域和类似于区块链中资源交换机制的相互协作,以此优化电子公文的管理机制。为了实现此目标论文提出了一种授权系统,以便利用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进行公文处理。所提出的系统可实现更可靠的监控管理功能和授权功能,部门之间相互委托控制器的功能,并具有数据访问安全系数高等特点。文中提出的方案在优化资源监视机制,提高授权安全级别,减少交易所消耗的资源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电子公文 交换加密 SS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调制编码的IP微波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董潍赫 李晓坤 +3 位作者 陈虹旭 张斯妍 孙怡然 于川岳 《电信科学》 2020年第9期59-66,共8页
IP微波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传输技术,它将IP技术运用到微波领域中传输数据信号,具有部署速率快、安装灵活、转运方便、传输数据高效等优势,成为我国常用的地面大容量无线传输系统。提出了一种微波传输的环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说明和讨论,该... IP微波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传输技术,它将IP技术运用到微波领域中传输数据信号,具有部署速率快、安装灵活、转运方便、传输数据高效等优势,成为我国常用的地面大容量无线传输系统。提出了一种微波传输的环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说明和讨论,该模型使用IP网络作为回传,有助于开发无线接入系统的通用网络。对超高频波段微波/互联网协议(IP)转换网络接口进行了原型设计,并对转换网络接口的三大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说明,实现了数字宽带综合业务的单向传输,并对地面传输信号(DTMB)进行了演示。结果表明,地面传输信号(DTMB)可以在IP网络上高效传输,并且间歇传送用于监测/观测应用的截断微波信号会显著降低网络所需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微波 AMC DTMB 微波监测 智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