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专业认证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秀海 曹先革 +2 位作者 张为成 杨金玲 张玉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41-243,249,共4页
简要介绍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和要求,结合专业认证标准设计了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以能力考核为主的评价目标,并提出了适应新的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建立了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教学... 简要介绍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和要求,结合专业认证标准设计了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以能力考核为主的评价目标,并提出了适应新的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建立了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的关系矩阵,从理论上设计了较为严密的测绘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测绘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耕地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44
2
作者 李丹 周嘉 战大庆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66-1275,共10页
以黑龙江省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GIS手段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确定1980—2015年4个时期黑龙江省耕地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80—2015年黑龙江省耕地数量总体... 以黑龙江省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GIS手段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确定1980—2015年4个时期黑龙江省耕地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80—2015年黑龙江省耕地数量总体增加,增加的耕地主要来源于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各时期耕地数量变化具有明显差异,以1990—2000年耕地数量变化最多。各时期耕地变化空间差异特征明显。1980—2015年黑龙江省耕地利用动态度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耕地利用动态度活跃区域集中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地区。各时期驱动因子的解释能力不同,人口数量、政策因素、GDP以及城镇化水平是解释能力较强的驱动力因子。驱动因子对耕地时空变化的影响是通过各个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实现的,表现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驱动力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分析——以黑龙江省宾县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玉娟 王延亮 刘丹丹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2-104,124,共4页
利用1990年和2010年两期Landsat TM数据,基于RS和GIS技术及通用土壤侵蚀方程(RUSLE),完成黑龙江省宾县两个时期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分析,以期揭示该区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格局与时空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两个时期土壤侵蚀总体格局基本... 利用1990年和2010年两期Landsat TM数据,基于RS和GIS技术及通用土壤侵蚀方程(RUSLE),完成黑龙江省宾县两个时期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分析,以期揭示该区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格局与时空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两个时期土壤侵蚀总体格局基本一致,都是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面积比例分别为80.68%和74.71%;微度和极强度侵蚀的变化率呈缩小趋势,轻度、中度和重度侵蚀呈增加趋势,土壤侵蚀有加剧的趋势;轻度和强度侵蚀的主要流向为中度侵蚀,中度和极强度侵蚀的主要流向为强度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流域 遥感 GIS 土壤侵蚀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黑土区碳储量时空格局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4
作者 梁欣 卢廷军 +1 位作者 刘星 梅晓丹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4-179,共6页
黑龙江典型黑土区具有“商品粮基地-脆弱碳库系统”的双重属性,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着碳储量转变和粮食安全。目前,针对长时间序列多时空整体视角下黑土区碳储量时空演变及土地利用响应所开展的研究颇为有限。本文基于ArcGIS软件的空... 黑龙江典型黑土区具有“商品粮基地-脆弱碳库系统”的双重属性,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着碳储量转变和粮食安全。目前,针对长时间序列多时空整体视角下黑土区碳储量时空演变及土地利用响应所开展的研究颇为有限。本文基于ArcGIS软件的空间自相关、聚类分析和重心分析等空间分析功能及InVEST模型定量可视化分析199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对典型黑土区碳储量时空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①30年间,耕地为研究区主导地类,整体呈增长趋势,年均值达64%,林地、草地面积有波动式下滑,水域逐年持续缩减,而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则呈增长趋势,两者增减幅度约6%。②典型黑土区碳储量呈“增长-下降-下降”的波动式变化,30年间共减少7.28×10^(7)t,其中耕地碳储量增加了12.65×10^(7)t,而林地、草地和水域的碳储量三者合计减少了21.85×10^(7)t。③重心变动方向轨迹上看,碳储量呈现“西北-东北-西”的“Z”形态势,表现为一定的空间趋同集聚现象,先增强后减弱,北部高-高集聚明显,西部和南部主要为低-低集聚。④土地利用转移是碳储量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耕地为研究区主要碳库,占碳总量的66%;其中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耕地的转化是促使碳储量增加的关键原因,建设用地贡献最小;水域-未利用地的变化导致碳储量损失较大。本文研究可为典型黑土区粮食和生态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黑土区 碳储量 土地利用 InVEST模型 时空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火灾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闫胜良 马继东 田静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8,共8页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复杂,自然灾害频发,森林防火形式日益严峻,森林火灾风险评估工作越来越重要。为此,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 HMM)提出一种森林火险评估模型。首先构建森林火灾风险指标体系,将其分为气象条件...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复杂,自然灾害频发,森林防火形式日益严峻,森林火灾风险评估工作越来越重要。为此,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 HMM)提出一种森林火险评估模型。首先构建森林火灾风险指标体系,将其分为气象条件、森林特征以及防火意识和能力3类12个指标,并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同时,针对HMM模型求解过程中Baum-Welch算法对初始值有较强的依赖性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搜索全局最优解作为HMM初始值,再使用Baum-Welch算法进行局部校正,使其快速收敛到全局最优解。利用优化前后的2个模型分别对重庆市森林火灾风险数据开展评估,验证优化后的模型能够有效地评估森林火灾风险,并且与改进前相比更精确,可为区域森林防火工作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风险评估 火险指标体系 隐马尔可夫模型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WOA-RBF的BDS精密卫星钟差短期预报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特 杨振 +3 位作者 田静 郭建春 郑伟 范舒畅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3,共9页
针对当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精密卫星钟差预测模型精度不高、预测误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将鲸鱼优化算法(WOA)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相结合的钟差预测模型—鲸鱼算法优化的RBF组合模型(WOA-RBF):利用四分位法和分段线性插值法... 针对当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精密卫星钟差预测模型精度不高、预测误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将鲸鱼优化算法(WOA)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相结合的钟差预测模型—鲸鱼算法优化的RBF组合模型(WOA-RBF):利用四分位法和分段线性插值法完成数据预处理,通过鲸鱼优化算法对RBF中的扩展速度和输出层线性权重进行寻优,得到最优参数,最终得到优化后的输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二次多项式(QP)模型、灰色模型(GM)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模型相比,WOA-RBF模型优势明显。在预报时长为6 h时,均方根误差在0.25 ns以内;在预报时长为12 h时,均方根误差在0.27 ns以内,证明了WOA-RBF模型在精密卫星钟差短期预报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钟差预报 鲸鱼优化算法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主要活动断裂带GPS加密观测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甘卫军 程朋根 +2 位作者 周德敏 唐方头 李金平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7-187,共11页
为了对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断裂带和香山-天景山断裂带的现今走滑及逆冲运动状况进行更加精细的观测研究,我们沿甘肃兰州至宁夏中卫一线布设了1条由12个站点构成的跨断裂GPS加密测线网。该测线网的站点在空间分布上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 为了对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断裂带和香山-天景山断裂带的现今走滑及逆冲运动状况进行更加精细的观测研究,我们沿甘肃兰州至宁夏中卫一线布设了1条由12个站点构成的跨断裂GPS加密测线网。该测线网的站点在空间分布上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已有站点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1条平均点距约22km的密集型GPS跨断裂剖面。在第1期观测中,考虑到测区周围存在2个“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连续观测基准站(西宁XNIN、盐池YANC),我们尝试采用了各观测组未必同步的“自由观测方式”,而在数据处理中采用了GIPSY先进的“精确单点定位”策略。结果表明,由“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连续基准网作为支撑平台,在局部区域的GPS加密监测中采用灵活的“自由观测方式”和简易的“精确单点定位”数据处理策略,能够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更加有效地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GPS 活动断裂带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加密观测 观测方式 单点定位 海原断裂带 观测研究 运动状况 宁夏中卫 空间分布 连续观测 数据处理 支撑平台 处理策略 加密监测 局部区域 精度要求 天景山 站点 密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 RTK测量成果的精度估计及应用探讨 被引量:50
8
作者 黑志坚 周秋生 +1 位作者 曲建光 陈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95-1298,共4页
针对GPS RTK技术定位精度验后估计的欠缺,给出了GPS RTK测量成果的精度估计方法,通过实例介绍了此法的应用.并对GPS RTK测量技术用于控制测量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导出了相应的测量限差,为GPS RTK测量技术用于控制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 针对GPS RTK技术定位精度验后估计的欠缺,给出了GPS RTK测量成果的精度估计方法,通过实例介绍了此法的应用.并对GPS RTK测量技术用于控制测量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导出了相应的测量限差,为GPS RTK测量技术用于控制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RTK 精度估计 控制测量 应用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可降水汽与MODIS可降水汽回归性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侯建国 杨成生 +2 位作者 张勤 蒋光伟 王宏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45,F0003,共5页
地基GPS可反演大气可降水汽,为气象预报提供高精度的大气水汽数据。然而GPS观测仅可以提供离散点的水汽值,MODIS却可以提供空间连续变化的水汽值,但MODIS水汽反演误差的存在使其不能满足气象预报的精度要求,因此两种遥感水汽的融合研究... 地基GPS可反演大气可降水汽,为气象预报提供高精度的大气水汽数据。然而GPS观测仅可以提供离散点的水汽值,MODIS却可以提供空间连续变化的水汽值,但MODIS水汽反演误差的存在使其不能满足气象预报的精度要求,因此两种遥感水汽的融合研究尤为必要。基于此,该文利用西安2006年7月-2009年7月7期GPS观测数据、地面气象实测数据和对应的MODIS数据,研究了GPS与MODIS两种遥感水汽间的回归关系,在考虑水汽的季节性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两者的回归模型,并由此建立了直接对MODIS反演水汽值的校正模型。根据多个经验模型,确定了西安GPS湿延迟与GPS可降水汽的比值:夏季取6.00、冬季取6.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 天顶湿延迟 可降水汽 回归分析 水汽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直角坐标系的高精度坐标转换方法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郭英起 唐彬 +2 位作者 张秋江 张为成 黑龙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探讨了一种基于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稳健抗差估计理论进行高精度坐标转换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克服个别公共点坐标精度较低或误差过大对坐标转换参数的影响,并解算出高精度坐标转换参数,从而达到高精度坐标转换的目的。通过算例分析表... 探讨了一种基于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稳健抗差估计理论进行高精度坐标转换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克服个别公共点坐标精度较低或误差过大对坐标转换参数的影响,并解算出高精度坐标转换参数,从而达到高精度坐标转换的目的。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实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系 BURSA模型 转换参数 稳健估计 坐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均匀度理论和Moran’s I指数、广义G指数的景观格局全局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玉娟 曲建光 +1 位作者 王强 李丹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6-39,共4页
以塔子沟林场为研究区域,以1997年8月28日和2009年8月25日两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辅助大量非遥感数据,借助ENVI 5.1、Arc GIS 10.3和Geoda095i等软件,将均匀度理论分析方法引入到景观格局空间相关分析中,对研究区域景观格... 以塔子沟林场为研究区域,以1997年8月28日和2009年8月25日两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辅助大量非遥感数据,借助ENVI 5.1、Arc GIS 10.3和Geoda095i等软件,将均匀度理论分析方法引入到景观格局空间相关分析中,对研究区域景观格局全局自相关进行了分析,并与Moran’s I、广义G指数的分析方法获得结论进行了对比。经计算,1997年的景观格局均匀度为0.320 7,介于景观均匀度置信区间[0.297 2,0.339 7],景观格局判定为随机分布,2009年的景观格局均匀度为0.288 3,小于下限值0.296 9,景观格局判定为聚集分布。1997年Moran’s I值为-0.11,景观格局判定为分散分布,2009年Moran’s I值为0.42,景观格局判定为聚集分布。1997年研究区域Z Score值为0.92,2009年研究区域Z Score值为2.06,根据景观格局判别可知,2009年研究区域景观格局呈现出明显的高值空间聚集(H-H聚集),即该期景观格局为聚集分布。结果表明3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论相同,即从1997—2009年的12年间,研究区域的格局状况由随机格局到聚集格局变化,说明将均匀度理论分析方法引入到景观格局空间相关分析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均匀度 Moran’s I 广义G指数 全局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TIN模型边界生成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周秋生 王延亮 马俊海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32,共3页
现有算法建立的TIN模型的边界均为包含离散点的最小凸多边形,实际模型边界为一般多边形(可能是凹多边形)。分析边界构成的精细程度和不确定性,根据离散点分布特性,制定以最大边长为标准的边界构成准则,导出一种模型边界自动生成算法。... 现有算法建立的TIN模型的边界均为包含离散点的最小凸多边形,实际模型边界为一般多边形(可能是凹多边形)。分析边界构成的精细程度和不确定性,根据离散点分布特性,制定以最大边长为标准的边界构成准则,导出一种模型边界自动生成算法。通过实际数据计算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 边界 模型 自动生成算法 凸多边形 凹多边形 不确定性 分布特性 离散点 计算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高平原黑土区耕地利用系统安全格局及其空间演变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宋戈 李丹 +1 位作者 王越 雷国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2-221,F0004,共11页
为切实保护耕地和实现区域耕地的可持续利用,该文以巴彦县为研究区,将研究区的耕地利用分为西北部平原耕地区、中部漫岗平原缓坡耕地区、东部低山丘陵坡耕地区、南部平原耕地区和南部冲积平原耕地区5个区,从系统角度,以影响研究区耕地... 为切实保护耕地和实现区域耕地的可持续利用,该文以巴彦县为研究区,将研究区的耕地利用分为西北部平原耕地区、中部漫岗平原缓坡耕地区、东部低山丘陵坡耕地区、南部平原耕地区和南部冲积平原耕地区5个区,从系统角度,以影响研究区耕地利用系统安全的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等驱动因子分析为切入点,运用"3S"技术手段,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耕地利用系统安全值,采用Kriging插值法将安全值分为Ⅰ级(非常安全)、Ⅱ级(较安全)、Ⅲ级(基本安全)、Ⅳ级(临界安全)和Ⅴ级(不安全)5个等级,运用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研究区1991-2009年耕地利用系统安全格局变化及空间演变。结果表明:1991年和2009年,研究区各安全等级所占比例以Ⅰ级、Ⅱ级、Ⅲ级为主,Ⅴ级最低。从1991-2009年的变化趋势上看Ⅰ级、Ⅱ级呈减少趋势,Ⅲ级、Ⅳ级、Ⅴ级呈增加趋势,耕地利用系统安全程度在降低;1991年和2009年2个时点,耕地利用系统安全水平空间分布均不平衡,西部、北部高,东部、南部低,且2009年较1991年有增强趋势,各安全等级在不同耕地利用分区上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明显,安全级别较高的Ⅰ级、Ⅱ级集中在西北部平原耕地区、中部漫岗平原缓坡耕地区和东部低山丘陵坡耕地区,安全级别较低的Ⅳ级和Ⅴ级主要分布在南部平原耕地区和南部冲积平原耕地区,安全等级最高的Ⅰ级在中部漫岗平原缓坡耕地区分布最多;1991-2009年近20 a研究区耕地利用系统安全格局空间演变特征明显,Ⅰ级表现为集中向西北部平原耕地区转移,Ⅱ级变化较为分散,在西北部平原耕地区和南部平原耕地区分布比例降低,在其余3区升高,Ⅲ级由南部平原耕地区向南部冲积平原耕地区过渡,Ⅳ级以原区域为中心向四周扩散,Ⅴ级由南部冲积平原耕地区向南部平原耕地区转移;为保障研究区耕地利用系统安全,提出应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严格控制非农建设侵占耕地以及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划 农村地区 耕地利用系统 安全格局 空间演变 松嫩高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人才专业能力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黑志坚 曲建光 +2 位作者 周秋生 李秀海 黑龙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06,共3页
建立包括专业能力类型、专业能力指标分级、专业能力项目名称、专业能力描述和专业能力评价标准等要素的专业能力指标体系,通过专业能力分析,确定相关专业的各项专业能力指标,形成相应的能力指标内涵表,可为该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专业能... 建立包括专业能力类型、专业能力指标分级、专业能力项目名称、专业能力描述和专业能力评价标准等要素的专业能力指标体系,通过专业能力分析,确定相关专业的各项专业能力指标,形成相应的能力指标内涵表,可为该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专业能力培养提供培养标准和检验标准,提高专业能力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有的专业能力水平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 本科人才 专业能力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权组合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在区域生态风险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臧淑英 梁欣 冯仲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203-208,共6页
为探讨变权组合预测模型在区域生态风险预测中的应用,该文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市1976、19881、9921、996、2001、2003年各年的TM遥感影像数据,以GIS技术为数据集成分析平台,获取了20余年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信息.在此基础... 为探讨变权组合预测模型在区域生态风险预测中的应用,该文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市1976、19881、9921、996、2001、2003年各年的TM遥感影像数据,以GIS技术为数据集成分析平台,获取了20余年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引入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风险权重,构造各土地利用类型不同时段的综合生态风险指数,采用基于回归预测法、灰色预测法和神经网络预测法的变权组合预测方法模拟了大庆市2010年生态风险程度空间分布预测图.结果表明,生态风险指数的空间分布是基本沿着城区和主要交通干线的轮廓呈线状或点状逐步向外减小的,这说明干道交通系统建设以及城市开发活动在区域生态风险程度增加中的重要贡献;大庆市生态风险程度分布中,高、中生态风险程度区的范围都有所扩大,这表明大庆市的生态风险在不断的提高,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预测 变权 区域生态风险 大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InSAR技术探测地表形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侯建国 祁晓明 +1 位作者 杨成生 王宏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8,共6页
常规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在区域地表形变探测中存在时空失相关和大气延迟的影响,为了克服或减弱它们的影响,分离和提取线性、非线性形变时间序列以及地形数据误差与大气信号,以西安市沉降场为研究对象,用17景Envisat数据进行... 常规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在区域地表形变探测中存在时空失相关和大气延迟的影响,为了克服或减弱它们的影响,分离和提取线性、非线性形变时间序列以及地形数据误差与大气信号,以西安市沉降场为研究对象,用17景Envisat数据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常规D-InSAR结果比较,证实了PS-InSAR技术用于地表形变监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永久散射体 形变 地形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监控系统中GPS,GIS,GSM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马俊海 黄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4-36,共3页
阐述GPS,GIS及GSM技术在车辆监控系统中应用的原理,结合实际功能需求分析,提出一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技术实现方案及软件设计的关键函数设计。
关键词 车辆监控系统 GPS GIS GSM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离层VTEC模型的建模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秀海 曹先革 +3 位作者 张为成 司海燕 赵晓明 黑龙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3-25,28,共4页
简要介绍几种电离层竖向总电子含量VTEC模型,并利用单基站的GPS观测数据进行建模。结果表明,不同模型的建模效果存在差异,而且各种模型拟合残差呈现周期性的特点,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电离层 总电子含量 VTEC 拟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函数分段拟合的曲线数据压缩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晏民 李德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3-517,共5页
目前的曲线压缩方法都损伤曲线形状 ,且压缩后的数据不可解压 (或还原 ) .为了寻求一种不损伤形状 ,能够解压的曲线数据压缩方法 ,用多个函数按最小二乘法对曲线进行识别和分段 ,找出以一定精度最符合曲线或其分段的曲线函数 ,用该函数... 目前的曲线压缩方法都损伤曲线形状 ,且压缩后的数据不可解压 (或还原 ) .为了寻求一种不损伤形状 ,能够解压的曲线数据压缩方法 ,用多个函数按最小二乘法对曲线进行识别和分段 ,找出以一定精度最符合曲线或其分段的曲线函数 ,用该函数的参数代替曲线或其分段的顶点坐标 ,实现数据压缩 .用人工曲线、自然曲线以及实际地图分别进行压缩试验 .成功研究了进行曲线压缩时的数据结构 ,压缩和解压算法 .在无形状损伤时 ,压缩比为 1∶5 .83~ 1∶9.8,压缩速度为 5 .5 8~ 5 .98kb s ,解压速度为 35 7.34~84 0 .93kb s .该方法可实现无损压缩 ,压缩效率高 ,解压速度快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是如何解决曲线段连接点的平滑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函数分段拟合 曲线 数据压缩 计算机图形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 图形处理 空间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尺度下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时空演化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彪 邱绍浪 +2 位作者 汪凯 戴彤焱 李丹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6-523,共8页
为分析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时空演化特性,基于2011~2017年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物流发展数据,在确定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测度指标的基础上,利用熵值-加权综合评价模型评估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利用差异指数测度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利用Arc GIS空间分... 为分析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时空演化特性,基于2011~2017年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物流发展数据,在确定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测度指标的基础上,利用熵值-加权综合评价模型评估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利用差异指数测度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区域物流发展相对缓慢,物流发展水平和发展速率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绝对差异指数略有波动,绝对差异一直很小;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相对差异指数变化方向基本一致,相对差异不断扩大;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呈现集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物流 物流发展水平 时空演化 差异测度 市域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