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株距配置对寒地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汪秀志 刘崇文 +3 位作者 许谊强 吕艳东 钱永德 郑桂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8-762,共5页
为明确寒地盐碱地区水稻高产栽培行株距和穴苗数配置及高产行株距配置下垦鉴稻5号产量及品质特征,采用裂区设计,于2009年对黑龙江大庆盐碱地区主栽水稻品种垦鉴稻5号进行不同行株距配置、群体结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庆盐碱地区采用6... 为明确寒地盐碱地区水稻高产栽培行株距和穴苗数配置及高产行株距配置下垦鉴稻5号产量及品质特征,采用裂区设计,于2009年对黑龙江大庆盐碱地区主栽水稻品种垦鉴稻5号进行不同行株距配置、群体结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庆盐碱地区采用6株苗/穴、株距10 cm,行距30 cm的配置可以获得高产(9 896.90 kg/hm2),垦鉴稻5号理论产量较常规配置(4株苗/穴,30.0 cm×13.3 cm)增产31.42%,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株、行距与产量均呈负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株距是3个因子中对高产影响作用最大的;垦鉴稻5号不同处理随株距增大,粗蛋白质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口感和综合评分均以每穴2株苗的处理最好,以每穴6株苗的处理品质最差。综合比较,处理16(6-8株苗/穴,30.0 cm×10.0 cm)产量和品质是最佳群体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株行距配置 穴苗数 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