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固碳释氧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4
1
作者 韦昌雷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12期40-41,79,共3页
依据大兴安岭森林资源数据,利用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中相应方法,对大兴安岭森林的固碳释氧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及价值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森林植被固碳量为3 277.59×10~4 t&#... 依据大兴安岭森林资源数据,利用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中相应方法,对大兴安岭森林的固碳释氧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及价值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森林植被固碳量为3 277.59×10~4 t·a^(-1),单位面积固碳量为4.828t·hm^(-2)·a^(-1);森林植被释氧量为8 774.63×10~4 t·a^(-1),单位面积释氧量为12.924t·hm^(-2)·a^(-1);大兴安岭森林植被固碳释氧总价值为1 270.77亿元·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森林固碳释氧 生态服务功能 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碳储量与碳汇估算 被引量:2
2
作者 韦昌雷 赵希宽 李慧仁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6期51-53,共3页
依据大兴安岭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对2000年和2013年大兴安岭森林的碳储量与碳汇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00年森林碳储量为22 875.88万t,2013年森林碳储量为24 928.66万t,2000—2013年大兴安岭森林碳汇量为2 052.78万t,年均增加碳汇157.9... 依据大兴安岭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对2000年和2013年大兴安岭森林的碳储量与碳汇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00年森林碳储量为22 875.88万t,2013年森林碳储量为24 928.66万t,2000—2013年大兴安岭森林碳汇量为2 052.78万t,年均增加碳汇157.91万t,年均增长率为0.69%,吸收CO2量为7 526.86万t;预测到2020年,大兴安岭森林碳储量将达到26 865.34万t,森林碳汇量1 936.68万t,年增长率1.11%,可吸收CO2量达7 101.16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森林 碳储量 碳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燃物特征的塞罕坝林场人工林小班森林火险区划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永全 李笑笑 +6 位作者 赵凤君 司莉青 舒立福 闫凯达 张建华 彭志杰 周暖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7-118,共12页
【目的】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为例,建立一种基于可燃物特征的森林火险区划方法,为林场尺度火险区划提供借鉴。【方法】选取15个火险影响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专家打分法和判断矩阵法获得小班尺度引燃危险、火强度危险和综合火险的因... 【目的】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为例,建立一种基于可燃物特征的森林火险区划方法,为林场尺度火险区划提供借鉴。【方法】选取15个火险影响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专家打分法和判断矩阵法获得小班尺度引燃危险、火强度危险和综合火险的因子权重,以小班调查数据和可燃物理化性质测定数据为基础,计算每个小班的引燃危险指数、火强度危险指数和综合火险指数;采用聚类分析法和ArcGIS技术,得到林场内引燃危险、火强度危险和综合火险的等级区划图,分析林场区域的火灾发生危险性。【结果】1)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引燃危险等级极高(Ⅴ_(Y))区域面积占林场总面积的9.21%,主要零散分布于林场西部、南部和中部;高(Ⅳ_(Y))和较高等级(Ⅲ_(Y))分布区域较广,全区均有分布,较高以上等级(Ⅲ_(Y)、Ⅳ_(Y)、Ⅴ_(Y))面积占比67.95%。2)火强度危险极高等级(Ⅴ_(Q))面积最大,占林场总面积的46.42%,其次是高等级(Ⅳ_(Q)),面积占比26.38%,二者面积之和占比72.8%,集中在林场南部和西部;较高等级(Ⅲ_(Q))面积占比7.95%,主要分布在东部。3)综合火险等级高(Ⅳ_(Z))和较高(Ⅲ_(Z))面积占比大,分别为29.07%和28.12%;极高等级(Ⅴ_(Z))面积占比也达19.13%;较高以上等级(Ⅲ_(Z)、Ⅳ_(Z)、Ⅴ_(Z))区域面积总占比为76.32%,主要分布于林场西部、南部和中部。【结论】基于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ArcGIS技术的火险区划方法,能在小班尺度很好地进行森林火险分类,得到引燃危险、火强度危险和综合火险区划,对林场等级的可燃物管理有参考价值。塞罕坝机械林场综合火险等级很高,特别是西部、南部和中部;林场火强度危险等级极高(Ⅴ_(Q))和高(Ⅳ_(Q))的区域面积很大,一旦着火极易引发高强度森林火灾。引燃危险等级高和火强度危险等级高的区域并不完全重合,需在引燃危险等级高的区域内加强火源管理和易燃可燃物管理,降低火发生概率,建议在火强度危险等级高的区域和引燃危险等级高的区域之间规划隔离带,以有效阻滞可能发生的林火向火强度危险等级高的区域快速蔓延,防控大火巨灾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ArcGIS技术 森林可燃物 危险性 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30年间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会锋 张秋良 +2 位作者 王立中 李海臣 韦昌雷 《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25-29,共5页
依据呼中林业局1987~2017年4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从森林资源面积、蓄积以及森林资源质量等方面对呼中林业局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年间呼中林业局林地面积一直呈增长趋势,共增加了2.16... 依据呼中林业局1987~2017年4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从森林资源面积、蓄积以及森林资源质量等方面对呼中林业局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年间呼中林业局林地面积一直呈增长趋势,共增加了2.16万hm2,增幅2.81%;活立木蓄积呈先减少后增加动态,共增加了71.15万m3,增幅1.08%。森林覆盖率95.41%,增加了6.11%。森林质量较低,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86.67 m^(3)/hm^(2),降低了1.56m^(3)/hm^(2),降幅1.77%;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89.93m^(3)/hm^(2),减少了5.05m^(3)/hm^(2),降幅5.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中林业局 森林资源 单位面积蓄积量 森林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嫩江源湿地多年冻土区地温监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韦昌雷 王立中 +4 位作者 何瑞霞 赵希宽 刘学爽 赵厚坤 李慧仁 《温带林业研究》 2020年第4期8-11,共4页
【目的】本文利用黑龙江嫩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冻土观测场中多年冻土地温钻孔2015年地温监测数据,估算了嫩江源湿地多年冻土的上限、下限及厚度,并对地温曲线进行了初步分析,旨在为大兴安岭的多年冻土保护提供参考。【... 【目的】本文利用黑龙江嫩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冻土观测场中多年冻土地温钻孔2015年地温监测数据,估算了嫩江源湿地多年冻土的上限、下限及厚度,并对地温曲线进行了初步分析,旨在为大兴安岭的多年冻土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冻土地温钻孔,在钻孔内间隔一定距离放置热敏电阻式测温探头,定期测量相应深度电阻值折算为温度。【结果】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嫩江源高纬度湿地多年冻土的上限约为3 m,下限约为49.2 m,多年冻土厚度约为46.2 m,根据地温曲线分析,嫩江源湿地多年冻土地温曲线为相变过渡类型,多年冻土呈退化趋势。【结论】通过研究分析嫩江源湿地多年冻土地温数据,对大兴安岭高纬度多年冻土有了一定的了解,为进一步研究和保护湿地冻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嫩江源湿地 多年冻土 地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格达奇10个种源长白落叶松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会锋 丁永全 +1 位作者 赵希宽 胡明华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2期13-15,共3页
通过对加格达奇区10个种源的34年生长白落叶松伐倒木进行取样,分析研究该10个种源长白落叶松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长白落叶松的胸径、树高、材积均存在差异,各种源树高平均变异系数为7.31%、胸径的平均变异系数为7.98%、材积的平... 通过对加格达奇区10个种源的34年生长白落叶松伐倒木进行取样,分析研究该10个种源长白落叶松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长白落叶松的胸径、树高、材积均存在差异,各种源树高平均变异系数为7.31%、胸径的平均变异系数为7.98%、材积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7.17%。不同种源树高、胸径和材积差异均不显著,其中天桥岭种源生长因子表现优良,胸径、材积均大于其他各个种源,且天桥岭种源材积变异系数低于平均值,说明该种源性状较为稳定。因此,认定天桥岭种源的长白落叶松为加格达奇区优良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格达奇 长白落叶松 种源 树高 胸径 材积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布库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下水水质理化特征与水资源保护
7
作者 刘学爽 孙玉成 +4 位作者 张婧磊 李慧仁 韦昌雷 敖荣贵 王立中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12期15-17,20,共4页
黑龙江省多布库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高纬度多年冻土区,其地下水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冻土消融,研究地下水化学组成对研究冻土特性有重要意义。对多布库尔自然保护区11个样点水质样本18种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其中1... 黑龙江省多布库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高纬度多年冻土区,其地下水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冻土消融,研究地下水化学组成对研究冻土特性有重要意义。对多布库尔自然保护区11个样点水质样本18种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其中14项水质指标符合一级水质标准,总硬度、亚硝酸盐氮、溶解性总固符合二级水质标准,铁离子含量较高,高锰酸盐指数符合地表水一类水质标准,表明该保护区地下水水质优良,无污染;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该保护区水资源、冻土层保护及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布库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下水 水质分析 水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8年图强林业局森林资源变化浅析
8
作者 刘泽锁 刘会锋 +3 位作者 李明月 张兰 王立中 李洪文 《林业勘查设计》 2020年第1期18-22,共5页
以2010年和2018年图强林业局两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图强林业局森林资源变化做了统计分析。总体看:图强林业局森林覆盖率较高,活立木总蓄积、近过成熟林蓄积、面积呈现增长趋势。说明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图强林业局森林资源培... 以2010年和2018年图强林业局两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图强林业局森林资源变化做了统计分析。总体看:图强林业局森林覆盖率较高,活立木总蓄积、近过成熟林蓄积、面积呈现增长趋势。说明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图强林业局森林资源培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强林业局 森林资源 蓄积 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林场不同林型地表枯落物特性及对应火险特征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丁永全 舒立福 +4 位作者 吴松 李华 孙文国 王明玉 赵凤君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118,共8页
以塞罕坝林场为研究区,以小班为研究单位,对不同林型地表枯落物特性进行了调查,并结合不同树种生物学特性对森林的火灾发生危险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场地表枯落物普遍较厚,平均4.3 cm,其中落叶松林最厚4.9 cm,樟子松林2.1 cm,白桦林4... 以塞罕坝林场为研究区,以小班为研究单位,对不同林型地表枯落物特性进行了调查,并结合不同树种生物学特性对森林的火灾发生危险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场地表枯落物普遍较厚,平均4.3 cm,其中落叶松林最厚4.9 cm,樟子松林2.1 cm,白桦林4.3 cm,其他森林3.2 cm,都具备了发生大火灾的物质基础;树种、林龄、郁闭度是影响地表枯落物厚度的主要因子。潜在地表火强度最大的森林是落叶松近熟林;最易被引燃的森林是樟子松幼龄林;最易引燃树冠火的是未修枝的落叶松林和樟子松林;最易受伤害的是落叶松幼龄林和樟子松幼龄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地表枯落物 火险 郁闭度 林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森林火灾评估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林林 王立中 +4 位作者 李华 丁永全 韦昌雷 李慧仁 赵凤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目的】研究仅依靠一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PL)用于森林火灾影像信息提取、数据分析的可行性,为火烧程度评估提供可靠的林火遥感数据源和提取方法。【方法】以2017年毕拉河“5·2”特大森林火灾的火烧迹地为研究区域,使用火前、火后... 【目的】研究仅依靠一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PL)用于森林火灾影像信息提取、数据分析的可行性,为火烧程度评估提供可靠的林火遥感数据源和提取方法。【方法】以2017年毕拉河“5·2”特大森林火灾的火烧迹地为研究区域,使用火前、火后当年、火后更新1年共3期PL影像作为数据源,利用ROI S提取过火区,分析火干扰前后NDVI的变化特征。结合地面调查数据,采用差值归一化植被指数(dNDVI)划分火烧等级,阈值验证参照罗德昆火灾受害等级划分标准进行精度验证。对火烧迹地植被受害状况进行评估,以获取火烧程度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1)火干扰导致NDVI值急剧降低,火后更新1年NDVI略有升高,表明植被恢复能力有限。PL遥感影像的3 m高空间分辨率使其RGB图像高度饱和,地类清晰。2)做土地覆盖类型划分,训练样本分离性在1.91以上,共划分为森林、草本沼泽、道路、河流4类。分类整体精度为98.05%,Kappa_Coefficient为0.95。3)受害程度等级划分为未火烧、轻度火烧、中度火烧、重度火烧4级,分类整体精度为91.55%,Kappa_Coefficient为0.91。此次毕拉河森林火灾着火区总面积10711.18 hm^(2),其中火烧迹地总面积10130.31 hm^(2),占着火区总面积的94.58%。轻度火烧区过火面积最大,达5700.78 hm^(2),占着火区总面积的53.22%;其次是中度火烧区,面积为3035.12 hm^(2),占28.34%。火烧迹地内处于中度火烧等级的森林受害面积最大,高达6167.48 hm^(2),占着火区总面积的60.88%,其中,中度火烧等级面积最大,占47.45%,其次是轻度火烧区,占29.95%,重度过火面积最少,占22.60%。而草本沼泽受害较轻,过火面积3962.86 hm^(2),其中97.25%集中在轻度火烧等级。【结论】与传统研究方法相比,该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在毕拉河森林火灾分析中取得了更为精准的研究结果,各验证样本分类精度更高,研究结果较为可靠,且数据处理更高效。同时,PL遥感影像具有每天覆盖全球1次的超高频时间分辨率,极大程度满足了覆盖不同研究区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影像 火烧迹地 归一化植被指数 火烧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瓮河湿地多年冻土活动层地温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韦昌雷 王立中 +3 位作者 刘芳蕊 刘学爽 赵希宽 王峰 《温带林业研究》 2019年第3期37-40,共4页
【目的】本文利用黑龙江嫩江源森林国家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冻土观测场2012-2013年冻土活动层与土壤热通量观测资料,分析了大兴安岭南瓮河湿地多年冻土活动层地温变化规律,以期为大兴安岭地区冻土观测研究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方... 【目的】本文利用黑龙江嫩江源森林国家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冻土观测场2012-2013年冻土活动层与土壤热通量观测资料,分析了大兴安岭南瓮河湿地多年冻土活动层地温变化规律,以期为大兴安岭地区冻土观测研究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方法】用地温传感器(109,CSI,USA)和土壤含水量传感器(CS616,CSI,USA)分别测量不同深度(5、10、20、30、40、50、60、70、80、100、120、140、160、180 cm)土壤温度和土壤体积含水量;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HMP45C,Vaisale,USA)测量地上150 cm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用土壤热通量(HFP01SC,Hukseflux,USA)测量5和10cm深度的土壤热通量。通过数据采集器(CR1000,Campbell,USA)采集,每10 min自动记录一次平均值。【结果】多年冻土活动层地温与气温的变化规律相一致,气温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滞后时间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整个年度冻融循环中,土壤各层都经历降温、开始冻结、完全冻结、升温、开始融化、完全融化的过程。不同深度开始冻结的时间相差不大,但融化时间相差较大,在冻融循环中,冻结过程耗时明显小于融化过程;多年冻土活动层土壤热通量与表层温度均呈现周期性变化。在表层冻结过程中,土壤热通量变化剧烈,完全冻结全变化趋于平缓。【结论】通过研究南瓮河湿地多年冻土活动层地温的动态变化,对该区冻土活动层地温变化过程及规律有了初步了解,为进一步研究湿地冻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湿地 活动层 多年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地上生物量初步估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慧仁 王立中 +2 位作者 刘学爽 胡林林 韦昌雷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4期64-66,共3页
以黑龙江省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利用3S技术完成保护区内各地类的区划、判读,然后进行野外植被生物量实测工作。通过统计分析,得到研究区内植被地上生物量总量为1 284.96万t。保护区最大的景观格局为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5... 以黑龙江省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利用3S技术完成保护区内各地类的区划、判读,然后进行野外植被生物量实测工作。通过统计分析,得到研究区内植被地上生物量总量为1 284.96万t。保护区最大的景观格局为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58%,生物量占到总量的92%;其次是草本沼泽。二者面积占总面积的95%,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98.85%,是保护区内主要的景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瓮河 生物量 3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林内降雨分配研究
13
作者 马吉军 赵希宽 +2 位作者 韦昌雷 刘学爽 王立中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2期14-15,18,共3页
通过对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2012年6月15日—9月25日落叶松林降雨的观测,研究了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树冠截留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测期间总降雨量为216.6 mm,穿透雨为121.6 mm,占总降雨量的56.2%,树冠截... 通过对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2012年6月15日—9月25日落叶松林降雨的观测,研究了穿透雨、树干径流和树冠截留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测期间总降雨量为216.6 mm,穿透雨为121.6 mm,占总降雨量的56.2%,树冠截留量为62.5 mm,占总降雨量的28.8%,径流量为32.5 mm,占总降雨量的15%;随着降雨量增加,穿透雨和径流量增加,树冠截留量减小;随着冠层减少,穿透雨和径流量增加,树冠截留量减少;树干径流量取决于降雨量、降雨强度和树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 落叶松林 穿透雨 树干径流 树冠截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典型林分土壤水文效应研究
14
作者 刘芳蕊 王立中 +1 位作者 刘学爽 韦昌雷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2期8-9,25,共3页
森林土壤的水文效应是评价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指标。以草类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和山杨林作为研究对象,对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土壤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林型土壤容重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各林分类型土壤容重... 森林土壤的水文效应是评价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指标。以草类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和山杨林作为研究对象,对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土壤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林型土壤容重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各林分类型土壤容重的顺序为草类兴安落叶松林(1.22g·cm^(-3))<草类白桦林(1.29g·cm^(-3))<草类山杨林(1.32g·cm^(-3))。(2)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最小,草类山杨林最大;毛管孔隙度草类白桦林最大,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最小。(3)不同林型0~30cm土层土壤最大持水量差异较大,草类山杨林为1 514.78t·hm^(-2),最大;草类兴安落叶松林为1 397.53t·hm^(-2),最小。不同林型土壤有效贮水量为草类白桦林(127.33t·hm^(-2))<草类兴安落叶松林(135.81t·hm^(-2))<草类山杨林(202.01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 林分土壤 物理性质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地区草丛沼泽土壤呼吸速率特征研究
15
作者 刘霞 蔡恒明 +3 位作者 赵梅芳 王立中 刘会锋 张婷 《林业科技》 2020年第3期37-39,共3页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于2011、2012年生长季内,研究了大兴安岭地区典型草丛沼泽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动态及其主要环境因子;利用壕沟隔断法对土壤呼吸各组分间的差异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生长季草丛沼泽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于2011、2012年生长季内,研究了大兴安岭地区典型草丛沼泽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动态及其主要环境因子;利用壕沟隔断法对土壤呼吸各组分间的差异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生长季草丛沼泽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2011年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为489.7 mg·m^-2·h^-1,2012年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为233.1 mg·m^-2·h^-1。土壤呼吸在季节变化上表现基本一致,高峰期发生在夏季;土壤呼吸与温度呈极显著相关性,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速率 季节变化规律 草丛沼泽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格达奇不同种源长白落叶松木材密度变异分析
16
作者 唐仲秋 郑秀云 +2 位作者 刘学爽 胡明华 刘会锋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8期50-52,共3页
通过对加格达奇地区10个种源的34年生长白落叶松木材基本密度和气干密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基本密度最大的为天桥岭种源(0.462 g?cm-3),最小的为小北湖种源(0.422 g?cm-3);基本密度变异系数最大为鸡西种源(12.04%),最小的为露水河种源(6.4... 通过对加格达奇地区10个种源的34年生长白落叶松木材基本密度和气干密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基本密度最大的为天桥岭种源(0.462 g?cm-3),最小的为小北湖种源(0.422 g?cm-3);基本密度变异系数最大为鸡西种源(12.04%),最小的为露水河种源(6.43%)。气干密度最大的是天桥岭种源(0.562 g?cm-3),最小的为小北湖种源(0.506g?cm-3),气干密度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小北湖种源(15.41%),最小的为露水河种源(7.59%)。10个种源的长白落叶松基本密度和气干密度均存在着丰富的变异。天桥岭种源基本密度和气干密度均大于其他各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基本密度 气干密度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温带多年冻土区草类-兴安落叶松林火后天然更新群落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酌 王立中 +3 位作者 李慧仁 韦昌雷 赵厚坤 肖杰 《温带林业研究》 2021年第2期25-31,37,共8页
【目的】为了研究林火对于植被火后天然更新群落特征的影响。以寒温带多年冻土区草类—兴安落叶松林火后6年及火后14年植被天然更新群落为研究对象。【方法】采用对燃烧生物量和物种重要值的计算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经过轻、中、重... 【目的】为了研究林火对于植被火后天然更新群落特征的影响。以寒温带多年冻土区草类—兴安落叶松林火后6年及火后14年植被天然更新群落为研究对象。【方法】采用对燃烧生物量和物种重要值的计算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经过轻、中、重度火烧后,火烧迹地的植被天然更新均主要以白桦、山杨等先锋树种更新为主。火烧迹地逐渐形成以小叶章和柳叶菜科为主的草本群落、以土庄绣线菊为主的灌木群落;在相同火烧程度下,火烧14年后的植被天然更新较火烧6年相比更趋于天然更新。【结论】森林火灾较重的区域,由于植被被完全破坏,导致土壤裸露,失去植物层的保护,影响了永冻土稳定性和持久性,导致冻土退化,森林发生次生演替,延长形成针叶林时间。森林作为该研究区域的基质景观,森林群落的退化影响整个景观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类—兴安落叶松林 火烧强度 火后恢复 天然更新 多年冻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烧除对寒温带沟塘草甸可燃物载量、土壤元素含量和植被生产力的影响
18
作者 丁永全 司莉青 +4 位作者 赵凤君 舒立福 陈锋 李威 李笑笑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2期47-55,共9页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明确计划烧除对寒温带沟塘草甸可燃物载量、土壤元素和植被生产力的影响,为东北重点林区实施计划烧除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以大兴安岭寒温带沟塘草甸为对象,选取沟谷内长2000 m、宽500 m的草甸,沿...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明确计划烧除对寒温带沟塘草甸可燃物载量、土壤元素和植被生产力的影响,为东北重点林区实施计划烧除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以大兴安岭寒温带沟塘草甸为对象,选取沟谷内长2000 m、宽500 m的草甸,沿预测火蔓延方向设置2列各30个1 m×1 m的样方,于2021年10月14日上午和10月17日分别调查了计划烧除前和计划烧除后的可燃物载量,2022年5月10日采样测定了计划烧除后火烧区域和未火烧区域的土壤营养元素含量,8月20日采样测定了计划烧除后火烧区域和未火烧区域的叶片元素含量和植被生产力。【结果】计划烧除能有效降低87%的沟塘草甸可燃物载量,草甸植物的高度火前为82.1 cm,火后仅为11.5 cm,且烧除的均为地上部分,不影响第2年植物生长。相比于未火烧区域,火烧区域第2年5月份0~10 cm土壤pH值升高、土壤全碳(C)含量下降、土壤速效氮(N)和速效磷(P)含量显著升高。火烧区域和未火烧区域的植被生产力以及叶片C、N、P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在适宜气象条件下实施寒温带湿地沟塘草甸的计划烧除,可显著减少有效可燃物载量,降低林火发生的危险性。由于火烧强度低,不会对植被生产力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烧除 寒温带 沟塘草甸 可燃物 营养元素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火烧对兴安落叶松-白桦林自然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学爽 李慧仁 +2 位作者 胡林林 韦昌雷 王立中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1期14-15,75,共3页
通过对大兴安岭重度火烧后的兴安落叶松-白桦林自然更新情况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白桦林重度火烧后,未被烧除的兴安落叶松能正常产生种子。火烧后3年,兴安落叶松自然更新数量为560株hm^(-2);火烧后6年,自然更新数量为1 533株... 通过对大兴安岭重度火烧后的兴安落叶松-白桦林自然更新情况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白桦林重度火烧后,未被烧除的兴安落叶松能正常产生种子。火烧后3年,兴安落叶松自然更新数量为560株hm^(-2);火烧后6年,自然更新数量为1 533株hm^(-2);火烧后10年为2 300株hm^(-2)。重度火烧区内,白桦几乎被烧光,白桦幼苗全部为萌生,3年、6年及10年其数量分别为750、2 560和6 530株hm^(-2)。火烧迹地自然更新幼苗中,兴安落叶松幼苗比例逐年降低,白桦幼苗比例不断增大,白桦表现出先锋树种更新能力及竞争适应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火烧 兴安落叶松 白桦 自然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强度火烧对兴安落叶松林自然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慧仁 王立中 +2 位作者 韦昌雷 刘学爽 胡林林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9期47-48,共2页
通过对中强度火烧迹地内兴安落叶松自自然更新情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度火烧后,由于地被覆盖率的降低,增加了落叶松种子和土壤接触的机会,促进了兴安落叶松的自然更新。火烧后3年,落叶松自然更新数量达到2 350株·hm^(-2);火烧... 通过对中强度火烧迹地内兴安落叶松自自然更新情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度火烧后,由于地被覆盖率的降低,增加了落叶松种子和土壤接触的机会,促进了兴安落叶松的自然更新。火烧后3年,落叶松自然更新数量达到2 350株·hm^(-2);火烧后6年达到4 572株·hm^(-2);火烧后9年,落叶松自然更新数量达到5 650株·hm^(-2)。而对照样地中,落叶松自然更新数量分别为1 550株·hm^(-2)、1 760株·hm^(-2)、1 435株·hm^(-2),远小于火烧迹地自然更新数量。通过采取适当的计划烧除措施可以促进落叶松的自然更新,有利于林分稳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系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强度火烧 兴安落叶松 自然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