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探索 |
孙敏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
2007 |
7
|
|
2
|
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改善英语写作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
黄永红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3
|
意识流与接受美学──析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 |
徐文培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7 |
4
|
|
4
|
论玛格丽特·劳伦斯作品中的妇女形象 |
潘绍玺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7 |
2
|
|
5
|
奥剧兄弟关系的母题研究 |
唐俭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7 |
1
|
|
6
|
美国文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 |
孙苏荔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7
|
“染上了作家的色彩的生活”──读《尼克·亚当斯的故事》 |
王守义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8
|
当前美国学术界的大论战剖析 |
唐俭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9
|
“美国梦”的破灭──纪念菲茨杰拉德逝世五十周年 |
潘绍玺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0
|
论三篇小说中的神话原型 |
张蓉燕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