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栾岚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3-264,共2页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艺术素质教育对促进大学生人性发展和完善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结合高校素质教育的工作情况,阐述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对大学生艺术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 艺术教育 审美教育 大学生 艺术素质教育 作用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少数民族萨满祭祀乐论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虹池 陈恕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9-260,共2页
源于黑龙江流域的满、鄂伦春、赫哲、达斡尔、蒙古以及鄂温克、锡伯等游牧渔猎民族在历史上都曾信奉过萨满。在这些民族的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界中的风、雨、打雷和闪电等现象无法解释,就想象出一个能主宰自然界和人类的主宰者,萨满是... 源于黑龙江流域的满、鄂伦春、赫哲、达斡尔、蒙古以及鄂温克、锡伯等游牧渔猎民族在历史上都曾信奉过萨满。在这些民族的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界中的风、雨、打雷和闪电等现象无法解释,就想象出一个能主宰自然界和人类的主宰者,萨满是神界派到人间的"使者",因而产生了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萨满信仰属于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在我国北方游牧渔猎民族的早期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中都有过一定影响。在萨满的各项祭祀活动形式自我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始终是将萨满音乐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黑龙江 少数民族音乐 萨满祭祀乐 民族民间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结合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迪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96,共2页
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壮大的内在支撑,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应成为民族发展的重要战略。要切实贯彻这一战略,既要从宏观层面把控方向,也要在微观层面做好各项具体工作。服装设计作为彰显我国服饰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紧跟时尚,契合... 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壮大的内在支撑,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应成为民族发展的重要战略。要切实贯彻这一战略,既要从宏观层面把控方向,也要在微观层面做好各项具体工作。服装设计作为彰显我国服饰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紧跟时尚,契合时代审美潮流,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吸纳民族服饰元素,通过创新应用使民族服饰重获新生以及为现代服装形成多元化风格打下基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长居于黑龙江流域有十个左右少数民族,研究这一区域少数民族服饰将会收获颇丰。以下以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为例,探索民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服装设计 民族服饰元素 少数民族服饰 黑龙江流域 赫哲族 鄂伦春族 达斡尔族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的黑龙江达斡尔族“扎恩达勒” 被引量:3
4
作者 周虹池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8-84,共7页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恩达勒”作为达斡尔民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独特的魅力。论文对《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黑龙江卷》中收录的达斡尔族民歌“扎恩达勒”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无论是对达斡...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恩达勒”作为达斡尔民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独特的魅力。论文对《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黑龙江卷》中收录的达斡尔族民歌“扎恩达勒”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无论是对达斡尔族民歌进行集成书本式的静态保护还是对当今的活态传承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斡尔族 扎恩达勒 黑龙江流域 演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艺术美学风格的形成及其范式转换探因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晖 谷鹏飞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8-81,共4页
视觉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转换主要具有两方面的因素:其一为社会因素,即艺术品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所属的种族等因素;其二为心理因素,即人的心理形式和心理结构的发生和转变对于视觉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转换的制约性因素。视觉艺术风格的转变... 视觉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转换主要具有两方面的因素:其一为社会因素,即艺术品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所属的种族等因素;其二为心理因素,即人的心理形式和心理结构的发生和转变对于视觉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转换的制约性因素。视觉艺术风格的转变本质上是一种范式的转变。对这种转变的研究有助于加强我们对于人类认识能力和认识方式发展规律的理解,推进艺术创作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艺术风格 视觉艺术形式 心理形式 视觉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意素描——艺术设计专业素描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8
6
作者 曲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55,共4页
本文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素描基础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明确了当下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程与专业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剖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及解决办法——创意素描。力图使学生通过对创意素描知识体系的了解与学习,... 本文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素描基础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明确了当下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程与专业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剖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的观点及解决办法——创意素描。力图使学生通过对创意素描知识体系的了解与学习,夯实基础,培养创造性能力,为将来的专业学习打造后发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描基础 创意 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下艺术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建设的再思考——兼解读《构成》教材 被引量:5
7
作者 曲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3-44,48,共3页
"三大构成"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形态、色彩及空间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感知能力和形式语言的表现能力等,训练学生设计思维的转变、想象力的提升和新的设计思维的形成,为以后的专业教育打下坚... "三大构成"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形态、色彩及空间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感知能力和形式语言的表现能力等,训练学生设计思维的转变、想象力的提升和新的设计思维的形成,为以后的专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多年来一成不变的课程内容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当今基础课程教学的需要,表现出种种问题,亟待解决。余雁、关雪仑主编的《构成》不同于以往的"三大构成"教材,对多年来"三大构成"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注重与专业设计相结合,强调了对构成本质的理论阐释,将理论讲解与实际制作紧密结合,同时十分关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符合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思想及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专业 三大构成 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文化校园理念为先导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继锋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4期92-94,97,共4页
文化校园理念,是一种新的校园文化观,也是建设"三型校园"的总体指导思想。文化校园理念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创新。文化校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品格和特征,决定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文化校园理念,是一种新的校园文化观,也是建设"三型校园"的总体指导思想。文化校园理念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创新。文化校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品格和特征,决定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平台和育人载体,完成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校园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设计创业教育课程与创造力的培养 被引量:2
9
作者 余雁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1-72,共2页
创业教育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艺术设计创业教育是运用科学的教学思维方法,引导、培养和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不... 创业教育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艺术设计创业教育是运用科学的教学思维方法,引导、培养和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不断创新、开拓进取、独立创业,实现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创造力是艺术设计的重要思维成果,培养、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业教育理念的实施和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 创业教育 创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哲学的理论分野 被引量:4
10
作者 丁立群 李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9-36,2,共9页
实践哲学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其内涵已经不能用伦理学、政治哲学概括了。文章试图在历史的嬗变中厘定实践哲学的理论分野。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创立了"伦理-政治"的实践哲学,由之派生出培根"科学-技术"的实... 实践哲学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其内涵已经不能用伦理学、政治哲学概括了。文章试图在历史的嬗变中厘定实践哲学的理论分野。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创立了"伦理-政治"的实践哲学,由之派生出培根"科学-技术"的实践哲学——它们构成了实践哲学的基本"范型",后世实践哲学的诸多形式都只是两种基本范型的延伸和派生。文章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这两种基本范型的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实践哲学在现代哲学中的理论分野:首先,在实践知识的核心内涵上,由伦理-政治的知识到人文科学的知识;其次,在实践的场域上,由"伦理-政治"领域转换为"社会"领域;再次,在实践的层次和总体化程度上,由伦理-政治实践转向劳动实践以及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全面实践;最后,在实践的形式上,由伦理-政治实践转换为一种新的当代实践形式——文化实践。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实践哲学逐渐具备了普遍性和总体性的特征。实践哲学并不是形而上学理论内部的一个哲学分支,亦非一般哲学原理的特殊应用,而是包括理论哲学在内的关于人、人类世界以及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哲学。实践哲学将逐渐演化为一种新的独立的哲学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伦理-政治的实践哲学 科学-技术的实践哲学 理论分野 劳动实践 文化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矛盾与现代化历史批判 被引量:2
11
作者 漆思 赵玫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41,共5页
现代性矛盾植根于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全球化语境中的现代性批判需要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考察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启蒙理性精神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矛盾,西方现代化模式与多元现代性选择的矛盾,民族国家传统与现代化革新的矛盾,全球化普世... 现代性矛盾植根于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全球化语境中的现代性批判需要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考察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启蒙理性精神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矛盾,西方现代化模式与多元现代性选择的矛盾,民族国家传统与现代化革新的矛盾,全球化普世性与本土化独特性的矛盾。这些矛盾是现代性出现危机的社会历史根源,因此需要从现代性矛盾的哲学理念批判深入拓展到现代化的历史批判视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矛盾 现代化模式 全球化 历史批判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形式美学接受论 被引量:6
12
作者 曹晖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3,共4页
视觉形式的接受问题是理解视觉艺术的关键。文章通过分析视觉艺术的直观表现形式,即视觉形式,解读视觉形式接受的基本结构、动态过程与美学本质。分析表明,视觉形式的接受关联与三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即艺术家—形式本身—观者。抛开其中... 视觉形式的接受问题是理解视觉艺术的关键。文章通过分析视觉艺术的直观表现形式,即视觉形式,解读视觉形式接受的基本结构、动态过程与美学本质。分析表明,视觉形式的接受关联与三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即艺术家—形式本身—观者。抛开其中任何一个因素,视觉艺术之形式接受无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形式 发生学 接受美学 动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探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春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7-90,共4页
我国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起步比较晚,发展比较迅速,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需要加强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高校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念;高校需要进一... 我国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起步比较晚,发展比较迅速,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需要加强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高校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念;高校需要进一步完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高校需要完善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 职业道德教育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审美教育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曲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18,共6页
了解大众文化对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影响,明确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文化追求,构建完整的高校审美教育体系。这是使学生从本质上认识美,产生对美的感受与评价,进而提高审美品位和格调的基础。高校审美教育着眼于个体发展,意在帮助大学生实现审... 了解大众文化对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影响,明确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文化追求,构建完整的高校审美教育体系。这是使学生从本质上认识美,产生对美的感受与评价,进而提高审美品位和格调的基础。高校审美教育着眼于个体发展,意在帮助大学生实现审美人生的构建,着眼于整体发展,则意在民族审美素质的提升,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高校 审美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教育创新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峰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0-85,共6页
本文旨在从电脑音乐技术这种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教育构成的基础条件入手,比较新技术对于音乐教育的影响,探讨互联网音乐教育模式下的教师群体、音乐学习者应当做出哪些转变去适应这一教学模式,展现互联网音乐教育下的审美、创作、表演... 本文旨在从电脑音乐技术这种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教育构成的基础条件入手,比较新技术对于音乐教育的影响,探讨互联网音乐教育模式下的教师群体、音乐学习者应当做出哪些转变去适应这一教学模式,展现互联网音乐教育下的审美、创作、表演的艺术成果。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互联网音乐教育的理论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也能为互联网音乐教育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音乐教育 新考验 审美、创作、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新版《色彩构成》教材的特色 被引量:2
16
作者 曲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88,共2页
张殊琳教授编著的《色彩构成》教材自2010年出版之后,得到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广大师生的青睐与认可。编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色彩构成课程教学的认识和经验,借鉴了以往色彩构成教材编写的成功与不足,在教材的编写上,重点增强了色彩构成... 张殊琳教授编著的《色彩构成》教材自2010年出版之后,得到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广大师生的青睐与认可。编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色彩构成课程教学的认识和经验,借鉴了以往色彩构成教材编写的成功与不足,在教材的编写上,重点增强了色彩构成与艺术应用设计之间的联系,从教学内容的安排到教材体例的编写,都突出了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关注。教师在使用该部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其与以往色彩构成教材的不同,将教材建设的这些新成果充分体现到教学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构成 教材 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教学中的五对范畴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玫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年第1期73-75,共3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要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的教学,必须把握与教育紧密相关的"五对范畴"。"五对范畴"深刻揭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的教学目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要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的教学,必须把握与教育紧密相关的"五对范畴"。"五对范畴"深刻揭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的教学目的、内容、手段和活动。只有把握教学目的、内容、手段和活动的内在联系,才能使教学达到较高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人文素质课 五对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流行元素融入经典红歌的再造美 被引量:1
18
作者 栾岚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319-320,共2页
文章从经典红歌存在的现状、红歌新唱的表现形式、称之为再造美的原因以及红歌新唱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阐述了一些看法,证实经典红歌在新时代的影响下出现了"入乡随俗"的现象,众多音乐人和流行歌手都将一些... 文章从经典红歌存在的现状、红歌新唱的表现形式、称之为再造美的原因以及红歌新唱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阐述了一些看法,证实经典红歌在新时代的影响下出现了"入乡随俗"的现象,众多音乐人和流行歌手都将一些流行元素融入到了红歌的演唱当中,使红歌以一种再造的美呈现在我们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音乐经典 红歌 艺术风格 艺术形式 流行元素 再造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表意实践到文化象征--以蔡氏古民居图案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4-168,共5页
在闽南地区的传统民居村落建筑中,蔡氏古民居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代表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也是闽南地区传统民族建筑群体中的活化石。对其进行研究,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不同历史时期闽南地区传统文化的现状,对闽南传统民居形成全面... 在闽南地区的传统民居村落建筑中,蔡氏古民居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代表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也是闽南地区传统民族建筑群体中的活化石。对其进行研究,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不同历史时期闽南地区传统文化的现状,对闽南传统民居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文章从建筑装饰中的吉祥图案入手,在研究实践中以蔡氏古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对建筑装饰方面的吉祥图案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解读,领悟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精髓,为现代建筑设计工作提供相应的传统文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意实践 文化象征 蔡氏古民居 图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作自主性与大众审美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成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2期301-302,共2页
艺术家的创作思维不应该被外界的因素所左右,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去创作并引导大众的审美趣味。正是大众内在的审美需求以及审美判断的直观性,才促使创作自主性与大众审美的契合成为可能。
关键词 创作自主性 艺术风格 审美趣味 直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