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熵钙钛矿La_(0.7)Sr_(0.3)Co_(0.4)Fe_(0.1)Ni_(0.4)Cu_(0.1)O_(3)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设计与性能优化
1
作者 张亚鑫 罗东庆 +2 位作者 王菲菲 吕静波 秦增明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93-2700,共8页
高熵钙钛矿氧化物因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化学多样性,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高熵钙钛矿材料La_(0.7)Sr_(0.3)Co_(0.4)Fe_(0.1)Ni_(x)Cu_(0.5-x)O_(3)(x=0.1,0.4),探究Ni、Cu不同摩尔比对材... 高熵钙钛矿氧化物因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化学多样性,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高熵钙钛矿材料La_(0.7)Sr_(0.3)Co_(0.4)Fe_(0.1)Ni_(x)Cu_(0.5-x)O_(3)(x=0.1,0.4),探究Ni、Cu不同摩尔比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对材料进行物相表征。结果表明,La_(0.7)Sr_(0.3)Co_(0.4)Fe_(0.1)Ni_(0.4)Cu_(0.1)O_(3)具有立方钙钛矿结构,晶粒细小且分布均匀,氧空位含量较高。在3 mol/L KOH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测试,当电流密度为1 A·g^(-1)时,La_(0.7)Sr_(0.3)Co_(0.4)Fe_(0.1)Ni_(0.4)Cu_(0.1)O_(3)比容量为243 F·g^(-1),相比于传统LaFeO_(3)材料的比容量提升42%。La_(0.7)Sr_(0.3)Co_(0.4)Fe_(0.1)Ni_(0.4)Cu_(0.1)O_(3)经过20000次循环充放电(电流密度为5 A·g^(-1))后,比容量保持率仍达98.3%,展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长循环寿命。高熵钙钛矿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作为高性能储能材料有巨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钙钛矿 La_(0.7)Sr_(0.3)Co_(0.4)Fe_(0.1)Ni_(0.4)Cu_(0.1)O_(3) 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氧空位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a_(2)(WO_(4))4:Eu^(3+),Sm^(3+)新型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研究
2
作者 黄渠 姜洪喜 周波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6,共8页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La_(2)(WO_(4))_(4)∶Eu^(3+)和CaLa_(2)(WO_(4))_(4)∶Eu^(3+),Sm^(3+)系列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光谱、热稳定性、荧光寿命及色度坐标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La_(2)(WO_(4))_(4)∶Eu^(3+)和CaLa_(2)(WO_(4))_(4)∶Eu^(3+),Sm^(3+)系列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光谱、热稳定性、荧光寿命及色度坐标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Eu^(3+)和Sm^(3+)的掺入没有改变CaLa_(2)(WO_(4))_(4)晶体结构,为单一纯相。在394 nm激发下,CaLa_(2)(WO_(4))_(4)∶Eu^(3+)荧光粉在615 nm处红光发射最强,源自Eu^(3+)的^(5)D0→7F_(2)电偶极跃迁,最佳掺杂量为0.09。Sm^(3+)掺入后,发射峰增强,荧光粉的寿命明显增加,Sm^(3+)对Eu^(3+)起到敏化作用,共掺杂体系中Sm^(3+)向Eu^(3+)进行能量传递。CaLa_(2)(WO_(4))_(4)∶Eu^(3+),Sm^(3+)随着温度的升高,Eu^(3+)的^(5)D0→^(7)F_(2)跃迁发射的积分面积逐渐减小,当温度升高到100℃时,发光强度变为初始温度的53%,出现温度猝灭。在共掺杂体系中,色度坐标随着Sm^(3+)掺杂量的增加,向红光区域移动,当Sm^(3+)的掺杂量为0.02时,对应的色度坐标为(0.6458,0.3538)。基于CaLa_(2)(WO_(4))_(4)∶Eu^(3+),Sm^(3+)荧光粉的特性,可以将其作为潜在的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a_(2)(WO_(4))_(4) 高温固相法 红色荧光粉 能量传递 荧光寿命 热稳定性 色度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非接触式酒精度检测系统
3
作者 曹志群 项高鹏 +1 位作者 胡临天 廖梓宏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8-413,共6页
酒精浓度的非接触式测量具有便捷快速,实时跟踪等特点,在酒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基于酒精溶液近红外吸收光谱特性,使用1300 nm波长的激光二极管和光电探测器开发了此套以STM32单片机为内核的酒精度快速检测系统。铟镓... 酒精浓度的非接触式测量具有便捷快速,实时跟踪等特点,在酒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基于酒精溶液近红外吸收光谱特性,使用1300 nm波长的激光二极管和光电探测器开发了此套以STM32单片机为内核的酒精度快速检测系统。铟镓砷二极管探测器与配套硬件捕捉与转换光电信号,以检测电压差值反映酒精溶液的红外吸收,与酒精度多项式拟合建立检测模型,经温度修正后存入主控系统实现酒精浓度预测。实验表明,检测系统对样本组的拟合优度为0.9996,对验证组检测的平均标准偏差为0.158,远低于传统酒精计的0.5。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相比于市场上现有红外检测系统具有检测精度高、稳定性强、连续检测的特点,可在不破坏酒精样液的前提下实现对浓度的快速检测,满足市场上的工业标准与需求,对制酒业等相关行业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非接触式测量 近红外吸收光谱特性 近红外检测技术 温度修正 酒精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列相液晶中非对称相位光栅的产生及形貌
4
作者 任常愚 李尤 丁红伟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55-1162,共8页
为了研究液晶中相位光栅的动态衍射特性和光栅形貌,提出了在C_(60)掺杂垂直排列向列相液晶(NLC)中产生非对称光栅的方法,分析了光栅产生机制并建立了光栅形貌的数学模型。首先,用水平偏振光的斜入射光束写入相位光栅。然后,利用一束光... 为了研究液晶中相位光栅的动态衍射特性和光栅形貌,提出了在C_(60)掺杂垂直排列向列相液晶(NLC)中产生非对称光栅的方法,分析了光栅产生机制并建立了光栅形貌的数学模型。首先,用水平偏振光的斜入射光束写入相位光栅。然后,利用一束光作为探测光读出光栅并利用光电探测器记录衍射光强。实验表明,光栅的最大衍射效率超过60%,且衍射强度分布不对称。基于非对称衍射的特征,提出了基于光折变效应产生非对称衍射分布和衍射效率超过对称光栅Raman-Nath衍射理论极限的物理机制。最后,给出了在NLC中形成非对称锯齿形光栅的假设,并提出了描述非对称锯齿形相位光栅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位光栅的高衍射效率来源于液晶中非正弦调制的空间电荷场。这种非对称电场主要是表面电荷调制和Carr-Helfrich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提出的非对称锯齿形光栅模型假设能够很好地描述非对称衍射和衍射效率突破Raman-Nath理论关于对称光栅衍射理论限制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列相液晶 非对称相位光栅 衍射效率 光折变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条件下矿井火灾救灾路线优选的群决策方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孝国 杜红 +1 位作者 母丽华 朱捷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7-171,共5页
可用于确定矿井火灾救灾路线的决策信息,一般具有模糊性和不完整性。为探索救灾路线的优选方法,建立采用区间值Vague集理论对救灾路线进行优选的多属性群决策模型。首先确定与救灾路线优选相关的属性因素,同时给出一种考虑区间长度的记... 可用于确定矿井火灾救灾路线的决策信息,一般具有模糊性和不完整性。为探索救灾路线的优选方法,建立采用区间值Vague集理论对救灾路线进行优选的多属性群决策模型。首先确定与救灾路线优选相关的属性因素,同时给出一种考虑区间长度的记分函数公式,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属性因素的权重,并采用群决策方法,通过多位专家对路线记分值的集结运算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最后利用上述模型对某矿井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巷道当量长度、井巷通过时间、巷道通行性和巷道烟流变化速度4个因素可以作为矿井火灾救灾路线优选的决策依据,利用改进后记分函数求得的优选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火灾 救灾路线 区间值VAGUE集 记分函数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约束求解研究综述 被引量:43
6
作者 高小山 蒋鲲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5-396,共12页
综述了几何约束求解的历史发展、研究现状和应用 对常见的 4类求解方法 :数值计算的方法、符号计算的方法、基于规则的方法、基于图论的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 同时还列举了几何约束求解在计算机视觉、连杆设计、机器人。
关键词 几何约束求解 变量化设计 智能CAD 参数化设计 数值计算 符号计算 图论 广义stewart平台问题 连杆设计 计算机辅助教学 PnP视觉定位问题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群决策方法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孝国 母丽华 +1 位作者 杜红 朱捷 《灾害学》 CSCD 2015年第1期167-170,180,共5页
提出了基于直觉模糊集的煤矿突发事件应急救援TOPSIS群决策模型。其中决策者权重采用偏好值与群体平均偏好值的相似度计算,属性指标权重采用直觉模糊熵权法确定。通过直觉模糊加权集成运算将各决策矩阵进行合成得到综合决策矩阵,利用改... 提出了基于直觉模糊集的煤矿突发事件应急救援TOPSIS群决策模型。其中决策者权重采用偏好值与群体平均偏好值的相似度计算,属性指标权重采用直觉模糊熵权法确定。通过直觉模糊加权集成运算将各决策矩阵进行合成得到综合决策矩阵,利用改进后的直觉模糊距离公式计算出全部备选救援方案到正负理想解的距离,根据TOPSIS运算结果可以确定最佳事故救援决策方案。最后通过黑龙江省鸡西某矿的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救援 突发事件 群决策 直觉模糊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E-CDIO理念的数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3
8
作者 石端银 张晓鹏 +2 位作者 李文宇 张秋杰 张传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5-187,194,共4页
针对目前高校数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和吸收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标准,并结合我校"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三大教育理念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而提出的MPE-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此模式下进行数学实验教学... 针对目前高校数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和吸收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标准,并结合我校"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三大教育理念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而提出的MPE-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此模式下进行数学实验教学改革,分别从实验教学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考核及评定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结果表明在MPE-CDIO教育模式下进行数学专业实验课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编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E—CDIO 数学实验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在数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3
9
作者 石端银 张晓鹏 李文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6-178,233,共4页
综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及优势分析,针对目前高校数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CDIO背景下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并在此模式下进行数学实验教学改革,分别从实... 综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及优势分析,针对目前高校数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CDIO背景下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并在此模式下进行数学实验教学改革,分别从实验教学理念、教学结构以及考核方式和评定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讨论,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深度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实验教学 CD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撞击压力容器后壁损伤实验及建模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盖芳芳 才源 +1 位作者 郝俊才 乔牧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2-17,共6页
采用地面模拟撞击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球形弹丸超高速正撞击圆柱形充气压力容器后壁损伤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应用二级轻气炮进行压力容器超高速撞击实验,获得了容器后壁损伤特性;然后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弹性力学理论,在弹丸... 采用地面模拟撞击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球形弹丸超高速正撞击圆柱形充气压力容器后壁损伤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应用二级轻气炮进行压力容器超高速撞击实验,获得了容器后壁损伤特性;然后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弹性力学理论,在弹丸不同破碎模式下,将碎片云及气体冲击波对容器后壁的作用简化为局部均布冲击载荷对固支圆板的作用,建立了容器后壁损伤预报模型,并通过与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确定了在碎片云与气体冲击波作用下容器后壁产生穿孔和裂纹的临界条件及尺寸;并在考虑容器壁曲率影响的条件下,获得了容器后壁发生灾难性破坏的临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超高速撞击 充气压力容器 撞击实验 损伤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化模型欠、过和完整约束的判定算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蒋鲲 高小山 岳晶岩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092-2097,共6页
在参数化CAD设计中,设计者常常遇到判断一个参数化模型是欠、过和完整约束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判断参数化模型的欠、过和完整约束性的图论算法.该算法不仅能够给出判断,同时还能够对欠和过约束的情形进行定位,即能够给出欠... 在参数化CAD设计中,设计者常常遇到判断一个参数化模型是欠、过和完整约束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判断参数化模型的欠、过和完整约束性的图论算法.该算法不仅能够给出判断,同时还能够对欠和过约束的情形进行定位,即能够给出欠和过约束发生的具体位置.这给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CAD 几何约束求解 偶图 DM分解 最大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探测器的二线制电路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普男 黄兴滨 +1 位作者 王国荣 马永和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5-457,共3页
描述了一种核探测器二线制电路的原理和性能,并应用于核料位计中,与传统的多线制探测器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
关键词 核探测器 二线制电路 核料位计 脉冲短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自燃危险性的模糊——可拓理论判别模型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孝国 杜红 +1 位作者 高尔新 孙显龙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33,共5页
首先确定了影响煤层自燃的因素指标,并对它隶属于不同自燃等级的取值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因素权重,利用可拓学理论建立了煤层自燃危险性判别模型。其次,以山东新汶矿业孙村煤矿十三层煤为例,采用模型方法... 首先确定了影响煤层自燃的因素指标,并对它隶属于不同自燃等级的取值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因素权重,利用可拓学理论建立了煤层自燃危险性判别模型。其次,以山东新汶矿业孙村煤矿十三层煤为例,采用模型方法对其自燃危险性进行了评价,所得结果与煤科院的自燃鉴定结论一致。上述研究不仅丰富了煤层自燃危险性评价方法,而且也为预防此类灾害起到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学 模糊层次分析法 煤层自燃 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要信息含量的指标筛选方法 被引量:22
14
作者 陈洪海 迟国泰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8-273,共6页
针对指标筛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指标主要信息含量的指标筛选方法.以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对因子载荷的绝对值进行加权,取加权结果的最大值作为指标的信息含量;依据最大加权因子载荷标准确定累积信息含量比率,进而通过累积信息含量比率的... 针对指标筛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指标主要信息含量的指标筛选方法.以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对因子载荷的绝对值进行加权,取加权结果的最大值作为指标的信息含量;依据最大加权因子载荷标准确定累积信息含量比率,进而通过累积信息含量比率的大小进行指标的筛选.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将提出的指标筛选方法与现有因子分析指标筛选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此说明所提出的指标筛选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体系 指标筛选 加权因子载荷 信息含量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空间内孔边界面裂纹对SH波的动力响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春香 齐辉 +1 位作者 杨在林 王蕾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69-172,共4页
采用"镜像"和"剖分-契合"等方法,对SH波作用下半空间孔边界面裂纹的动应力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镜像法",将半空间镜像为全空间,构造出满足边界条件的散射波场;其次,借助"剖分-契合"方法... 采用"镜像"和"剖分-契合"等方法,对SH波作用下半空间孔边界面裂纹的动应力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镜像法",将半空间镜像为全空间,构造出满足边界条件的散射波场;其次,借助"剖分-契合"方法和"裂纹切割"技术,将全空间沿界面分割成两个半空间求解后,再由界面应力位移连续"契合"条件组合成全空间,建立起求解该问题的积分方程组;最后,对界面裂纹端点的动应力强度因子(DSIF)进行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适当地避开入射波波数、入射角度及裂纹长度等最不利影响因素的组合,可达到降低裂纹尖端点动应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空间 界面裂纹 SH波 “镜像法” 动应力强度因子(DSI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水声通信系统LS-DFT信道估计算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铁梁 赵旦峰 杨大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47-1752,共6页
对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水声通信系统,频域最小二乘(least square,LS)信道估计算法受噪声影响较大,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插值算法引入了由于空载波所产生的误差... 对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水声通信系统,频域最小二乘(least square,LS)信道估计算法受噪声影响较大,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插值算法引入了由于空载波所产生的误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LS-DFT信道估计算法,先对导频子载波进行LS信道估计,再通过DFT作降噪处理,然后通过误差对比和数据替换,得到一组新的导频信道估值,最后通过线性插值获得数据子载波处的信道估值。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该算法能以较小的复杂度有效提升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正交频分复用 信道估计 空载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显著性差异的绿色产业评价指标筛选模型及实证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洪海 迟国泰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3-204,共12页
依据广义的绿色产业内涵,通过信息显著性差异与信息冗余分析定量筛选指标,建立了包括绿色生产指标层、绿色生态环境指标层、绿色消费方式指标层的大连市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负载系数大小差异进行信息显著性... 依据广义的绿色产业内涵,通过信息显著性差异与信息冗余分析定量筛选指标,建立了包括绿色生产指标层、绿色生态环境指标层、绿色消费方式指标层的大连市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负载系数大小差异进行信息显著性分析,删除负载系数小、对综合评价结果影响弱的指标。克服了现有研究先进行相关分析剔除冗余指标,再利用负载系数大小差异筛选出反映信息显著性大的指标的弊端。事实上,指标间较高的相关性是计算负载系数的必要前提。因此,利用负载系数筛选指标前是不可进行指标的相关分析降低指标间的相关性的。二是通过结合专家知识经验辨析指标的实际含义,仅对反映信息可能重复的指标使用相关分析,剔除同指标层内相关系数较大的两个指标中反映指标层信息能力相对较弱的指标。克服了仅仅通过相关系数不能准确衡量指标间信息重复程度的弊端。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建立的指标体系通过25.68%的指标反映了97.09%的原始信息。通过与同类的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对大连市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筛选 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 绿色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气体对靶板穿孔及其碎片云运动和致损效应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才源 庞宝君 +3 位作者 迟润强 段永攀 贾斌 盖芳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31-37,共7页
应用二级轻气炮发射球形铝合金弹丸撞击充气压力容器模拟装置,研究高压气体对靶板穿孔及其碎片云运动和致损效应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气体压力作为自变量之一的靶板穿孔经验公式。通过X光对高压气体中的碎片云分析发现,气体压力... 应用二级轻气炮发射球形铝合金弹丸撞击充气压力容器模拟装置,研究高压气体对靶板穿孔及其碎片云运动和致损效应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气体压力作为自变量之一的靶板穿孔经验公式。通过X光对高压气体中的碎片云分析发现,气体压力影响碎片云的形态和速度:气体压力增加,对碎片云扩展的阻碍作用增强;气体对碎片云具有减速作用,随着气体压力的增加碎片云减速加快。通过分析被碎片云撞击的观察板,获得了碎片云致损能力与气体压力、弹丸速度和弹丸直径的关系:随着气体压力的增加,碎片云的致损能力降低;在弹丸直径一定的前提下,弹丸速度和气体压力对碎片云的致损能力的影响是相互耦合的;随着弹丸直径的增加碎片云的致损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撞击 压力容器 穿孔 碎片云 X光拍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双曲型方程的精细时程积分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金承日 吕万金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3-115,共3页
对于二阶双曲型偏微分方程初边值问题,可以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通常的有限差分法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精确度和稳定性的限制,本文提出求解二阶双曲型方程的精细时程积分法。由于这种方法是半解析方法,在时间域上可以精确计算,所以这种方... 对于二阶双曲型偏微分方程初边值问题,可以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通常的有限差分法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精确度和稳定性的限制,本文提出求解二阶双曲型方程的精细时程积分法。由于这种方法是半解析方法,在时间域上可以精确计算,所以这种方法不仅精确度高,而且还绝对稳定。文末的数值算例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而且对大的时间步长(例如Δt=0.5)仍然获得精度很高的数值结果。可见,精细时程积分法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型方程 精细时程积分法 精确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三角模糊软集及其动态决策方法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孝国 杜红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1-1115,共5页
为完善模糊软集理论,提出区间三角模糊软集的概念,并讨论其相关运算及性质。建立基于区间三角模糊软集的动态决策模型,其中,时间权重采用指数衰减方法进行确定,利用集成的思想定义了区间三角模糊软集算术加权平均算子,将不同时刻的区间... 为完善模糊软集理论,提出区间三角模糊软集的概念,并讨论其相关运算及性质。建立基于区间三角模糊软集的动态决策模型,其中,时间权重采用指数衰减方法进行确定,利用集成的思想定义了区间三角模糊软集算术加权平均算子,将不同时刻的区间三角模糊软集集成为综合区间三角模糊软集。给出不同对象选择值和决策值的求解公式,根据决策值大小来实现最优决策。最后总结出方法的具体步骤,并通过实例说明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三角模糊软集 集成 动态决策 模糊软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