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激光通信网络故障诊断方法
1
作者 盛桂敏 慕昱 +1 位作者 张博阳 张恒艳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7-172,共6页
针对大规模激光通信网络故障类型复杂,难以精准检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激光通信网络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构建激光通信网络系统的节点连通图,利用激光通信网络的故障特征与故障标签,选取光梯度提升机算法确定激光通信网络故... 针对大规模激光通信网络故障类型复杂,难以精准检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激光通信网络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构建激光通信网络系统的节点连通图,利用激光通信网络的故障特征与故障标签,选取光梯度提升机算法确定激光通信网络故障的映射关系。然后依据故障的映射关系,利用RBF神经网络建立激光通信网络故障诊断模型,最后进行了激光通网络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诊断不同类型的激光通信网络故障,定位激光通信网络故障的X轴与Y轴的定位误差均低于±10 cm,且激光通信网络故障诊断正确率较高、时间较短,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激光通信网络故障诊断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光通信 网络系统 故障诊断 节点连通图 光梯度提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悬臂梁调谐技术的光纤光栅无源振动监测 被引量:14
2
作者 柳春郁 余有龙 +2 位作者 张昕明 赵洪霞 高应俊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67-1069,共3页
采用匹配光纤光栅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振动信号无源监测装置 该装置利用悬臂梁调谐技术能够将微小振动信号转化为光电探测器可探测的光强信号 ,利用示波器实现实时监测 实验中对振幅为 3mm的简谐振动信号进行了监测 ,测量结果与振动... 采用匹配光纤光栅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振动信号无源监测装置 该装置利用悬臂梁调谐技术能够将微小振动信号转化为光电探测器可探测的光强信号 ,利用示波器实现实时监测 实验中对振幅为 3mm的简谐振动信号进行了监测 ,测量结果与振动频率一致 ,可测量 7~ 2 0Hz的振动 ,信噪比不低于 14 .9dB 监测频率受限是因为悬臂梁的性质 ,如采用金属材料或者采用齿轮组对转子进行减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梁 调谐技术 布喇格光纤光栅 无源振动监测 振动信号 光电探测器 光纤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数字散斑技术的沥青混合料劈裂应变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谭忆秋 张魁 +1 位作者 吴思刚 王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6-58,共3页
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沥青混合料试件间接拉伸试验中的拉伸应变进行研究.通过程序模拟散斑图的拉伸试验,得出所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处理程序可用,且具有很高精度;通过与应变片测量法、计算法的比较和分析得出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有效性... 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沥青混合料试件间接拉伸试验中的拉伸应变进行研究.通过程序模拟散斑图的拉伸试验,得出所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处理程序可用,且具有很高精度;通过与应变片测量法、计算法的比较和分析得出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用于测量间接拉伸应变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间接拉伸应变 沥青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式光学三维成像技术概述 被引量:11
4
作者 蔡喜平 李惠民 +1 位作者 刘剑波 高劭宏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5,共4页
简要介绍了三维成像的基本概念,综述了常用的主动式光学三维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基于几何法的三维几何法成像及基于时间测量的三维成像激光雷达:连续波法(位相法和FMCW法)及脉冲法。简单讨论了各种成像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并简... 简要介绍了三维成像的基本概念,综述了常用的主动式光学三维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基于几何法的三维几何法成像及基于时间测量的三维成像激光雷达:连续波法(位相法和FMCW法)及脉冲法。简单讨论了各种成像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并简要介绍了各种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 激光测距 激光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物理实验自动监管 被引量:2
5
作者 代文江 迟健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10期61-63,共3页
介绍了使用实验数据监管系统,实现普通物理实验自动监管的方法。对于需要数据测量和计算处理的实验,使用实验数据监管系统,可以使学生及时知道实验操作是否正确,并能指出错误的位置,同时也减轻了教师批改实验报告的工作量,还使给出的报... 介绍了使用实验数据监管系统,实现普通物理实验自动监管的方法。对于需要数据测量和计算处理的实验,使用实验数据监管系统,可以使学生及时知道实验操作是否正确,并能指出错误的位置,同时也减轻了教师批改实验报告的工作量,还使给出的报告成绩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数据监管系统 实验数据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PSO优化支持向量机的鸟声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韩雪 慕昱 盛桂敏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8-126,共9页
鸟类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鸟类物种的多样性对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所以,通过鸟声信号来识别鸟类从而对其进行保护有现实意义。文章对鸟声信号采用双参数的双门限法进行分段,从鸟声信号中寻找出声音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具体帧,进... 鸟类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鸟类物种的多样性对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所以,通过鸟声信号来识别鸟类从而对其进行保护有现实意义。文章对鸟声信号采用双参数的双门限法进行分段,从鸟声信号中寻找出声音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具体帧,进一步进行特征提取,提取每段鸟声信号中的短时能量和短时平均幅度,短时语谱图中的平均值、对比度、熵,共5种特征,采用优化参数的支持向量机进行鸟类物种分类。结果表明,基于混沌云粒子群优化(Chaos Clou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CCPSO)的支持向量机对比普通支持向量机的分类准确度得到提升,可有效地识别鸟类。利用该方法实现鸟类物种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声识别 音节分割 时频特征提取 支持向量机 混沌云粒子群优化(CC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可见光通信网络与以太网互融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洋 蔡喜平 +1 位作者 林朗 王涛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共4页
LED可见光通信技术通信速率高、绿色安全,是未来通信网络的重要通信手段之一。研究了LED可见光通信网络与以太网的互融技术。通过研制光通信介质转换模块实现了信号在RJ-45网络接口(有线)和自由空间(无线)不同传输介质之间的转换。进行... LED可见光通信技术通信速率高、绿色安全,是未来通信网络的重要通信手段之一。研究了LED可见光通信网络与以太网的互融技术。通过研制光通信介质转换模块实现了信号在RJ-45网络接口(有线)和自由空间(无线)不同传输介质之间的转换。进行了可见光通信与以太网的互融网络实验,客户端可以通过白光通信手段成功接入以太网。通过自定义通信协议实现了互融网络中服务器对多个客户端以及各个客户端相互间的信息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以太网 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互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ire技术在防伪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通 于长滨 谢文广 《林业科技情报》 2005年第3期57-58,共2页
本文提出了“Moire条纹显型密码”及“编码Moire条纹隐型密码”的概念及其在防伪技术中的实施方案。该方案可作为独立的防伪技术,亦可与激光、荧光、热敏等防伪技术相结合,以提高综合防伪技术能力及防伪产品的可视性和艺术感。
关键词 激光全息标识 显型密码 隐型密码 Moire条纹 防伪技术 应用 防伪产品 技术能力 艺术感 可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微环谐振器的甲醛传感器模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国辉 安士龙 高劭宏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71,共4页
针对在日常生活使用广泛但危害性极大的甲醛溶液,基于光学微环谐振器,设计了一种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的折射率传感器,用来检测甲醛溶液浓度。本文利用波导微扰理论,确定了使系统灵敏度最大化的波导核心尺寸,利用有限元进行模拟计算。... 针对在日常生活使用广泛但危害性极大的甲醛溶液,基于光学微环谐振器,设计了一种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的折射率传感器,用来检测甲醛溶液浓度。本文利用波导微扰理论,确定了使系统灵敏度最大化的波导核心尺寸,利用有限元进行模拟计算。结果发现:利用该传感器如果检测到10^(-5)的相对波长位移,那么就可以检测到10^(-4)的相对折射率变化,并且通过包层去除方法还可进一步提升该传感器的灵敏度,与其他方法相比,这种甲醛溶液探测传感器的灵敏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对实际甲醛溶液的测量有着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环谐振器 折射率传感器 甲醛 有效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片封装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应变和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于秀娟 余有龙 +2 位作者 张敏 廖延彪 赖淑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25-132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光纤光栅的铜片封装工艺,并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光纤光栅的应变和温度传感特性.与裸光纤光栅的测试结果相比,铜片封装工艺基本不改变光纤光栅应变传感的灵敏度,但是温度灵敏度系数提高了2.78倍.经过铜片封装后的光纤光... 提出了一种光纤光栅的铜片封装工艺,并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光纤光栅的应变和温度传感特性.与裸光纤光栅的测试结果相比,铜片封装工艺基本不改变光纤光栅应变传感的灵敏度,但是温度灵敏度系数提高了2.78倍.经过铜片封装后的光纤光栅可以探测到的应变和温度分别为1με和0.03℃,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BRAGG光栅 封装工艺 应变传感 温度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光栅传感器在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1
作者 于秀娟 余有龙 +1 位作者 张敏 廖延彪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共3页
本文简要概述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特点及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类型,详细介绍了光纤光栅在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和发展状况;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展望了基于该类传感器的健康监测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 本文简要概述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特点及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类型,详细介绍了光纤光栅在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和发展状况;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展望了基于该类传感器的健康监测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传感器 健康监测 航空航天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信号流程图法的单环和三环微环谐振波分复用器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甲伟 高劭宏 +2 位作者 杨鹏勃 刘嘉 胡晓婷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32-2438,共7页
采用信号流程图法研究分析了微环谐振波分复用器的传输特性,并给出了N信道单环和三环微环谐振波分复用器的光强传递函数通用公式。通过参量优化,对N信道单环谐振波分复用器和三环谐振波分复用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耦... 采用信号流程图法研究分析了微环谐振波分复用器的传输特性,并给出了N信道单环和三环微环谐振波分复用器的光强传递函数通用公式。通过参量优化,对N信道单环谐振波分复用器和三环谐振波分复用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耦合系数对系统输出、谱线带宽以及串扰均有影响,三环谐振波分复用器比单环谐振波分复用器的分波效果及形状更好,耦合系数取值对三环谐振波分复用器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环谐振器 信号流程图法 单环微环谐振波分复用器 三环微环谐振波分复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量子点的Ⅰ-Ⅱ型结构转变与荧光性质 被引量:7
13
作者 安利民 曾庆辉 +2 位作者 赵家龙 宋维斯 苏文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89-1792,共4页
制备了壳层厚度可以精确控制的CdTe/CdS核壳量子点,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透射电镜和时间分辨光谱等技术,分析了CdS壳层厚度对CdTe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和光谱结构的影响规律.发现了不同于CdSe/CdS,CdSe/ZnS,CdTe/ZnS... 制备了壳层厚度可以精确控制的CdTe/CdS核壳量子点,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透射电镜和时间分辨光谱等技术,分析了CdS壳层厚度对CdTe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和光谱结构的影响规律.发现了不同于CdSe/CdS,CdSe/ZnS,CdTe/ZnS等核壳量子点的荧光峰展宽、大幅度红移以及荧光寿命大幅度增加现象.根据能带的位置关系,随着CdS厚度的增加,CdTe从Ⅰ型结构逐渐过渡到Ⅱ型核壳结构.对于Ⅱ型CdTe/CdS核壳量子点,不仅存在CdTe核区导带电子与价带空穴间的直接复合,还存在CdS壳层导带电子与CdTe核价带空穴界面处的间接复合,发光机制的变化导致荧光峰的展宽、明显红移和荧光寿命的增加.当壳层过厚时,壳层表面新引入的缺陷会阻碍荧光寿命和量子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镉 碲化镉/硫化镉 量子点 荧光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计数管用作辐射剂量测量应解决的问题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国荣 李岩 +1 位作者 马永和 李刚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14-1017,共4页
结合G-M计数管的特点,讨论了用于辐射剂量测量时的能量响应、线性、灵敏度等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关键词 G-M计数管 注量 剂量 能量响应 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结构新颖波长间距可调谐的光纤激光器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洪霞 柳春郁 +1 位作者 余有龙 张昕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2-394,共3页
提出一种获得波长间距可调谐稳定激光输出的新颖结构 ,即把非平衡Michelson干涉仪接入光纤激光器谐振腔内 ,同时利用压电陶瓷调节干涉仪光程差 ,在 15 62 .2 4nm波段得到小于0 .0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波长间距可调谐 非平衡Michelson干涉仪 谐振腔 光纤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锥型光纤耦合器损耗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柳春郁 余有龙 高应俊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44,共2页
利用几何光学理论对光纤耦合器的损耗进行分析 ;当环境介质折射率发生变化时光纤耦合器的损耗随之变化 ,理论推导损耗与环境介质折射率的关系公式 ,实验中利用OTDR检测反射光实现环境介质折射率变化的监测 ,利用拉锥机监视损耗的变化 ,... 利用几何光学理论对光纤耦合器的损耗进行分析 ;当环境介质折射率发生变化时光纤耦合器的损耗随之变化 ,理论推导损耗与环境介质折射率的关系公式 ,实验中利用OTDR检测反射光实现环境介质折射率变化的监测 ,利用拉锥机监视损耗的变化 ,得到的实验值与公式计算值基本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耦合器 熔锥型 OTDR 损耗分析 折射率 几何光学理论 高质量 吻合 实验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D阵列的可视信道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虹 蔡喜平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7-512,共6页
随着固态光源的发展,大功率LED已被广泛应用到照明中。将照明功能与通信功能结合的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满足室内照明和通信要求,通过使用大功率LED构成阵列,设计发射端、接收端,接口模块,构建了基于强度调制及... 随着固态光源的发展,大功率LED已被广泛应用到照明中。将照明功能与通信功能结合的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满足室内照明和通信要求,通过使用大功率LED构成阵列,设计发射端、接收端,接口模块,构建了基于强度调制及直接检测(IM/DD)方法的全双工可见光通信系统。并对系统信道模型进行分析,对单向链路实际光强分布及其可靠通信范围进行实际测量。实验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可见光通信系统 照明 可视信道 全双工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In)_n(n=1,2)小团簇的结构与稳定性的从头算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纪平 刘凤丽 +1 位作者 刘凤敏 于肇贤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70,共6页
本文采用从头算理论MP2方法研究了合金团簇(Cu In)n(n=1,2)的结构和稳定性.计算得到的双原子分子Cu In几何参数、频率和解离能跟实验数据十分吻合.(Cu In)2团簇有五个稳定结构,基态结构是具有1A1/C2v对称性的蝴蝶结构,结合能为6.57 e V... 本文采用从头算理论MP2方法研究了合金团簇(Cu In)n(n=1,2)的结构和稳定性.计算得到的双原子分子Cu In几何参数、频率和解离能跟实验数据十分吻合.(Cu In)2团簇有五个稳定结构,基态结构是具有1A1/C2v对称性的蝴蝶结构,结合能为6.57 e V.将计算结果与同族元素体系(Cu Al)2和(Cu Tl)2对比,无论是在构型上,还是在电子特性上都有相似性.文中给出了(Cu In)2稳定构型的电子结合能能谱,希望在实验上得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In)n(n=1 2) MP2 稳定结构 电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nCo-C-S系中掺硫金刚石单晶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林 马红安 +1 位作者 孙普男 贾晓鹏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69,共4页
本文在5.5~5.7 GPa,1450~1550℃的条件下由镍锰钴-石墨-硫体系中合成金刚石单晶。合成的金刚石晶体具有完整的{111}和{100}面,内部有少量包裹体。晶体表面有凹坑,凹坑内有许多细小的孔洞,且有连晶出现。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结果表明,随着... 本文在5.5~5.7 GPa,1450~1550℃的条件下由镍锰钴-石墨-硫体系中合成金刚石单晶。合成的金刚石晶体具有完整的{111}和{100}面,内部有少量包裹体。晶体表面有凹坑,凹坑内有许多细小的孔洞,且有连晶出现。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结果表明,随着反应体系中硫含量的增加,晶体中硫和锰的含量明显增加,而镍和钴的含量却降低。这由于硫与触媒中的锰发生了反应,改变了合成触媒的成分配比,进而改变了触媒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掺杂 金刚石 连晶 成分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光栅时分复用传感系统 被引量:10
20
作者 耿淑伟 余有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研制了光纤光栅时分复用传感系统 ,针对脉冲宽带光源的光束注入间隔为 5 1.75m、波长介于 15 5 0~ 15 6 5nm的 5个光纤光栅组成的光栅串 ,根据传感元间光纤延时程度的不同 ,利用模拟电子程控开关对来自不同光栅信号的选择通导 ,实现传... 研制了光纤光栅时分复用传感系统 ,针对脉冲宽带光源的光束注入间隔为 5 1.75m、波长介于 15 5 0~ 15 6 5nm的 5个光纤光栅组成的光栅串 ,根据传感元间光纤延时程度的不同 ,利用模拟电子程控开关对来自不同光栅信号的选择通导 ,实现传感信号的地址查询 ;借助非平衡Michelson扫描干涉仪 ,待测量引起的来自查询传感元的波长漂移信息得到解调 ,从而成功地实现了时分复用传感 .在 [0 ,5 5 0 ]με的测量范围内 ,系统传感灵敏度的实验值约为 1.6 7°/ με,与理论值非常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系统 光纤光珊 传感网络 时分复用 干涉解调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