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文字瓦的渤海瓦件分期研究
- 1
-
-
作者
梁会丽
-
机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黑龙江大学渤海研究院
-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6,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渤海瓦构遗存研究”(编号:20VGB003)
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考古学视角的渤海文字瓦研究”(编号:JC2019W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文字瓦是渤海最具识别性的瓦件之一。本文通过对西古城、八连城这两座都城出土文字瓦的数量、类型等进行统计和研究,明确了不同类型筒瓦的早晚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各类瓦件规格和胎质胎色差异,对渤海瓦当、檐头板瓦、当沟等各类建筑瓦件的分期研究。文章认为渤海文字瓦的规格从早期到晚期大致具有从轻薄至厚重的发展趋势,纹饰经历了“简单→多元→统一”的发展历程,并最终形成了渤海国特有的纹饰风格。
-
关键词
渤海国
城址
文字瓦
分期研究
-
Keywords
Bohai Kingdom
Walled capitals
Tiles with characters imprints
Chronology study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欧亚草原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骆驼遗存研究
- 2
-
-
作者
包曙光
赵婷婷
-
机构
黑龙江大学渤海研究院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55,共7页
-
文摘
在广阔的欧亚草原上,特别是在半干旱和荒漠草原上骆驼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全面收集和系统梳理了欧亚草原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骆驼遗存的考古材料,并结合历史文献与民族学研究成果对骆驼形装饰风格和艺术形象以及所反映的生业模式进行了讨论,认为骆驼在欧亚草原地区的游牧生活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关键词
骆驼
家畜
生业模式
艺术造型
-
Keywords
camel
livestock
living mode
art modeling
-
分类号
K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东周时期殉马习俗研究
- 3
-
-
作者
包曙光
代佳平
-
机构
黑龙江大学渤海研究院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37,共8页
-
文摘
本文系统梳理了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东周时期殉马遗存的考古发现,认为该地区春秋中晚期游牧经济的形成是殉马习俗开始流行的直接原因。受不同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导致殉马习俗在殉牲组合、殉马位置和摆放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较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殉马与其使用人群的对应关系,反映了不同人群的生产分工、身份等级和社会结构。
-
关键词
内蒙古中南部
殉马习俗
农牧交汇
-
Keywords
Central-Southern Inner Mongolia
horse martyrdom
Agro-pastoral ecotone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