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法学研究的实践化与本土化转向——“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所开放出来的学理更新 |
魏建国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2
|
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新中国70年民法文化的转型发展 |
李宏弢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3
|
对抗、继承与生成:对中国法治文化根基的现代性反省 |
杨昌宇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4
|
民间组织兴起:转型期法治进程的新兴动力 |
马长山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5
|
全球化时代与法治范式的转换——从“民族国家”范式到“世界主义”范式 |
魏建国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6
|
“劳资两利”:平衡劳资关系的首次立法实践——以《哈尔滨特别市战时暂行劳动条例》为考察 |
孙光妍
孔令秋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7
|
非政府组织中的公民参与 |
马长山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8
|
人工智能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新面向——以法文化价值为视角的考察 |
李宏弢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9
|
公共领域的时代取向及其公民文化孕育功能 |
马长山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0
|
公共政策合法性的民主化重建——公共领域视野下的“医改”进程审视 |
马长山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1
|
论我国宪法实施的观念意识支持 |
魏建国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2
|
俄罗斯主导法律观的演变及当代变革 |
杨昌宇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3
|
平等原则的适用模式与论证方法 |
王蕾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
2012 |
1
|
|
14
|
“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意义与困惑 |
马长山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