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碳平衡分区研究
1
作者 刘佳宁 孙丽娜 +1 位作者 赵星财 韩鎏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7期69-75,共7页
本研究利用黑龙江省的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其研究区的碳排放基尼系数、碳排放风险、碳排放强度、经济贡献系数和生态承载系数进行计算,以此为分区指标对研究区进行碳平衡分区,并提出各类区域针对性碳... 本研究利用黑龙江省的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其研究区的碳排放基尼系数、碳排放风险、碳排放强度、经济贡献系数和生态承载系数进行计算,以此为分区指标对研究区进行碳平衡分区,并提出各类区域针对性碳减排策略。结果表明,研究区1980—2023年碳补偿率整体处于低位,并逐年递减,2000—2023年研究区碳排放基尼系数均超过0.6;2000—2023年研究区碳排放风险值整体呈逐年升高趋势,空间差异性逐渐明显;1980—2023年,研究区碳排放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2000—2023年各地市碳排放强度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2000—2023年各地区经济贡献系数呈波动变化,生态承载系数整体偏低。依据相关分析结果,研究区碳平衡分为低碳优化区、碳总量控制区和碳汇功能区。低碳优化区包括A区,该地区碳排放呈中高风险水平,碳排放强度较低,经济贡献系数处于较高水平,生态承载系数处于较低水平。碳总量控制区包括B区、F区、M区、D区、I区、E区、J区、C区,该区域碳排放风险基本处于中、高风险水平,碳排放强度较高,经济贡献系数处于较低水平,生态承载系数处于中等及较低水平。碳汇功能区包括N区、L区、G区、K区,该区域碳排放风险呈中、低风险水平;碳排放强度处于较低水平,经济贡献系数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生态承载系数较高。依据各地市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碳减排策略,为研究区土地利用低碳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生态承载力 碳平衡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以黑龙江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珏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6期174-176,共3页
为了满足"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不断完善、创新。在总结不同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点—平面—立体"3方面提出了"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实践教学要... 为了满足"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不断完善、创新。在总结不同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点—平面—立体"3方面提出了"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实践教学要求。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包括"融会贯通"式实践教学目标、"任务导向型"实践教学内容、"N+3+1"实践教学形式和多样化实践教学成果;"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府校"+"校院"+"校企"实践基地建设,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的引入,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等多项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管理” 复合型人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政府驱动公共服务效率提升:内在机理、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博 黄芳桂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40,共12页
数字政府在推进公共服务效率提升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需要深入探讨数字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的作用机理,正视当前数字政府建设面临的诸多困境因素,并寻找提升公共服务效率的可行路径。数字政府可以通过推动平台数... 数字政府在推进公共服务效率提升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需要深入探讨数字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的作用机理,正视当前数字政府建设面临的诸多困境因素,并寻找提升公共服务效率的可行路径。数字政府可以通过推动平台数据互动共享、优化数字治理流程、精准识别公共服务需求、精确促进服务空间均衡,提升公共服务效率;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网络化、体制化、技术性、属地性等现实困境。因此,数字政府建设应从思维理念、组织体制、运作模型、技术系统、权益配置等几个方面入手,开启提升公共服务效率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 公共服务 效率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研究——以黑龙江大学为例
4
作者 夏欣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9-71,共3页
高校的核心任务是育人,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中贯彻高等学校教育方针理念,为国家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需要全方位开展学生工作。以黑龙江大学为例,进行高等学校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途径研究,... 高校的核心任务是育人,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中贯彻高等学校教育方针理念,为国家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需要全方位开展学生工作。以黑龙江大学为例,进行高等学校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途径研究,分析职业发展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探索职业发展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社会管理制度化建设及其限度——社会稳定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6
5
作者 教军章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61,共7页
政府社会管理制度化是全球民族国家改革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是国家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变革的重要表达方式。社会稳定发展必然依靠完备的制度体系,制度化成为政府社会公共管理的常规工具。然而,伴随着政府社会管理制度化建设的进程,诸... 政府社会管理制度化是全球民族国家改革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是国家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变革的重要表达方式。社会稳定发展必然依靠完备的制度体系,制度化成为政府社会公共管理的常规工具。然而,伴随着政府社会管理制度化建设的进程,诸多的社会问题在全球国家稳定发展中并未全面消匿,这是制度化管理存在严重局限的充分证明。理解政府社会管理制度化路径选择的依据,解释这种制度化管理的主要表现,并揭示其局限蕴涵的管理学价值,对于解决政府与社会、公民协同共治社会事务,进而形成现代社会治理结构体系以增强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管理 社会管理 管理制度化 公共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领导模式及其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纪晓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47,共3页
共享领导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是对传统垂直领导模式的一种颠覆。它强调组织领导者与下属或管理对象共同分享领导职能、共同承担领导责任。在实践中,共享领导多被应用于学校、医院、科研机构、企业等领域,而在政府管理... 共享领导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是对传统垂直领导模式的一种颠覆。它强调组织领导者与下属或管理对象共同分享领导职能、共同承担领导责任。在实践中,共享领导多被应用于学校、医院、科研机构、企业等领域,而在政府管理中则鲜有人提及。事实上,与知识型组织和营利型组织类似,政府组织也需要实施共享领导,与市场、社会共享领导权力,对市场下放经济领域的微观管理权,培养“强政府—强社会”的政社关系模式,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但需要强调的是,鉴于政府管理的特殊性,需要把控好共享的“度”,形成政府与市场、社会有序共治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领导 垂直领导 政府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整合、主体认同与制度生成——政府诚信文化建设的再思考
7
作者 张博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1,共7页
政府诚信是立政之本,现代政府将诚信视为基本的伦理价值追求。作为当前社会诚信规范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政府诚信文化建设一直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政府诚信文化建设面临着更多风... 政府诚信是立政之本,现代政府将诚信视为基本的伦理价值追求。作为当前社会诚信规范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政府诚信文化建设一直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政府诚信文化建设面临着更多风险和问题,这对政府诚信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应不断整合来源于传统与现实的价值要素,遵从文化主体的理念认同与内化过程,并在融合经验理性与建构理性的生成逻辑基础上创设多方博弈的制度生成情境,以加快促进政府诚信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诚信文化 价值 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政府“跨省通办”的实践发展与优化策略
8
作者 张博 林宝霞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75,共3页
为进一步优化数字政府“跨省通办”服务模式,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以“跨省通办”议题出发,从逻辑、价值、工具三个维度剖析数字政府“跨省通办”由政府中心转向人民中心、由结果导向转向成果导向、由电子政务转向数... 为进一步优化数字政府“跨省通办”服务模式,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以“跨省通办”议题出发,从逻辑、价值、工具三个维度剖析数字政府“跨省通办”由政府中心转向人民中心、由结果导向转向成果导向、由电子政务转向数字政务的治理转换机理。从战略层、综合层、基本工具层三个层面对省级政府“跨省通办”政策实践进行定量研究,以探索“跨省通办”多元治理、协同治理与数字治理的应然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省通办” 数字政府 政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黑龙江省空心村整治问题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段玉 孙丽娜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6期259-261,263,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加之村庄规划中土地使用不合理,进一步造成农村空心化。本文通过抽样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哈尔滨市阿城区空心村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空心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加之村庄规划中土地使用不合理,进一步造成农村空心化。本文通过抽样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哈尔滨市阿城区空心村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空心村的成因及其影响,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空心村治理建议,以期为空心村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空心村 整治建议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耕地多功能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珍珍 孙丽娜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5期104-115,共12页
耕地多功能时空演变研究对于揭示耕地利用变化规律、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以多期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为数据源,从耕地农业生产保障功能、社会经济保障功... 耕地多功能时空演变研究对于揭示耕地利用变化规律、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以多期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为数据源,从耕地农业生产保障功能、社会经济保障功能、生态安全保障功能和景观美学功能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体系,以地市级为评价单元,采用熵权法对1990—2015年间黑龙江省各地市耕地多功能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5年间黑龙江省各地市耕地数量持续增加,耕地多功能及分功能时空分异明显,耕地数量与耕地多功能不协同。因此,应协调有序利用耕地,维系耕地多功能之间的平衡与协调,从而可持续利用耕地,发挥耕地多功能综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多功能评价 熵权法 时空演变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科技伦理教育共同体的逻辑建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杨 于钦明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61-64,共4页
随着现代科技手段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积极促进医学院校科技伦理教育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从科学共同体、新医科教育范式、培养科技向善的医学创新人才三个层面,阐述了医学院校科技伦理教育共同体的生成逻辑,从科技伦理教育的定位、教... 随着现代科技手段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积极促进医学院校科技伦理教育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从科学共同体、新医科教育范式、培养科技向善的医学创新人才三个层面,阐述了医学院校科技伦理教育共同体的生成逻辑,从科技伦理教育的定位、教育理念、育人主体三个维度,梳理了医学院校科技伦理教育共同体所包含的价值取向,进而从科技向善、多元融合、共生发展等理念出发,探讨了通过成立医学院校科技伦理教育联盟实现科技伦理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开发科技伦理教育共享资源,以及推动科技伦理治理制度化发展等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伦理 科学共同体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域下医学院校典礼仪式的职业精神教育功能探索——以北京大学医学部2020年毕业典礼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仲彧欣 蒋鹏宇 张莉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2期129-134,共6页
以北京大学医学部2020年毕业典礼为观察对象,运用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从身体共在、对局外人设限、共同关注点和共享情感体验等维度对其形式、主题以及特色环节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医学院校典礼仪式在群体认同、情感能量、群体符号和道... 以北京大学医学部2020年毕业典礼为观察对象,运用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从身体共在、对局外人设限、共同关注点和共享情感体验等维度对其形式、主题以及特色环节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医学院校典礼仪式在群体认同、情感能量、群体符号和道德感等方面对低年级医学生的认知、行为和精神产生积极影响,起到了良好的职业精神教育作用。在此基础上得到启示与思考,以期为后疫情时代医学院校充分发挥典礼仪式的职业精神的教育功能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礼仪式 互动仪式链理论 职业精神教育 医学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共生而共治:政府生态化治理的价值阐释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雪梅 教军章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3-190,共8页
政府生态化治理是共生哲学理念引导下的多元主体间合作共治模式。这意味着共生理念和原理赋予政府公共治理的生态化价值取向,其表现为治理源起的共生共存依据、治理结构的有机互依样态、治理过程的多样性动态统一范式、治理工具配置的... 政府生态化治理是共生哲学理念引导下的多元主体间合作共治模式。这意味着共生理念和原理赋予政府公共治理的生态化价值取向,其表现为治理源起的共生共存依据、治理结构的有机互依样态、治理过程的多样性动态统一范式、治理工具配置的整体协调逻辑以及治理效度的互益共享目标等。这种生态化治理的价值主要通过政府内外共生系统加以表达,其外共生系统旨在保障政府凸显生态环境职能而与其整体协同的共生价值实现,内共生系统则致力于政府本身为适应外共生需要而建构性地进行职能生态化安排的共生价值实现。政府生态化治理的价值规定,既意味着其内外共生系统的整体共生规律的实在性,也说明依共生而共治原理可以为持续有效的公共治理结构现代化变革提供必要的方法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 共治 政府生态化 治理价值 治理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风险的社会管理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昱 孙志丽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7-112,共6页
中国社会转型既包括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也包括由现代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这就使得中国社会既面临着传统社会的危险,也面临着现代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风险。同时,还面临着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互动而带来的风险。... 中国社会转型既包括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也包括由现代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这就使得中国社会既面临着传统社会的危险,也面临着现代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风险。同时,还面临着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互动而带来的风险。其中,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个体碎片化是中国社会结构性风险的基点。个体的碎片化不仅带来了个体风险认知和决定能力的弱化,同时也使社会风险认知和决定能力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个体风险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制度:公共价值管理的视角 被引量:17
15
作者 高红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3-53,共11页
在现代信息化网络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的制度设计应以促进多元主体互动与协商的公共价值生产转型为导向。具体实现四个目标:一是建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信息输入和编辑分系统,以及公共价值测评与公共选择机制,明确基本公共服务价值识别... 在现代信息化网络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的制度设计应以促进多元主体互动与协商的公共价值生产转型为导向。具体实现四个目标:一是建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信息输入和编辑分系统,以及公共价值测评与公共选择机制,明确基本公共服务价值识别标准;二是建构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和标准论证分系统,以及公共服务分类与多元协作机制,明确基本公共服务流程识别标准;三是建构基本公共服务对象权益实现和满意度分系统,以及公共服务对象权益保障与反馈机制,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对象识别标准;四是建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与社会效益评估分系统,以及公共服务信息分级管理与公示机制,明确基本公共服务信息识别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公共价值管理 清单制度 基本公共服务清单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学习”:“行动-反思”模式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6
作者 徐广东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86,共6页
运用“知性方法”将大学教学由“技术型”教学转向“实践型”教学,这种方式的转换需要教师不断地在教学中探索和实践。“行动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一系列行动与反思的连续过程,是结构性知识与质疑、反思、执行四种要素的结合,强调... 运用“知性方法”将大学教学由“技术型”教学转向“实践型”教学,这种方式的转换需要教师不断地在教学中探索和实践。“行动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一系列行动与反思的连续过程,是结构性知识与质疑、反思、执行四种要素的结合,强调通过知识、反思、行动的往复循环关系建构学习。“行动—反思”教学模式正是以学习小组为主体形态,以学生参与学习行动引发对话与反思,藉由教学目标、预先评估、团体行动训练、行动学习、多次系统性反思、成果归纳、综合评价程序,来澄清概念、解决问题、建构知识,从而推进大学教学由“教”到“学”的实践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学 行动学习 行动反思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辉 倪丽娟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9-91,共3页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推动大学理念提升、内涵建设、实践创新的力量源泉。随着整个国家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发展,大学的...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推动大学理念提升、内涵建设、实践创新的力量源泉。随着整个国家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发展,大学的改革与发展也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思想来指导、规范。在这方面,培育一种与社会环境和大学自身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大学精神文化显得十分必要与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精神文化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管理时代背景下“共生人”人性假设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雪梅 教军章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73,共4页
在信息时代,多元主体互相依赖、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协同共生将成为管理的总趋势,这预示着管理共生时代的来临和共生管理理念的确立。“共生人”假设是共生管理理念的前提性假设,它打破了管理主体为中心的思维窠臼,认为在管理活动中,... 在信息时代,多元主体互相依赖、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协同共生将成为管理的总趋势,这预示着管理共生时代的来临和共生管理理念的确立。“共生人”假设是共生管理理念的前提性假设,它打破了管理主体为中心的思维窠臼,认为在管理活动中,人们具有平等的话语权、相互承认、彼此尊重和去中心化。“共生人”假设有利于管理的时代转型,有利于管理结构的调适,有利于跨文化管理下的多元文化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人” 人性假设 共生管理时代 管理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改进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博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4-157,共4页
全面深化改革对中国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新要求。中国政府绩效评估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民众参与不足、考评指标畸形、结果回应性差的明显缺陷。在全面深化改革对政府工作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中国... 全面深化改革对中国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新要求。中国政府绩效评估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民众参与不足、考评指标畸形、结果回应性差的明显缺陷。在全面深化改革对政府工作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中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应该从三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重塑多元评估机制,二是优化绩效指标体系,三是健全绩效问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政府 绩效评估 制度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与社会工作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志丽 张昱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30-39,60,共11页
鸦片战争中,西方教会在华获得了传教权,其为传教而在中国创办了教会大学。教会大学的创办直接促成了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出现,而社会工作教育又间接促进了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
关键词 中国近代 教会大学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