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玻璃珠-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eotechnical seismic isolation system based on glass bead-sand cushion,GSI-GBSC)在一层砌体结构农村房屋上表现出良好的隔震性能,然而其对于二层及以上农村建筑的隔震效果尚不明确。该文对一组...基于玻璃珠-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eotechnical seismic isolation system based on glass bead-sand cushion,GSI-GBSC)在一层砌体结构农村房屋上表现出良好的隔震性能,然而其对于二层及以上农村建筑的隔震效果尚不明确。该文对一组两层砌体建筑的1/4比例模型进行了振动台测试:第1种为二层砖砌体结构模型(无隔震模型),第2种为具有GSI-GBSC隔震系统的二层砖砌体结构模型(隔震模型),对2种模型的加速度和位移响应进行了评估与比较,并与已有研究中一层农村建筑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GSI-GBSC隔震系统中的玻璃珠-砂垫层容易发生滑移错动,导致隔震模型的地基土与上部结构之间产生了相对滑移,进而降低了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在不同加速度峰值输入工况下,隔震模型上部结构以平动为主,而无隔震模型上部结构位移响应随着输入加速度峰值的增大而增大,且各层水平位移峰值的差距逐渐变大。此外,还发现隔震模型上部结构层间变形显著减小。具体而言,当输入加速度峰值为0.2、0.4 g时,隔震模型结构顶部的加速度响应相比较无隔震模型减小程度分别达28%、36%。总体而言,GSI-GBSC隔震系统对一层和二层农村砌体结构均具备较好的隔震效果,但增大结构的重量和高宽比,会使砂土-玻璃珠滑移层的滑移性能有所降低,GSI-GBSC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也会略有下降。展开更多
以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多年冻土退化程度及空间分布。通过收集关键气象要素,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修正部分地面温度,基于多年冻土顶部温度(temperature at the top of permafrost,TTOP)模型,利用ANUSPILN软件进行插值,分析东北多年...以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多年冻土退化程度及空间分布。通过收集关键气象要素,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修正部分地面温度,基于多年冻土顶部温度(temperature at the top of permafrost,TTOP)模型,利用ANUSPILN软件进行插值,分析东北多年冻土时空分布变化。结果表明,1970 s、1980 s、1990 s、2000 s、2010 s的多年冻土面积分别约为3.99×10^(5)、3.41×10^(5)、2.31×10^(5)、1.80×10^(5)、1.59×10^(5) km^(2)。1970 s—2010 s,东北地区的多年冻土面积显著减少约2.40×10^(5) km^(2),降幅高达60.08%。多年冻土面积占东北地区总面积的比例从27.66%下降至11.04%,而季节性冻土面积比例则从72.34%增加至88.96%。模型结果与实际钻孔数据差值仅为0.05℃,且使用修正地面温度数据的模型结果高于现有研究结果。展开更多
斗地主是中国民间最流行的纸牌玩法之一,具有不完全信息博弈和随机博弈的特征。在斗地主博弈过程中,既有攻守双方的对抗又有同伴之间的合作,是目前最复杂的博弈类型之一。分析了斗地主的博弈过程,从参与者、历史集合、参与者函数、信息...斗地主是中国民间最流行的纸牌玩法之一,具有不完全信息博弈和随机博弈的特征。在斗地主博弈过程中,既有攻守双方的对抗又有同伴之间的合作,是目前最复杂的博弈类型之一。分析了斗地主的博弈过程,从参与者、历史集合、参与者函数、信息空间、自然概率分布函数和参与者的偏好等6个方面描述了斗地主的博弈模型。模型为研究斗地主计算机博弈的理论或程序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研究将强化学习的DDQN(double deep Q-network)算法应用于叫牌出牌策略,针对实战中动态队友匹配机制造成的稳定性缺陷,引入监督学习的决策树策略优化,通过实验证明,强化学习和监督学习协同合作显著提升了系统的实战性能。展开更多
文摘基于玻璃珠-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eotechnical seismic isolation system based on glass bead-sand cushion,GSI-GBSC)在一层砌体结构农村房屋上表现出良好的隔震性能,然而其对于二层及以上农村建筑的隔震效果尚不明确。该文对一组两层砌体建筑的1/4比例模型进行了振动台测试:第1种为二层砖砌体结构模型(无隔震模型),第2种为具有GSI-GBSC隔震系统的二层砖砌体结构模型(隔震模型),对2种模型的加速度和位移响应进行了评估与比较,并与已有研究中一层农村建筑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GSI-GBSC隔震系统中的玻璃珠-砂垫层容易发生滑移错动,导致隔震模型的地基土与上部结构之间产生了相对滑移,进而降低了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在不同加速度峰值输入工况下,隔震模型上部结构以平动为主,而无隔震模型上部结构位移响应随着输入加速度峰值的增大而增大,且各层水平位移峰值的差距逐渐变大。此外,还发现隔震模型上部结构层间变形显著减小。具体而言,当输入加速度峰值为0.2、0.4 g时,隔震模型结构顶部的加速度响应相比较无隔震模型减小程度分别达28%、36%。总体而言,GSI-GBSC隔震系统对一层和二层农村砌体结构均具备较好的隔震效果,但增大结构的重量和高宽比,会使砂土-玻璃珠滑移层的滑移性能有所降低,GSI-GBSC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也会略有下降。
文摘以东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多年冻土退化程度及空间分布。通过收集关键气象要素,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修正部分地面温度,基于多年冻土顶部温度(temperature at the top of permafrost,TTOP)模型,利用ANUSPILN软件进行插值,分析东北多年冻土时空分布变化。结果表明,1970 s、1980 s、1990 s、2000 s、2010 s的多年冻土面积分别约为3.99×10^(5)、3.41×10^(5)、2.31×10^(5)、1.80×10^(5)、1.59×10^(5) km^(2)。1970 s—2010 s,东北地区的多年冻土面积显著减少约2.40×10^(5) km^(2),降幅高达60.08%。多年冻土面积占东北地区总面积的比例从27.66%下降至11.04%,而季节性冻土面积比例则从72.34%增加至88.96%。模型结果与实际钻孔数据差值仅为0.05℃,且使用修正地面温度数据的模型结果高于现有研究结果。
文摘斗地主是中国民间最流行的纸牌玩法之一,具有不完全信息博弈和随机博弈的特征。在斗地主博弈过程中,既有攻守双方的对抗又有同伴之间的合作,是目前最复杂的博弈类型之一。分析了斗地主的博弈过程,从参与者、历史集合、参与者函数、信息空间、自然概率分布函数和参与者的偏好等6个方面描述了斗地主的博弈模型。模型为研究斗地主计算机博弈的理论或程序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研究将强化学习的DDQN(double deep Q-network)算法应用于叫牌出牌策略,针对实战中动态队友匹配机制造成的稳定性缺陷,引入监督学习的决策树策略优化,通过实验证明,强化学习和监督学习协同合作显著提升了系统的实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