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谭嗣同哲学研究亟待拓展的12个空间 |
魏义霞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
2
|
谭嗣同认识哲学的过程和旨归 |
魏义霞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3
|
康有为、谭嗣同大同思想的异同及相互关系 |
魏义霞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
4
|
康有为谭嗣同思想异同论 |
魏义霞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5
|
康有为、谭嗣同大同思想的近代形态及其现实意义 |
魏义霞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6
|
梁启超论趣味与趣味教育 |
魏义霞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
7
|
康有为视界中的朱熹:地位、影响与贡献 |
魏义霞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8
|
康有为对老子的身份定位 |
魏义霞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9
|
康有为视界中的老学内容及其特征 |
魏义霞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10
|
康有为论朱熹在宋学中的位置 |
魏义霞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11
|
论近代教育的普及 |
魏义霞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
12
|
康有为视界中的列子 |
魏义霞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
13
|
康有为对周子之学的多维阐释 |
魏义霞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