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化哲学何以存在 |
丁立群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9 |
15
|
|
2
|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主体性 |
康渝生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3
|
20世纪哲学的历史转向——兼论生命哲学的历史冤案应该昭雪 |
季国清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8 |
1
|
|
4
|
论哲学和伦理学中的自然主义 |
刘军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9 |
1
|
|
5
|
沉思,发展问题与哲学——评《发展:在哲学人类学的视野内》 |
尹树广
王裕江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8 |
0 |
|
6
|
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谜——评《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哲学思考》 |
赵海峰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8 |
0 |
|
7
|
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社会管理者职能分离的构想 |
宫桂芝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9 |
0 |
|
8
|
哲学的气质 |
丁立群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9
|
新历史哲学:超越乌托邦——衣俊卿《历史与乌托邦》评介 |
刘翠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7 |
0 |
|
10
|
无意识与社会文化的发展——兼谈传统无意识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
王勤
王巍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9 |
2
|
|
11
|
西方文化精神的整合——对中世纪文化的一种理解 |
郭艳君
隽鸿飞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8 |
1
|
|
12
|
关于历史进程中主体作用的探索——论青年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 |
车玉玲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7 |
3
|
|
13
|
应重视非理性因素在我国转型时期改革政策中的作用 |
张晓峰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5
|
|
14
|
方克立与现代新儒学研究——兼评《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 |
柴文华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15
|
个性、人格与社会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
季国清
庞薇
|
《医学与哲学》
|
1998 |
1
|
|
16
|
民众的启蒙——中国现代化失落的环节 |
隽鸿飞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9 |
2
|
|
17
|
先秦儒家义利观产生根源刍议 |
叶富春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8 |
2
|
|
18
|
中国近代新公德观略论 |
关健瑛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7 |
2
|
|
19
|
论中国伦理文化重建的必要性 |
柴文华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2
|
|
20
|
“文化中国”与21世纪中国文化 |
柴文华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