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鄂伦春族居住文化 被引量:13
1
作者 于学斌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7-90,共4页
作为鄂伦春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居住文化是鄂伦春族的民族标识之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仙人柱”是鄂伦春族的标识符号。鄂伦春族的居住文化围绕着游猎生产活动而产生。无论是栖居形式、聚落特点还是居住生活等各个方面无不... 作为鄂伦春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居住文化是鄂伦春族的民族标识之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仙人柱”是鄂伦春族的标识符号。鄂伦春族的居住文化围绕着游猎生产活动而产生。无论是栖居形式、聚落特点还是居住生活等各个方面无不体现游猎文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居住文化 民居 聚落 “仙人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东印度公司与中法贸易 被引量:5
2
作者 康波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4-236,共3页
长期以来,法国东印度公司一直鲜为人知。十七八世纪,它作为法国对东方唯一执行殖民地和海外商务政策的工具,经历了一个独特的产生、发展的变化过程。从其兴建、运行及特点等方面,可以反映东印度公司的演变及其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关键词 东印度公司 中法贸易 资本主义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族聚落形态考辨 被引量:2
3
作者 于学斌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73,共4页
蒙古族历史上有古列延、哎勒、努图克、浩特、特亨等多个与聚落有关的名称,古列延是蒙古族初兴时期以军事为目的的大型聚落组织,于13世纪消失,但是在民间仍然有小型的古列延存在。哎勒是蒙古族最小的社会组织,浩特是两个蒙古包以上的社... 蒙古族历史上有古列延、哎勒、努图克、浩特、特亨等多个与聚落有关的名称,古列延是蒙古族初兴时期以军事为目的的大型聚落组织,于13世纪消失,但是在民间仍然有小型的古列延存在。哎勒是蒙古族最小的社会组织,浩特是两个蒙古包以上的社会组织,组成哎勒的成员从事何种行业都可以,既可以是放牧的,也可以是打草的,但是浩特只能是放牧过程中形成的聚落。特亨是由四五个蒙古包组成的较大的聚落。每一聚落在选址、分布、组合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努图克不是聚落形态,而是地域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聚落 哎勒 游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大钊、陈独秀关于《每周评论》书札两通 被引量:1
4
作者 臧伟强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2-74,2+97,共3页
今年是"五四"百年纪念日。再度拜观、摩挲黑龙江大学博物馆名人手迹馆藏李大钊、陈独秀书札各一通(附陶履恭即陶孟和致李大钊书札一通),愈加感慨万千。这两封手札(见封二和封三)均写于1919年5月,今年应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 今年是"五四"百年纪念日。再度拜观、摩挲黑龙江大学博物馆名人手迹馆藏李大钊、陈独秀书札各一通(附陶履恭即陶孟和致李大钊书札一通),愈加感慨万千。这两封手札(见封二和封三)均写于1919年5月,今年应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邀请,参加了《国民:1919》展览。这两件"五四"运动精神领袖及中共主要创始人遗墨,此前未见著录,内容均关于《每周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周评论》 李大钊 主要创始人 精神领袖 陈独秀 黑龙江大学 纪念馆 陶孟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太炎题识《革命军》初版本及钱玄同集《章先生文杂蕝》
5
作者 臧伟强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2-85,F0002,共5页
章太炎为《革命军》作序,倡言革命,引发"苏报案",与作者邹容同陷上海西牢。三年后,章太炎出狱,被孙中山迎至东京,主持《民报》。《革命军》初版本存世甚少,寒斋幸有一册,且有章太炎亲撰题识,另有钱玄同自制并题识《章先生文... 章太炎为《革命军》作序,倡言革命,引发"苏报案",与作者邹容同陷上海西牢。三年后,章太炎出狱,被孙中山迎至东京,主持《民报》。《革命军》初版本存世甚少,寒斋幸有一册,且有章太炎亲撰题识,另有钱玄同自制并题识《章先生文杂蕝》(按:"蕝"字音jue,与"纂"义同)(《民报》章氏文章合集)一册。现就此两册题识本(见封二),略作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报》 初版本 苏报案 章太炎 钱玄同 《革命军》 孙中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