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Sm1-xSrxCrO3(0≤x≤0.1)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任丹 孙丽萍 +2 位作者 赵辉 霍丽华 Christophe Pijolat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34-1338,共5页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GNP)合成了单相的钙钛矿结构Sm1-xSrxCrO3(0≤x≤0.1),并进行了XRD、SEM、直流电导率及电化学复阻抗分析测试。结果表明,Sm1-xSrxCrO3为p型半导体,体系电导率随着锶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大。Sm1-xSrxCrO3在很宽的氧分...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GNP)合成了单相的钙钛矿结构Sm1-xSrxCrO3(0≤x≤0.1),并进行了XRD、SEM、直流电导率及电化学复阻抗分析测试。结果表明,Sm1-xSrxCrO3为p型半导体,体系电导率随着锶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大。Sm1-xSrxCrO3在很宽的氧分压范围和高温水蒸汽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化学稳定性。Sm0.9Sr0.1CrO3/YSZ(SSCO1/YSZ)复合阳极在CH4和O2混合气氛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YSZ的质量分数为23%的复合电极在800℃的CH4+O2混合气氛中得到的最小极化电阻为3.24Ω.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1-xSrxCrO3 电导率 极化电阻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阴极材料La_(2-x)Sr_xNiO_4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强 范勇 +1 位作者 赵辉 霍丽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25-2030,共6页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GNP)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2-xSrxNiO4(简称LSN,x=0.0、0.2、0.4、0.6、0.8),利用XRD和SEM对其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阴极材料与电解质Ce0.9Gd0.1O1.9(CGO)在1100℃烧结时不发生反...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GNP)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2-xSrxNiO4(简称LSN,x=0.0、0.2、0.4、0.6、0.8),利用XRD和SEM对其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阴极材料与电解质Ce0.9Gd0.1O1.9(CGO)在1100℃烧结时不发生反应,且烧结2h后,二者之间可形成良好的接触界面。交流阻抗谱技术对该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电极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为电极上发生的电荷迁移反应,其中La1.6Sr0.4NiO4电极在空气中700℃下的极化电阻为2.93Ω·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LSN阴极材料 电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Sm_(2-x)Ce_xCuO_4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孙丽萍 霍丽华 +1 位作者 赵辉 Christophe Pijolat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45-1549,共5页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了新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阴极材料Sm_(2-x)CexCuO_4(SCC,x=0.0 ̄0.25)。利用XRD和SEM对材料的结构、化学稳定性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表明,该阴极材料与电解质Ce_(0.9)Gd_(0.1)O_(1.9)(CGO)在1000℃...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了新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阴极材料Sm_(2-x)CexCuO_4(SCC,x=0.0 ̄0.25)。利用XRD和SEM对材料的结构、化学稳定性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表明,该阴极材料与电解质Ce_(0.9)Gd_(0.1)O_(1.9)(CGO)在1000℃烧结时不发生反应;且烧结2h后,二者之间形成良好的接触界面。利用交流阻抗和直流极化技术对电极的性能进行研究发现,随着Ce掺杂量的增加,极化电阻逐渐减小;Sm1.8Ce_(0.2)CuO_4在空气中的极化电阻最小,750℃为0.37Ω·cm^2;氧分压测试结果显示电极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为电极上发生的电荷迁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 阴极材料 Sm2-xCexCuO4 电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稳态氧化钨超微粉体的水热合成与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徐英明 霍丽华 +2 位作者 赵辉 高山 赵经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8-542,共5页
0引言由于WO3超微粉体在太阳能吸收、光催化、光致变色、传感器、军事隐形和燃料电池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1~3],近年来有关WO3超细粉体,尤其是焦绿石型和钨青铜相的介稳态氧化钨材料制备引起广泛关注.中低温水热合成法是制备介... 0引言由于WO3超微粉体在太阳能吸收、光催化、光致变色、传感器、军事隐形和燃料电池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1~3],近年来有关WO3超细粉体,尤其是焦绿石型和钨青铜相的介稳态氧化钨材料制备引起广泛关注.中低温水热合成法是制备介稳态氧化物纳米材料的较好方法,但目前文献报道的采用该法制备焦绿石型和钨青铜相氧化钨超微粉体的合成条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体系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可调控的范围比较窄[4~6],这些条件与产物的结构及粒子大小密切相关,而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这说明水热合成焦绿石型氧化钨的影响因素较复杂,而且对氧化钨超微粉体稳定性及光致变色性质研究的报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 焦绿石 钨青铜 水热合成 超微粒子 光致变色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9(SiO_4)_(6-x)(VO_4)_xO_(1.5+0.5x)的合成及其导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贵领 张密林 +2 位作者 赵辉 霍丽华 孙丽萍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58-1262,共5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了钒掺杂硅酸盐氧基磷灰石La9(SiO4)6-x(VO4)xO1.5+0.5x (x=0、0.5和1),经XRD表征所得产品为磷灰石相.以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其导电性能,V的掺杂使电导率大大提高,700℃时La9(SiO4)5(VO4)O2电导率为5.23×... 利用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了钒掺杂硅酸盐氧基磷灰石La9(SiO4)6-x(VO4)xO1.5+0.5x (x=0、0.5和1),经XRD表征所得产品为磷灰石相.以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其导电性能,V的掺杂使电导率大大提高,700℃时La9(SiO4)5(VO4)O2电导率为5.23×10-3S·cm-1,与未掺杂V的La9(SiO4)6O1.5相比提高了5倍.氧分压Po2=105-1Pa时,La9(SiO4)6O1.5的电导率不改变,而La9(SiO4)5(VO4)O2的电导率则随着氧分压的降低而稍有增加,表明钒的掺杂在体系中引入n型电子导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氧基磷灰石 间隙氧传导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阴极La_(1.6)Sr_(0.4)NiO_4-Ce_(0.9)Gd_(0.1)O_(1.9)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强 范勇 +4 位作者 孙丽萍 赵辉 霍丽华 高山 Jean-Claude Grenier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0-304,共5页
0引言 近年来,一些具有电子和氧离子混合传导特性的类钙钛矿型A2BO4复合氧化物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材料。这类材料一般属于K2NiF4结构,是由ABO3钙钛矿结构层与AO岩盐层相互交叠而成的层状化合物,由于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独特的电化... 0引言 近年来,一些具有电子和氧离子混合传导特性的类钙钛矿型A2BO4复合氧化物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材料。这类材料一般属于K2NiF4结构,是由ABO3钙钛矿结构层与AO岩盐层相互交叠而成的层状化合物,由于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独特的电化学性能以及较高的氧化、还原等催化活性.其在新材料开发方面已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旧。研究表明,用不同价态的离子调变A位可以达到控制B位过渡金属离子的价态和氧化物的非化学计量氧量的目的。这种结构的材料具有二维特征,从而使该类氧化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到目前为止.有关这类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气体催化活性的报道较多.而将其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极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同传统的钙钛矿型ABO,氧化物LSM和LSCF电极材料相比较,A2BO4复合氧化物在热化学性能、电化学性能以及氧的扩散和表面交换能力等方面显示了明显的优势.这些都预示着该类材料是一种潜在的中温固体氧化物(IT-SOFC)阴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复合阴极 LSN-CG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链状4-硝基-3-羧甲基苯异丙酸镉配位聚合物{[Cd(3-CNPP)(Py)_3]·2H_2O}_n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高山 张现发 +2 位作者 霍丽华 程晓丽 赵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95-1198,共4页
A novel one-dimensional coordination polymer, {[Cd(3-CNPP)(Py)3]·2H2O}n (3-CNPP2-=2-(3-carboxymethyl-4-nitrophenyl)propionate dianion, Py=pyridine)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the element analysis, IR, T... A novel one-dimensional coordination polymer, {[Cd(3-CNPP)(Py)3]·2H2O}n (3-CNPP2-=2-(3-carboxymethyl-4-nitrophenyl)propionate dianion, Py=pyridine)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the element analysis, IR, TG and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titl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21 / n, a=0.974 81(19) nm, b=1.992 3(4) nm, c=1.459 8(3) nm, β=95.92(3)°, and V=2.820 0(10) nm3 Z=4, R=0.037 3, wR=0.083 8. Each cadmium(Ⅱ) atom is seven-coordinated by four oxygen atoms from two different 3-CNPP2- groups and three nitrogen atoms from three pyridine ligands, forming a distorted pentagonal bipyramindal coordination geometry. The cadmium(Ⅱ) atoms are bridged by the tetradentate 3-CNPP2- groups, constructing a one-dimensional zigzag chain structure along c axis. The adjacent distance of Cd...Cd atoms is 0.979 6 nm. The two-dimensional hydrogen-bonding supramolecular network was formed via the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s. CCDC: 254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配位聚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芴类衍生物的光谱性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马文波 吴谊群 +1 位作者 顾冬红 干福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97-1300,共4页
合成了具有大π共轭性的对称型芴类衍生物9,9-二(2-乙基已基)-2,7-二(2-(4-甲氧基)苯-2,1-乙烯基)芴(简写为MO-Flu-MO)。通过元素分析、质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测试了该染料在乙腈、二氯甲烷、四氢呋喃和正己烷... 合成了具有大π共轭性的对称型芴类衍生物9,9-二(2-乙基已基)-2,7-二(2-(4-甲氧基)苯-2,1-乙烯基)芴(简写为MO-Flu-MO)。通过元素分析、质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测试了该染料在乙腈、二氯甲烷、四氢呋喃和正己烷4种不同极性溶剂中的线性吸收光谱和单光子荧光谱。结果发现溶剂效应对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产生这些光谱行为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芴类衍生物 溶剂效应 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叔丁基四氮杂卟啉配合物的合成、热稳定性及光限幅特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志敏 吴谊群 +1 位作者 左霞 宋瑛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2,共6页
采用无金属四氮杂卟啉与金属盐回流的方法合成了2种四叔丁基四氮杂卟啉配合物,其中四叔丁基四氮杂卟啉铅!配合物未见文献报道。研究了该2种配合物及其配体的电子吸收光谱行为、热稳定性及在532nm对8ns激光的光限幅特性。结果表明:该类... 采用无金属四氮杂卟啉与金属盐回流的方法合成了2种四叔丁基四氮杂卟啉配合物,其中四叔丁基四氮杂卟啉铅!配合物未见文献报道。研究了该2种配合物及其配体的电子吸收光谱行为、热稳定性及在532nm对8ns激光的光限幅特性。结果表明:该类配合物的Q带的最大吸收峰值λmax在570 ̄630nm之间,B带的最大吸收峰值λmax在330 ̄350nm之间,随中心金属离子不同,Q带吸收峰位置有明显差异;配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起始分解温度大于250℃,其在热重图上的失重过程对应着4个取代基(-C(CH3)3)的脱去,共轭大环在500℃以下没有分解;它们的光限幅机制属于激发三重态的反饱和吸收(RSA),其中四氮杂卟啉铅配合物具有更强的光限幅效应,这与铅的重原子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氮杂卟啉 热稳定性 光限幅特性 反饱和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不同形貌和择优取向的M_xWO_3·xH_2O粉晶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英明 霍丽华 +3 位作者 程晓丽 赵辉 高山 赵经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7-210,共4页
采用沉淀结合渗析的方法,以钨酸钠、钨酸铵为原料,制备了不同形貌、具有择优取向的MxWO3·xH2O(M=Na+,NH4+,x<1)粉晶,利用SEM、XRD、TG、IR、XPS等手段对粉体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渗析时间和焙烧温度对粉晶形貌、晶化程度及结构... 采用沉淀结合渗析的方法,以钨酸钠、钨酸铵为原料,制备了不同形貌、具有择优取向的MxWO3·xH2O(M=Na+,NH4+,x<1)粉晶,利用SEM、XRD、TG、IR、XPS等手段对粉体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渗析时间和焙烧温度对粉晶形貌、晶化程度及结构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时间渗析后粉体的晶化程度明显提高,并沿(010)晶面方向择优生长,形貌由不规则形变为梭形和蝴蝶形。经空气气氛400℃焙烧后,NaxWO3·xH2O和(NH4)xWO3·xH2O粉晶均转变为沿(200)晶面方向择优生长的立方青铜相,且形貌也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 WO3·xH2O 形貌 择优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铜旋涂薄膜的制备与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强 霍丽华 +1 位作者 高山 赵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70-1974,共5页
本文制备了2,9,16,23-四异丙氧基和2,9,16,23-四对甲基苯氧基2种酞菁铜(CuPc(OC3H7-i)4,CuPc(OC7H7)4,简称为烷氧基酞菁铜和苯氧基酞菁铜),并在基片上成功制得了二者的旋涂膜。利用AFM(Atomic force microscope)、UV-Vis和FTIR对薄膜的... 本文制备了2,9,16,23-四异丙氧基和2,9,16,23-四对甲基苯氧基2种酞菁铜(CuPc(OC3H7-i)4,CuPc(OC7H7)4,简称为烷氧基酞菁铜和苯氧基酞菁铜),并在基片上成功制得了二者的旋涂膜。利用AFM(Atomic force microscope)、UV-Vis和FTIR对薄膜的表面形貌和谱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一定的旋转速度进行涂膜,可以获得较为均匀的酞菁铜薄膜,并且2种取代基团的酞菁表面形貌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在室温下测试了2种酞菁薄膜对甲醇和乙醇气体的敏感性能,结果显示薄膜对测试的醇类有较高的灵敏度,对乙醇的灵敏度要大于甲醇,在同种测试气氛下苯氧基酞菁铜薄膜的气敏性能要高于烷氧基酞菁铜薄膜。2种薄膜对浓度为30μL·L-1乙醇气体的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在30s和60s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铜 旋涂膜 气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fion~/TiO_2复合膜的质子传导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红 赵辉 +2 位作者 霍丽华 任丹 高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6-110,共5页
Nafion/TiO2 composite membranes were prepared by in-situ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 using Ti(OC4H9)4 and Nafion 117 as raw materials. The membran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V, FTIR-ATR and XRD, respectively. Methanol perm... Nafion/TiO2 composite membranes were prepared by in-situ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 using Ti(OC4H9)4 and Nafion 117 as raw materials. The membran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UV, FTIR-ATR and XRD, respectively. Methanol permeability and water uptake were investigated as a function of TiO2 contents.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membranes was measured under water vapor pressure (2.644 7 kPa) or in dry atmospheres. The XR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itanium dioxide in Nafion membranes were crystallized in anatase phase with an average crys- taline diameter of 3.0 nm. The water uptake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s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pure Nafion○ membrane when the TiO2 loading was within 14wt%. The methanol permeability of the membrane decreased as the TiO2 loading increased. The addition of 3wt% TiO2 to Nafion○ membranes improved the conductivity in dry measurement conditions. The proton conductivity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 increased greatly after the hy- drothermal treatment at 160 ℃ for 2 ho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fion/TiO2复合膜 质子传导 阻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链状柔性羧酸镉配位聚合物[Cd(p-BDOA)·2H_2O]_n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山 霍丽华 +2 位作者 刘继伟 徐英明 赵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81-1084,共4页
A novel 1-D Cd( coordination polymer, [Cd( p-BDOA)·2H2O]n (I) ( p-BDOA2-=benzene-1,4-dioxyacetate dianion)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PL, TG and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 A novel 1-D Cd( coordination polymer, [Cd( p-BDOA)·2H2O]n (I) ( p-BDOA2-=benzene-1,4-dioxyacetate dianion)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PL, TG and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ystem, the space group is C2/c, with the crystal cell parameters a=1.175 1(1) nm, b=0.551 0(1) nm, c=1.827 7(2) nm, β=96.14(2)°, and V=1.176 6(3) nm3,, Mr=372.60, R=0.045 9, wR=0.127 9. The Cd( ion has a trigonal prism coordination configuration that defined by four carboxyl O atoms from two different p-BDOA2- ligands and two water molecules. Adjacent Cd( ions are linked by carboxylate groups with the bidentate coordination mode, giving rise to a chain structure with the adjacent Cd...Cd distance of 1.526 3(5) nm. Furthermore, such chains are linked by hydrogen bonds to form supramolecular network. The results of PL and TG show that the complex exhibits intense fluorescent emissions and its chain skeleton is thermally stable up to 419 K. CCDC: 2204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配合物 对苯二氧乙酸 晶体结构 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a9(SiO4)6O2.5(A=Ca,Sr,Ba)的合成及其电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贵领 赵辉 +1 位作者 高山 霍丽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6-580,共5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850℃合成了硅酸盐氧基磷灰石ALa9(SiO4)6O2.5(A=Ca、Sr和Ba),经XRD表征所得产品为磷灰石相。以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ALa9(SiO4)6O2.5的导电性能,发现A的原子半径越大,体系的电导率越高,活化能却减小。在700℃时BaLa9(Si...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850℃合成了硅酸盐氧基磷灰石ALa9(SiO4)6O2.5(A=Ca、Sr和Ba),经XRD表征所得产品为磷灰石相。以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ALa9(SiO4)6O2.5的导电性能,发现A的原子半径越大,体系的电导率越高,活化能却减小。在700℃时BaLa9(SiO4)6O2.5的电导率为5.57×10-3S.cm-1,是CaLa9(SiO4)6O2.5的8.5倍。离子迁移数和氧分压研究表明,主要的电荷载体是O2-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磷灰石 溶胶-凝胶法 间隙氧传导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钴及其衍生物修饰电极对分子氧的电催化还原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亚男 霍丽华 +5 位作者 左霞 高山 赵辉 江舟 陈耐生 黄金陵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71-1475,共5页
在玻碳电极上采用吸附法制备了四溴代酞菁钴(CoPcBr4)、酞菁钴(CoPc)和四-α-(2,2,4-三甲基-3-戊氧基)酞菁钴(CoPc(OC8H17)4)修饰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修饰电极在酸性介质中对分子氧的电催化还原,比较了不同取代... 在玻碳电极上采用吸附法制备了四溴代酞菁钴(CoPcBr4)、酞菁钴(CoPc)和四-α-(2,2,4-三甲基-3-戊氧基)酞菁钴(CoPc(OC8H17)4)修饰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修饰电极在酸性介质中对分子氧的电催化还原,比较了不同取代基的酞菁钴对电催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对分子氧还原均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其中酞菁钴和四-α-(2,2,4-三甲基-3-戊氧基)酞菁钴对O2的催化是2电子还原生成H2O2,与裸电极相比,O2的还原峰电位分别向正方向移动了0.33和0.48 V。而四溴代酞菁钴修饰电极在-0.1和-0.7 V附近产生的2个还原峰,说明它催化O2到H2O2的还原以后还可以促进H2O2继续还原到H2O,最终实现O2的4电子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酞菁 氧还原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2+x)La_(8-x)(SiO_4)_6O_(2-0.5x)的合成及其导电机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贵领 张密林 +3 位作者 赵辉 霍丽华 孙丽萍 高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82-785,共4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了硅酸盐氧基磷灰石Ca2+xLa8-x(S iO4)6O2-0.5x(x为0、0.5、1.0和2.0),经XRD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品为磷灰石相,x越大,晶胞参数a和c越小。电化学阻抗谱研究表明,氧基磷灰石遵循自由氧空位导电机理,开始时传导电荷... 利用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了硅酸盐氧基磷灰石Ca2+xLa8-x(S iO4)6O2-0.5x(x为0、0.5、1.0和2.0),经XRD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品为磷灰石相,x越大,晶胞参数a和c越小。电化学阻抗谱研究表明,氧基磷灰石遵循自由氧空位导电机理,开始时传导电荷自由氧O(4)越多电导率越大,活化能越小;但当自由氧O(4)增加到2时,电导率反而下降,活化能却增加。氧分压测试结果证明,硅酸盐磷灰石在较宽的氧分压范围内为O2-导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硅酸盐氧基磷灰石 空位导电机理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酞菁类配合物的气敏特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彬 左霞 吴谊群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9-163,共5页
在阐述了萘酞菁配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气敏机理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萘酞菁配合物气敏性的主要因素,介绍了近年来萘酞菁配合物气敏物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萘酞菁配合物 薄膜 气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La8(SiO4)6O2(A=Ca,Sr,Ba)的合成及其导电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贵领 赵辉 孙克宁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0-224,共5页
以溶胶-凝胶法和固相反应方法分别合成了硅酸盐氧基磷灰石A2La8(SiO4)6O2(A=Ca,Sr,Ba),经XRD表征,证明所得产品为磷灰石相。和固相反应方法相比,溶胶-凝胶法合成磷灰石反应温度低,高温焙烧时间短。电化学阻抗谱研究表明:随着A(A=Ca,Sr,... 以溶胶-凝胶法和固相反应方法分别合成了硅酸盐氧基磷灰石A2La8(SiO4)6O2(A=Ca,Sr,Ba),经XRD表征,证明所得产品为磷灰石相。和固相反应方法相比,溶胶-凝胶法合成磷灰石反应温度低,高温焙烧时间短。电化学阻抗谱研究表明:随着A(A=Ca,Sr,Ba)半径的增大,电导率也逐步加大,活化能却逐步减小。700℃时溶胶-凝胶法合成的Ba2La8(SiO4)6O2的电导率(4.42×10-6 S·cm-1)要比固相反应法合成的电导率大一个数量级。离子迁移数和氧分压对电导率的研究表明,主要的电荷载体是O2-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固相反应方法 硅酸盐氧基磷灰石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氧基磷灰石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与表征
19
作者 王贵领 赵辉 +2 位作者 王清民 霍丽华 高山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8-852,共5页
为了提高电导率,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硅酸盐氧基磷灰石.通过TG-DTA、XRD和IR分析,研究了从凝胶转变为硅酸盐氧基磷灰石过程中凝胶焙烧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Sr2La8(SiO4)6O2、La9.33(SiO4)6O2和La10(SiO4)6O3时凝胶的焙烧温度分别为... 为了提高电导率,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硅酸盐氧基磷灰石.通过TG-DTA、XRD和IR分析,研究了从凝胶转变为硅酸盐氧基磷灰石过程中凝胶焙烧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Sr2La8(SiO4)6O2、La9.33(SiO4)6O2和La10(SiO4)6O3时凝胶的焙烧温度分别为850、950℃和950℃;间隙氧可能诱发晶体结构扭曲,晶胞体积变大.通过IR和XRD分析,证实了在La9.33(SiO4)6O2和La10(SiO4)6O3磷灰石中间隙氧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硅酸盐氧基磷灰石 自由氧 间隙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α-(2,2,4-三甲基-3-戊氧基)酞菁铜LB膜及其气敏性
20
作者 左霞 陈志敏 +2 位作者 吴谊群 贺春英 韦永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1-323,共3页
为了得到分子排列有序的酞菁薄膜,提高材料的气敏特性,选取四-α-(2,2,4-三甲基-3-戊氧基)酞菁铜在亲水基片上以Z型成膜方式拉制了多层LB膜.膜崩溃压为60 mN·m-1,分子极限面积为0.38 nm2.用偏振紫外测定了酞菁铜分子在LB膜中的取向... 为了得到分子排列有序的酞菁薄膜,提高材料的气敏特性,选取四-α-(2,2,4-三甲基-3-戊氧基)酞菁铜在亲水基片上以Z型成膜方式拉制了多层LB膜.膜崩溃压为60 mN·m-1,分子极限面积为0.38 nm2.用偏振紫外测定了酞菁铜分子在LB膜中的取向,结果表明四-α-(2,2,4-三甲基-3-戊氧基)酞菁铜分子以60.9°倾斜角倾斜排列于基质上,且分子之间以J-聚集态存在.室温下四-α-(2,2,4-三甲基-3-戊氧基)酞菁铜LB膜对体积分数为2×10-5的乙醇气体有响应,对体积分数为1×10-4的乙醇气体的响应时间为2 min,恢复时间为1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α-(2 2 4-三甲基-3-戊氧基)酞菁铜LB膜 气敏性 酞菁配合物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