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三道湾子碲化物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及硫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胜金 刘俊来 +4 位作者 白相东 赵海滨 吕军 陈越 陈美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6-488,共13页
三道湾子金矿床是新近发现的一个典型的碲化物型浅成热液金矿床,金银以碲化物形式赋存于石英脉中。含矿石英脉中石英内流体包裹体的主要类型为液体包裹体,其气相分数大多集中在5%~15%。对应于早矿化阶段、主成矿阶段、晚矿化阶段的流... 三道湾子金矿床是新近发现的一个典型的碲化物型浅成热液金矿床,金银以碲化物形式赋存于石英脉中。含矿石英脉中石英内流体包裹体的主要类型为液体包裹体,其气相分数大多集中在5%~15%。对应于早矿化阶段、主成矿阶段、晚矿化阶段的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别为230~396℃;220~320℃(峰值260~280℃);140~300℃(峰值180~240℃)。激光拉曼探针原位成分分析表明,各阶段流体包裹体的气、液相成分主要为H2O,部分气相含有甲烷、丙烷、丁炔等烃类;主成矿阶段的纯气体包裹体的成分为甲烷,其次为丙烷、丁炔等,可能是深源流体的启示。δ34S值在0附近,为较小的正值或负值,具有地幔硫的特征。上述分析揭示出,三道湾子金矿床是中低温热液矿床。伴随着早白垩世区域伸展作用期间的亚碱性火山作用,深源流体与大气水混合,促使热液携带的成矿物质在浅部地壳卸载、沉淀和结晶,并以裂隙充填占主导的成矿作用方式多阶段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碲化物型金矿床 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流体包裹体 硫同位素 三道湾子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道湾子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8
2
作者 吕军 王建民 +3 位作者 岳帮江 王洪波 于荣文 赵立国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37,共5页
三道湾子金矿位于大兴安岭燕山期成矿带东南部,为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期次及硫、氢、氧同位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测温研究,讨论了成矿流体的来源及矿床形成的温度。黄铁矿δ34S值为-1.1‰~1.7‰,显示硫具地幔... 三道湾子金矿位于大兴安岭燕山期成矿带东南部,为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期次及硫、氢、氧同位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测温研究,讨论了成矿流体的来源及矿床形成的温度。黄铁矿δ34S值为-1.1‰~1.7‰,显示硫具地幔来源的特点;石英δ18O水值为-15.3‰~-9.9‰,δDV-SMOW值为-110‰~-85‰,说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81~267℃;表明三道湾子金矿为与火山热液有关的中-低温浅成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道湾子金矿 地质特征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尔布干成矿带中段新元古代正长岩——花岗岩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
3
作者 秦秀峰 刘旭光 +2 位作者 匡永生 赵海滨 周世强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16,23,共7页
在德尔布干深断裂中段西北侧的额尔古纳地块上识别出一套正长岩—花岗岩组合,其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晚期,岩石类型为石英正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石英正长岩SiO_2质量分数为60.86%~66.14%,高Al_2O_3,高K_2O+Na_2O、富钾,暗色矿... 在德尔布干深断裂中段西北侧的额尔古纳地块上识别出一套正长岩—花岗岩组合,其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晚期,岩石类型为石英正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石英正长岩SiO_2质量分数为60.86%~66.14%,高Al_2O_3,高K_2O+Na_2O、富钾,暗色矿物主要为角闪石,为准铝质钾玄岩系列岩石,铕负异常不明显(0.81);花岗岩高硅、富碱,暗色矿物主要为黑云母,铕负异常明显(0.08~0.46),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主要形成于晚造山—后造山环境,花岗岩为铝质A型花岗岩,来源于古老陆壳的部分熔融,正长岩—花岗岩组合为探索区域前寒武纪地块晚期演化历史提供了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布干成矿带 正长岩-花岗岩 地球化学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