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完达山地区洋板块地质重建与成矿作用
1
作者 杜兵盈 刘宇崴 +4 位作者 刘飞 刘勇 田世攀 李成禄 高洪岩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9-1118,共20页
黑龙江省完达山地区发育俯冲增生杂岩和白垩纪增生弧,发现了多个金、金—铜、锡及多金属矿床(点),记录了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增生过程和成矿事件,是探讨东北亚洋板块地质重建与成矿作用的关键地区。笔者等系统梳理了那丹哈达俯冲增生... 黑龙江省完达山地区发育俯冲增生杂岩和白垩纪增生弧,发现了多个金、金—铜、锡及多金属矿床(点),记录了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增生过程和成矿事件,是探讨东北亚洋板块地质重建与成矿作用的关键地区。笔者等系统梳理了那丹哈达俯冲增生杂岩带中基质和岩块的年代学、构造属性特征,恢复了白垩纪增生弧TTG岩类,总结了金属矿床矿区火成岩特征,进而重建了古太平洋洋板块地质,探讨了有关成矿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那丹哈达俯冲增生杂岩带自西向东可以划分晚二叠世—三叠纪、侏罗纪、早白垩世俯冲增生杂岩,记录了古太平洋洋板块地质演化;②早白垩世增生弧的TTG岩类显示中期为G_(1)为主的T_(2)G_(1)G_(2)组合、晚期以G_(2)为主,具有火山弧花岗岩向板内花岗岩演化的趋势,揭示了早白垩世晚期古太平洋俯冲板片发生回卷;③金属矿床与成矿有关的火成岩集中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回卷事件有关,以高分异I型花岗岩和高锶低钇中酸性岩(Adakite,亦有人译为埃达克岩)为主,形成于洋板块地质演化的洋内弧弧地壳的重熔或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完达山地区 俯冲增生杂岩 成矿作用 古太平洋板块 洋板块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部跃进山增生杂岩的形成时代和构造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兵盈 侯恩刚 刘宇崴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0-1676,共17页
那丹哈达地体中的跃进山和饶河增生杂岩对于重建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增生过程以及揭示古太平洋和古亚洲洋之间的构造体制转换过程提供了重要地质证据。然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至欧亚大陆下的起始时间以及跃进山增生杂岩相关的古洋盆属性... 那丹哈达地体中的跃进山和饶河增生杂岩对于重建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增生过程以及揭示古太平洋和古亚洲洋之间的构造体制转换过程提供了重要地质证据。然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至欧亚大陆下的起始时间以及跃进山增生杂岩相关的古洋盆属性存在较大争议。笔者等对跃进山增生杂岩的野外地质调查显示其具有“基质+岩块”的物质组成特征,对其中的基质变泥质粉砂岩碎屑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沉积时代不早于233.1±5.1 Ma,绿片岩岩块的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原岩的结晶年龄为194.7±4.8 Ma,并具有洋岛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属性。结合前人新近发表的跃进山地区和区域上增生杂岩的岩块和基质的年代学资料,表明跃进山增生杂岩的增生时代主体为三叠纪,而最终就位时代为早侏罗世早期,它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增生的物质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东部 跃进山增生杂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古太平洋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沼泽浅覆盖区地质填图方法试验--以黑龙江1∶5万望峰公社幅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东明 田世攀 +4 位作者 张昱 郝立波 赵玉岩 潘军 王义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82-797,共16页
以往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受自然条件制约,地质信息获取困难,极大地限制了覆盖区的基础地质研究和找矿工作,所以覆盖区地质填图技术亟需向多学科、多方法的融合方式转变,提升覆盖区地质填图信息承载量和多元化服务能力。选择黑龙江1∶5万... 以往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受自然条件制约,地质信息获取困难,极大地限制了覆盖区的基础地质研究和找矿工作,所以覆盖区地质填图技术亟需向多学科、多方法的融合方式转变,提升覆盖区地质填图信息承载量和多元化服务能力。选择黑龙江1∶5万望峰公社幅开展森林-沼泽浅覆盖区填图方法探索。通过土壤、航磁、遥感多源数据反演解译,划分地球化学、磁性和遥感数据单元,结合地质调查验证确定了地质体的边界及主要断层和环形构造。浅钻揭露和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在降低生态扰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填图工作效率和地质信息获取量。对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分析表明,以地质验证调查为依据的物化遥多源信息综合反演解译可以为覆盖区的地质填图工作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该技术方法可为森林-沼泽浅覆盖区的地质填图工作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反演 覆盖区填图 森林-沼泽区 大兴安岭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划分对比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杜兵盈 刘勇 +6 位作者 刘宇崴 张铁安 王东明 李成禄 王文东 赵明胜 高洪岩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7-479,共13页
黑龙江省前寒武纪地层分布广泛,出露零星。通过对黑龙江省前寒武纪地层年代学、沉积建造、发育矿床特征及地层对比的综合分析显示,黑龙江省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和古生界锆石测年数据中出现有较多的太古宙、古元古代的谐和年龄,在古生代火... 黑龙江省前寒武纪地层分布广泛,出露零星。通过对黑龙江省前寒武纪地层年代学、沉积建造、发育矿床特征及地层对比的综合分析显示,黑龙江省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和古生界锆石测年数据中出现有较多的太古宙、古元古代的谐和年龄,在古生代火成岩中也存在太古宙和古元古代捕获锆石的年龄数据信息,且黑龙江省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主要为中-新元古界,产出沉积变质型铁矿和中、大型石墨矿床,发育典型的硅铁建造、孔兹岩系或含石墨岩系,并可在区域上对比。结合黑龙江省近年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相关科学研究成果,在额尔古纳地块上划分出古元古代表壳岩,将《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置于新太古代的麻山群,置于古元古代的兴东群、东风山群、兴华渡口群修订为岩群,并依据近年来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高精度测年资料、典型建造类型与变质程度等,将时代厘定为中-新元古代,同时依据建造和产出铁矿特征在宁安西南部地区划分对比出塔东岩群,为黑龙江省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提供了地层学方面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前寒武纪 矿床 年代学 地层划分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的界河坍塌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尹喜霖 单广杰 +2 位作者 杨向东 祁敏 华丽颖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30-238,共9页
界河坍塌是黑龙江省特殊的、主要的地质灾害 ,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黑龙江省的两条主要界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塌岸状况 ;说明了界河坍塌的分布规律 ;论证了界河坍塌的形态类型 ;探讨了界河坍塌的形成机制 ;分析了界河... 界河坍塌是黑龙江省特殊的、主要的地质灾害 ,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黑龙江省的两条主要界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塌岸状况 ;说明了界河坍塌的分布规律 ;论证了界河坍塌的形态类型 ;探讨了界河坍塌的形成机制 ;分析了界河坍塌的原因 ;最后提出了防止界河坍塌的一系列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乌苏里江 界河 坍塌 地质灾害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勘查开发战略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强 杜兵盈 +3 位作者 王成库 张铁安 刘明伟 刘宇崴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1-35,共5页
在简述国内外煤炭行业经济形势基础上,利用黑龙江省煤炭勘查、开发利用资料,包括全省矿产资源勘查投入和省内外煤炭进出量等数据,分析了全省煤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现状、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在简述国内外煤炭行业经济形势基础上,利用黑龙江省煤炭勘查、开发利用资料,包括全省矿产资源勘查投入和省内外煤炭进出量等数据,分析了全省煤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现状、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提出能够促进煤炭资源产业发展包括细化有关政策、延伸产业链条、利用邻国资源、发展绿色矿业、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在内的政策措施和支撑体系建议,为加强省内煤炭资源勘查开发,提高煤炭资源保障能力,最终促进矿业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勘查 开发 建议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镜泊湖地区全新世火山岩^(14)C测年及其源区特点探讨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招崇 李兆鼐 +4 位作者 李树才 辛影 李兆木 王先政 尹金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9-286,共8页
黑龙江镜泊湖地区全新世火山位于镜泊湖西北侧的“火山口森林”和蛤蟆塘两个地区。本次研究分别在“火山口森林”地区的Ⅰ号火山口、Ⅴ号火山口(大干泡)的一、二旋回层和蛤蟆塘地区的Ⅻ号火山口外围的第一旋回层的火山渣中取了3个碳化... 黑龙江镜泊湖地区全新世火山位于镜泊湖西北侧的“火山口森林”和蛤蟆塘两个地区。本次研究分别在“火山口森林”地区的Ⅰ号火山口、Ⅴ号火山口(大干泡)的一、二旋回层和蛤蟆塘地区的Ⅻ号火山口外围的第一旋回层的火山渣中取了3个碳化木进行^(14)C测年,其结果分别为3430±60a、2470±120a、2470±110a和3490±140a(其中Ⅴ号火山口的碳化木进行了两次测试)。根据本区存在3个火山旋回和其他地质特征以及树木的最老年龄推测,该区最后一次火山活动可能在1000~2000a之间,并且两次火山喷发间隔大约在1000a左右,由此证明镜泊湖火山是东北地区最危险的火山之一。另外,由于“火山口森林”地区和蛤模塘地区的玄武质岩石在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所含的包体特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表明该区在3490a BP前地幔存在着强烈的不均一性,其原因可能与地幔柱的三级构造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火山岩 源区特点 碳同位素 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红蓝宝石的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9
8
作者 孙建勋 李飞 +2 位作者 党延松 崔根 周向斌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6,共5页
在黑龙江红蓝宝石物理性质、光学性质和化学成分研究基础上 ,对红蓝宝石致色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认为黑龙江红蓝宝石按颜色可以划分为红色、蓝色两个系列共 12种颜色 ,其物理性质、光学性质和化学成分具有明显区别。波谱分析表明 ,红... 在黑龙江红蓝宝石物理性质、光学性质和化学成分研究基础上 ,对红蓝宝石致色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认为黑龙江红蓝宝石按颜色可以划分为红色、蓝色两个系列共 12种颜色 ,其物理性质、光学性质和化学成分具有明显区别。波谱分析表明 ,红色宝石的颜色由铬、镍、铁致色元素引起 ,蓝色宝石的颜色由铁、钛致色元素引起 ,其颜色浓淡和色调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铁的含量和Fe3 + /Fe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蓝宝石 致色因素 矿物学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东部“新元古代”黄松群杨木组沉积时限和物源组成:来自锆石U-Pb年代学的制约 被引量:4
9
作者 郝文丽 王枫 +2 位作者 许文良 唐杰 高福红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24-34,共11页
以出露于黑龙江东部地区前人原定为新元古代的黄松群底部杨木组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二云母石英片岩和晚期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分别进行LA-ICP-MS锆石 U-Pb 年代学研究,旨在准确限定杨木组的沉积时限并揭示其物源组成。结果表明:采自黑... 以出露于黑龙江东部地区前人原定为新元古代的黄松群底部杨木组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二云母石英片岩和晚期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分别进行LA-ICP-MS锆石 U-Pb 年代学研究,旨在准确限定杨木组的沉积时限并揭示其物源组成。结果表明:采自黑龙江东宁地区黄松群杨木组标准剖面的二云母石英片岩中锆石多为岩浆成因,同位素年龄集中在古生代—早中生代,并且呈现出248、263、270、290、318、326、约360、426 Ma等多个显著的年龄峰值,而侵入到其中的晚期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221±3)Ma;黄松群杨木组沉积于早—中三叠世(221-248 Ma),并非前人所厘定的新元古代。基于杨木组碎屑锆石年龄频数和区域地质年代学资料的对比分析,杨木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周边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地质体以及次要的早古生代地质体。此外,新元古代岩浆锆石的出现证明研究区可能存在新元古代岩浆事件,而中—古元古代碎屑锆石的存在同时暗示早中生代期间该区地表或地表浅部应存在更为古老的前寒武纪残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杨木组 黄松群 锆石 U-PB 测年 沉积时限 物源 兴凯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富钾火山岩带的板块构造环境及火山喷发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邱家骧 吴志勤 杜向荣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11-220,共10页
本文对我国东部有名的富钾火山岩带中二克山、五大连池、科洛火山群进行了板块构造环境及火山喷发特征的研究。研究表明,本区火山活动应为大陆板块内部的裂谷环境,与消减带无关。文中还总结了火山活动的时代、规模、顺序、碎屑锥特点。... 本文对我国东部有名的富钾火山岩带中二克山、五大连池、科洛火山群进行了板块构造环境及火山喷发特征的研究。研究表明,本区火山活动应为大陆板块内部的裂谷环境,与消减带无关。文中还总结了火山活动的时代、规模、顺序、碎屑锥特点。研究了绳状、渣状熔岩的典型剖面、形成条件及流动方向。分析了火山碎屑物(岩)的类型、粒度及厚度。认为本区属夏威夷型及斯通博利型喷发,火山活动强度后期减弱,而爆发强度后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钾火山岩 板块构造 火山喷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科洛—二克山富钾火山岩的辉石和长石巨晶 被引量:4
11
作者 邱家骧 刘蒙华 杜向荣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55-368,共14页
本文对富钾火山岩中单斜辉石、斜方辉石、长石巨晶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等特征进行了研究。文中还对巨晶的成因及对岩浆的影响问题,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富钾火山岩 辉石 长石 巨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镜泊湖地区特殊类型白榴石碱玄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招崇 李兆鼐 +3 位作者 李树才 辛影 李兆木 王先政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5,共3页
黑龙江镜泊湖西北的蛤蟆塘地区发现了一种特殊类型的白榴石碱玄岩 ,其岩石化学成分说明其为偏钠质岩石 ,并且含有钛角闪石、金云母和歪长石巨晶。其地球化学特征与离它直距只有 1 5km的“火山口森林”地区的碱性橄榄玄武岩具有明显的不... 黑龙江镜泊湖西北的蛤蟆塘地区发现了一种特殊类型的白榴石碱玄岩 ,其岩石化学成分说明其为偏钠质岩石 ,并且含有钛角闪石、金云母和歪长石巨晶。其地球化学特征与离它直距只有 1 5km的“火山口森林”地区的碱性橄榄玄武岩具有明显的不同 ,白榴石碱玄岩总体上以高的 Al2 O3(1 6.73%~ 1 8.0 9% )、Na2 O(5.1 5%~ 6.36% )、K2 O(4.2 4 %~ 4.92 % )含量、强烈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低的 Mg O(4.1 9%~ 4.59% )、Ca O(5.66%~5.85% )、Mg#(0 .43~ 0 .50 )值为特征。结合其地质背景和 Sr、Nd、Pb同位素 ,认为白榴石碱玄岩是由被富含水、氟及其它挥发性组分的地幔柱物质强烈交代富集后的岩石圈地幔经低部分熔融后形成的原始岩浆在中深部经多级分离结晶后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榴石碱玄岩 特殊类型 岩石成因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部与红蓝宝石有关的玄武岩及古火山机构的恢复 被引量:9
13
作者 孙建勋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26-132,共7页
通过对穆棱—鸡西地区沿敦化—密山深大断裂带分布的玄武岩岩石学研究及古火山机构的分析和恢复,认为红蓝宝石同含深源超镁铁质岩石包体和捕虏晶的斑杂状碱性橄榄玄武岩有关,并提出其分布受古火山机构的控制。
关键词 蓝宝石 玄武岩 古火山机构 红宝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穆棱地区宝石级锆石成因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艾昊 陈涛 +1 位作者 张丽娟 孙建勋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3-324,共12页
利用基本的宝石学方法、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探针和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技术(LA-ICP-MS)分析了黑龙江穆棱玄武岩风化冲积物中宝石级锆石的宝石学性质、谱学特征、包裹体特征、微量元素组成及U-Pb年龄。宝石学性... 利用基本的宝石学方法、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探针和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技术(LA-ICP-MS)分析了黑龙江穆棱玄武岩风化冲积物中宝石级锆石的宝石学性质、谱学特征、包裹体特征、微量元素组成及U-Pb年龄。宝石学性质表明锆石为优质的、可直接加工利用的宝石原料;谱学特征显示锆石为未经历后期改造的高型岩浆锆石,且含有磷灰石、锆石和赤铁矿包裹体;LA-ICP-MS分析表明锆石具有明显的Ce正异常,富集重稀土元素[(Yb/Sm)N=21~63)]和HFSE元素,Th/U均大于1(1个数据例外);ΣREE较高,含量在1765×10-6~2374×10-6,与基性锆石相似;明显的Ce异常和赤铁矿包裹体说明锆石形成于氧化环境;根据Ti-in-Zircon地质温度计计算,锆石结晶的最低温度为646~737℃;U-Pb年龄为9.39±0.4Ma代表锆石的结晶年龄。基于本实验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锆石巨晶形成于富集CO2的氧化环境并且与地幔的交代作用有关,是岩石圈减薄作用发展到一定阶段(衰退期)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穆棱 宝石级锆石 碱性玄武岩 谱学特征 微量元素 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科洛金矿床成因:来自黄铁矿化学成分及He-Ar、S、Pb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成禄 李胜荣 +5 位作者 袁茂文 杜兵盈 李文龙 Masroor ALAM 刘东园 刘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115,共17页
科洛金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中,为一正在勘查的中型金矿床。前人研究认为该矿床为一中温、富水、低盐度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但随着勘查工作的持续开展,新发现了大量含多金属硫化物的石英脉型矿石。为进一步明确该... 科洛金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中,为一正在勘查的中型金矿床。前人研究认为该矿床为一中温、富水、低盐度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但随着勘查工作的持续开展,新发现了大量含多金属硫化物的石英脉型矿石。为进一步明确该矿床成因,对科洛金矿床内韧性变形和浸染状-团块状两种不同产状黄铁矿进行了系统的成分标型及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韧性变形黄铁矿较浸染-团块状黄铁矿的S/Fe值低,Au、Ag、Co含量高,As含量低,总体显示韧性变形黄铁矿相对贫硫;黄铁矿微量元素显示两类黄铁矿REE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整体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式稀土配分模式。稀土元素总量为17.00×10^-6~66.95×10^-6,韧性变形黄铁矿含量明显偏低,LREE/HREE值为5.25~12.50,相对较稳定。Y/Ho值与地幔和地壳重合范围较多,Zr/Hf值、Nb/Ta值变化范围较大,显示成矿环境不稳定;黄铁矿^3He含量为2.405×10^-13~10.811×10^-13,^4He含量为3.35×10^-7~4.99×10^-7,^3He-^4He图和R/Ra-40Ar/36Ar图显示成矿流体有以地幔为主的壳幔混源特征,成矿过程应有大气降水的参与;黄铁矿δ^34S变化范围小,集中在+2.3‰^+7.6‰(韧性变形黄铁矿δ^34S平均值偏低),稍正向偏离陨石硫特征;黄铁矿的^206Pb/^204Pb=18.157~18.211;^207Pb/^204Pb=15.542~15.594;^208Pb/^204Pb=38.032~38.218(韧性变形黄铁矿的^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平均值偏低),均显示与造山作用关系密切。利用黄铁矿化学成分特征元素Co/Ni值及Co-Ni成因判别图解认为科洛金矿有热液成因矿床特征;利用w(Fe+S)-w(As)图解和Co-Ni-As含量图解显示石英脉型矿石反映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特征。综合区域变质变形事件、典型矿床特征及矿区内已取得的年龄、流体包裹体等相关数据认为,科洛金矿床应存在两期矿化:三叠纪形成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和白垩纪形成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建议在今后的矿产勘查中注意寻找真正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标型 He-Ar S Pb同位素 黄铁矿 科洛金矿床 嫩江-黑河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二叠纪—早侏罗世洋陆演化过程及成矿动力学背景探讨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杜兵盈 刘飞 +4 位作者 刘勇 刘宇崴 高洪岩 甄淼 张铁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1-451,共21页
我国东北古生代—中生代洋陆构造演化存在较大争议。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二叠纪—早侏罗世岩浆活动强烈、矿床发育,这些为我们认识中国东北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洋陆转换过程以及成矿地质背景提供了重要素材。笔者等在系统总结黑龙江省中... 我国东北古生代—中生代洋陆构造演化存在较大争议。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二叠纪—早侏罗世岩浆活动强烈、矿床发育,这些为我们认识中国东北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洋陆转换过程以及成矿地质背景提供了重要素材。笔者等在系统总结黑龙江省中东部的蛇绿岩、岛弧岩浆岩和矿床学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并识别出洋内弧前弧玄武岩、富铌玄武(安山)岩和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等岩石类型,并将研究区二叠纪—早侏罗世洋陆演化与成矿划分为二叠纪、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三个阶段。①早二叠世佳木斯地块东侧的前弧玄武岩、富铌玄武岩和TTG岩类记录了古太平洋初始俯冲和洋陆汇聚,由于该西向俯冲导致佳木斯地块和松嫩地块间弧后拉张形成牡丹江洋,这期间佳木斯地块上的金矿围岩花岗岩类为与古太平洋俯冲背景有关的I型花岗岩。②早—中三叠世牡丹江洋发生双向俯冲消减,其中与牡丹江洋西向俯冲板片后撤相关的成矿序列为斑岩型钼矿。③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佳木斯地块东缘受到古太平洋持续俯冲,以及晚三叠世末期—早侏罗世早期牡丹江洋闭合,形成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同碰撞、碰撞后伸展以及古太平洋俯冲相关的岩浆事件,该时期主要形成早侏罗世斑岩型钼矿床和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中东部 二叠纪—早侏罗世 洋内弧前弧玄武岩 TTG岩类 洋陆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影像的松嫩低平原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解析——以黑龙江省肇源县为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丁宇雪 毛龙 +1 位作者 周向斌 初炜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40-1248,共9页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利用遥感、GIS技术获取黑龙江省肇源县内自然资源与生态地质环境各因子分布现状数据,其中:耕地2541.75km^2、林地161.88km^2、草地349.00km^2、河流128.05km^2、湖泊215.80km^2、沼泽109.17km^2、其他水域84.6...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利用遥感、GIS技术获取黑龙江省肇源县内自然资源与生态地质环境各因子分布现状数据,其中:耕地2541.75km^2、林地161.88km^2、草地349.00km^2、河流128.05km^2、湖泊215.80km^2、沼泽109.17km^2、其他水域84.65km^2、建设用地191.25km^2、未利用地329.94km^2;湿地1334.54km^2、荒漠化土地775.47km^2。利用地类覆盖率、人均占有量以及景观指数(破碎度指数、平均斑块分形指数、分形维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量化分析后,得出两类生态地质环境因子中湿地资源尤其是自然湿地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大、荒漠化土地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小的结论。并选取老山村等典型地区进行了多期次遥感动态监测及野外核查,揭示了松嫩低平原典型地区目前存在的湿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等生态地质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影像 松嫩低平原 自然资源 生态地质环境 问题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航磁异常特征及找矿效果 被引量:8
18
作者 史建民 胡鑫 +1 位作者 丁继双 吕石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1-620,共10页
利用大兴安岭地区1∶5万高精度航磁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了该区航磁异常特征,依据地物化资料、已知矿(床)点的分布及成矿规律筛选出了一批航磁异常。在最新的高精度航磁图上,已知铁矿异常特征明显,经对比研究及综合查证发现了1处... 利用大兴安岭地区1∶5万高精度航磁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了该区航磁异常特征,依据地物化资料、已知矿(床)点的分布及成矿规律筛选出了一批航磁异常。在最新的高精度航磁图上,已知铁矿异常特征明显,经对比研究及综合查证发现了1处磁铁矿点及多处有色金属、贵金属矿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查证经验,指明了今后采用航磁数据在区内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航磁异常 高精度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HFU-09号航放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奎城 史建民 +1 位作者 丁继双 胡鑫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6-563,共8页
利用大兴安岭地区1/5万高精度航放资料,对圈定的HFU-09号航放异常开展了综合查证,采用的工作手段包括剖面、面积性查证及深部钻探验证。在钻孔中发现了低品位铀矿体、铀矿化体、铅锌矿化体及铌钽矿找矿线索。根据查证结果认为,1:5万航... 利用大兴安岭地区1/5万高精度航放资料,对圈定的HFU-09号航放异常开展了综合查证,采用的工作手段包括剖面、面积性查证及深部钻探验证。在钻孔中发现了低品位铀矿体、铀矿化体、铅锌矿化体及铌钽矿找矿线索。根据查证结果认为,1:5万航空物探调查圈定的航放异常与地面伽玛能谱测量圈定的U、Th异常对应性较好,异常再现性较明显。区内岩石破碎铁染发育部位一般存在矿化。在对赋存于花岗岩中的航放异常进行查证时,需结合岩石的具体矿化蚀变特征进行贵金属、有色金属矿产的评价,以期发现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航放异常 铀矿体、铀矿化体 综合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高分影像在矿业城市生态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丁宇雪 周向斌 +3 位作者 初炜钰 毛龙 孙迪 孙瑞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33-542,共10页
为了实现矿业城市生态安全性评价,利用BJ2、GF1、ZY3等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采用遥感技术手段,基于GIS平台,构建景观安全评价体系。通过获取2017年度研究区内各土地资源类型分布现状数据,进行景观指数(破碎度、分离度、优势度、干... 为了实现矿业城市生态安全性评价,利用BJ2、GF1、ZY3等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采用遥感技术手段,基于GIS平台,构建景观安全评价体系。通过获取2017年度研究区内各土地资源类型分布现状数据,进行景观指数(破碎度、分离度、优势度、干扰度、脆弱度、生态风险度)计算,逐网格剖析后采用普通Kriging插值法(半变异函数)对研究区域的景观生态安全度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大部分地区景观生态安全处于中、中高和高水平,面积为538 951.58 hm2,占研究区面积的86.75%,呈现由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向其外部、平原区向低山丘陵区安全等级逐渐升高,生态环境逐渐转好的趋势;低、中低安全区总面积为82 342.18 hm2,占研究区面积的13.25%,景观生态安全仍存在较大问题,需引起地方政府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高分影像 矿产资源开发 生态安全评价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