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鲜食玉米农艺性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郝曦煜 张仲鹃 +4 位作者 张斯文 张瑾 郑春秀 吴世凯 张永久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9-626,共8页
【目的】探索不同有机肥对鲜食玉米的影响,确定适宜不同种植需求的有机肥料。【方法】以2种鲜食玉米为材料,以5种不同类型的有机肥为处理,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土壤肥力、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结果】施用2年不同有机肥土壤速效钾... 【目的】探索不同有机肥对鲜食玉米的影响,确定适宜不同种植需求的有机肥料。【方法】以2种鲜食玉米为材料,以5种不同类型的有机肥为处理,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土壤肥力、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结果】施用2年不同有机肥土壤速效钾含量缓慢上升后下降,其他营养成分逐年上升;氨基酸有机肥提升了最多的有机质含量(0.32%),其次为微生物有机肥;化肥提升了最多的碱解氮(4.75 mg/kg)、有效磷(2.24 mg/kg)、速效钾(13.55 mg/kg)、全氮(119.72 mg/kg)、全磷(33.28 mg/kg)和全钾(1384.18 mg/kg)含量,其次为氨基酸有机肥。不同有机肥对鲜食玉米的农艺性状影响不同,海藻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组合的产量指标优于化肥。氨基酸有机肥的各个营养成分含量在有机肥料处理中普遍处于较高水平。【结论】海藻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综合促进鲜食玉米能力最强,氨基酸有机肥可保持较高产量的同时提升鲜食玉米营养成分及土壤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土壤 鲜食玉米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比较分析
2
作者 郝曦煜 张仲鹃 +5 位作者 郑成栋 张斯文 张瑾 郑春秀 吴世凯 王雪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7-849,共13页
【目的】比较分析黑龙江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系)的农艺性状与产量,为黑龙江省鲜食玉米主产区优质品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69个鲜食玉米品种,通过方差、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比较17个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京彩甜糯的生育期最长(115 ... 【目的】比较分析黑龙江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系)的农艺性状与产量,为黑龙江省鲜食玉米主产区优质品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69个鲜食玉米品种,通过方差、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比较17个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京彩甜糯的生育期最长(115 d),丝甜7的生育期最短(88 d);N-2022-212的株高最高(331 cm),美珍209的株高最矮(196.7 cm);京彩甜糯的穗位高最高(166.4 cm),丝甜7的穗位高最低(39.6 cm);密甜糯1号的茎粗最粗(3.5 cm);N-2022-207-4的穗长最长(24.34 cm),粘娃娃800的穗长最短(14.7 cm);白甜糯708、雪糯2号等36个品种无秃尖;N-2022-213的穗行数最多(22行);N-2022-207-4的行粒数最多(50.2粒);万黑糯109的穗重最大(640.6 g),粘娃娃700的穗重最小(182.3 g);万黑糯109的产量最高(27865 kg/hm^(2))。提取出5个主成分及综合得分模型;将69个鲜食玉米品种分为5个类群。【结论】综合农艺性状排名前10的品种(系)分别为N-2022-215、万黑糯109、密甜糯1号、N-2022-204、N-2022-207-4、万糯188、斯达糯51、必达荣宪和、京彩甜糯和必达荣本初;第Ⅳ类群为高产品种,其中万黑糯109产量最高,适合满足大穗型鲜食玉米需求的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农艺性状 产量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播区鲜食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郝曦煜 张仲鹃 +4 位作者 张斯文 张瑾 吴世凯 郑春秀 王雪 《作物研究》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为探索鲜食玉米不同农艺性状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为春播鲜食玉米育种提供参考,本试验以69个鲜食玉米品种为材料,对生育期、株高、茎粗等18个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秃尖长的变... 为探索鲜食玉米不同农艺性状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为春播鲜食玉米育种提供参考,本试验以69个鲜食玉米品种为材料,对生育期、株高、茎粗等18个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秃尖长的变异系数最大(176.93%),其次为散粉—吐丝期天数(100.19%);播种—出苗天数、吐丝—收获天数、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穗质量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产量显著正相关;出苗—抽穗天数、秃尖长与产量极显著负相关。出苗—抽穗天数(X_(2))、抽穗—散粉天数(X_(3))、穗位高(X_(9))、穗长(X_(11))、秃尖长(X_(12))、穗粗(X_(13))、行粒数(X_(15))、穗质量(X16)8个农艺性状与产量(Y)的回归方程为Y=1828.30-39.88X_(2)+366.41X_(3)+11.94X_(9)+48.51X_(11)-270.09X_(12)+414.40X_(13)-123.05X_(15)+33.73X_(16)。抽穗—散粉、穗位高与产量显著正偏相关,穗质量与产量极显著正偏相关,行粒数与产量显著负偏相关;抽穗—散粉天数、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质量对产量具有正直接效应,出苗—抽穗的天数、秃尖长、行粒数对产量具有负直接效应,穗质量对产量具有最高的正直接效应(0.866)。综合分析,在选育高产鲜食玉米品种时,可关注穗质量较大、秃尖长较短、出苗—抽穗天数较短、穗位较高、果穗较长、较粗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育种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