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3W-Ni-Fe-La合金力学行为及高速侵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廖雅文 陈才 +4 位作者 韩冬生 赵金库 王名川 杜成鑫 杜忠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5,共6页
对热静液挤压制备的2种弹芯材料93W-5.4Ni-1.6Fe和93W-5.5Ni-1.1Fe-0.4La进行显微组织表征,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拉伸断口形貌分析,以及高速侵彻后弹芯裂纹扩展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添加La合金的W颗粒尺寸及WW界面连接度降低,力学性能增... 对热静液挤压制备的2种弹芯材料93W-5.4Ni-1.6Fe和93W-5.5Ni-1.1Fe-0.4La进行显微组织表征,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拉伸断口形貌分析,以及高速侵彻后弹芯裂纹扩展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添加La合金的W颗粒尺寸及WW界面连接度降低,力学性能增强,在高速侵彻实验中93W-5.5Ni-1.1Fe-0.4La弹芯的侵彻穿深更高,形成“自锐”效果;93W-5.4Ni-1.6Fe合金的主要断裂模式为W-基体界面分离,93W-5.5Ni-1.1Fe-0.4La合金的主要断裂模式为W颗粒解理,其在不同应变率下的裂纹扩展模式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 稀土La元素 裂纹扩展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PB/Al/AP/RDX推进剂初始燃烧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初庆钊 付小龙 +2 位作者 郑学明 刘金龙 陈东平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4-261,I0005,共9页
针对一种四组元HTPB推进剂(HTPB/Al/AP/RDX)关键组分,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数据集,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开发了一个机器学习势函数;基于新开发的势函数,建立了四组元HTPB推进剂燃面模型,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对推进剂燃... 针对一种四组元HTPB推进剂(HTPB/Al/AP/RDX)关键组分,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数据集,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开发了一个机器学习势函数;基于新开发的势函数,建立了四组元HTPB推进剂燃面模型,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对推进剂燃烧时的微观结构、温度、反应组分的时空演化进行了系统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开发的势函数能够准确描述推进剂组分单质及两两之间界面的能量和受力特性,是一个高精度、高效率的机器学习势函数;燃面模型实现了对推进剂燃烧过程中的AP、RDX、HTPB热解过程精准模拟,阐明了扩散火焰的形成机理以及铝粉从燃面剥离等微观过程,揭示了其中的各组分界面相互作用机制。表明分子动力学模拟能够在原子尺度上实现时间分辨的三维重建,进而获得推进剂燃烧的微观机理,可为固体推进剂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HTPB推进剂 燃烧性能 机器学习势函数 分子动力学 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覆微孔球扁药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港澳 陶忠安 +1 位作者 范文豪 丁亚军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5-803,I0002,共10页
球扁药是中小口径和轻武器的主要装药,其能量释放渐增性的控制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微发泡的内部微孔增燃与流化床包覆的表面包覆阻燃相耦合,构筑了能量释放精准可控的乙基纤维素(EC)包覆微孔球扁药,利用扫描电镜... 球扁药是中小口径和轻武器的主要装药,其能量释放渐增性的控制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微发泡的内部微孔增燃与流化床包覆的表面包覆阻燃相耦合,构筑了能量释放精准可控的乙基纤维素(EC)包覆微孔球扁药,利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研究其微观结构与组成,采用密闭爆发器等分析其燃烧和贮存性能。结果表明:包覆微孔球扁药表面结构完整、致密,当包覆时间从5 min增加到30 min时,包覆层的质量分数从2.32%增加到9.79%,对应的膜厚从7μm增加到33μm;相比于原药,包覆时间10 min的包覆微孔球扁药,其初始活度L_(0)和最大活度L_(m)分别降低了62.34%和55.61%,燃烧渐增性特征值A_(L-B)为1.30 MPa^(-1)·s^(-1);加速老化试验表明,包覆微孔球扁药的燃烧性能变化较小,在75℃老化14 d后,老化样品与未处理的原始样品的p‑t和L‑B曲线基本保持一致,表明EC包覆微孔球扁药具有优异的贮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扁药 表面包覆 核-壳结构 燃烧渐增性 贮存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入射下四光幕精度靶着靶位置测量原理误差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敬 孙忠辉 +2 位作者 倪晋平 段晨曦 崔长青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65-1973,共9页
为研究飞行弹丸斜入射时着靶坐标测量原理误差的分布规律,根据四光幕精度靶几何结构,建立了斜入射下着靶坐标测量原理误差模型,研究有效探测靶面内不同着靶位置与不同入射角下原理误差分布规律;分析工程应用中发射位置确定下,不同散布... 为研究飞行弹丸斜入射时着靶坐标测量原理误差的分布规律,根据四光幕精度靶几何结构,建立了斜入射下着靶坐标测量原理误差模型,研究有效探测靶面内不同着靶位置与不同入射角下原理误差分布规律;分析工程应用中发射位置确定下,不同散布半径与不同射击距离对测量原理误差的影响,给出着靶坐标测量的修正公式,并进行实弹射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飞行弹丸斜入射时必然存在原理误差,必须修正着靶坐标;射击距离一定时,发射枪散布半径越大,原理误差越大;散布半径确定时,原理误差随射击距离增加而减小;在发射位置确定下,采用修正公式后,四光幕精度靶测量误差小于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弹道测试 四光幕精度靶 着靶坐标 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面组合式装药结构MEFP数值模拟研究
5
作者 李虎则 赵太勇 +5 位作者 杨宝良 景彤 沈钦云 胡琼 王维占 吕腾辉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79,共11页
为提高多爆炸成型弹丸(MEFP)对装甲目标的侵彻效能,基于端面MEFP的设计理念,构建了一种端面组合式环向双层MEFP装药结构,可以对装甲目标实现多点位毁伤。利用LS-DYNA软件研究了辅罩厚度、辅罩曲率半径和辅罩跨度对MEFP战斗部成型效果和... 为提高多爆炸成型弹丸(MEFP)对装甲目标的侵彻效能,基于端面MEFP的设计理念,构建了一种端面组合式环向双层MEFP装药结构,可以对装甲目标实现多点位毁伤。利用LS-DYNA软件研究了辅罩厚度、辅罩曲率半径和辅罩跨度对MEFP战斗部成型效果和侵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辅罩壁厚增大时,辅罩弹丸速度逐渐减小,中间辅罩弹丸飞散角逐渐减小,外围辅罩弹丸飞散角逐渐增大;当辅罩曲率半径增大时,辅罩弹丸速度逐渐减小,中间辅罩弹丸飞散角逐渐增大,外围辅罩弹丸飞散角逐渐减小;当辅罩跨度增大时,辅罩弹丸速度逐渐增大,中间辅罩弹丸飞散角减小,外围辅罩弹丸飞散角增大;该MEFP可贯穿15 mm厚45#钢靶,从而有效提高毁伤元的数量和毁伤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FP 数值模拟 飞散角 侵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制备TATB/HMX基复合微球
6
作者 侯聪花 马静静 +4 位作者 李培英 王晶禹 贾雪茹 许语谦 郑学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1,I0002,共8页
为了提升HMX的安全及应用性能,采用Pickering乳液聚合法,以固体粒子氧化石墨烯(GO)为稳定剂,分别以聚醋酸乙烯酯(PVAc)和聚苯乙烯(PSt)为黏结剂制备了两种TATB/HMX基复合粒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 为了提升HMX的安全及应用性能,采用Pickering乳液聚合法,以固体粒子氧化石墨烯(GO)为稳定剂,分别以聚醋酸乙烯酯(PVAc)和聚苯乙烯(PSt)为黏结剂制备了两种TATB/HMX基复合粒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其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结果表明,制备的TATB/HMX基复合粒子均为表面均匀密实的球形颗粒,所含HMX和TATB的炸药晶型均未改变;与HMX原料相比,复合粒子的表观活化能(E_(a))提高,其中TATB/HMX/PVAc/GO复合粒子的E_(a)提高了44.18 kJ/mol,TATB/HMX/PSt/GO的E a提高了40.5 kJ/mol;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明显降低,以PVAc为黏结剂更适合复合粒子的制备,其临界撞击能量由5.5 J提升至60 J,临界摩擦压力由128 N提升至324 N,说明制备的复合微球的热安全性和机械安全性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HMX TATB Pickering乳液聚合法 G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起爆定向战斗部威力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朱绪强 黄川 +2 位作者 李艳春 梅新良 成一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3,共5页
为研究偏心起爆定向战斗部毁伤威力,推导了偏心起爆点对侧延长线附近有限角度内应用的偏心起爆破片初速公式,并设计钨柱和钨球两种预制破片偏心起爆定向战斗部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推导公式可用于偏心起爆定向战斗部计算。设计... 为研究偏心起爆定向战斗部毁伤威力,推导了偏心起爆点对侧延长线附近有限角度内应用的偏心起爆破片初速公式,并设计钨柱和钨球两种预制破片偏心起爆定向战斗部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推导公式可用于偏心起爆定向战斗部计算。设计的偏心起爆战斗部的速度增益,钨柱破片为10.9%,钨球破片为19.8%。钨球破片初速、破片球面分布密度、毁伤概率均高于钨柱破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偏心起爆定向战斗部 钨柱破片 钨球破片 速度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光幕精度靶工程化模型及测量精度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高芬 曾祥伟 +1 位作者 倪晋平 安莹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7-33,共7页
针对现有四光幕精度靶理想化结构模型及测量精度分析无法满足其工程化设计及发展需求的问题,构建了通用的四光幕精度靶工程化结构模型,推导了相应的坐标测量及误差传播公式,仿真分析了着靶位置、靶距、幕面夹角、靶面大小、弹丸斜入射... 针对现有四光幕精度靶理想化结构模型及测量精度分析无法满足其工程化设计及发展需求的问题,构建了通用的四光幕精度靶工程化结构模型,推导了相应的坐标测量及误差传播公式,仿真分析了着靶位置、靶距、幕面夹角、靶面大小、弹丸斜入射角度等多参量对系统坐标测量精度的影响,得到了系列坐标测量误差分析数据.最后给出了一实际四光幕精度靶的结构及理论坐标测量误差估计.实弹射击表明,该系统在1m×1m有效靶面内的X、Y坐标测量误差均小于2mm,与理论仿真分析结果接近,验证了所提工程化测量模型的正确性,测量精度分析有效.研究结果可为实用型四光幕精度靶的设计及测量精度评估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四光幕精度靶 建模 着靶坐标 精度分析 弹丸 光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炸高下破甲弹的侵彻性能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朱绪强 成一 +3 位作者 李德才 脱金奎 高堂正 张焱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0,共4页
为研究大炸高下破甲弹对装甲目标的侵彻情况,运用AUTODYN-2D软件对大炸高下破甲弹均质靶和单层间隔穿深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仿真结果与均质靶、单层间隔靶实验吻合较好,证明使用仿真模拟方法可以指导破甲弹设计。单层间隔靶、多层间隔... 为研究大炸高下破甲弹对装甲目标的侵彻情况,运用AUTODYN-2D软件对大炸高下破甲弹均质靶和单层间隔穿深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仿真结果与均质靶、单层间隔靶实验吻合较好,证明使用仿真模拟方法可以指导破甲弹设计。单层间隔靶、多层间隔靶试验表明,1.78m以上炸高下破甲弹侵彻深度波动变大,在距离轻型装甲目标5 m内作用,小口径破甲弹能对目标产生足够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甲弹 炸高 数值模拟 均质靶 单层间隔靶 多层间隔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枪弹弹壳挤盂组合模新型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晓光 魏志芳 +1 位作者 高建中 王芳 《兵工自动化》 2016年第2期82-85,共4页
为保证弹壳挤盂成形中模具的较高使用寿命,以冷挤压工艺理论为基础,结合有限元仿真技术对枪弹弹壳挤盂组合模进行新型设计。利用拉美优化公式计算得到组合模各层直径及径向过盈量,并通过DEFORM-3D软件对枪弹弹壳挤盂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 为保证弹壳挤盂成形中模具的较高使用寿命,以冷挤压工艺理论为基础,结合有限元仿真技术对枪弹弹壳挤盂组合模进行新型设计。利用拉美优化公式计算得到组合模各层直径及径向过盈量,并通过DEFORM-3D软件对枪弹弹壳挤盂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组合模内壁可以完全不受切向拉应力的作用,模具强度和承载能力是整体模的1.75倍左右。预应力组合模的合理设计能有效降低模具破裂的风险,使弹壳挤盂成形得到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弹弹壳 组合模 DEFORM-3D 挤盂成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炮弹药对舰船毁伤评估方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宋成俊 周家胜 +2 位作者 吴非 任建荣 王慧 《兵工自动化》 2017年第3期69-71,共3页
针对传统炮射弹药毁伤威力评定体系存在的局限性,探索一种能有效评价舰炮弹药对舰船综合毁伤威力的评估方法。通过介绍舰炮弹药对舰船毁伤评估的途径,界定舰炮弹药对舰船毁伤评估准则,将舰炮弹药对舰船具体设施毁伤形式及效果的加权进... 针对传统炮射弹药毁伤威力评定体系存在的局限性,探索一种能有效评价舰炮弹药对舰船综合毁伤威力的评估方法。通过介绍舰炮弹药对舰船毁伤评估的途径,界定舰炮弹药对舰船毁伤评估准则,将舰炮弹药对舰船具体设施毁伤形式及效果的加权进行分析及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更为直观地反映弹药对舰船作用后对其作战能力造成的影响,对研究舰炮弹药对舰船毁伤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炮弹药 毁伤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LEFP成型机理与侵彻威力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绪强 王锋 +1 位作者 杜忠华 成一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67,共7页
为研究多模3种毁伤元的成型特点和侵彻威力,建立了多点起爆LEFP数值模拟模型,用LS-DYNA软件模拟了一端起爆、中心起爆和两端同时起爆3种起爆方式下LEFP成型过程。利用威力试验,测试了3种起爆方式下靶板的切口形态和侵彻深度,讨论了3种... 为研究多模3种毁伤元的成型特点和侵彻威力,建立了多点起爆LEFP数值模拟模型,用LS-DYNA软件模拟了一端起爆、中心起爆和两端同时起爆3种起爆方式下LEFP成型过程。利用威力试验,测试了3种起爆方式下靶板的切口形态和侵彻深度,讨论了3种毁伤元在不同炸高下侵彻能力的差异。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一端和中心起爆侵彻体呈线性,在大炸高下易飞散;两端同时起爆时,根据爆轰波对撞理论,两个爆轰波对撞产生超压,形成高速侵彻体,在大炸高下仍具有较强的毁伤威力。同时根据3种基本毁伤元成型特点,可在装药上设置多个起爆点,通过控制起爆点数量、位置和时序形成不同数量、速度和飞散方向的高速EFP毁伤元。实验结果表明,侵彻深度符合数值模拟的侵彻体形成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成型装药 LEFP 侵彻威力 爆轰波对撞理论 药型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SBR脱氮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雷英春 李勇力 +1 位作者 张克强 季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5-58,共4页
畜禽污水是一种典型的高氨氮、高有机浓度废水,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污染等污染问题,以及氨气、硫化物、沼气等带来的恶臭,国内外基本都遵循厌、好氧组合工艺的处理模式。基于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与改良序批式反应器(MSBR)联合... 畜禽污水是一种典型的高氨氮、高有机浓度废水,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污染等污染问题,以及氨气、硫化物、沼气等带来的恶臭,国内外基本都遵循厌、好氧组合工艺的处理模式。基于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与改良序批式反应器(MSBR)联合工艺,针对改良SBR处理模拟养殖废水脱氮效果进行了单因素研究,获得沉淀时间、停留时间、回流比、进水COD等各因素的影响规律。通过正交实验获得影响因素的排序:回流比、进水COD、水力停留时间(HRT)、沉淀时间,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回流比为200%,循环周期组成为曝气175 min,沉淀时间为60 min,排水时间为5 min,HRT=8 h,进水COD为800 mg/L。在最佳条件下处理稀释后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出水,NH3-N去除率为74.02%,出水NH3-N为24.86 mg/L,达到GB 8978—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序批式反应器 脱氮 畜禽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口径药筒轻量化及其工艺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绪强 李德才 +2 位作者 王龙 辛明 成一 《兵工自动化》 2013年第1期81-83,共3页
为解决目前小口径枪炮弹药筒重量较大问题,对小口径药筒的轻量化方向及其加工方法进行了总结。通过比较小口径铝药筒、不锈钢药筒、塑料药筒、可燃药筒和可消失药筒的优缺点,并对各轻量化方式加工工艺进行论述,指出目前不锈钢药筒和铝... 为解决目前小口径枪炮弹药筒重量较大问题,对小口径药筒的轻量化方向及其加工方法进行了总结。通过比较小口径铝药筒、不锈钢药筒、塑料药筒、可燃药筒和可消失药筒的优缺点,并对各轻量化方式加工工艺进行论述,指出目前不锈钢药筒和铝药筒可作为小口径枪炮弹药轻量化的主要方向,塑料药筒、可燃药筒和可消失药筒的军用弹药应用仍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铝药筒 不锈钢药筒 塑料药筒 可燃药筒 可消失药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炮弹在海洋环境下适应性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家胜 王慧 +2 位作者 周涛 宋成俊 甄立江 《兵工自动化》 2017年第3期81-83,96,共4页
针对弹药的环境使用性要求问题,对炮弹海洋环境适应性进行分析。分析我国西南沙海域的海洋环境,包括高温、高湿、盐雾、霉菌、太阳辐射等自然环境,探讨在单一因素及综合因素作用下对炮弹可能产生的危害及采取对策,并提出提高炮弹海洋环... 针对弹药的环境使用性要求问题,对炮弹海洋环境适应性进行分析。分析我国西南沙海域的海洋环境,包括高温、高湿、盐雾、霉菌、太阳辐射等自然环境,探讨在单一因素及综合因素作用下对炮弹可能产生的危害及采取对策,并提出提高炮弹海洋环境适应性的相关性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材料的选取,工艺防护,腐蚀控制,通风、排水及防腐蚀密封设计,维护措施等方式提高炮弹海洋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适应性 炮弹 海洋环境 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效应增强型侵彻体对不同材料靶板的作用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成俊 宋丽丽 +2 位作者 杜忠华 叶小军 脱金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5-709,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材料的靶板对横向效应增强型侵彻体(Penetrator with Enhanced Lateral Effect,PELE)的影响,采用三维非线性动力学有限元程序LS-DYNA,在速度900~1300 m.s-1范围内,对一定弹体结构和材料的PELE撞击不同材料的金属薄靶进行... 为了研究不同材料的靶板对横向效应增强型侵彻体(Penetrator with Enhanced Lateral Effect,PELE)的影响,采用三维非线性动力学有限元程序LS-DYNA,在速度900~1300 m.s-1范围内,对一定弹体结构和材料的PELE撞击不同材料的金属薄靶进行数值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两者能较好的吻合。针对仿真和实验结果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发现:惯性压缩阶段是影响横向速度的关键阶段,并且横向速度随着靶板密度和体积模量的增大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靶板材料 横向速度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刻槽式MEFP战斗部结构参数的正交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俊 李钦生 +2 位作者 王韦霞 程春 王复利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4,共4页
为了研究刻槽式MEFP战斗部结构参数(刻槽深度H、刻槽角度α、壳体厚度δ1、药型罩内径D、装药长度L、罩顶厚度δ2)对战斗部成型子弹丸动能的影响规律,文中结合数值计算所得具有以上不同结构参数的战斗部所生成子弹丸的动能结果,对战斗... 为了研究刻槽式MEFP战斗部结构参数(刻槽深度H、刻槽角度α、壳体厚度δ1、药型罩内径D、装药长度L、罩顶厚度δ2)对战斗部成型子弹丸动能的影响规律,文中结合数值计算所得具有以上不同结构参数的战斗部所生成子弹丸的动能结果,对战斗部进行正交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成型子弹丸动能的因素按主次关系排列,依次是L、α、δ1、δ2、D、H,并且优化得到了各因素的最优组合。文中所得结果可为刻槽式MEFP战斗部的设计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槽式MEFP战斗部 正交优化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预制破片初速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崔俊杰 姜建东 +2 位作者 牛新立 郝飞 陈志斌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4-86,97,共4页
运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轴向前置预制破片战斗部装药结构、破片规格对破片初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球缺形装药结构能显著提高破片初速,且当球缺的曲率半径与装药直径比为1.0时获得破片的初速最大。质量相同时,钨柱能够获得比钨球更大的... 运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轴向前置预制破片战斗部装药结构、破片规格对破片初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球缺形装药结构能显著提高破片初速,且当球缺的曲率半径与装药直径比为1.0时获得破片的初速最大。质量相同时,钨柱能够获得比钨球更大的初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轴对称和均匀错位两种排列方式对钨柱初速的影响,得到了均匀错位的排列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初速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片初速 破片形状 装药结构 排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横向射流三维流场结构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焕好 肖焱丰 +4 位作者 郑纯 陈志华 薛大文 朱世权 宋伟红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4,共10页
为了研究超声速燃烧室内燃料与空气快速掺混过程的流场特性,基于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和高精度WENO-TCD混合格式对来流马赫数为2.68,喷压比为36的超声速横向射流流场结构进行数值研究。数值结果清晰描述了超声速主... 为了研究超声速燃烧室内燃料与空气快速掺混过程的流场特性,基于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和高精度WENO-TCD混合格式对来流马赫数为2.68,喷压比为36的超声速横向射流流场结构进行数值研究。数值结果清晰描述了超声速主流与横向射流相互作用过程的流场结构特征,得到了三维激波形态的演变规律以及它们在强化混合过程中的作用。另外,因桶形激波背风面低压区处的斜压效应,射流气体在桶形激波背风面形成一对螺旋向上的反向涡对,反向涡对的卷吸作用诱导进入壁面边界层的主流向上运动,形成冲击射流。冲击射流以v=557m/s的法向速度向上冲击桶形激波背风面,因而在桶形激波背风面留下类三角锥面凹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横流 横向声速射流 激波 反向旋转涡对 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form的铝合金薄壁锥形件成形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锴 颜银标 +5 位作者 徐跃 张博 翟盛才 任金勇 刘峰 李静臣 《精密成形工程》 2016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某锥形薄壁零件服役条件恶劣,对其性能要求较高。针对其成形,设计用热挤压的方法代替传统工艺,提高零件使用性能和生产效率。方法基于Deform-3D软件平台,对挤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不同方案的上模载荷-行程曲线和坯料等效应变分... 目的某锥形薄壁零件服役条件恶劣,对其性能要求较高。针对其成形,设计用热挤压的方法代替传统工艺,提高零件使用性能和生产效率。方法基于Deform-3D软件平台,对挤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不同方案的上模载荷-行程曲线和坯料等效应变分布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结果表明方案1成形效果更优。结论最终经实验试制证明了方案切实可行,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FORM-3D 有限元模拟 铝合金 挤压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