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类型微塑料对黄芩生长生理及代谢的影响
- 1
-
-
作者
高雅楠
王论言
李欣雨
贾向前
张彦龙
刘洋
-
机构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黑龙江勃利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20-2133,共14页
-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Q2023C0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32301299)。
-
文摘
为解析微塑料对中药材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植株的生长影响及其毒理学响应,通过营养液培养的方式,检测了添加微塑料浓度为500 mg·L^(-1)、粒径为10μm左右的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聚乙烯微塑料(PE-MPs)及聚丙烯微塑料(PP-MPs)营养液对黄芩植株生长状况、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类型微塑料对黄芩植株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PE-MPs对黄芩生长的影响相对较小,而PS-MPs和PP-MPs的影响更为显著。PS-MPs处理导致光合色素含量降低。抗氧化酶活性方面,PS-MPs和PE-MPs处理导致酶活性显著提升,PP-MPs处理影响较小。代谢层面上,PS-MPs和PP-MPs影响显著,主要影响半乳糖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等途径,而PE-MPs主要影响糖代谢和TCA循环。此外,PP-MPs对黄芩根中汉黄芩素和黄芩素的影响最为显著,对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影响相对较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微塑料对黄芩生长和代谢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PS-MPs和PP-MPs主要影响黄芩植株的生长,而PE-MPs的影响比较小。PE-MPs主要影响黄芩植株的糖代谢和TCA循环,而PS-MPs和PP-MPs则主要影响TCA循环、半乳糖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并且对黄芩植株的主要化合物的含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
关键词
微塑料
黄芩
生理响应
氧化应激
代谢产物
-
Keywords
microplastics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xidative stress
metabolites
-
分类号
X503.23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蓝靛果果渣花色苷胶束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山
张彦龙
曾伟民
刘洋
赵丹丹
贾向前
-
机构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黑龙江勃利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9,共9页
-
基金
黑龙江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黑龙江大学专项资金项目(2021KYYWF0046)
黑龙江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黑龙江大学专项资金项目(2022KYYWF1078)
黑龙江省博士后面上项目(LBHZ22040)。
-
文摘
为增强花色苷的稳定性,拓宽其在食品保健以及医药领域的应用,以羧甲基壳聚糖(CMCS)、L-组氨酸(L-His)和硬脂酸(SA)为载体材料,蓝靛果果渣花色苷为芯材,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酸响应性蓝靛果果渣花色苷胶束的制备工艺,通过在光照、温度、pH等不同条件下蓝靛果果渣花色苷的稳定性以及其对肝癌细胞杀伤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响应面优化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水浴时间10 min,超声时间15 min,超声温度60℃,包封率为85.3%±0.31%。储存稳定性分析表明在各种温度、pH、光照、氧化剂、还原剂的条件下,载花色苷胶束中花色苷的保存率分别是花色苷的1.33、1.26、1.16、1.11、2.41倍;在体外肝癌细胞杀伤实验中,在24 h后,载花色苷胶束对肝癌细胞抑制率是花色苷的1.34倍。本研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两亲性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可以显著提高花色苷稳定性,适宜作为花色苷以及其他食品活性成分的潜在纳米胶束载体。
-
关键词
蓝靛果
花色苷
胶束
稳定性
响应面优化
-
Keywords
Lonicera edulis
anthocyanin
polymer micelle
stability
response surface optimization
-
分类号
TS255.3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