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农垦玉米穗腐病发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6
1
作者 纪武鹏 王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7期49-51,共3页
笔者对黑龙江农垦玉米穗腐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共调查了4个管局的15个农场。结果表明,2020年黑龙江农垦玉米穗腐病平均发病率为4.3%,发生最严重的是云山农场,病穗率为6.7%;其次是二九一农场和八五三农场,而八五四农场穗腐病的发病率最轻... 笔者对黑龙江农垦玉米穗腐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共调查了4个管局的15个农场。结果表明,2020年黑龙江农垦玉米穗腐病平均发病率为4.3%,发生最严重的是云山农场,病穗率为6.7%;其次是二九一农场和八五三农场,而八五四农场穗腐病的发病率最轻,为2.6%。文章经过组织分离和形态学鉴定,发现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是黑龙江农垦玉米穗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其次是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和木霉菌(Trichoder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穗腐病 禾谷镰孢菌 拟轮枝镰孢 木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绍锋 孙衍林 +2 位作者 刘晓英 宋晓慧 张代平 《现代化农业》 2014年第7期62-63,共2页
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是国家重要粮食基地,也是我国和黑龙江省重要的红小豆生产基地。农场对红小豆种植业较为重视,并成立了红小豆协会,积极促进了红小豆种植业发展。近三年全场红小豆种植面积平均2667hm2以上,平均单产1830kg/hm2左右。然... 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是国家重要粮食基地,也是我国和黑龙江省重要的红小豆生产基地。农场对红小豆种植业较为重视,并成立了红小豆协会,积极促进了红小豆种植业发展。近三年全场红小豆种植面积平均2667hm2以上,平均单产1830kg/hm2左右。然而,八五三农场红小豆单产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为还存在一些良种良法不配套的情况,如部分地块的播种、除草剂施用、中耕管理等技术还不标准,红小豆的增产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提升八五三农场红小豆单产和总产水平,2012~201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业发展 增产潜力 生产基地 单株粒数 种植面积 单株荚数 三年 灭草 茎叶处理 播种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垦区紫花苜蓿品种播期试验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荣华 蔡敦江 +1 位作者 朱广石 万建萍 《现代化农业》 2005年第3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种植 播期试验 牧草 品种 黑龙江垦区 建植 苜蓿生产 中国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于琳 纪武鹏 +2 位作者 王平 刘洪亮 张洪涛 《现代化农业》 2020年第2期2-5,共4页
通过气象因子对郑单958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株高与生育期间的降雨量呈正相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与各生育阶段日照时数始终呈正相关,且在拔节期至吐丝期达到极显著水平;成熟期叶面积与各生育阶段日照时数的相关程度呈上升趋势,... 通过气象因子对郑单958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株高与生育期间的降雨量呈正相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与各生育阶段日照时数始终呈正相关,且在拔节期至吐丝期达到极显著水平;成熟期叶面积与各生育阶段日照时数的相关程度呈上升趋势,且与整个生育期内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吐丝期至成熟期,产量与积温呈显著正相关,与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呈正相关;而在整个生育期内,降雨量成为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达到极显著水平。回归分析表明,在出苗期至拔节期,随着积温的增加,产量有所增加;随着降雨量和日照时数的增加,产量均逐渐减少;在吐丝期至成熟期,随着积温和日照时数的增加,产量均呈线性增加;在整个生育期内,玉米产量随着积温、降雨量和日照时数的增加,均呈线性增加,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加,产量增幅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气象因子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演变与抗瘟育种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程芳艳 王继亮 +3 位作者 李春光 刘永巍 孙翊轩 孙伟 《现代化农业》 2015年第7期31-33,共3页
1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的机制对于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1有性杂交;2异核作用;3位置效应,有研究显示,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不同而使病原菌致病能力不同;4同源重组;5转座子的转移,转座子的转移会导致染色体缺失... 1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的机制对于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1有性杂交;2异核作用;3位置效应,有研究显示,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不同而使病原菌致病能力不同;4同源重组;5转座子的转移,转座子的转移会导致染色体缺失、插入、倒位、重复和移位;6突变,病菌的致病性也可能是突变的结果;7寄主定向选择;8迁移,稻瘟病菌通过风媒介或感病材料的移动而发生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致病性变异 转座子 致病能力 同源重组 定向选择 鉴别品种 倒位 优势小种 单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大豆绿色优质节本增效栽培技术推广成果简介 被引量:4
6
作者 宋晓慧 韩冬 张代平 《现代化农业》 2020年第5期11-12,共2页
在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示范与推广了大豆优质新品种黑农84,以三垄栽培模式和1.3m大垄3行模式为基础,配套绿色、安全、节本增效的除草、施肥、防病虫技术等,实现了示范区大豆高产高效,示范区大豆平均较对照田增产34.9%,每公顷增收2601元... 在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示范与推广了大豆优质新品种黑农84,以三垄栽培模式和1.3m大垄3行模式为基础,配套绿色、安全、节本增效的除草、施肥、防病虫技术等,实现了示范区大豆高产高效,示范区大豆平均较对照田增产34.9%,每公顷增收2601元。分析了示范区大豆增产增效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绿色优质 节本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垦区麦田鼠害的发生与防治
7
作者 鞠成梅 杨先卿 +1 位作者 张景云 刘清海 《现代化农业》 2011年第7期1-2,共2页
近几年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黑龙江垦区春小麦播种面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由于受气候、耕作、栽培、天敌数量逐渐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多年来农田鼠害的发生一直没能引起人们足够的认识,垦区麦田鼠害发生危害呈逐年上升趋势。
关键词 黑龙江垦区 麦田鼠害 发生与防治 产业结构 播种面积 农田鼠害 上升趋势 发生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黑龙江垦区玉米茎基腐病发生情况调查
8
作者 纪武鹏 《现代化农业》 2019年第8期8-9,共2页
2018年对黑龙江垦区玉米茎基腐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共调查了5个管理局15个农场的76块玉米种植田,玉米植株1340株。调查结果表明,2018年玉米茎基腐病在黑龙江垦区为中等发生,平均病株率21.6%;将采集的玉米茎基腐病病原菌进行了室内分离... 2018年对黑龙江垦区玉米茎基腐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共调查了5个管理局15个农场的76块玉米种植田,玉米植株1340株。调查结果表明,2018年玉米茎基腐病在黑龙江垦区为中等发生,平均病株率21.6%;将采集的玉米茎基腐病病原菌进行了室内分离,表明该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禾谷镰孢菌,其次为木贼镰孢菌和轮枝镰孢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茎基腐病 禾谷镰孢菌 轮枝镰孢菌 木贼镰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红小豆主要病虫害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6
9
作者 韩冬 宋晓慧 张代平 《现代化农业》 2018年第5期2-5,共4页
红小豆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近些年来在黑龙江省大面积种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红小豆在其生育期内会发生多种病虫害,严重影响红小豆的产量和品质,然而现今许多农民种植户缺乏对红小豆病虫害的认知,导致病虫害发生时不能及时... 红小豆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近些年来在黑龙江省大面积种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红小豆在其生育期内会发生多种病虫害,严重影响红小豆的产量和品质,然而现今许多农民种植户缺乏对红小豆病虫害的认知,导致病虫害发生时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防治,进而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笔者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就黑龙江省红小豆主要病虫害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论述,旨在为生产上科学认识和防治红小豆病虫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小豆病虫害 综合防治技术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病害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6
10
作者 牛荃荟 韩冬 郭建华 《现代化农业》 2019年第3期5-7,共3页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在黑龙江省大面积种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豆在其生育期内会发生多种病害,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然而现今许多农民种植户缺乏对大豆病害的认知,导致病害发生时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防治,进而遭受不...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在黑龙江省大面积种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豆在其生育期内会发生多种病害,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然而现今许多农民种植户缺乏对大豆病害的认知,导致病害发生时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防治,进而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就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病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论述,旨在为生产上科学认识和防治大豆病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病害 综合防治措施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功能性成分研究及育种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继亮 程芳艳 +3 位作者 蒋红鑫 姜玉久 杨丹霞 王德亮 《现代化农业》 2019年第7期7-9,共3页
对大豆异黄酮、皂苷、磷脂、膳食纤维、寡聚糖、蛋白酶抑制剂、凝集素、露那辛等功能成分的结构、功效以及育种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为开展大豆功能成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关键词 大豆 功能成分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大豆品种豆浆口感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姜玉久 王继亮 +2 位作者 蒋红鑫 王德亮 杨丹霞 《大豆科技》 2015年第4期11-23,共13页
通过对供试材料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的出浆量和出渣量是不同的,且两者呈极显著负相关。出浆量与籽粒的大小、蛋白质、脂肪、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相关不显著。豆浆的口感与出浆量和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关系不显著。不同品种后代... 通过对供试材料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的出浆量和出渣量是不同的,且两者呈极显著负相关。出浆量与籽粒的大小、蛋白质、脂肪、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相关不显著。豆浆的口感与出浆量和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关系不显著。不同品种后代间豆浆的部分感官指标存在差异。垦丰10、垦丰15、垦丰16、垦丰18、垦丰20可作为选育豆浆用大豆品种的亲本使用。垦09-235、垦09-1725、垦09-1443和垦09-1022可以作为优质豆浆专用大豆品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品种 豆浆 口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脯氨酸含量对苜蓿抗寒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张荣华 李拥军 张叶玲 《现代化农业》 2006年第4期17-18,共2页
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品种的苜蓿根部中脯氨酸的测定,研究了不同苜蓿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时期3个苜蓿品种根部的脯氨酸含量表现不同,品种之间和不同时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温度的降低,苜蓿根部脯氨酸含量增加,说明脯氨酸是... 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品种的苜蓿根部中脯氨酸的测定,研究了不同苜蓿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时期3个苜蓿品种根部的脯氨酸含量表现不同,品种之间和不同时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温度的降低,苜蓿根部脯氨酸含量增加,说明脯氨酸是植物的低温保护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抗寒性 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玉米选育目标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洪林 关涛 +3 位作者 高伟政 李艳丽 张阔 王玮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11期76-78,共3页
鲜食玉米及其加工市场份额逐年增大,对鲜食玉米品种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制定适宜的鲜食玉米选育目标,进而选育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品种是鲜食玉米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该文结合多年选育实践总结出鲜食玉米选育目标,对选育目标中易被... 鲜食玉米及其加工市场份额逐年增大,对鲜食玉米品种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制定适宜的鲜食玉米选育目标,进而选育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品种是鲜食玉米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该文结合多年选育实践总结出鲜食玉米选育目标,对选育目标中易被忽略和曲解的内容进行重点阐释,从而推进鲜食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促进鲜食玉米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选育目标 产量 品质 抗性 熟期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肥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晓慧 李春光 +1 位作者 张代平 杨朝辉 《现代化农业》 2009年第8期15-16,共2页
微量元素如硼、钼、铜、锌、锰、铁等在提高作物产量、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微肥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且对大豆微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大豆 微肥 产量与品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茎腐病主要致病菌——禾谷镰孢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纪武鹏 于琳 王平 《现代化农业》 2014年第9期67-69,共3页
对玉米茎腐病的主要致病菌禾谷镰孢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适合的培养基是PDA培养基,最适合的碳源为葡萄糖,最适合的氮源为蛋白胨,最抑制菌丝生长的微量元素是Zn。
关键词 玉米茎腐病 禾谷镰孢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方式对黑土轮作区土壤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聪 孙继英 +5 位作者 刘玲玲 邱广伟 汝甲荣 王怀鹏 孙旭红 唐春双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4期172-176,共5页
为探究适合黑土区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下的施肥方式,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明确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使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同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缓解... 为探究适合黑土区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下的施肥方式,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明确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使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同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缓解土壤酸化,使土壤酸碱度保持平衡。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较单施化肥可增加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的含量。本试验中,以1/3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施肥方式在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中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轮作 施肥方式 作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茎腐病田间发病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纪武鹏 于琳 王平 《现代化农业》 2014年第8期8-9,共2页
主要研究了玉米种植播期、密度及施肥等对茎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移和密度的增加,茎腐病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在玉米各种施肥配比中,增施钾肥防治茎腐病的效果最为显著,随着钾肥施入量的增加,茎腐病发病率逐渐下降,钾肥... 主要研究了玉米种植播期、密度及施肥等对茎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移和密度的增加,茎腐病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在玉米各种施肥配比中,增施钾肥防治茎腐病的效果最为显著,随着钾肥施入量的增加,茎腐病发病率逐渐下降,钾肥从40kg/hm2上升到160kg/hm2,茎腐病发病率从11.0%减少到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茎腐病 播期 密度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水稻冷害田间诊断及防御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春光 王士强 +5 位作者 宋晓慧 孟巧霞 张景龙 刘永巍 程芳艳 宋冬明 《现代化农业》 2010年第3期38-40,共3页
冷害是水稻生产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是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寒地稻作区,低温冷害频繁发生。文章从水稻冷害田间诊断特点和防御技术方面,综述了寒地水稻冷害田间诊断和防御技术研究进展,提出了有待拓宽和深化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 水稻 冷害 寒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佳木斯地区向日葵菌核病发病规律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纪武鹏 于琳 +2 位作者 戴志铖 王平 肖志强 《现代化农业》 2013年第2期13-14,共2页
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初步探索了环境因子对向日葵菌核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湿度越高,菌核病发病越重;土壤湿度为38.6%时,病情指数为16.9;土壤pH值从4.5~9时,pH值为6.5~7时菌核病发病最重,pH值为8.5~9时菌核病发病最轻。播期... 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初步探索了环境因子对向日葵菌核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湿度越高,菌核病发病越重;土壤湿度为38.6%时,病情指数为16.9;土壤pH值从4.5~9时,pH值为6.5~7时菌核病发病最重,pH值为8.5~9时菌核病发病最轻。播期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抗感病品种,晚播菌核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低于早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菌核病 发病率 病情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