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垦区杂草群落演变情况分析及防控要点 被引量:5
1
作者 关成宏 董爱书 李海燕 《现代化农业》 2018年第9期2-5,共4页
黑龙江垦区1983年开展了一次农田杂草普查,至今已30多年.30多年来,受种植结构调整、除草剂应用、气候变暖、引种、栽培方式等多因素影响,杂草群落已出现了较大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水稻移栽田禾本科杂草危害加重,旱田禾本科难治杂草种类... 黑龙江垦区1983年开展了一次农田杂草普查,至今已30多年.30多年来,受种植结构调整、除草剂应用、气候变暖、引种、栽培方式等多因素影响,杂草群落已出现了较大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水稻移栽田禾本科杂草危害加重,旱田禾本科难治杂草种类增加、危害加重,一些难治杂草发生区域逐年扩大,部分杂草抗药性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垦区 农田杂草 群落演变 防控 种植结构调整 杂草危害 多因素影响 水稻移栽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B植物细胞能量因子(灵芝素)对大豆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于微微 王欣欣 +2 位作者 胡新 邵晓梅 董爱书 《现代化农业》 2019年第3期14-16,共3页
室内试验检测BEB植物细胞能量因子(灵芝素)对大豆发芽过程中,根系生长的影响,以确定灵芝素对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初步确定拌种含量。在田间设计脱肥处理和正常肥料处理条件下,茎叶喷施灵芝素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增产效果。1试验材料... 室内试验检测BEB植物细胞能量因子(灵芝素)对大豆发芽过程中,根系生长的影响,以确定灵芝素对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初步确定拌种含量。在田间设计脱肥处理和正常肥料处理条件下,茎叶喷施灵芝素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增产效果。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及栽培条件前茬作物芸豆,土壤类型黑土,有机质含量5.94%,pH值5.71。试验地肥力均匀,地势平整。5月9日用精量点播机播种,播种密度40万株/hm^2,播种深度5cm。中耕两次,6月1日第1遍中耕深松,7月2日第2遍中耕上土。7月5、20日小区人工除草,8月末、9月中旬拔大草一遍。施肥量为公顷施尿素30kg、磷酸二铵146kg、硫酸钾45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生长 能量因子 植物细胞 大豆 灵芝 产量 试验检测 播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混种方式对大豆胞囊线虫控制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许艳丽 刁琢 +5 位作者 李春杰 潘凤娟 战丽莉 田中艳 张思佳 胡新 《土壤与作物》 CSCD 2012年第2期70-78,共9页
为了探讨利用作物遗传多样性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病效果,在东北黑土区大豆迎茬和15年连作田选择高抗大豆胞囊线虫病品种抗线4号和当地优质高产品种黑农35进行清种、混种及间隔种植比较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抗线4号和黑农35号1∶1混合种植后... 为了探讨利用作物遗传多样性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病效果,在东北黑土区大豆迎茬和15年连作田选择高抗大豆胞囊线虫病品种抗线4号和当地优质高产品种黑农35进行清种、混种及间隔种植比较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抗线4号和黑农35号1∶1混合种植后使土壤中SCN二龄幼虫数量、大豆根表雌虫数量和收获期土壤中SCN卵数量明显减少,低于黑农35清种,与抗线4号接近,对SCN的控制效果在所有混种和间隔种植方式中最好。在迎茬和15年大豆连作田中抗线4号和黑农35号1∶1混合种植产量均为最高,分别较黑农35清种和抗线4号清种增产8.2%~8.8%和2.8%~7.4%。表明抗线虫和非抗线虫品种混种可有效地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病危害,并提高大豆产量。图6,表3,参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虫 遗传多样性 抗病品种 混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抗感品种混种防治大豆胞囊线虫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新 许艳丽 +1 位作者 高世杰 LI Shu-xian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9-452,共4页
在温室条件下以抗大豆胞囊线虫品种抗线4号和非抗大豆胞囊线虫品种黑农35为试材,探讨了品种混种对感病大豆生长发育的作用和抗线4号根系浸出物对黑农35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SCN后,大豆植株生长受抑制,其中抗线4株高减少幅度最... 在温室条件下以抗大豆胞囊线虫品种抗线4号和非抗大豆胞囊线虫品种黑农35为试材,探讨了品种混种对感病大豆生长发育的作用和抗线4号根系浸出物对黑农35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SCN后,大豆植株生长受抑制,其中抗线4株高减少幅度最高达到21.4%,主根长减少最高达到24.9%,侧根数减少幅度为7.8%~55.1%;黑农35清种时受大豆胞囊线虫危害,株高减少15.5%~30.8%,主根长减少17.2%~32.3%,侧根数减少最高达到71.9%。抗线和非抗线品种混种有利于大豆抵御大豆胞囊线虫的危害,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与黑农35清种相比,品种混种作物群体的株高、植株鲜重、根鲜重和根长增加幅度分别高达16.9%、11.4%、17.9%和22.2%,与抗线4清种相比,品种混种主根长度增加最显著,达到9.3%。抗线4根系浸出物浇灌黑农35不接种SCN处理各测定指标的增幅达0.1%~8.4%,浇灌接种SCN的黑农35,各处理测定指标的增幅达9.7%~39.4%,说明抗性与非抗性品种混种后根系间相互作用可以促进非抗性品种生长发育,抵御大豆胞囊线虫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混种 大豆胞囊线虫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拌种对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董爱书 胡新 +2 位作者 台莲梅 邵晓梅 王醒 《中国马铃薯》 2011年第4期242-245,共4页
试验以播种前2、3、4、6 d分别用甲基硫菌灵和硫酸链霉素对马铃薯种薯切薯后干拌、湿拌,以不拌种做对照,探讨干拌、湿拌以及拌种后间隔期对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田间病薯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药剂的不同拌种方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 试验以播种前2、3、4、6 d分别用甲基硫菌灵和硫酸链霉素对马铃薯种薯切薯后干拌、湿拌,以不拌种做对照,探讨干拌、湿拌以及拌种后间隔期对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田间病薯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药剂的不同拌种方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干拌的拌种方式增产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平均增产38.05%,播种前2 d切薯并采用药剂干拌对减少田间病薯率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拌 湿拌 马铃薯早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对苗期大豆影响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建生 邵晓梅 +2 位作者 韩冬 张代平 宋晓慧 《现代化农业》 2019年第6期10-11,共2页
大豆是对水分比较敏感的一种作物,大豆发芽需要吸收相当于大约本身重量120%的水分,土壤湿度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70%以上时,出苗率最高,因此干旱对大豆出苗影响很大。2018年黑龙江省出现长时间的春旱和夏旱天气,导致大豆田缺苗现象严重、... 大豆是对水分比较敏感的一种作物,大豆发芽需要吸收相当于大约本身重量120%的水分,土壤湿度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70%以上时,出苗率最高,因此干旱对大豆出苗影响很大。2018年黑龙江省出现长时间的春旱和夏旱天气,导致大豆田缺苗现象严重、苗弱、植株分枝数减少、生长缓慢,严重影响了大豆安全成熟,因此一些大豆产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下面综述了干旱对大豆苗期影响的研究概况,以期为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田 干旱 苗期 土壤湿度 黑龙江省 缺苗现象 生长缓慢 出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健用于大豆田农药减量控害增产示范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欣欣 胡新 +3 位作者 邵晓梅 董爱书 文景芝 陈宇飞 《现代化农业》 2019年第1期5-6,共2页
为进一步有效降低大豆田农药用量,减少农业污染,巩固九三管理局绿色防控成果,对新型增产助剂激健进行示范试验。大豆田封闭除草剂减量40%,茎叶期施用除草剂减量20%,叶面肥及防病药剂减少50%,验证其对药效、产量、克服药害作用效果,为大... 为进一步有效降低大豆田农药用量,减少农业污染,巩固九三管理局绿色防控成果,对新型增产助剂激健进行示范试验。大豆田封闭除草剂减量40%,茎叶期施用除草剂减量20%,叶面肥及防病药剂减少50%,验证其对药效、产量、克服药害作用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范试验 农药用量 大豆田 大面积推广 农业污染 绿色防控 管理局 茎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建生 邵晓梅 +3 位作者 韩冬 张代平 王平 宋晓慧 《现代化农业》 2019年第4期27-28,共2页
概述了大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进展,阐明了大豆测土配方施肥方法、技术研究进展,并提出存在问题及建议等。
关键词 大豆 测土配方 肥料配比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综合高产配套技术推广项目成果初报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建生 邵晓梅 +3 位作者 韩冬 张代平 王平 宋晓慧 《现代化农业》 2019年第5期5-6,共2页
大豆农发项目——大豆综合高产配套技术推广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项目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与垦区多个协作农场合作,通过开展新品种与新技术等示范与推广工作,并形成良种良法配套组装,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快速转... 大豆农发项目——大豆综合高产配套技术推广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项目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与垦区多个协作农场合作,通过开展新品种与新技术等示范与推广工作,并形成良种良法配套组装,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快速转化,实现项目协作农场的大豆增产增效。项目推广的技术效果突出,经济效益显著。针对垦区不同生态区特点,形成了"大豆小垄密栽培生产技术规范"与"大豆宽窄密栽培生产技术规范"。项目从2006至今,在7个农场累计示范、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9万hm2以上,较当年平均增产大豆5万t以上,增收效益2.0亿元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农发项目 良种良法配套组装 示范与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楝素和溴氰菊酯对米蛾的毒力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颖 邵晓梅 金永玲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7期62-64,共3页
为评价印楝素对仓储害虫米蛾的毒效,采用微量点滴法,比较印楝素与溴氰菊酯对米蛾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印楝素对米蛾的毒力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溴氰菊酯对米蛾的毒力差异不显著,说明印楝素对米蛾的作用效果较慢,... 为评价印楝素对仓储害虫米蛾的毒效,采用微量点滴法,比较印楝素与溴氰菊酯对米蛾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印楝素对米蛾的毒力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溴氰菊酯对米蛾的毒力差异不显著,说明印楝素对米蛾的作用效果较慢,药效持续时间长,适合应用于仓储害虫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蛾 印楝素 溴氯菊酯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个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抗性比较与药剂防治 被引量:13
11
作者 董爱书 胡新 +2 位作者 邵晓梅 王欣欣 吴倩倩 《中国马铃薯》 2012年第5期302-307,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常用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对不同马铃薯品种晚疫病防治效果,对产量影响及筛选出对马铃薯晚疫病有抗性的品种。结果表明,田间晚疫病发病初期,银法利单用或与其他药剂混用均可以有效控制马铃薯晚疫病,并且增加田间产量;...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常用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对不同马铃薯品种晚疫病防治效果,对产量影响及筛选出对马铃薯晚疫病有抗性的品种。结果表明,田间晚疫病发病初期,银法利单用或与其他药剂混用均可以有效控制马铃薯晚疫病,并且增加田间产量;‘荷兰7’,‘黄麻子’、‘荷兰15’和‘尤金’为马铃薯晚疫病易感品种,因此田间管理要提前预防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克新18号’、‘麦肯’、‘延薯4号’和‘克新13号’对晚疫病有较高的抗性;‘中兴202’、‘Lt-5’、‘夏波蒂’和‘克新1号’对晚疫病表现中抗,病害发生初期施药可以有效的控制病害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 晚疫病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艳涛 高世杰 +1 位作者 胡新 王丽华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2期8-9,共2页
试验药剂:银法利(687.5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安泰生(709/6丙森锌可湿性粉剂),由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由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金雷(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 试验药剂:银法利(687.5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安泰生(709/6丙森锌可湿性粉剂),由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由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金雷(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由瑞士先正达有限公司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试验 马铃薯晚疫病 可湿性粉剂 代森锰锌 水分散粒剂 作物科学 精甲霜灵 悬浮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药剂拌种配方对马铃薯产量和薯块商品属性的影响
13
作者 刘建生 台莲梅 +1 位作者 邵晓梅 胡新 《现代化农业》 2012年第7期66-68,共3页
马铃薯作为黑龙江垦区支柱产业之一,九三管理局植保植检站几年来对其拌种技术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为选择安全替代拌种配方,开展了大区示范,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 马铃薯产量 药剂拌种 商品属性 配方 薯块 黑龙江垦区 植保植检站 支柱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剂拌种的时间与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董爱书 胡新 +1 位作者 邵晓梅 王欣欣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77-80,115,共5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马铃薯Lt-5为试材,探讨了药剂拌种时间和不同方式拌种后马铃薯存放时间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切薯后晾晒5h以上拌种对增产及保证马铃薯品质效果最好,与立即拌种相比,晾晒后可以减少马铃薯薯块中畸... 在大田条件下,以马铃薯Lt-5为试材,探讨了药剂拌种时间和不同方式拌种后马铃薯存放时间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切薯后晾晒5h以上拌种对增产及保证马铃薯品质效果最好,与立即拌种相比,晾晒后可以减少马铃薯薯块中畸形和疮痂病病薯率;种薯切块拌种后至播种前时间间隔越长,产量越低,拌种方式上干拌好于湿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拌种 马铃薯 晚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病虫防治及化控综合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邵晓梅 顾海霞 《现代化农业》 2021年第1期6-7,共2页
德美亚1号是九三管理局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该品种易发生大斑病,为了提高产量减少损失,对于大斑病应以防为主。基于节约成本,考虑主张防病、防虫、化控综合防治。通过综合防治配方试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综合防治配方最好的是密高3000m... 德美亚1号是九三管理局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该品种易发生大斑病,为了提高产量减少损失,对于大斑病应以防为主。基于节约成本,考虑主张防病、防虫、化控综合防治。通过综合防治配方试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综合防治配方最好的是密高3000mL/hm^2+400g/L氟硅唑乳油37.5mL/hm^2+阿维·三唑磷750mL/hm^2+药液量0.1%的硅力处理,公顷产量9743kg;其次是玉丰宝225mL/hm^2+25%丙环唑乳油600mL/hm^2+10%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50mL/hm^2+药液量0.1%的硅力处理,公顷产量9161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病虫 化控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控剂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新 董爱书 +2 位作者 高世杰 邵晓梅 王欣欣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0期55-57,共3页
为了明确化控剂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在玉米拔节期喷施不同剂量玉丰保及在玉米11片展开叶时喷施不同化控剂,并调查施药后玉米地上部鲜重、叶面积指数、株高、节间长度、穗长、穗粗、秃尖长、百粒重及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玉米1... 为了明确化控剂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在玉米拔节期喷施不同剂量玉丰保及在玉米11片展开叶时喷施不同化控剂,并调查施药后玉米地上部鲜重、叶面积指数、株高、节间长度、穗长、穗粗、秃尖长、百粒重及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玉米11片展开叶时施用玉丰保,对增加玉米叶面积指数,控制株高,增加茎秆粗壮具有很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控剂 玉米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田除草剂配方不同施药时期安全性试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邵晓梅 王欣欣 +1 位作者 胡新 董爱书 《现代化农业》 2015年第8期6-7,共2页
在大豆拱土期、1片复叶期和3片复叶期选用常用除草剂进行配方试验,通过对杂草防效、作物安全性、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大豆1片复叶期为最佳施药时期;最佳混剂配方为每公顷使用乙草胺2kg+氟磺胺草醚1.5kg+噻吩磺隆20g,其... 在大豆拱土期、1片复叶期和3片复叶期选用常用除草剂进行配方试验,通过对杂草防效、作物安全性、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大豆1片复叶期为最佳施药时期;最佳混剂配方为每公顷使用乙草胺2kg+氟磺胺草醚1.5kg+噻吩磺隆20g,其次是每公顷使用氟磺胺草醚1.5kg+噻吩磺隆20g,单剂每公顷使用氟磺胺草醚1.5kg;对大豆安全,综合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除草剂 施药时期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叶面肥筛选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欣欣 胡新 +1 位作者 邵晓梅 董爱书 《现代化农业》 2019年第2期14-15,共2页
通过试验,于玉米3、5、7展叶期应用不同叶面肥,了解不同叶面肥作用特点及最佳应用时期和增产效果,优选叶面肥配方,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七星泡农场A3号地,土质黑土,有机质含量6.67%,pH值6.07,前茬玉米,春... 通过试验,于玉米3、5、7展叶期应用不同叶面肥,了解不同叶面肥作用特点及最佳应用时期和增产效果,优选叶面肥配方,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七星泡农场A3号地,土质黑土,有机质含量6.67%,pH值6.07,前茬玉米,春天耙茬整地,耙两遍,春起垄。5展叶、7展叶5月10日播种,机械镇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试验 叶面肥 玉米 大面积推广 黑龙江省 应用 展叶期 试验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田封闭除草剂配方筛选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新 王欣欣 +1 位作者 邵晓梅 董爱书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4期5-6,共2页
马铃薯(Solanum tubersom L.)是一年生草本块茎植物,原产南美洲,性喜冷凉,其块茎产量高并且营养丰富,可以食用、饲用及加工用,是全球仅位于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作物,在粮食总产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2]。为适应当前形势... 马铃薯(Solanum tubersom L.)是一年生草本块茎植物,原产南美洲,性喜冷凉,其块茎产量高并且营养丰富,可以食用、饲用及加工用,是全球仅位于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作物,在粮食总产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2]。为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搞好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马铃薯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让这一新兴产业为群众的脱贫致富和国民经济的长足有效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田 配方筛选 除草剂 SOLANUM 种植业结构调整 封闭 一年生草本 粮食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防治玉米大斑病示范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欣欣 胡新 +1 位作者 邵晓梅 董爱书 《现代化农业》 2018年第11期10-11,共2页
通过示范,了解不同杀菌剂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药剂持效期及对产量影响等,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 示范试验 防治效果 杀菌剂 大面积推广 产量影响 持效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