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2022年黑龙江省大豆产区大豆胞囊线虫病调查
1
作者 尤佳 李进荣 +5 位作者 甄善继 董丽伟 王建丽 胡岩峰 申忠宝 王家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4,共9页
大豆胞囊线虫病严重制约着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为了解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分布及发生情况,2015—2022年对黑龙江省大豆种植区进行大范围取样调查。结果显示,大豆胞囊线虫在全省普遍发生。2015—2018年,除2015年在大庆... 大豆胞囊线虫病严重制约着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为了解黑龙江省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分布及发生情况,2015—2022年对黑龙江省大豆种植区进行大范围取样调查。结果显示,大豆胞囊线虫在全省普遍发生。2015—2018年,除2015年在大庆、安达、泰康县和林甸县采集的土样中未检测到胞囊外,其余样品均检出胞囊;每100 g干土中胞囊数随年份的增加而增多,胞囊平均数呈正增长,但孙吴县、依安县及大庆市采样点2017年样品中的胞囊数量和平均增长率相对于2016年略有下降;2015—2016年和2016—2017年胞囊检出率差值结果显示,10个市县的胞囊检出率差值减小,表明土壤中胞囊数量趋于饱和。2019—2022年所有取样地区均检测到SCN,12个市县连续4年的胞囊检出率达到100%;每100 g干土平均胞囊介于3.2~38.7个,相比于2015—2018年略低,富锦市、泰来县和绥滨县4年间测定的胞囊数均小于10个,哈尔滨市和双城市监测的4年中,各年样品平均胞囊数均超过20个。利用Riggs模式鉴定生理小种,结果显示,2015—2018年测定的18个市县优势生理小种以3号为主,此外,在依安县和大庆市同时检测出6号生理小种,在安达市检测出14号生理小种。本研究明确了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病现状,为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综合防治和抗线大豆品种选育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虫 黑龙江省 大豆胞囊线虫病分布 胞囊数 生理小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黑农87、黑农88在黑龙江省青冈县的种植模式探索
2
作者 孙振兴 孙建强 +5 位作者 薛永国 唐晓飞 曹旦 鲁永明 栾晓燕 刘鑫磊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31-36,共6页
为了促进高油品种黑农87、高蛋白品种黑农88的推广应用,利用黑农87、黑农88进行根瘤菌接种试验、施肥试验和种植密度试验,研究黑农87、黑农88在青冈县地区的适宜种植模式。结果表明,根瘤菌接种技术能够提高黑农87和黑农88产量和品质,但... 为了促进高油品种黑农87、高蛋白品种黑农88的推广应用,利用黑农87、黑农88进行根瘤菌接种试验、施肥试验和种植密度试验,研究黑农87、黑农88在青冈县地区的适宜种植模式。结果表明,根瘤菌接种技术能够提高黑农87和黑农88产量和品质,但效果不显著;黑农87在施肥量为300 kg·hm^(-2)时产量为4438.50 kg·hm^(-2),显著高于施肥量225 kg·hm^(-2)时的产量(4306.50 kg·hm^(-2)),与施肥量375 kg·hm^(-2)时的产量(5052.30 kg·hm^(-2))差异不显著;黑农88在施肥量为300 kg·hm^(-2)时的产量为4793.3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施肥量水平的产量。26万株·hm^(-2)密度条件下黑农87、黑农88产量最高,分别为3778.00和4197.00 kg·hm^(-2),黑农87在28万株·hm^(-2)产量位于第二位,黑农88在24万株·hm^(-2)产量排在第二位。因此,在青冈县黑农87最适施肥量为300 kg·hm^(-2),适宜种植密度是26万~28万株·hm^(-2),黑农88最适施肥量为300 kg·hm^(-2),适宜种植密度是24万~26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瘤菌 施肥量 种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株型与高光效育种的理论与实践——我50年大豆育种科学生涯(第一部分) 被引量:2
3
作者 杜维广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5,共9页
文章总结了杜维广从1975年到2024年从事大豆育种50年的研究经历,包括常规育种、高光效育种、理想株型育种、践行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和全基因组QTL-allele设计育种(组合设计和基因型设计)新方法。本文系统总结了大豆株型与高光效育种的理... 文章总结了杜维广从1975年到2024年从事大豆育种50年的研究经历,包括常规育种、高光效育种、理想株型育种、践行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和全基因组QTL-allele设计育种(组合设计和基因型设计)新方法。本文系统总结了大豆株型与高光效育种的理论与实践,阐述了大豆植株是光能吸收的载体,从而株型与高光效关联;提出理想株型和理想型设计方案及其育种瓶颈,并对耐密大豆株型进行了探讨;提出高光效育种理念和技术路线及其高光效光合生理基础和高光效育种瓶颈。通过对30年高光效育种历程的总结,为从事大豆育种研究的科技人员作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株型与高光效 理想株型和理想型 高光效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育种与分子模块设计育种的讨论——我50年大豆育种科学生涯(第二部分) 被引量:1
4
作者 杜维广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3-673,共11页
从1975年到2024年,我从事大豆育种研究整50年,主持和参加育成了大豆新品种69个,包括主配和决选的代表性新品种共15个。本文仅对我从事的常规育种和践行的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和全基因组QTL-allele设计育种(组合设计和基因型设计)新方法作... 从1975年到2024年,我从事大豆育种研究整50年,主持和参加育成了大豆新品种69个,包括主配和决选的代表性新品种共15个。本文仅对我从事的常规育种和践行的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和全基因组QTL-allele设计育种(组合设计和基因型设计)新方法作以回顾,阐述这几个育种方法的概念和技术路线及其瓶颈;提出依据作物育种进化的动力学机制,在发展生物育种的同时还要关注常规育种,尤其是实现生物育种和常规育种的有机结合,这是培育突破性品种的保障;提出科研带头人应具有的品格并表达“理念、思路、舍得、管理”的育种感悟,以期为科技人员的大豆育种之路提供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育种 50年 感悟 常规育种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聚类分析初探 被引量:31
5
作者 胡立成 姚远 +1 位作者 李秀兰 张玉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16,共7页
利用聚类分析逐步判别统计方法,研究了50份大豆品种材料,划分成10类。并且选出了生育日数、株高、茎粗、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叶形作为聚类的主要性状。研究还表明,有的类群品种性状遗传分歧与地理分布呈平行关系,而多数类群不呈平行关... 利用聚类分析逐步判别统计方法,研究了50份大豆品种材料,划分成10类。并且选出了生育日数、株高、茎粗、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叶形作为聚类的主要性状。研究还表明,有的类群品种性状遗传分歧与地理分布呈平行关系,而多数类群不呈平行关系。说明本地区大豆品种表现出多样性和遗传分歧的多向性,有丰富的大豆基因资源。提出了选择亲本时,除对有的性状考虑地理远缘关系外,而对与产量有关的数量性状应测定遗传距离,在距离大的类群间选择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聚类分析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球蛋白含量比较及其豆腐产品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霞 李淑贞 +6 位作者 何萱 赵乃新 许显滨 苗永山 陈文生 石彦国 吴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95-300,共6页
从省内各地区收集53个栽培大豆品种,按Appu Rao和Narasinga Rao的方法,分离鉴定各品种种子蛋白中球蛋白的数量。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栽培大豆品种种子球蛋白含量占种子蛋白质含量的34.54—80.77%,含量的变幅较大,表明品种间有明显的差异... 从省内各地区收集53个栽培大豆品种,按Appu Rao和Narasinga Rao的方法,分离鉴定各品种种子蛋白中球蛋白的数量。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栽培大豆品种种子球蛋白含量占种子蛋白质含量的34.54—80.77%,含量的变幅较大,表明品种间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球蛋白含量在60%以上的有11个品种,占品种总数的20.75%,含量在50%以上的品种有22个,占41.51%,还有20个品种其含量低于50%,占品种总数的32.1%。 大豆种子蛋白中的球蛋白占绝大部份。各品种球蛋白含量明显影响豆腐产品的数量。品种的球蛋白与豆腐湿重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豆腐湿重对球蛋白存在着线性关系。豆腐干重与球蛋白组分7S/11S值达显著水平,回归分析表明,豆腐干重对7S/11S的回归分析存在着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球蛋白 含量 豆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育成大豆品种性状演变的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薛永国 魏崃 +1 位作者 唐晓飞 刘丽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1-366,共6页
依据大豆品种志和选育报告(1941~2011年)登记的黑龙江省育成大豆品种的育种方法和各性状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所育成大豆品种的育种方法、产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结荚习性、种植密度、植株高度、百粒重、叶形、花色等性状演化... 依据大豆品种志和选育报告(1941~2011年)登记的黑龙江省育成大豆品种的育种方法和各性状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所育成大豆品种的育种方法、产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结荚习性、种植密度、植株高度、百粒重、叶形、花色等性状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的育种方法以系谱法为主,呈多元化发展。系谱法育成品种占所有品种的90.4%,其余为整理单株、辐射育种、花粉管通道等方法育成。大豆品种产量呈持续增加趋势,植株增高是构成产量增加重要因素之一;叶型和结荚习性发生了定向变化,亚有限结荚习性和披针叶形品种明显增多;花色以紫花居多,紫花与白花的品种符合自然分配比例;脂肪增加明显,蛋白基本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大豆品种 大豆性状 育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主要大豆品种同工酶酶谱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卢翠华 何志鸿 +1 位作者 宋英淑 薛庆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45-148,共4页
利用淀粉凝胶电泳,对黑龙江省主要大豆品种进行硫辛酰胺氧化—还原酶、乌头酸酶、肽链内切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种子的这三种酶谱带清晰,品种间有一定差异。
关键词 大豆 同功酶 酶谱 淀粉凝胶电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对细菌性斑点病的田间抗病性调查及室内接种鉴定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淑珍 徐鹏飞 +4 位作者 吴俊江 雷虹 韩英鹏 赵世君 李文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88-591,共4页
在广泛田间抗病性调查的基础上,用黑龙江省大豆细菌性斑点病优势4号生理小种对84个大豆品种(系)进行了抗病性鉴定,抗病资源占9.52%。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存在着抗源,需加大抗性资源筛选工作,拓宽基因资源,为培育抗性稳定的品种提供有利可... 在广泛田间抗病性调查的基础上,用黑龙江省大豆细菌性斑点病优势4号生理小种对84个大豆品种(系)进行了抗病性鉴定,抗病资源占9.52%。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存在着抗源,需加大抗性资源筛选工作,拓宽基因资源,为培育抗性稳定的品种提供有利可靠的理论依据,并讨论了室内接种抗性品种与其田间抗感调查结果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细菌性斑点病 生理小种 抗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力类型及15号小种的首次报道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淑珍 吴俊江 +8 位作者 徐鹏飞 李文滨 左豫虎 邱丽娟 常汝镇 陈晨 王金生 于安亮 靳立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9-234,共6页
对在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场、佳木斯、黑河、鸡西、双鸭山、宾县、双城、阿城、巴彦、宁安、海伦、绥化、宝清、延寿采集的具有典型病症的262份病株,用病组织法共分离出60个菌株,鉴定出1号、3号、15号、17号4个生理小种,病原菌可以划分为1... 对在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场、佳木斯、黑河、鸡西、双鸭山、宾县、双城、阿城、巴彦、宁安、海伦、绥化、宝清、延寿采集的具有典型病症的262份病株,用病组织法共分离出60个菌株,鉴定出1号、3号、15号、17号4个生理小种,病原菌可以划分为16个毒性类型,其中有12种毒力型为中间类型,表明分离到病原菌菌株具有十分复杂的毒性类型。60%的菌株为1号生理小种,证明1号小种为黑龙江省的流行优势生理小种,15号生理小种在中国首次被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疫霉根腐病 菌株 15号小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疫霉根腐病调查与病原分离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晓鸣 Schmitthenner A.F. 马书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11,共3页
1996年对黑龙江省东部和中部大豆产区23个市、县的大豆苗期疫霉根腐病进行了调查、研究,应用PBNIC疫霉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菌,从牡丹江、穆棱、林口和佳木斯豆田具疫霉根腐症状的大豆植株上分离到大豆疫霉... 1996年对黑龙江省东部和中部大豆产区23个市、县的大豆苗期疫霉根腐病进行了调查、研究,应用PBNIC疫霉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菌,从牡丹江、穆棱、林口和佳木斯豆田具疫霉根腐症状的大豆植株上分离到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并从根腐病株上单独或与大豆疫霉菌同时分离到终极腐霉菌,研究进一步证实我国黑龙江省有大豆疫霉根腐病。调查发现,大豆疫霉根腐病和终极腐霉根腐病主要发生在土质粘重、土壤含水量高或易积水的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病害 疫霉根腐病 病原菌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化学品质生态地理分布 Ⅱ.育成品种化学品质的遗传改进与生态分布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永华 何志鸿 +2 位作者 张君政 林凤英 信依群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5-155,共11页
研究了建国以来黑龙江省选育的148个大豆品种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灰分含量的变化及其生态地理分布。伴随着品种生产潜力的提高,该省育成品种的脂肪含量略有提高,蛋白质含量有明显的下降,但80年代又有回升;碳水化合物... 研究了建国以来黑龙江省选育的148个大豆品种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灰分含量的变化及其生态地理分布。伴随着品种生产潜力的提高,该省育成品种的脂肪含量略有提高,蛋白质含量有明显的下降,但80年代又有回升;碳水化合物和灰分含量变化不大;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生态地理区域间差别较大,克拜和绥化地区育成的品种蛋白质含量高,黑河与嫩江地区育成的品种脂肪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和灰分含量地区之间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化学品质 遗传进度 生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根腐病调查研究初报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晓贺 张瑜 +5 位作者 丁俊杰 顾鑫 赵海红 姚亮亮 刘伟 刘丽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93-1096,共4页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根腐病危害程度,2013年通过对该地区所属县、市及农场内大豆根腐病进行调查取样,并对病株样本进行真菌的分离及鉴定,共分离获得相关致病真菌3个属8个种。镰孢菌为优势菌群,其分离频率为31.85%。镰孢菌中,...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根腐病危害程度,2013年通过对该地区所属县、市及农场内大豆根腐病进行调查取样,并对病株样本进行真菌的分离及鉴定,共分离获得相关致病真菌3个属8个种。镰孢菌为优势菌群,其分离频率为31.85%。镰孢菌中,尖孢镰孢菌为优势种,其占分离镰孢菌总量的52.34%。调查结果表明,地势低洼,排水性差的地块,大豆根腐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镰孢菌 丝核菌 疫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对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评价及抗性基因推导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鹏飞 姜良宇 +7 位作者 李文滨 张淑珍 陈维元 吴俊江 李岑 邱丽娟 常汝镇 王金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1-526,共6页
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利用课题组在黑龙江省分离鉴定的8个大豆疫霉根腐病生理小种(race1、race3、race4、race5、race9、race13、race44、race54)对黑龙江省曾经大面积推广种植的44个大豆品种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对8个生理小种分别... 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利用课题组在黑龙江省分离鉴定的8个大豆疫霉根腐病生理小种(race1、race3、race4、race5、race9、race13、race44、race54)对黑龙江省曾经大面积推广种植的44个大豆品种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对8个生理小种分别有45.5%、29.5%、40.9%、43.2%、36.8%、45.5%、31.8%、72.7%表现抗性或中间类型,共产生37种反应型;通过基因推导,合丰-44,绥农-12可能含有Rps1c基因或Rps1a+Rps1c、Rps1c+Rps6、Rps1c+Rps7的基因组合;黑河-32可能含有Rps1a+Rps1d的基因组合,其它品种可能含有新的抗病基因或基因组合,表明黑龙江省存在丰富的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疫霉根腐病 抗性基因 基因推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贵兴 吴俊江 +6 位作者 王金生 夏晓雨 季妮娜 马力 李进荣 毕伟伟 张丰屹 《大豆科技》 2022年第3期39-43,共5页
文章针对目前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现状,从品种选择、合理轮作方式、科学整地施肥、精量播种及病虫草害防治5个方面对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总结。为了建立黑龙江省大豆专用生产基地,在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应尽可能采取大豆... 文章针对目前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现状,从品种选择、合理轮作方式、科学整地施肥、精量播种及病虫草害防治5个方面对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总结。为了建立黑龙江省大豆专用生产基地,在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应尽可能采取大豆的独立生产、独立采购和独立加工,将黑龙江省打造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优质高产大豆生产和出口基地。目前在大豆产量计算过程中,荚数数量是决定其产量的主导因素,实施大豆高产栽培的主要攻关目标之一是大豆单株荚数的增加。相关研究表明,大豆单株荚数受大豆主茎节数影响,而大豆栽培品种及大豆栽培技术共同决定主茎节数。因此,在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种植区域中,单株荚数是选择高产大豆种植品种的主要性状,密度及水肥条件决定栽培条件。文章通过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单株荚数和主茎节数,进而提高大豆产量进行研究,以期为提高黑龙江省大豆栽培技术水平和大豆产量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大豆 高产栽培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脂肪、脂肪酸组份的测定及其相关性的分析 被引量:37
16
作者 陈霞 《大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1-95,共5页
本文对1988~1994年间,黑龙江省7个地区,60个县市主栽的22个大豆品种的脂肪,脂肪酸组份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相关性的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主栽的大豆品种脂肪含量较高。92个品种脂肪平均含量为20.73%。不... 本文对1988~1994年间,黑龙江省7个地区,60个县市主栽的22个大豆品种的脂肪,脂肪酸组份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相关性的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主栽的大豆品种脂肪含量较高。92个品种脂肪平均含量为20.73%。不同大豆品种亚麻酸含量变异系数大,表明黑龙江省大豆品种间亚麻酸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92个大豆品种脂肪含量与亚麻酸含量呈负相关趋势,油酸与亚油酸,亚麻酸是极显著的负相关,亚油酸与亚麻酸是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脂肪酸 甘油三脂 相关性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三年来黑龙江省大豆育种的新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彬如 翁秀英 +5 位作者 杜维广 陈怡 张桂茹 谷秀芝 栾晓燕 满为群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6,共6页
前言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承担国家出口外贸的任务,是我国重要的大豆商品出口基地。近年来,全省大豆种植面积达到3500~4000万亩。我省幅员广阔,南北跨越10个纬度,各地区气候差异较大。
关键词 大豆 育种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大豆新品种 被引量:9
18
作者 薛津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60,153,共5页
关键词 2005年 黑龙江省 大豆 新品种 审定 东北农业大学 1992年 科学研究所 系谱法选育 1997年 父本杂交 母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骨干亲本及其后代衍生品种遗传构成解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伟威 魏崃 +4 位作者 赵贵兴 毕伟伟 于志远 盖钧镒 刘丽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7-678,共12页
为挖掘和解析骨干亲本的分子遗传特征,采用田间表型调查、病虫害接种鉴定和SLAF-seg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区大豆骨干亲本满仓金、绥农4、合丰25、黑农37及其后代衍生品种的遗传性状和基因组遗传特征进行解析。结果表明:... 为挖掘和解析骨干亲本的分子遗传特征,采用田间表型调查、病虫害接种鉴定和SLAF-seg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区大豆骨干亲本满仓金、绥农4、合丰25、黑农37及其后代衍生品种的遗传性状和基因组遗传特征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满仓金衍生品种在表型性状上有较大改进,如生育期提早,对根腐病抗性增强,品种间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有所改进。满仓金与衍生品种间遗传保守位点6 804个,占进化标记位点的8.5%。合交8号继承了满仓金适应性强的特点,改良了满仓金多分枝、高大的特性,使后代品种丰产性增强,特别是杆强、喜肥耐湿的特点明显优于满仓金,合交8号与满仓金的遗传距离为0.562。绥农4号衍生品种的表型性状有所改善,黑河30在结荚习性,生育日数,蛋白质含量,产量性状方面得到明显改进。绥农4号与衍生品种间遗传保守位点3 561个,占标记进化位点的3.44%。合丰55具有绥农4号秆强,耐密,适应性好的特点,SNP位点分析表明73.4%位点是相同的,26.6%位点被新基因替代,这些位点涉及生育日数、产量、油分和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合丰25衍生品种蛋白质含量和抗病性明显增强,净光合速率和抗胞囊线虫病指数有变化。合丰25与其衍生品种间遗传保守位点4 834个,占进化位点4.27%。绥农14拥有合丰25的丰富遗传信息,SNP标记位点分析表明72.3%位点是相同的,27.74%位点被遗传改良,这些位点涉及到花色、产量、油份和抗病级别性状的变化;黑农37衍生品种叶型、品质和叶片光合特性有所变化。黑农37与衍生品种间遗传保守位点7 328个,占标记进化位点7.64%。黑农44与黑农37的SNP位点分析表明74.95%位点是相同的,25.1%位点被遗传改良,这些位点涉及到株高、叶型、生育日数、产量、油份和蛋白质含量、胞囊线虫指数和根腐病抗性。骨干亲本与其衍生品种在18号染色体上具有相同的基因组区段,含有一些特殊的重要农艺性状调控位点,如光周期钝感、光合特性、根腐病抗性、产量、抗倒性和节间长度相关的基因组位点,并成为骨干亲本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骨干亲本 等位变异 遗传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豆芽品质特性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毕伟伟 赵贵兴 +3 位作者 夏晓雨 王广金 卞开鑫 张丰屹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9-216,共8页
为筛选出黑龙江省适合的芽用大豆品种,提升豆芽附加值和开发潜力,本研究选取了黑龙江省11个主栽大豆品种,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发芽试验,比较不同品种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发芽率、豆芽产率、感官评定和异黄酮含量等指标,并利用隶属函... 为筛选出黑龙江省适合的芽用大豆品种,提升豆芽附加值和开发潜力,本研究选取了黑龙江省11个主栽大豆品种,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发芽试验,比较不同品种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发芽率、豆芽产率、感官评定和异黄酮含量等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对豆芽品质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个大豆品种蛋白、脂肪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单从发芽率和产率2个指标来看,适合生产豆芽的品种为黑农48、黑农66和黑农70。大豆发芽后,异黄酮总含量较籽粒显著增高,且在发芽第3天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大豆籽粒和其他发芽时间,异黄酮总含量增加最多的品种为黑农61和黑农63,分别是原来的1.63和1.76倍,黑农52的异黄酮含量第3天达到最高值,为636.38 mg·100 g-1。感官评定结果筛选出的品质较好品种为黑农59、黑农63和黑农70。通过发芽率、豆芽产率、感官评定和异黄酮含量4个指标的隶属函数综合评定,筛选出适合豆芽生产且异黄酮含量高的品种为黑农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萌发时间 发芽率 主栽品种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