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6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训迁移视角下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企合作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卞纪兰 颜丽娟 张长青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112-115,共4页
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企业互利互惠、谋求双赢的重要途径。发展至今,已经衍生出多种形式。纵揽所有的合作,均因双赢机制达成较难,而陷入合作动力不足的困境。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企合作为例,提出将岗前培训迁移进校园的校企合作模式,以... 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企业互利互惠、谋求双赢的重要途径。发展至今,已经衍生出多种形式。纵揽所有的合作,均因双赢机制达成较难,而陷入合作动力不足的困境。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企合作为例,提出将岗前培训迁移进校园的校企合作模式,以事后反补的方式保障投资主体的利益,最终促成互利双赢的局面,解决动力不足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岗前培训 双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2
作者 董大朋 许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2期211-214,237,共5页
为探索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路径,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等方法,从省域与市域层面,对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2012... 为探索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路径,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等方法,从省域与市域层面,对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1年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程度由初级协调阶段发展为良好协调阶段,虽存在市(地区行署)间的发展差异,但整体协同发展态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农业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冰茹 郝文艺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72-78,共7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大力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其建设和发展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黑龙江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黑龙江...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大力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其建设和发展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黑龙江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黑龙江省在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不断增加,品牌价值也进一步提升。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品牌市场影响力低,部分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规划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品牌发展对策,如全力提升品牌影响、制定品牌发展方略、强化品牌创新能力,以提升黑龙江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整体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地标农产品 乡村振兴 品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农垦经济结构的现状及未来调整的战略与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树锋 卢一鸣 吕维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108-111,共4页
国家入世后,垦区经济发展将受到巨大冲击。所有制思想直接影响政策导向,产业结构不协调直接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规模与效益,这都是造成经济发展失衡的主要症因。所以科学调整经济结构是促进垦区经济发展的根本。
关键词 黑龙江 农垦经济结构 现状 资本扩张 垄断经营 投资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调控策略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5
作者 王耀东 徐素波 刘圣添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5期114-120,共7页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根基。以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利用PSR模型构建黑龙江省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黑龙江省耕地生态安全水平得分,并进一步识别影响黑龙江省耕地生态...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根基。以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利用PSR模型构建黑龙江省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黑龙江省耕地生态安全水平得分,并进一步识别影响黑龙江省耕地生态安全水平的关键制约因素。研究分析发现,黑龙江省耕地生态安全水平在前期整体情况欠佳,但近年来得到了持续改善,并且安全状态呈现出“较危险→略危险→临界状态→较安全→安全”的演进趋势。此外,还发现化肥使用量、农业结构调整、单位耕地农业从业人员投入成为制约黑龙江省耕地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综上,文中提出助力黑龙江省解决耕地生态安全问题的可行路径,以期能够为政府部门出台保障耕地生态安全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生态安全 PSR模型 障碍因子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黑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
6
作者 付娆娆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11-118,共8页
为推进黑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依据黑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和现状,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黑龙江省2011-2020年的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借助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剖析阻碍其发展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11-2020... 为推进黑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依据黑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和现状,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黑龙江省2011-2020年的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借助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剖析阻碍其发展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11-2020年黑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由2013年的最小值0.299 0快速上升到2020年0.695 5;其子系统障碍度影响程度为农业绿色发展>农民生活质量>农业生产效率>农业开放程度;影响黑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依次为节水灌溉率、城乡收入比、产业结构调整指数、农产品进口依存度及农产品出口依存度。综上,文中提出以绿色发展引领黑龙江省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注重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两个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熵权TOPSIS法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祝殿凯 金光春 刘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97-100,109,共5页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利用1991~2011年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对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为第二、三产业对农场劳动力转移贡献最大,其次为制度因素、文化教育因素、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城...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利用1991~2011年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对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为第二、三产业对农场劳动力转移贡献最大,其次为制度因素、文化教育因素、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城市化率。因此,北安管理局应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改善制度、加强培训、发展特色农产品和建设特色农场,为北安管理局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农垦 剩余劳动力转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马凤才 付娆娆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28,共3页
农业产业集聚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剖析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集聚水平和农业发展质量。基于2011—2020年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的农业发展数据,采用区位熵和熵权法分别计算农业产业集聚... 农业产业集聚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剖析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集聚水平和农业发展质量。基于2011—2020年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的农业发展数据,采用区位熵和熵权法分别计算农业产业集聚水平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实证分析黑龙江省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和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产业集聚 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黑龙江垦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金光春 单忠纪 +1 位作者 翟绪军 刘睿思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90-94,共5页
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确定黑龙江垦区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并对其进行量化评价研究。结果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垦区资源减量投入、资源环境安全和生态保护政策是主要影响因子。因此,强化政府行政和执法力度,全面贯... 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确定黑龙江垦区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并对其进行量化评价研究。结果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垦区资源减量投入、资源环境安全和生态保护政策是主要影响因子。因此,强化政府行政和执法力度,全面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积极促进环境科技环保产业的建设,加大科技的投入;加强国内外引资和国际合作,建设生态垦区是促进黑龙江垦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垦区 农业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粮食安全生产的黑龙江垦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翟绪军 徐荣 王琪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农业循环经济是保障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黑龙江垦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发展循环农业是实现黑龙江垦区粮食安全生产的一种重要发展模式。通过分析黑龙江垦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 农业循环经济是保障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黑龙江垦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发展循环农业是实现黑龙江垦区粮食安全生产的一种重要发展模式。通过分析黑龙江垦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即合理利用资源及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垦区农业生产者的素质、健全垦区农业循环经济的财政支持体系、增强垦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水平,从而推动黑龙江垦区农业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垦区 粮食安全生产 农业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农民创业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慧琴 曹新宇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86,共3页
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资本的流动为农民创业提供了新渠道。基于2014-2020年全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民创业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和数字普惠金融为表征的数字经济对农... 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资本的流动为农民创业提供了新渠道。基于2014-2020年全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民创业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和数字普惠金融为表征的数字经济对农民创业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社会关系网络、社会信任、社会规范以及社会声誉等社会资本能够在数字经济影响农民创业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社会资本 农民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垦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单忠纪 金光春 陈艳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129-135,共7页
通过分析黑龙江垦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剖析影响黑龙江垦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黑龙江垦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于政府体制僵化致使角色错位;垦区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农业循环... 通过分析黑龙江垦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剖析影响黑龙江垦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黑龙江垦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于政府体制僵化致使角色错位;垦区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农业循环经济意识不强;垦区监督组织较落后。结论是黑龙江垦区要协调明确循环农业生产各主体关系;运用经济与法律手段推进其发展;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发展机制良性运行,为农垦总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垦区 农业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垦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仪秀琴 吴向东 谷强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118-120,共3页
黑龙江垦区作为以农业为主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面对入世,如何提高农业经济增长指数,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目前的首要任务。本文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出发,仅就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创新、优化人力资源、... 黑龙江垦区作为以农业为主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面对入世,如何提高农业经济增长指数,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目前的首要任务。本文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出发,仅就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创新、优化人力资源、创造良好环境等方面,分析了促进垦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垦区 农业经济增长 动力源 产业结构 科技创新 人力资源优化 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增长动力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晓晶 董大朋 +2 位作者 田宏 野金花 任国翠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18-124,共7页
为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增长,完善农业生产要素配制机制,本研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农业资本投入、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土地投入和农业中间投入4个生产要素为变量,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应用因子分析法去除自变量间的多重共... 为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增长,完善农业生产要素配制机制,本研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农业资本投入、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土地投入和农业中间投入4个生产要素为变量,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应用因子分析法去除自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岭回归法求解模型参数,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的系数。并利用本文所提方法对黑龙江省2006-201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正朝着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但要素配置协同匹配水平不高,农业中间投入利用率高于农业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土地投入;农业中间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在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地位较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要素间技术进步差异较小,其中农业土地投入和农业中间投入技术进步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因子分析 岭回归 生产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垦区农业生态化发展问题分析
15
作者 王红 时悦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0期144-147,共4页
在分析黑龙江垦区农业生态化发展现实条件的基础上,测算了农业碳排放以及农业生态效率。2015—2019年,垦区农业碳排放量和农业生态效率呈双下降趋势,垦区完成集团化转制后,农业碳排放量显著下降,农业生态效率明显提高,说明现代农业企业... 在分析黑龙江垦区农业生态化发展现实条件的基础上,测算了农业碳排放以及农业生态效率。2015—2019年,垦区农业碳排放量和农业生态效率呈双下降趋势,垦区完成集团化转制后,农业碳排放量显著下降,农业生态效率明显提高,说明现代农业企业制度在保障粮食安全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提出了粮食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发挥现代农业企业制度和垦区科技研发优势,综合运用技术、经济和政策措施的黑龙江垦区农业生态化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农业生态效率 黑龙江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农垦企业环境会计建设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国富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106-109,共4页
在现有企业环境会计研究理论基础上,以黑龙江垦区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环境会计建设的意义、目标和原则。从农垦企业环境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环境会计假设、环境会计科目设置、环境会计报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及环境会计... 在现有企业环境会计研究理论基础上,以黑龙江垦区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环境会计建设的意义、目标和原则。从农垦企业环境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环境会计假设、环境会计科目设置、环境会计报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及环境会计建设的监督等方面提出建设内容,这将对农垦企业环境会计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环境会计 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安全视角下黑龙江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增产效应研究
17
作者 张慧琴 曾佳乐 《农业展望》 2024年第10期104-110,共7页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优化粮食生产的结构对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0—2021年黑龙江省13个主要城市的水稻、玉米、大豆生产面板数据,通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空间重心分析法,研究了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结构的时空演变规律...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优化粮食生产的结构对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0—2021年黑龙江省13个主要城市的水稻、玉米、大豆生产面板数据,通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空间重心分析法,研究了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结构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在结构调整的角度分析对粮食增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玉米在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水稻的生产相对稳定,大豆生产占比较低但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生产结构调整对增产贡献率较大。因此,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并提升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必须重视粮食结构的调整,可通过优化玉米和大豆的生产条件与技术,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生产结构调整 时空演变 政策调整 贡献率 粮食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提升黑龙江垦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研究
18
作者 时悦 刘宇薇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1期150-153,共4页
为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以黑龙江垦区下辖9个管理局为案例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黑龙江垦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组态与提升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个条件变量均不构成影响黑龙江垦区... 为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以黑龙江垦区下辖9个管理局为案例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黑龙江垦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组态与提升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个条件变量均不构成影响黑龙江垦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必要条件,其提升是由多个条件变量协同作用的结果;黑龙江垦区通过产业融合与农业基础设施双元主导驱动型等6种路径实现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通过横向对比6条路径发现,产业融合正逐渐成为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抓手。因此,在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要注重多重条件之间的联动匹配,并深入推动垦区产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影响因素组态 协同联动 提升路径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双循环质量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蒋诗 石建飞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2,共11页
畅通数字经济双循环是保障数字产业链供应链稳固,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然之举。研究旨在深入剖析数字经济双循环质量的发展情况与影响因素,以期为数字经济国内国际良性循环形成提供计量支撑,从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采用熵值... 畅通数字经济双循环是保障数字产业链供应链稳固,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然之举。研究旨在深入剖析数字经济双循环质量的发展情况与影响因素,以期为数字经济国内国际良性循环形成提供计量支撑,从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采用熵值法系统测度2013—2023年中国30个省区市数字经济双循环质量水平;其次,借助Dagum基尼系数探究我国数字经济双循环质量发展差异;最后,通过空间杜宾模型考察识别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量化测度方面,我国数字经济双循环整体质量平稳上升。区域差异方面,我国数字经济双循环质量差异正在不断缩小,主要表现为组间差异;数字经济国内循环质量差异正在减小;数字经济国际循环质量差异呈上升态势。影响因素方面,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财政金融支撑力度、市场化程度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均能促进数字经济双循环质量提升。在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巩固数字经济国内循环主体地位、提升数字经济外循环影响力、增强数字经济双循环整体质量等建议,以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双循环质量 双循环发展格局 Dagum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黑龙江省粮食物流规划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冷志杰 《粮油食品科技》 2010年第A01期1-7,共7页
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结合黑龙江省粮食物流需求探讨了粮食物流网络的主要构成核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粮食物流供给核定物流设施和设备的缺口,在财政允许的范围内,确定了重点建设项目,研究形成的规划可以达到满足630亿斤粮食跨省进入... 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结合黑龙江省粮食物流需求探讨了粮食物流网络的主要构成核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粮食物流供给核定物流设施和设备的缺口,在财政允许的范围内,确定了重点建设项目,研究形成的规划可以达到满足630亿斤粮食跨省进入销区的主要目标,同时给出了驱动与实施的组织体系。可为其它地区的粮食规划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粮食物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